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控制市场,所以市场让我们失望是免不了的 所以,交易永远无法达到完美, 努力去追求最完美的交易, 往往会让我们沉沦于过去的错误,和产生对未来的犹豫和恐惧感 "完美主义会让我们失去原有的平衡" 所以,我们应该以优异,而不是完美为目标 我们可以掌控进出时机、或用资金控管来限制风险、控制自我的情绪、心理、或选择何种技术面或基本面方法来帮助交易, 但就是不能控制市场! 所以,我们面对市场永远没有安全感, 市场不会认同我们的想法,它永远照着它该走的方向走 这是该有的认知 "认为市场一定会怎么走,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说法,市场才不管我们想什么!" 所以,不要只专研于交易的技术,或是整日想着该如何从市场中赚到一千万,该平衡一下我们内心情绪与心理面的思维 成功的交易员不可能光靠技巧就会成功, 只有不断学习与内心反省、思考、追求智能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 我们必须将思绪时间花在市场上 因为在别的地方耗费太多精力成本,会使我们心理资本负担加重 试着学习沉默的面对一切, 试着将一切只是{看在眼里{ 翻阅历史,走入空头,所有股票都会跌,早跌晚跌而已 世界经济紧紧相连,目前考验政府智能 投资人只顾自己股票,政府何尝不想挽救经济 只怕大趋势力量庞大 拉完后还是泄,现在呢? 最终,还是得回到大势(真正的大趋势)该走的路 要不要低接(低吗)? 自行判断,现在赚多头的钱是种难度挑战 现在手痒是难免的,先考虑风险承受度... 下跌势最忌开高,开高一定要出量,否则下场通常不好 多方空手观望仍为最佳,要当开路先锋,请先衡量本身承受风险的能力 我的原则仍是不用金钱去替底部背书,小心驶得万年船, 常听人家说一次赔光10次赚的,底部留给别人吧… 我的交易日志每隔3天就会有一句.. {我是生手,要多小心{ 这样的自我暗示很有用, 一开始要写出来,还真难, 因为主观意识强的,感觉自己在羞辱自己 后来,发现这样想事情会客观许多 且不会过于自大而盲目, 笨笨的方法有时还满管用的 这句话充满智能.. 政府的基金可以摆超长期,所以几乎是必赚的, 可以不断向下买,因为钱太多了,但散户不同, 1000万丢到股市,连个扑通的声音都没有,跟着基金买请三思,除非真的有"长期投资"的打算 以我们少许的资金来说,进出场点仍要越谨慎越好… 不论短线或中长线,重点都在做对事情,做对事情自然会赚钱.. 没有一套操作策略,一定是输家 认为行情就是如此容易随意进出,犯了兵家大忌,轻敌 我们无法控制市场,只能顺着市场做该做的事.. 翻开专业杂志,不经意瞄到一项报导,国联被toshiba评为优等led厂商,开始对这家公司产生兴趣, 怎么看都觉得太棒的公司了,其使用MOCVD技术甚至有强烈进入障碍,LED还是未来的照明革命哩, 去年配股5块多,目前53元,超便宜的,隔日二话不说,买进50张,过了2天,股价开始涨,涨到63元, " 我就知道!!! " 我心理充满成就感跟踏实感,我的分析果然没错,开始想着当股价涨回100元, 打算拿这笔钱将那台喜美换掉,买台蓝天白云新320,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不幸的,接下来2个月,股价竟跌到36.7元,我忍痛被迫停损卖出, 更不幸的,股价在我卖出后开始飙涨,甚至于涨到140元, 我发誓"" 以后再怎么跌我都要紧紧抱牢! "" 基本面是一项极有趣的分析,分析正确时,那样的乐趣快感教人难忘…. 正确的基本面分析是一项强而有力的工具, 但如果错误的使用,后果会让人失望且无法接受"怎样会这样"… 以下这几点,是大部份基本分析者容易犯的错误(我也常会不自觉的犯), 1、 将基本面资料当做时效性的判断工具 举例来说,当我现在研究"致茂"的基本面,仔细的评估它的负债比(哇!10%而已)、流动比率(可怕的600%)、存货、每年营收成长率、营益成长 率….发现致茂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好公司,且价格本益比很低,我迫不及待的于隔日买进5张,过了半年,其间股价不涨反跌,我纳闷"我的研究都没错啊,怎么会 这样?明明是好公司…" 这个情结,在我大学买股票时常常出现,错不在这个评估的结果,而是"时效性", 试想,如果我在3个月前就研究这个资料,是否股价就该3个月前因我的发现而提前反应? 一项分析的反应可能在3天后,也可能在3年后才出现… 我们常会因为突然做出一个分析就认为是一个重大发现,急忙于市场建立部位,期待股价照我的分析而走。但市场反应出此消息或结果的时间,很难抓。 将我们"瞬间发现"当做股价"此时该涨或该跌的依据"其实是很荒谬的.. 2、 由真空角度看待基本面资料 一档股票此时价格为80元,因此档股票为从事进口加工,预期汇率会贬值,贬值将造成其原料成本提高,为一项利空,所以此股票将可能下跌,价格走低为合理反应。 假设此时股价开始下跌,跌到70、60或许合理,但是注意,跌到40时,此项"基本面利空因素"是否仍然偏空?跌到剩20元,这项所谓利空消息,可能会变成"利多",不可思议,对吧?! 换句话说,""利空消息到某个价位将不再是利空"" ,所以基本面本身应该是没有所谓利多或利空,而是相对于"价位"而言,才有利多或利空存在.. 3、 设定价格不可能低于实质价格 一档股票不断下滑,我对它非常有兴趣,认为这是一档超值股票,我盘算着这档股票的"真正价值",用合理本益比或者其它方式,算出它约值25元,且股东权益有15元,此时市价40元。过了半个月,股价果然跌到25元,我积极买进 ,不幸的,股价继续下滑,跌到15元时,我几乎将家当全梭在上面,因为此时已是净值了!!不可能再跌!! 结果,竟然跌到7元才止跌,甚至跌破票面….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发生在我一个朋友的父亲身上,这档股票他买了200张,现在他甚至不敢看这档的报价… 我的结论是,""实质价格未必是一个有力而有效的支撑"", 有人就是不信邪,因为常常它还是会产生作用,过一段时间,股价常会回到"合理价位",但记住,支撑不一定会发生在此时此刻,似乎还有其它因素我们会忽略了… 同样的,法人拥有某档股票的成本,绝对有可能会跌破,法人虽有大量的股票,股价没有百分之百必涨的那种事,法人也会赔钱.. 每次空头走势就会有人开始盘算法人的持股成本,认为此成本不会跌破,我认为不如将这个时间拿来算算自己的盈亏吧,""趋势不会因为你拉了一个伙伴而反转"" 记住,越拉要越保守,行情越猛要越理性 有一点想提醒大家, 大部份技术指针的用途是拿来"帮助操作",而非拿来"预测走势", 我看到有许多人拿来预测走势,请小心, 很容易会被技术指针牵着走,甚至搞的糊里胡涂….. 例如RSI到90,意义上,指针告诉我们说,"该卖了", 而不是"该跌了" 这是帮助操作的工具,不是水晶球, 有人拿来预测走势,然后又用基本面、其它指针修正,这样反而失去了技术指针"一眼就可了解,让事情更容易"的真正意义,结果,怎么修正都是按照"我们心理想要的方向修正" 两者看起来差不多,赚或赔可能就在这一念间…. 还有,很多人被今年多次崩盘弄的很没信心, 心理因素真的是最需要克服的,交易需要极大的信心 例如,跟一位赌博高手在赌梭哈,你手上有3张K,他盘面上有2张A 你胜算机率大,可是,此时他将赌金押到赌场上限,气势强盛,你敢赌这盘吗? 有胜算时,信心是胜败关键之一… 目前市场上多空看法意见分歧,不过,我仍然坚持我的策略 走一步算一步,少许资金短线进出… 看错行情--被轧活该 我也常看错行情, 我看对是运气好.. 可看出,量能急缩,卖单缩小 在短线上涨势中,昨收黑十字,涨势暂缓, 一开盘可以判断,今"可能"是个量缩回档格局 9:20均买比昨减少0.9张,至此,几乎不用看盘了, 买、卖、量皆缩,不是回档是什么? 专业投{机{原理,非投{资{.. 诚品有,我每次都看它摆在那边,没人买,好可怜 再介绍你一本{操作生涯不是梦{, 这本书名翻译的很耸,也是寰宇的 书中提到{酗酒者{与{恶习难改之交易员{雷同处 让人拍案叫绝,不过如果你是老手去书店翻翻就好 前2章讲交易心理很棒, 但后面讲技术分析技巧,和很许多书重复.. 为什么从事交易? {交易似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致富之道{, 当一位初学者获利时,他觉得他是交易天才,所向无敌,于是,他开始承受没有必要的风险,最后失去一切.. 从事交易的一项动机,钱,它代表着自由,许多人渴望自由 有一天,我到书局翻了一本{装潢杂志{,里面一间75坪的房子,装潢成{后现代简洁主义{,一眼看过,永远忘不了,如此的迷人让人爱不释手,我发誓要拥有它,决定努力研习交易的学问.. 交易是一场迷人的心智游戏,恐惧、贪婪、自大、喜悦、愤怒...串起这个游戏;交易吸引了不爱受人摆布、讨验固定命运的冒险家,一般人每天早晨起床, 开车上班,12点吃中饭,吃完睡午觉,下午上完班,有时未做完工作,加个班,回家,吃晚饭,打开电视看TVBS新闻,看看连续剧,摸一摸准备睡觉,这个月 多发了奖金,赶紧存到银行户头,偶尔买件衬衫精打细算,深怕超过了这个月支出...交易员不喜爱这样平凡的生活,愿意承受些风险,来改善生活的品质,宁可 放弃已知的{确定性{,追随不可知的未来!有如现代版的汤姆历险记,虽然大部份人不曾成功 {自我要求提升{ 成功者都有一项本能,他希望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至,这样的欲望加上金钱的诱因和交易的乐趣,促使一个交易者向市场挑战 一位极杰出的投机客曾说:如果我能每年精明0.5个百分点,我死的时候就是个天才…自我提升的要求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反地,内心无法取得均衡的交易者,不愿意提升自我,又试图想在市场中实现愿望,这样矛盾的组合,只有一个结果,失败! {现实与幻想{ 在市场上,我们不断的看到许多人在幻想… 一位成功的交易者,对于市场无法享有幻想的权力,他只能是个现实主义者。必须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自己的能力在哪,更必须了解市场上可能的发展方向,他可以仿真市场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但不能指定市场就必须怎么走.. "交易"提供了人们幻想的机会和潜能,当一位初学者遭遇几次失败后,这样的"恐惧感"会开始转换,转换成"傲慢"与"自大",然后开始对市场产生"幻 想"一些奇怪或不可思议的想法,这个路程,每位交易员都经历过。失败者买进、卖出、错失大好良机,都归因于一些怪异的念头,像小时候听到鬼故事后,晚上都 幻想鬼可能会来找我,半夜上厕所也忍住,有时眼睛都不敢张开… 在这行,就是要张大眼睛看各种状况在现实中上演! 市场的幻想不是没道理的,因为幻想可以提供安慰与踏实感, 崩盘时幻想护盘基金会出来拯救,幻想主力也被套牢, 买进后幻想股票哪天会突然连飙5根涨停, 赔时幻想大家都在赔,赚时幻想只有自己在赚….. 更有甚者,突然摇身一变,由输家变成了大师 这是渴望成功却不知所措的特殊转换模式,怎说? 输家羡慕成功者,意识上渴望与他们一样, 但他们不了解成功者,以为成功者是那种100%准确的神枪手 网上提供了这样幻想的空间,此时他用这个ID预测未来,猜错了再换下个ID再预测,直到这个"角色"连准了好几次… 他们渴望有一个"很厉害的身份"来取代他们心目中的"交易之神" 虽然他没赚到钱,但这样的慰藉、倚靠,成功的弥补人的空虚, 他竟沉醉于其中…. 无法面对现实的人尤其如此,幻想引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潜意识中不自主的这样去做,这些幻想会扭曲对现实的体会,妨碍交易的成功,成功的交易员必须辨识自己的幻想,并尽量去避开它.. 输家常会说:我之所以会赔,就是因为我不是念经济的 输家们不知,交易在智识上是非常单纯的, "主力作手的背景常不是财务金融所硕士,相反地,他们可能曾经是奸商赌徒",以前的翁、雷、阿...哪个不是玩投机股出身的? 基金经理人哪个不是财金系所背景,但绩效呢? 一位辛勤的知识分子,在本身事业上有非凡的成就,却常是交易的输家,为什么? 非贬低其能力,因为我们常用错了我们的知识,交易这行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可以用技术分析,可以用基本分析,可以将行情预测准确率练到90%,但仍可能赔光.. 外资的交易系统另人讶异的,操作上已技术分析为主.. 一般人以为法人拥有最早得知的内幕,可以抢先一步,实际上这都是误解,对大股东而言,对法人团队而言,彼此都是敌人,利字当头,要你来投资,当然我早就上轿了,启有给你先赚的道理? 投顾每天讲讲手机占有率会升还降,喊喊哪支要涨你就相信了? 去看看投顾的基本面专栏,哪篇不是工商跟经济日报上的新闻? 有些故弄玄虚,让人以为是他们{独家管道{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美丽的包装下,是个谎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