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下西洋为何结束?

 安一安一 2009-10-06
   当初永乐皇帝派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垄断海洋贸易,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垄断的意图不是像现在跨国公司一样,要垄断所有国家的海洋贸易,而只是想将中国的对外海洋贸易垄断在自己手中。今天接前文继续。永乐皇帝想垄断海洋贸易的企图为何失败了?因为他太超前了,他的雄心远远超过了现实,在当时全球海洋贸易的有限规模下,郑和下西洋的贸易活动无法实现他所期望的经济回报。

    郑和船队的旗舰被称为“宝船”,很多历史和民间在讲述“宝船”的时候,都省略了一个字。在明朝的官方记载中,宝船的全称是“取宝船”,这个“取”字已经显示出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并非只是耀武扬威,而是“取宝”。当然,有人说“取宝”只取回来长颈鹿之类的珍奇动物,这种说法属于一叶障目。郑和航海的贸易活动中,大量的货物都是常规商品,记载比较简单。长颈鹿等珍奇物品容易被故意大书特书,少见多怪是一种常见的心态。郑和船队共27000多人,出发时装载着货物,回程时也带回大量物资。为了配合郑和的海上贸易,当时的中国人在满剌加(现在的新加坡)等地建有官方仓库。仓库的目的是,在郑和船队没有到达的时间里,从事贸易活动,购进大量的货物。郑和船队两年或数年航海一次,每次到达海外仓库所在地,直接卸货装货,避免在等待交易中浪费时间。
    要解答郑和下西洋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应该先了解一下“取宝船”。关于“取宝船”的大小尺寸,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认为“取宝船”的排水量为1500吨。另有一个最大的估算认为,“取宝船”的排水量为17000多吨。这个数字由近年考古发现的巨大船舵的尺寸似乎可以印证。17000吨的排水量,相当于当今世界上钢铁制造的航空母舰。这样巨型的船只,在一次出海的船队中,居然有63艘,耀武扬威到这种程度,已经毫无必要了。即便按照较小的推算,每艘取宝船排水量1500吨,也令西方人无比惊讶。郑和航海结束几十年后,一些欧洲航海探险家出现在印度洋、大西洋上。达伽马的船最大只有120吨,当时葡萄牙国内最大的海船只有300吨排水量;哥伦布的船最大的一艘只有130吨。达伽玛一共率领四条船,一、二百人(有140、160、170几个不同数字)的船队,到达东方再返回,一次航海的利润是两年航海费用的60倍,但他使用的仅仅是一百多吨的小船,在船只数量上与郑和船队也无法相比。如果郑和船队双程都满载高附加值的货物,理论上可以计算的贸易量,我认为已经超过了当时全世界每年海洋贸易的总量。事实上它是难以实现这个理论期望的。
    欧洲第一次出现万吨巨轮是在19世纪中期,英国人建造了一艘钢铁巨轮“东方号”。但是,这条以煤为动力的万吨轮是一个商业灾难,其成本和产出在当时的英国也无法匹配,最终只能拆掉。万吨以上的海轮,如今已很常见。但是,现代万吨轮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石油成为动力来源,同时,石油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对象。而在郑和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产出的贸易物资,可以装满他无比庞大的船队。换句话说,郑和船队过分超前的贸易期望,导致投入和产出严重不符。而且,如此巨型的船队在航海频率上也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经常性地出海进行贸易,由于没有这么大的贸易量而不可能,不像如今的万吨轮,几乎没有停航的时间,始终处于营运状态;几年出海一次,又失去了贸易随市场变化的灵活性,更增加了贸易风险。最终,郑和航海入不敷出,永乐皇帝试图垄断海洋贸易的雄心只能成为一个梦想。
    永乐皇帝朱棣与郑和共同推行的海洋贸易政策,还有一个动机是维护稳定的海洋贸易环境。有人指出,郑和船队没有像后来的欧洲人一样在海外拓展殖民地,是它失败的原因。事实上,拓展殖民地这种不道德方式,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行为中出现过。但是,这并不排除中国人自发地向海外移民。因此,即使在郑和船队所向无敌的时候,民间向海外的移民和自发的海洋贸易也依然存在。当时的明朝政府虽然没有废除禁海令,但是,基本上容忍了这些民间自发的海洋贸易。至于这些民间贸易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郑和船队的贸易收入,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总之,在明朝的前一阶段,雄心勃勃的永乐皇帝企图将朝贡贸易推动到最高峰,以垄断中国对外海洋贸易。他因为心太大,理想远远超过了现实而没能如愿。这可以认为是世界进入现代史以前中国海洋贸易的一个尾声,这是一个令人无限感慨地结束。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将人类历史简单分为两个阶段,以西元1500年为界线。在此之前,世界各地大都处于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西元1500年后直到今天,世界各地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这个历史分类,在中国的明朝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明朝的海洋政策大致在西元1500年前后被一分为二。前半段是一个传统的壮丽尾声,但已经由中国人表现出试图连接世界的雄心,因为过于超前和具体条件的不成熟,这个梦想没有实现。以西元1500年划分人类历史,不应该太拘泥数字的精确。这一划分的标志是葡萄牙人达伽玛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东方,哥伦布为了寻找东方而到达美洲。虽然这两个事件都在西元1500年前不久,但是,此后的世界确实因此而彻底改变
    明朝正德皇帝1506年继位。正德年间,明朝的皇帝和少部分中国人,第一次听说或见到了葡萄牙人。葡萄牙人看似不经意地进入中国历史,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无非只是多了一个新出现的番人。没有人意识到这会对未来的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但是,这个当时被人忽略的事件,改变了明朝后半期的海洋政策,甚至影响到清朝。
    明朝前期的禁海令主要是军事政策,后来便流于形式。郑和时代,东南沿海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史书记载的倭寇或者说海盗,在那个时期的活动迹象不算很频繁。而且,这一时期的倭寇被称为“真倭”,意思是说,是真正的日本人。恰恰是从正德年间开始,伴随着葡萄牙人的出现,海盗活动越来越多。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明朝的禁海政策催生了海盗,因为禁海令使得很多沿海居民失去了生计。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明朝前半段,禁海令形同虚设,自永乐之后,广州一直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广州市舶司也一直没有关闭。除此之外,广州以外的民间私人海洋贸易也很频繁。总体来说,当时的明朝政府虽然有朱元璋的禁海令,出于尊祖而没有解除,但事实上,明朝对于民间海洋贸易采取了容忍的态度。明朝前期,也就是西元1500年之前,海盗队伍里基本上没有中国人,明朝政府打击倭寇的做法,得到日本的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直到明朝正德年间,海盗的频繁活动才再次引起明朝政府的注意,到了嘉靖时期,海盗成为真正的祸害。而且,嘉靖时期的海盗队伍中,多了不少中国人。
    比较一下西方历史。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最早崛起的西方大国。在梵蒂冈教皇的主持下,这两个天主教国家当时划分了全球势力范围,东半球归葡萄牙(后来又加上了美洲的巴西),西半球归西班牙。在这两个国家瓜分世界之后,海盗在全球范围开始出现。在东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倭寇,但这有点简单化;在西方,英、法、荷等国家纷纷加入海盗行列。造成这个现象是有必然原因的。在西半球,由于西班牙垄断了大西洋的贸易,其他欧洲国家为争夺利益,不得不成为海盗。比方说英国政府就鼓励抢劫西班牙船只,最终两国还爆发了战争。在划归葡萄牙的东方,情况要复杂一些。
    西半球,尤其是美洲,由于没有强大的当地国家,海盗与垄断者的对抗只出现于欧洲国家之间,关系比较简单。在东半球,亚洲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海洋贸易关系,因此,当葡萄牙人来到富饶的东半球时,以往的海洋贸易关系被彻底破坏。葡萄牙人占据了郑和曾经占据的位置,却没有像郑和一样维护海洋贸易的正常秩序。葡萄牙人的胡作非为,一方面造成了亚洲各国的紧张和对抗,另一方面,严重破坏了此前千百年间形成的海洋贸易环境,致使亚洲本地海盗开始滋生。这样一个三方关系,是明朝后期海洋政策的大背景,而这个历史背景,与郑和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下次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