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奇廖锡龙

 wenhewenhe 2009-09-20

                          前言
  
                                            ——汗青——
  

  今年7月,自从我的女儿第一次教会我上网以来,我用我曾经拿过枪的手,每天在键盘上用一根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敲出出我想写、想告诉大家的东西,我不太会拼音,也不会五笔,只会用女儿教的一种非常慢非常慢的输入法慢慢地写,而且我们这一代人多看一会电脑就会感到头晕,呵呵:)~~~写的过程确实很辛苦,但却让我很振奋。
  
  我在回忆廖锡龙将军那场战争经历的同时,也在回忆我曾经经历的枪林弹雨、血泪纵横与生死离别,我一边写(也许说更为恰当),一边祭奠我那些阵亡的战友们,纪念我永远的好战士、好兄弟们,纪念我和无数年轻人为那场战争付出的青春和热血~~~
  
  回忆的过程有激动、有痛苦、有伤怀、有感动、有遗憾、有难过、也有快乐和开心~~~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觉得作为那场战争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这段历史真实地再现给大家,特别是再现给年轻的朋友们。
  
  像我女儿一辈的人,几乎有很多人已经根本不知道曾经存在过这么一场战争。当我的女儿自豪地告诉她同龄的朋友,她的父亲曾参加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越战争时,这些年轻的孩子们甚至会表现出一种质疑——80年代的中国还爆发过边境战争???对于我们曾经参加过这场战争,为这场战争失去了太多的军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无比的心痛和心酸,而对于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生命代价的英魂们,这更是一种伤害~~~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再不提及这场战争,年龄再小一点的孩子,再下一代,再下一代~~~他们将会永远不知道曾经的真实的历史。
  
  因此我觉得我有一种责任,一种莫名的责任。即使,我的文章仍然只能让一小部分网友们读到,即使,我的文章并不能带给我们这些在中越战争中奋战过的军人任何,我也觉得我尽到了一点点微薄的力量。
  
  愿我的阵亡的战友们能永远安息,愿我的战争致残的战友们能生活得好一点,愿我的生活困难的战友们能顺利一些,愿我的失去太多的战友们能得到一些安慰~~~
  
  明年,2008年,我会再接再厉,写出更多的东西以飨读者:
  
    
                                     200712
  

  
                   传奇廖锡龙之一(缺,待补)
  
                  传奇廖锡龙之二:深山老林斗野猪
  
  1961,914连奉命在贵州省的安顺、铜仁、遵义、德江、梓桐等5个县的12个点上担任内卫值勤.当时正值全国遭受自然灾害、农业欠收,该连进驻地也碰上了百年难遇的大干旱,群众吃水都很困难,该连一面值勤,一面帮助抗旱、保苗。
  廖锡龙所在的排在梓桐县,他们来到当时的和平生产队,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并把自己的口粮送到了社员家里,部队战士们却自己上山采青杠子、挖野山菜充饥;年底庄稼成熟时,又碰上了当地的野猪横行,伤害人畜和庄稼,部队组织了打猎队,消除兽害。
  一次,副班长廖锡龙一人在深山中碰见一只独猪(即大的野公猪,通常单独行动。打猎人都不怕群猪,而怕独猪,因为遇上群猪时,只要打死或打伤其中一只,整个猪群就会一哄而散;而独猪却不同,一旦没一枪致命,就会发疯似地与人拼命,所谓一猪二熊三老虎就是说的野独猪比熊和老虎还要厉害。) 廖锡龙临危不乱,给了它一枪, 不想这只野猪凶残无比且灵活之及,没有命中要害,负了伤的野猪凶性大发,向廖锡龙扑了上来,撕咬下廖锡龙右臂上一块巴掌大的皮后逃走。受伤发狂的野猪可要随便乱咬人的啊,不能伤到了老百姓!” 廖锡龙念头一转,决定不能放过它,于是强忍着伤痛,顺着野猪的血迹,在深山老林中狂追了一天,终于追上了野猪,又发了一枪,然后上去用五三式步枪的刺刀把野猪杀死。野猪抬回部队驻地后,被开膛破肚,不仅改善了全排的伙食,还分了一部分给当地的老百姓。
  这件事迹在部队中广为传诵,群众称他为铁汉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