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程,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就其本身来说,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
就个人经验谈谈咖啡馆经营过程中一点规律,供大家参考参考。 咖啡馆的经营,除去营销方面的东西,剩下的就是店内管理运作,个人总结归纳为“三化”: 标准化---人性化-----个性化 首先讲讲标准化:对于店内的产品制作也好,服务也好,卫生工作,人员管理…… 全部需要标准化,必须有准确的衡量标准,并严格的执行,例如: 标准的ESPRESSO萃取时间为23~28S;咖啡从点单到出产品时间不得超过150S; 标准咖啡师完成两杯任意饮料时间不得超过180S;…… 客人进门8S内必须与咖啡师有目光接触;微笑露出八颗牙齿(这个是沃尔玛的);…… 开门提前10分钟,打烊延后10分钟; ………… 很多很多的标准大家可以自己去制定,也可以去搜索, 制定标准的目的在于:保证我们的品质,无论在出品方面还是服务方面, 使得无论客人何时进店,购买到的产品和得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 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开店之初必须标准化!! 在我们标准化完成得非常好的时候,可以开始下一步了,人性化: 何谓人性化?我还是举例说明: 一个客人喝清咖,要了两个奶球,下一次他再过来点清咖,我们直接附两个奶球在咖啡边上, 这个就是人性化,针对不同的客人满足他不同的需求; 很多店做到标准化很容易,规矩,守则贴墙上,每天熟读牢记; 但人性化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当我们的咖啡师用心去关爱客人的时候, 他会被感动,会因为一个小小细节而坚持打车来店里, 因为他在这里得到了别处得不到的关爱,当然还有标准的咖啡。 人性化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是咖啡馆所有员工必须得参与的工程。 人性化和个性化经常会混淆,因为个性化分为咖啡师的个性化和顾客的个性化; 咖啡师的个性化不是耍酷,而是咖啡师必须建立自己对咖啡的认识和理解, 如同一个牧师,对众多慕名而来的喝咖啡的人灌输推广自己的咖啡理念, 这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然,不能够太出格。 咖啡师还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识,拓宽眼界,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 理念才会有人认同,客人也喜欢接触。 后面那个境界有点高,我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写到后面越觉得文字比较羞涩,表达不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不敢说我这一定就是咖啡馆经营的金科玉律,但就我几年的经验来说,还是有点参考价值的吧!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实际又不断补充理论。 咖啡馆里的咖啡或其他产品只是基础,重要的是人,以及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个在经营上至关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