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三:马斯洛需求层次

 白爱君 2009-10-06


              上次在银川上课,有个学员和我交流起授课方法来,问我是不是学过心理学,我告诉他,我用的授课方法,是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于是对方很惊讶,这么常见的需求层次,怎么和郝老师高超的授课方法有联系呢?请看下面的阐述。


 

    所谓需求层次理论是说,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有衣服穿,有饭吃,才有心思做别的。吃饱了以后,然后要追求安全感,环境的安全也好,身体的安全也好,心理的安全也好。于是安而后能虑,开始考虑社交的事情,有社交的需求,想交一些朋友,有朋友在一起才更有安全感,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也可以在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里,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最起码有人愿意听他的观点,他在团队中是被接纳和认可的,也就是满足了尊重的需求。最后他的境界提升了,想做祖国和人民做一些贡献,为社会做些什么,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想活得更有价值,于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用我们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这个说法不是很恰当,但说的也是需求层次。


 

    当然一般人是从生理需求开始,一层层向上,最后到自我实现。但也有的人,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就胸怀天下了,孔子评价弟子颜回的:回也贤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培训中,这个心理模式如何使用呢?


 

    培训的组织者,首先要满足学员的生理需求。比如说中午和晚上,培训组织者安排了聚餐,让学员有饭吃,学员感觉好。最好在吃饭时,比在家吃的水准要高一些,或有一些特色,于是学员感觉来培训值。我以前在企业组织培训时,甚至在每张桌子上,放上当次的菜单,这样学员坐在那里,就知道今天是几个菜,什么菜,于是好制定吃饭计划。而且把男女学员错开坐,这样菜可以被均匀地消灭。住宿尤其是要干净,最好可以上网,方便学员晚上处理公务。住宿的地方要可以方便购物,出去以后有一些娱乐场所,那就更好了。当然如果学员素质不高,或是被着来培训的,这样的安排反而让他们方便地逃课,还不如关在深山里,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度假村培训为好安全需求。我以前在《培训现场细节如金》里写过一些。比如教室要足够大,灯光要足够明亮,有逃生通道,这样学员有安全感。椅子干净,坐着不累。空调温度适中。学员有茶水喝。


 

    社会需求。学员互相希望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于是讲师把学员分小组,在小组里有组长带动大家交流和研讨。女孩子平均分配,各个不同地区来的人,错开地坐在一起。这些方式都可以满足大家社交的需求。中国人是内向的,本来心里想和那个人交流,但我如果主动去和他认识,就显得我没面子,或万一对方不愿意认识我,不愿意和我交流,那我怎么收场呢?于是大家会都采用最保险的策略,大家都绷着。其实讲师就是打破僵局的角色,讲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把学员分成小组,团结紧密地坐在一起,桌子不能太大,大了有谈判的感觉,在可以放下教材和水杯的情况下,越小越好,桌子的作用是让学员找到小组的感觉,不是用来写字的。在授课过程中,讲师要有意识地,在课程的前面,加一些简单的小组研讨,让大家通过研讨,熟悉小组的成员,为后面的培训打下基础。


 

    在课间休息时,有的讲师会放一些有意思的投影片,或MTV,甚至放《憨豆先生》的短片,来吸引教室里的学员。这些是最愚蠢的做法!课间是学员社交的时间,是学员回顾和消化课程内容的时间,是学员之间探讨课程内容,互相学习的时间,是学员评价讲师,表示赞赏或发泄不满的时间,一句话:课间可能比课堂更重要。讲师播放的东西,很有意思,于是让一些学员找到不和别人交流的借口,影响了授课效果。所以我的做法是,遮住投影仪,只放音乐,不给学员太多的选择。


 

    尊重需求。学员在小组里,就某个主题进行了研讨,讲师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学员在讲师的引导和带动下,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满足了学员被尊重的需求。尤其是中高层的学员,他们本身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讲师要让他们在小组里分享,和大家分享。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尊重学员,学员才会尊重讲师的观点,尊重课程内容。


 

    最后是自我实现。学员来培训,不单是要互相激发和交流,更主要的是想从讲师这里得到启发和参考。也就是要帮学员提升和总结,这就是自我实现了。在他们分享完了,他们会想:我们的经验和想法都说完了,那听听讲师怎么说,他难道比我们还要厉害吗?于是讲师此时可以帮他们总结,总结的更深刻一点,总结的更宽一点,实在不行,就总结的更有趣一点,郝老师所谓的三点式总结。这个过程是最考验讲师的,所以讲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有自己的观点。否则就是在混时间了。


 

    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满足,在于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教室的现场布置。郝老师以前说过的培训的三要素:讲师、学员、场地,也是这个意思,细节真的如金。社会需求的满足,要靠小组教学,如何带动小组来参与,也是考验讲师功力的。讲师首先尊重学员的想法,让学员来分享,这样是满足学员的尊重需求。分享完了,讲师的总结,就是满足了学员的自我实现需求。


 

    综合起来看,郝老师以前的一篇文章叫《引导式教学的五个步骤》,说到的教学法,就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具体内容是:讲师先要引导,再让学员研讨某主题,然后学员分享,学员分享完以后,讲师进行总结,最后关联引申到学员工作中去。



 

    简单地来说郝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引导、研讨、分享、总结、关联,这个授课方法是来源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你的授课方法是来源于哪里?你想过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