分享

教学距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修改稿) -

 jianggzh 2009-09-09

教学距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修改稿)

教育教学   2008-06-12 23:09   阅读88   评论1  
字号:    

 (发表于《中国教师》杂志2008年第15期)

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全面倡导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在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教学距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所谓教学距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距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教学空间距离和教学心理距离(也称为师生情感距离)。下面,先谈谈教学空间距离。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前、后排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发现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就是前几排的学生比后几排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同时,前几排的好学生也比后几排的好学生多。前几排一般坐的都是个头较小的学生,难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浓缩的是精华”,“小个子不长个子,都长了心眼了”,所以小个子比大个子聪明吗?还是存在其它的原因?

我做过几次这样的试验,将前三排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与后两排(第六、七排)中等生的座位调换,然后观察他们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如我所预料,经过第一学期后,这些好学生学习成绩变化不大,而那些中等生却有了明显的进步。继续观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原来的这些好学生,其中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那些中等生中,有几个学生在继续进步,个别学生在基本保持第一学期结束时的学习状况下,进步不明显。因此,笔者一边继续观察研究,一边总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空间距离小,教学质量好;教学空间距离大,教学质量差。于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去查明原因。前几排的学生,由于在课堂上与教师的空间距离小,出现小动作、思想抛锚等现象就少。并且在出现此类问题时,能及时被教师发现、制止。这样,同学之间的不良干扰也随之减少。然而,在后几排,情况却正好相反,学生和教师的空间距离大,出现小动作、思想抛锚等现象就多。并且在出现此类问题时,不能及时被教师发现、制止,因而同学之间的不良干扰也较多。这种现象就是在大学课堂和成人培训中,依然普遍存在。鉴于此,笔者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也不固定地站在讲台上,而是尽可能多地利用时间在教室里各处走一走、站一站,多创造一些机会去接近后几排的学生。这样,总体教学质量始终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程度。

完整的教学系统应该包括师生关系、教材、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及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本文要谈的另一种教学距离——教学心理距离。               

由于近些年来,学校工作一味强调考试分数,强调智力发展,各校教学竞争愈演愈烈,正像1971年英国出版的《当代心理学》中的文章所说,学校如同监狱,教师就像看守,学生们是在学习如何做驯服的囚犯,因而师生关系紧张。由于忽视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轻者,教学质量止步不前;重者,教学质量大幅下滑。大家是否注视到这样一种现象,但凡是与学生关系相处融洽的教师,他所任教的课程,学生总是学得比较好。反之,与学生关系相处紧张的教师,他所任教的课程,一般来说,学生就学得较差。究其原因,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个性是否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否关怀,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和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任何一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尊重,他们是一些正在成长着的生命,期待着教师倾心的培育和教导,才能各自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理解和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就会非常贴近,学生发展的情感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亲切和信任,会毫无顾虑地把教师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无论是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还是“解惑”方面,他都会很乐意地接受。而且,学生为了得到他心目中喜欢,甚至崇拜的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赏识和更多的关心,他会更加努力于这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以这样说,当教师给予学生阳光时,学生就会灿烂,当教师给予学生雨露时,学生就会饱涵滋润。理所当然,这样做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教学质量也就会得到提高。

笔者在这一方面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情况,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其二是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明确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督促他们改正错误。其三是经常组织和参与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染和教育学生。其四是抽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增加与家长的沟通机会,对部分家长进行教育,增强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在这一点上要注意,尽量不要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才进行家访,这样一般会激起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其五是对有困难的学生,不吝时间、金钱和精神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亲切的,一个真正的人,是所有学生、所有人的学习榜样。由此,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三年(1990年)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并在1995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那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令人终生难忘,许多原来的中差生和差生,就是在非常贴近的师生感情作用下,使他们在学习上发奋努力,并且进入了高一级的学校。

这里,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实例。那是2001年,学校安排本人兼任了初二、二班地理课的教学,当时,各方面对地理课(这种所谓的付课)都不重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班在考试中,只要有“零的突破”,就算是考得不错。本人在讲课之前,利用课堂上两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们做了这样一次思想工作。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全班同学看见我都很兴奋。班长喊:“起立。”学生们起立后齐声说:“老师好!”我给学生还礼:“同学们好!请坐!”等学生们落座后,我就问学生:“你们觉得我这个老师真的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再问:“你们愿不愿意在下学期的开学典礼上让我领个奖?”学生们高喊道:“愿意!”我接着说:“让我能够领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你们在学期末考出一个好成绩。当然,我也会做出最大的努力,和大家共同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学生们继续高喊道:“老师,你就放心吧!”说真的,考试结果令人欣慰,及格率高达97.9%,只有一位学生没及格。这就是贴近的心理距离,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这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能产生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吗?一定要牢记,教学心理距离的远近,从根本上还是要看教师所起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罗杰斯所说的那样:教师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教师强制的学习“囚徒”。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在教与学之间总是存在距离,缩小教学距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教学空间距离和教学心理距离中,教学心理距离所起的作用比教学空间距离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教学心理距离比教学空间距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更大。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注意缩小教学空间距离,而且一定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学生的心,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缩小教学的心理距离,让自己的教学工作获得更加令人满意的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