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之道(六)

 小竹123 2009-09-15
关于[为人之道(六)]的字幕:
  • 那么当时孔有一个弟子,就给孔子提出一个问题,说服丧三年是不是时间太长了,能不能改成一年?当时在《论语》里边记了一个,他们有一个讨论 ,那么宰我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孔子怎么回答呢?这一点我们是很可以注意的就,孔子并没有说可以还是不可以,孔子就反问了宰我一句,说如果让你这样做你能心安吗?你说你不要服丧三年你就服丧一年,完了以后你就照常生活,你这样做你能安心吗?宰我说我能啊 我能心安啊!孔子就说,你能心安那你就那么去做吧!完了以后孔子就做个解释,说为什么要规定守丧三年呢?他说实际上有道德的君子,在父母去世以后心中很悲哀,所以你既使没有这个规定,你让他吃肉吃好的他没有味道,你让他去欣赏乐舞,他不觉得内心快乐,你让他还按平常那样去生活,过夫妻生活他会心里觉得不安,这是人的一种情感。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情感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够脱离开父母的怀抱,有这样父母的养育之恩、抚养之恩,那么这样就是到父母去世以后,他内心觉得非常的悲痛。所以他就说“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食旨不甘,吃东西不觉得香甜。闻乐不乐,听音乐也不开心。居处不安,按平常生活他不安心。所以“故不为也”,所以不是说,别人不让他吃好的穿好的,而是他自己就不想这样。意思就是说,丧礼的这个规定,孝的这个要求,完全是出自人们自己内心的要求,是适应了人们内心的这种情感的要求来制定的,而不是谁造出来来加到人们头上。那么这就说明了一个,孝的它的最根本的基础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最后孔子就说你像宰我这样,他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吗?因为人们都有,三年离不开父母的怀抱,所以有这种情感。那么难道你宰我就没有受过父母这样一种恩惠吗?所以这段话其实很重要,就说明了孝的基础,真正的基础是在这样一种家庭中间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这样血缘的亲情,这是孝的最根本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我们看它是不受任何的,比如说宗法制度,或者家庭制度的影响。只要有家庭存在,有这样一种家庭、父母的养育之恩,有这样一种关系,它孝就会有它存在的基础。就很重要。
  • 所以这个是今天我们来讲,我们说要提倡孝道,主要也是从这点上来看的。就是要看到它基础在于父母对子女这样一种养育、抚养,他的恩惠,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这样一种人们的孝的情感。那么另外我们可以说 ,从爱人的方面来说就是仁者爱人。从爱人的方面说,那么孝就是对父母的爱,也是最基础的。就是说爱人从你对象来讲,是从孝开始的。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到了世上,他首先接触的关系最亲密的是谁呢?是父母。所以爱人你从孩子看也可以,他首先他是认识他父母,和他父母生活在一起,对父母产生这个感情,所以说爱人当然是一个普遍的。但是爱人是从对父母开始的,然后接着就是兄弟。
  • 所以说孝悌是人之本,那么这也是一个方面。就是说我们爱人是从这个孝悌开始 ,从父母、兄弟然后再推广开来。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广到社会上。然后孟子又说“亲亲 仁民 爱物”。亲亲就是对自己父母对自己兄弟,然后仁民,就是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然后再推广到对自然万物,不仅是爱人而且把自然作为自己的朋友。而整个的这样一种爱人就是仁爱思想的推广,起点是对自己的父母兄弟施孝悌。那么这是对孝的最基本的,一个它的基础。为什么孝悌是人之本的一个解释,那么刚才我们说到,孝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血缘的亲情、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爱。
  • 再一点《论语》里边就,特别提出来一个敬。
  • 《论语》里边说,孔子说。子游问孔子怎么样就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孝就是能够赡养父母就是孝。那么孔子就说了,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你家里养一个狗养一个马 ,你也得让它吃饱啊!就是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你对父母没有一种敬,你只是赡养他了。那么你跟养活一个狗一个马,有什么区别?所以强调了这个孝要有敬,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就是说不在于形式上的赡养。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就更值得去思考了。现在很多人养宠物 ,我看恐怕有一些人他对自己宠物狗、宠物猫的这个养,恐怕都甚于对自己的父母。所以对于这样一些情况来讲,那么孔子讲不敬何以别乎,这个问题是很值得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不只是个赡养,问题是个敬。
  • 还有一段话。子夏问孝,孔子回答叫做“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他也是说如果有些什么事情,要干的体力活,那么子女儿子抢着自己去做,有好吃的就先给父母来吃,这样就算是孝了吗?这个跟前面讲的一样,就不只是一个赡养。那么前面就讲色难。孔子提出这色难什么意思?就是难的在于你要有一个好的脸色,你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始终保持非常好的和颜悦色的,这样一种脸色这是最难做到的。那么这也是强调了一个对父母就是爱和敬的这样一种情感。那为什么脸色难?因为脸色是你内心的情感的一种在外边的表现,你事情也做了,你内心老大地不愿意,内心总觉得很烦,没有那样一种不是非常心甘情愿,不是自己觉得自己很应该,很愿意地去做的事情,他脸色上就会表现出来。所以讲最难的是你脸色要好,也就是最难的是做到内心你真正有这份孝心。
  • 对父母的爱和敬,那后代讲孝或者现在很多人讲孝,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顺。就是孝顺孝顺要顺从父母。那么这个顺从父母这一点,我想和刚才我们前面讲的就是,不犯上作乱什么和这个是有联系的,特别后来强调了这个父为子纲当然更突出了要顺从。
  • 但是我们看《论语》里边,没有提到顺从这样一个意思。相反它强调是要爱要敬,而且也特别讲到父母如果有错误有过失,子女应该很好地来提出意见。进谏,就是晚辈对前辈或者下级对上级提意见,叫做 谏。《论语》里边有这样一段。“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那侍奉父母要谏,这个几就是要很委婉地来进谏 。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提意见,提意见要委婉叫几谏。见志不从,如果你提的意见父母没有听,怎么办?又敬不违 ,你还是要保持对父母的一种敬 ,不要违背父母的这种意志。劳而不怨,虽然有忧愁但是不要有怨恨。所以你看这个地方,他并没有说要绝对地要顺从服从,而是说有过失你要提意见要谏。但是这个谏,因为他是父母,所以有时候要比较委婉。他要不听的话,你也不要强迫他来听。自己虽然不高兴,但你不要有怨恨。两方面都照顾到了,一方面还是要坚持原则,要提意见,要进谏。一方面又不违背孝道的要求,对父母的敬爱。
  • 那么这是《论语》里边,对孝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最基本的一些说明。那么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对孝的具体一些要求具体一些说明。
  • 比如说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孝是什么?你要让父母只担心你的身体,不要在其他方面让父母为你担心。
  • 还有比如说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要知道父母的年龄,一则以喜,就是你父母能够长寿而你感到高兴,但是父母衰老了子女又有他的忧虑。
  • 还有“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你父母还在的时候,就不到很远的地方去。这个游不是现在讲的旅游,就是说到外边去做事也好,到外面去学习也好,都是可以用这个游的 。我讲这个孔子周游列国,这个游就是,他并不是去旅游去玩儿去了。那么父母在 ,你不要去到远处去。游必有方,你要出去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个地点要告诉父母。
  • 还有一条叫“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看一个人孝,那么父亲还在就看他的志向,父亲不在了就看他怎么做,要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之内你不要改变你父亲所做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叫做孝。
  • 那么这是几个具体的一些要求,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具体的要求,其中是体现了他基本的一种精神。但是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具体的要求它是可以随着时代、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的。这里边有的,比如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这个现在仍然是很重要,仍然适用的。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就不合适了。因为现在整个的世界变化了,那么说为什么说父母在不远游,因为当时交通也不便 ,通讯也不方便,那么你远离家乡出去以后,让父母为你担忧,那么最好你不要远游。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就交通阻塞的问题不存在了,现在都成了一个地球村了,通讯也极其的方便,那么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而且现在这样一个在经济全球化环境里边,人们都要 他的事业,他的发展不局限于一个小的地方,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所以很多年轻人都要到外边去到国外去,到全球的范围中间去发展去。所以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虽然是 父母在不远游 ,这一点现在不适用了,但是你在这个孝的方面,怎么样使得父母不为你担心,怎么能够比较在这种情况之下,减少父母的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感,能够给父母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这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形式它就变了,所以这个孝怎么样去做它就变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