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医苑 - 新中医理论基础

 昵称364171 2009-10-09
新中医基础理论
                                         
                                           核心内容
 中西医结合如何切入,这是个难题,但可以看出西医讲解剖,中医讲辨证施治。中医的证
候学说,正是对人体新陈代谢所表现出的功能状态的研究。这种功能状态我们把它叫做能态。
那么西医研究解剖,中医研究能态,解剖是人体能态的物质基础,能态是解剖的功能表现。古
代中医由于受科学水平的限制,对医学的研究只能就能态而研究能态,所以中医理论不能深入
。现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就能够进行对产生能态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用现代医
学阐释人体能态变化,就是中西医结合。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唯一途径,别无他途,我出于好奇
而探索于次。
一、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医学实践证明,用中西医两种办法治疗同一个病人,确实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这点医
学工作者和患者都有体验。
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治疗经验非常丰富,中医学资料浩如烟海,中医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医
学宝库,很有必要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将这些医学财富进行发掘,这就势必要将中西医结
合起来。
二、中西医结合的困难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领域梦寐以求的事情,很多人做过尝试,均未能如愿。最近有报道中
国政府也想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以完成中西医结合,直到现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进展。
倒是一些中医成果,经过现代医学技术的科学处理,已经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
清开灵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生脉饮注射液等能肌注也能静点,他们同西药一样走进了现代
。但中医理论滞后,迟迟不能有新的突破,新的突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首先,现代西医也称现代医学是现代认识的科学的方法论,中医是古代认识的方法 论,它们
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论。现代的认识论是很科学的。它用准确的概念来反映事物,对事物的整体
以一定的逻辑分层进行反映,使人易于掌握。而中医不是用概念来反映事物,它用的词语涵概
宽泛,比如中医所说的“心”既指心,又指心所在的部位,同时还指脑与思维。所以从认识论
的角度将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纯粹是不可能。正因为如此,多数人从认识论角度去结合中西
医都失败了。
其次是怎样立论问题。中医已经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用西医解释中医势必有中医西
化;如果有中医解释西医等于中医原封不动,因此不好造次。
再次,不管怎样立论还不能同古代中医害断,就是新的立论必须能够继承古代中医,为开发
古代中医所用,必然要同古代中医街接,这就给新的立论带来巨大的困难。
还有一个困难是:精通中医的人应用中医得心应手,即使也通西医,但觉得中医完美的无懈
可击,即没有创新或不愿创新。
三、中西医结合的着眼点
中西医结合不能从认识论方面突破,又不能用西医解释中医,还得同古代中医相街接,那么
中西医结合的着眼点究竟在哪里?
人体是一个能量代谢的实体(机体),它摄取自然界的有机物质,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
化将吸收到的有机物质结合在体内变成机体的有机成成份,同时将体内无用的物质排出体外,
这就是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获得能源物质产生能量。人体产生的能量可分为内能
和外能两种能量,内能维待机体的自体耗能,如维持机体恒温所消耗的热能,消化食物化学能
,用于机体免疫的免疫能力等等属于内能;外能即机体对外物做功的能,也就是人的劳动能力

人体的能量不是恒态的,不是只要有新陈代谢人就能无限制的工作下去。在一天中机体的能
量是有变化的,如早晨精力充沛,工作有劲,工作一天到了晚上就觉得疲劳,经过一晚上的休
息第二天早晨又是精力充沛。这种人体能量变化状态,就叫做人体的能态,这是人体正常的能
态变化,所以叫正常能态。有的人瘦弱内外能均低,有的人体胖体能强,力大无比,这也是正
常的能态,只是人的个体差异。
人在有病的时候发生同正常能态不同的变化叫做病理能态。有时候病理能态变化十分剧烈,
如感染了吸血虫病,机体调动一切抗病 能力集中能量杀灭吸血虫。这时外能减少甚至消失,
人不能工作;如果吸血虫对机体侵蚀进一步严重,那么人体 内能也减少;病 情继续恶化下去
内能消失,机体便不复存在。
由于导致疾病的病 因不同,所引起的病 理能态变化纷繁复杂, 在临床上出现各种症状,中
医根据症状的内在联系经过归纳后总结成证候,中医正是用证候把纷繁复杂的病理能态变化反
映出来,然后用药施治。
西医阐述的是人本解剖结构变化,中医揭示的是人体能态变化,人体的解剖结构是人体能态
变化的物质基础,能态是解剖结构的功能表现。中医讲能态西医讲解剖,中医和西医正是从各
自的方面对疾病进行了科学的揭示,将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合璧是对人类医学的全面科学的反映

四、中医对人体基本病 理能态的揭示
在病 理过程中人体的能态是不同的,在疾病中人体消耗能量多的我们把它叫做 高能态;消
耗能量少的,我们把它叫低能态。中医对人体基本病理能态的揭示有八纲辨证即:阴阳、表里
、寒热、虚实。
阴证、寒证、虚证一般表现为低能态;阳证、热证、实证一 般表现为高能态,表证是指病变
轻浅,时间短的病证;里证是指时间长,在里的病证。
阴阳有:阴证、阳证、阴虚证、阳虚证。表里有:表寒证 、表热证、外湿证、外燥证、里寒
证、内热证、内燥证、内湿证。
寒热有:实热证、虚热证、虚寒证、实寒证。
虚实有:虚证、实证。虚证耗能少,实证耗能多。
五、中医的经典证候
中医走进现代,必须突破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框架,特别是突破中医的哲学框架
。古代中医的哲学也讲辩证论,但它是模式化的哲学,比如五行学说,把哲学由抽象变得具体
化了,把哲学变的甚至能摸得着。在具体辩证时规定了“金、木、水、火、土”五种东西,这
五种东西相生相克就是辩证法,这种辩证论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学中,于是就 形成了中医学中
的五脏应五行的学说即:“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于是心、肝、脾、
肺、肾就成为中医的精髓成分。中医理论就以此为核心延化成一套体系庞大的学说,使中医
学者很难从这种 庞大中走出来,所以使中医滞后,不能进入现代。五行学说是对哲学的禁锢
,它不能反映哲学的全部,我们不能被五行套住,现代生活也已经淘汰了这种僵死的套路。
再一个问题是,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同东方古代人们对人的器官解剖认识是相一致的
,如一个小孩子不想吃饭,就说这个孩子有“脾”了。他们认为人体内有“脾”这个脏器,这
个脏器有了问题,人就不想吃饭了。其实人体内并没有“脾”这么个脏器。那么对其它四脏人
们也是这样认识的,直到现在人们也有这样认识的,人们很难从中医脏象学说中跳出。现代医
学给我们奠定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 。
在人体生理解剖学中提到的能量代谢,有这样的思想:人体能摄取能量物质,提供给机体,
机体将这些能量物质经过分化整合转变成机体有机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就包函了中医里脾、肝
、肾三项内容。脾是指为机体吸收能量物质的过程;肾就是指由脾吸收的能量物质转变成机体
组成成份的那部分,即经有机体同化的那部分。这一部分能加强机体免疫力,使增殖细胞增殖
旺盛,能使有机体生命力旺盛;肝指脾和肾之间的过程,即外物转变成内物(机体组成物质)
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同化过程。这样就对脾、肝、肾有了新的阐发:
脾,不指解剖学上的脾,是指生命体的能量代谢情况,具体到人指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以及
营养周身的作用。脾的证候有: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
肝,不指解剖学上的肝脏,是指机体器官,细胞或细胞器和生命微细结构的质地和功能活动
情况,特别是心、脑、肌肉、血管的质地和功能活动情况。其主要证候有:肝气虚证、肝血虚
证、肝阳虚证,肝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等。
肾,不指解剖学上的肾脏,是指能够生发生命,影响生命活动最本原的物质和能量状态。这
种本原物质叫肾精,它的能量状态叫做肾气,肾精和肾气合称元气。其主要证候有:肾气虚证
、肾阳虚证、肾阴虚证。
脾、肝、肾三者的关系为:脾为肝、肾提供能源物质,这种能源物质经肝的生理活动转变为
肾(即脾的运化必赖肝的疏泄)肾反过来加强脾、肝的活动。如果三者的关系能够正常进行,
即肝、肾平调,脾气健旺人就不会闹病 ,反之,就会生病。中医就是通过补不足损有余使三
者平衡使疾病向愈。
基三者关系如图:
                                     脾                  肝               肾
                                                      (转化)

                                                      (加强)
脾、肝、肾不是只有人的整体才具有,是机体的每个器官、细胞或细胞器或更微小的生命体
都具有脾、肝、肾三项内容。如元气,一个机体有元气,一个器官也有元气,一个细胞也具有
元气,如E攻瑰花环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吸附绵羊红细胞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强,它的免
疫力就强,那它的元气就足。这三项内容对所有生命体都适用。
脾、肝、肾三项内容为中医的核心成份,由其组成的证候是中医的经典证候,其他证候为非
经典证候。
中医突出脾、肝、肾,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强调的是生物治疗,即常说的健脾补肾,肾气盛
抗病力就强。它竭力地调动人体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是现代医学所提倡的加强自身免疫
能力。这也是现代生活的倡导,古老的中医正是同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非常合拍,如果我们合
理的开发,中医生命无限。现在人们提倡绿色食物,中医治病 正是正宗的绿色治疗,它无污
染,副作用极小,极小产生抗药性。它的优势很多,前景广阔。
人的脾、肝、肾在人的一生中是有变化的。人从无生命的状态(称无生态)成为有生命的新
生儿,然后到少年、青年、中年、中老年、老年直到垂亡年,最后又回到了无生态。似乎转了
一圈,如图

我们把这圈叫生理圈,人在这个生理圈上的能态是不同的。从新生儿到青年期肾精充盛,机
体呈增殖态势,表现为体重增加,个子长高,精力旺盛,对疾病抵抗力强,机体损伤易于修复
,疾病治愈快,较彻底。
从青年时期,人体逐渐定型,整个机体的增殖活动转在性征方向,其它增殖活动停止。
中年时人已定体,肝肾平调,只要营养好,休息好,有会有旺盛的精力,人还不易染病。
从中老年开始,肝肾开始衰减,心脑血管开始老化,血压不稳定,肝阴虚,肝阳上亢,甚至
发生肝风内动。
到了老年,肝肾进一步亏虚,人体外能很快减少,仅能维持生命。
到了垂亡年,肝肾衰竭连内能也无法产生,生命就结束了,又回到了无生态。
从人体一生的能量变动来看,从新生儿到少年时期内能大于外能,机体用于自身增殖,从少
年开始外能逐渐增大,青年、中年时期外能大于内能,从中年开始外能逐渐减少,到了老年时
期外能所剩无几,只存内能,垂亡年内能也消失了。
生理圈上人体能态的变化,是正常的能态变化,它是由生到死徐徐缓缓的变化,到了老年肝
、肾减退不是病态,但是患了病就会使人的生理圈发生变化,产生肝肾病证,如感染、劳累、
情绪波动或者由于环境因素使人生产肝血虚证,肝阳虚证、肝阴虚证、肝阳上亢证等等。
六、中医非经典证候
中医的非经典证候用语有:心、肺、肝、胆、胃、大肠、膀胱。有的有具体所指,有的只是
指部位,只是中医整体中的分部,也就是人体能态的局部变化特征。
心:指心脏和心脏所在的部位,有时也指脑和思维。其证候有: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阴
虚证、心阳虚证、心火亢盛证等。
肺:指肺脏和肺系。其主要证候有: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
壅肺证、痰浊阻肺证等。
肝:除经典意义外还有一个意义,指肝区部(左右都指)和肝经经过的地方如:腹股沟前阴
,肝区部(左右)、乳部、眼、巅顶,但不指解剖学上的肝脏。其主要证候有:肝气郁结证、
肝火上炎证、肝血瘀滞证、肝经湿热证、寒滞肝脉证。
胃:指解剖学上的胃和其所在的部位以及胃的消化功能。胃的证候有:胃气虚证、胃阴虚证
、胃寒证、胃热证、胃气上逆证。
大肠:指大肠所在的位置,特别指乙状肠和肛门。其主要证候有;大肠湿热证,大肠热结证
、大肠津亏证、气虚滑脱证。
膀胱:指膀胱所在的位置,主要指尿路。主要证候有:膀胱湿热证。
七、新中医的病 因阐述
现代医学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不用开刀用仪器可以在体内做手术;体内许多微细的变化
用图片能清晰地反映出来;还能把有些病毒分离出来等。那么我们中医就不能关着门搞创新。
现代医学不是专利,是世界的共同财富,我们完全可以把现代医学用在中医方面,使中医走向
世界。
中医的病 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疫疠之气,饮食,劳倦,鱼虫所伤,痰饮水瘀血,气
血津液等。这是古代人们用肉眼观察所得,而现代医学对病 因认识已经很清楚了,而且是科
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用古语在呻吟了。
一个事物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存在,他总是和周围的事物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
在提示事物的原因时就得认清事物间互相联系,分清主次,找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
因和间接原因。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绝大多数疾病的形成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所引起。但病变微生
物在作用人体时,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同样都在有病毒感染的环境里有的人患病,有的人不
患病。这个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的体质状况不同,体质好的抗病能力就强,人就不
易患病;同时还有气候原因,由于气候的理化特性,使有的人易受病毒感染,或者某类体质的
人易于患病 。在古代就把气候变化说成是引起疾病的唯一原因,即外感六淫---风、寒、暑、
湿、澡、火。其实,外感六淫只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间接原因,其直接原因是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是形成疾病 的内因,六淫则是形成疾病的外因。
中医说到病因,只是出于理论上的需要,具体到治病时强调的不是病 因而是辨证,如见到发
热恶寒鼻塞流涕,脉浮而紧,可辨证为表寒证,此证怎样引起便说成是受风寒引起,就不再去
追究病 因了,只是强调怎样用药治病,所以六淫既是病因也是证候的组成成份。其有关证候
在前面已经提及。
瘟疫病症(中医指疫疠之气所致形成的疾病)如:流脑、乙脑、鼠疫、霍乱、白喉等现代医
学对病因阐述的十分明确,病 因就依据现代医学。瘟疫病的能态变化过程在《温病学》阐述
的很清楚,《温病学》是温疫病和一些外感病的能态变化历史。
虫兽跌打损伤,其病因直接不必多述。
痰、饮、水、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的因素。痰、饮、水由肉眼所见之物引申而来,
如气管炎咳吐大量痰物,浓者称痰、稀者为饮,再稀者为水。由此可以推及其他器官有病时也
有这些产物,只是不可见而已,痰、饮、水其实就是炎症的炎性渗出物和静脉回流受阻所出现
的液体产物。而这些炎性产物又会阻碍气血流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瘀血:指血液运行的慢或停滞,由于其慢而引起肿暗刺痛,慢而停滞使血不归经引起出血,
也可以形成肿瘤等。
痰、饮、水和瘀血完全可以用现代医学来阐述。痰饮和瘀血主要用来阐述病理和做证候的复
合成份,如痰热壅肺证和肝血瘀滞证等(前已提到)。
气,不指气体,它在中医中是个频繁出现的字眼,是中医里最难捉摸的东西,它同古老的气
功学一样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但经过深入的理解,它并不神秘它是一种可以判断的存在(只不
过是现代科学还没有或没去认识它)现在有必要对它进行现代医学阐述。如一个妇女极度生气
后,脖子象用绳子勒住一样,胸闷气憋,呼吸困难,这种毛病的形成,西医认为是心脏冠脉血
供受限所致,用扩张冠脉血管的药物很有效;中医认为是气向上结在颈部,用顺气法将手自喉
向脐部沿任脉推送,同时也向两乳下推送,也很顶用,中医认为是把结在上面的“气”送在下
面了,上面“气”不结了,毛病就好了。这个“气”我们能够找到根源,它的根源就在冠脉血
管上。中医内科学所涉及到的“气”基本上都能够找生理依据,只是现在这项工作没有作。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一条中,中医认为是肝胃寒,
浊阴上逆,也就是说“浊阴”这种气,由胃部运集到脑部,致使头疼,有时是剧烈的头痛。这
一现象完全可以通过生理解剖阐述清楚,不是神秘。再有中医上的升提宗气呀,肝阳上亢的降
气呀,都可以找现代医学根据。再有卫生和营气就值得探讨了。
许多搞过护理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给一个极度害怕输液的人输液,有时候输液针头很
难穿破皮肤,有经验的护士面对这种情况是转移其注意力,乘其不备将针扎进血管。这个现象
很奇怪,对皮肤的同一点患者有注意力针头扎不进去,没有注意力针头就能扎进去,这是为什
么呢?推想这应该就是遇到气功学里提到的“气”的问题。气功学里有这样的说法,即气随意
行,意到那里气就经过或聚到那里,气沉丹田,那么就是气随意停留在丹田。这种现象在针灸
学里用的多些。但我粗浅的认为,人本的能量可以流动,打拳的人能量是经手消耗掉了,长跑
的人能量是经腿消耗掉了,练气功的人就是将这种能量能随意调集到身体的各部,诚如是“气
”是离不开生理解剖学的,是能够被认识的。
中医中用的最多的“气”的证候是气虚,但这个“气”和气功没有关系,气虚有是感觉乏力
,没有劲,就是精力差,没有精神,也就是说人体处于低能态。“气”常用在复合证候里面,
如心气虚、肝气虚,脾气虚等,这里的“气虚”就指能量差。心气虚,就是因心脏耗能过量或
工作负荷过重后形成的毛病。
“气”还有一个证候就是“气滞”就是气的运行结滞,前面已剖析过。
血,指血液和血在脉管中运行的快慢。血虚证同现代医学的贫血概念基本吻合,血热证,血
液流动快;血寒证,血液流动的慢,这两个证候与体内的能量代谢情况有关。
津液,主要指液体物质的润滑、润泽的意思,可以用在这个意义的所有场合。便秘是由于大
肠津液匮乏,不濡润;干咳是由于肺失津润所致;脱水后抽搐是由于津液不能滋养经脉所致等
等。在后两个意思里津液有“营养”的含意。津液这个词远古痕迹的遗留很明显,但不影响人
们正确的认识。在上面后两个意义里,可以把津液理解为人体的体液里能给组织提供营养的成
分。津液用于病理阐述不单独组成证候。
风,有许多含意,1、外感病的早期都叫风。2、病毒性感染或链球菌感染后形成的毒血症以
及老年人血沉增快所形成的走疼、走痛、定痛、串痛都叫风。3、飘忽不定表浅起病突然的证
证也叫风,如荨麻疹、皮肤小疹点等。4、大脑、脊髓水肿或受损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病
证,如脑膜炎,癫痫病,破伤风,肝昏迷等。5、由肝肾阴虚引起的肝阳化风(即心脑血管)
等病症。1、2、3叫外风,4、5为内风。1、2可做风病专论,3应归入免疫学,4、5应归入神经
内科学,这可以减少“风”的一词多意。
风一般用于病理阐述,或做证候成份。
生物钟现象。人体通过新陈代谢获取能量,以内能维持自体耗能,以外能进行劳动,但是经
过新陈代谢摄取了能量,不象机器那样加了油就能连续工作。人必须通过休息才能工作,不休
息就会生病,这种现象就叫生物钟现象。
生物钟现象虽然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但我们确信,正常人休息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晨的血液
(称种后血液)和前一天晚上未经休息时的血液(称为钟前血液)肯定有某种构异,否则不会
有钟前钟后不同人体能态表现,即钟后人体精力旺盛,工作有劲;钟前人感觉疲困,如果钟前
连续工作或连续保持钟前状态,人体有就发生疾病。由于失眠而形成的疾病 非常多,最典型
的证候有心肾不交。心肾不交: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目眩耳鸣或心
悸,或咽干或夜间尿多,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生物钟现象是一个涉猎不深的课题
,随着对其深入探讨一定会有所发现。
情绪致病。西医注重解剖对情绪致病讨论甚少,中医则把情绪致病做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讨论
。社会科学和现代医学以及日常生活都证明情绪确实是一种致病因素。中医对情绪致病 论述
很详细,如过度愤努可使人气血上涌吐血或昏厥;过度喜乐,可使人心气懒缓,精神涣散不能
集中;过度悲哀可使肺气消耗,意志消沉;过度恐 惧,使肾气虚,气下陷,二便失禁,甚至
遗精;突然大惊,可使人心气散乱,神志不安,心慌意乱;思虑过度可使人脾气结滞,发为纳
呆,饮食不运等等。这就是中医的七情致病,其实七情致病就是情绪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而导
致的病症。中医对七情所致疾病的具体治疗措施也有许多。
八、中医的病 理学
中医的病 理学没有专章讨论,只是在辨证论治时才谈及病 理,有的有道理;有的只是为了
将话说的圆滑;有的病 理发挥连作者自己也不大清楚。比如,伤寒表实证开始发热恶寒,时
间稍久发热重恶寒轻或只发热不恶寒。从恶寒转为发热必有一定的道理,中医的病理阐述只有
一句,即“郁久而化热”就完事了;还比如诊查到病人由寒热错杂引起腹痛,病理解释也是一
句话,即“寒热搏击于里而成”也了事 了。还有用许多朦胧词语阐述病理的如“宣发”“肃
降”“肺失清肃”“有权”这些词语只能体会无法解释,还有前面提到的“风”一词多意,这
充分显示中医远古朦昧时代的印迹,可是我们现在仍在应用使人忍俊不禁。
现在有些病的原因再明白不过了,如肺结核,肺结核一病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我们中医把肺
结核仍叫肺痨,把结械核杆菌仍叫痨虫,怕的是失去中医本色。这种做法与其说是为了维护中
医本色,还不如说是愚蠢。现在许多中医的东西,用现代医学完全可以解释清楚,比如外感病
舌苔白,待病入里后舌苔发黄,舌苔由白转黄现在完全可以说清楚,那么我们何不用现代医学
将它解释呢?今后一定要完成一部用现代医学阐释的中医病理学,即“新中医理学”。
现代医学里有一个病理学概念“炎症”有人把它用在中医上,如“虚寒型肠炎”、“痰热型
肺炎”等,这个用法十分恰当,它可以提示我们将炎证分为两类,寒性炎症和热性炎症。比如
有一患者患了一种疮,表面破溃,创面发白,脓液清晰如涕,舌苔白滑,脉细缓,用敏感抗生
素治疗无效,用中药阳和汤冶疗效捷,这种疮我们把它叫做“寒痰性炎症”;如果舌苔白腻又
可以叫做“寒湿性炎症”,如果创面发红,脓液黄稠舌苔黄,脉数实,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
,这种炎证我们把它叫做“火热型炎症”这是个路,具体工作我们还得探索。
九、治病方法
1、中医治病的依据
人在不受意识支配下发生的病状或症状,都能够找到产生和发生这种症状的物质因素,如肌
注阿托品可以产生心跳加快,面部潮红等证状,那么阿托品就是产生心跳加快,面部潮红症状
的物质因素。
同时风寒病毒是引起表实证即恶寒,发热无汗,身疼体痛脉浮紧等症状的物质因素。西医。
治疗是抗病病毒治疗,使表实症消失;中医治疗是据症辨证,辨了证再选方用药,使表实证消
失,其实也是抗病毒治疗。中医和西医治病只的依据不同即:中医是据证治疗,西医是据因治
疗。
2、治病演义
古代中医是据证治疗,现代医学提据因治疗。据因治疗的现代医学可操性强,疗效快捷;中
医治疗较为宽泛,可操作性不强。这两种治疗法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比如,中医和西
医是两个猎人,他们在围猎一只免子,中医是用围猎的方法,判断兔子在哪个范围,然后用网
将这一范围围起来,越围越小,最后将兔子捕获;西医不同,它用一切手段调查清楚兔子的具
体所在,然后瞄准用箭一箭将兔子射死,
捕获猎物。这两种捕猎方法,中医是用网围猎。西医是用箭射猎,在治疗上中医的治疗方法
可以叫“围疗”,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叫“矢疗”,这两种方法在治病时是怎样的情况呢?
比如,一患者得了肺炎,西医通过血化验知道是细菌性感染,就选用矢疗药物青霉素治疗;
中医通过诊断见发热脉实大,咳吐黄脓痰,舌苔黄厚,胸痛,可以辨证为痰热壅肺证,可以用
清热解毒,排脓的围疗药进行治疗,如果是别的病源微生物感染的肺炎,只要证候相同或类似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治疗,故此中医治病的针对性不强。围疗和矢疗还可通过一个比喻来更好的
理解,比如着火了,要救火,西医是直接将水浇在火上,浇不灭就把水量加大,直到浇灭,中
医是着火了,已经着了就让它着去吧,但把四周未着的东西搬开,再从四周浇上水,火着完了
,就自然熄灭了。西医的治疗是直接治疗即“矢疗”,中医的治疗是间接治疗即“围疗”。
围疗有维持的意思,西医治疗也使用围疗,如对于目前还没有相应矢疗药的爱滋病,就选择
一些对机体有益的药物或对疾病有干扰作用的药物来维持机体的存在;还比如病毒性心肌炎,
应当首选矢疗药物病毒唑,但由于机体衰弱,只能选择围疗,用强心药和能量合剂等来治疗,
西医上把这种疗法叫做支持疗法。还有一种情况被普遍采用,比如病毒性肺炎,矢疗唑药物当
然是病毒唑一类,但治疗时普遍使用抗生治疗,确实比单用病毒唑有效,抗生素对本病没有针
对性,但它可以预防本病合并细菌性感染,使机体集中力量抵抗病毒,使疾病早愈。
中医也有矢疗,中药的白头翁抗痢疾杆菌有效,如治疗湿热型痢疾,在清热解毒的药物里加
上一味白头翁有特效。白头翁就是一味矢疗药物,有些老中医就是掌握了许多单味或复方的矢
疗药物,对一些疾病治疗有特效。
围疗是被动疗法,矢疗是主动疗法。矢疗是直接的,最捷近,最有效的疗法,是应当倡导的
,那么围疗是不是就不重要呢?回答是否定的。疾病是复杂的,致病因素是多样的,如前面提
到的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肺炎,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必须使用围疗,同时在一治疗过程中围
疗和矢疗往往是交替使用的,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围疗和矢疗都很重要,不能取舍。
3、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
中医治病常用的方法----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人体是个能吸收能量和散发能量的机体,一个体质强健的人发病后的临床表现要比患同样病
症的体弱者的临床表现要剧烈。我自己在医疗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有个别小孩,平时特别能
吃,给多少吃多少,吃饭没饱,身体特别壮实,这种小孩有时患个感冒就剧烈的发烧,一烧就
上40℃,连着几天发烧,用同龄小孩退烧药物剂量根本不抵事,就得超量用退烧剂,其它药物
的用量也得加大,才能控制住病情。这种小孩剧烈的烧这么几天,身体显出虚象,等身体虚下
来,病才能好起来,这应该就是中医上所说的邪正剧烈的相争,这也是符合免疫学的,比如乙
肝病人,体强的人临床证状重,体弱的人临床证状轻。这个不难理解,体强的人患了病不仅给
机体免疫提供了足够的能物质,而且也给致病微生物提供了致病的能源物质,所以表现剧烈,
当病邪衰竭的时候,也正是体虚 的时候,中医正是迎合这种能态,消长而治疗的。
中医消耗能量的办法有四种即:汗法、吐法、下法、清法。
汗法,就是经汗而散发能量;吐下两法是切断胃肠给能或经肠胃道析出而耗能;清法就是用
苦寒的药物解除热象的方法,较上三法轻缓 。
中医补能的方法有两种:温法、补法,补热能用温法,补体能用补法。
中医调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和法、消法,和法和就是在人体邪正不甚剧烈的情况下,调动
机体调整疾病的能量,使病早愈,消法是用疏导或活血化瘀的方法消除疾患。
十、中医治病的经典成就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中医的集大成,其实就是以六经为顺序为外感病能态演化勾勒出完
整的历史。
卫气营血辨证,是对流性感冒、大叶肺炎、钩体病、流脑等等剧烈的温热病列出了能态演化
过程。
三焦辨证,是为外感病 和温热病的能态变化划分了三个阶段。
十一、新中医内科学立论
我们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后,就要带着新的认识,将中医应用于临床,就必须有一部全新的
科学的中医内科学。在新的中医内科学中,古中医的一些应和说法和一些不确定模糊的词语及
短语岐意应当剔除,而用现代规范的语言以概念或有确切含义的用语去揭示中医,使中医步入
现代。
对中医内科学的病名确立,还是应该以现代医学为蓝本,以解剖系统立病名非常科学,这样
既有解剖原因,也懂得机体的能态变化,治疗既起来既可用围疗,也可以用矢疗,治起病来游
刃有余。
新的中医能推广的话,对整个医疗事业是一种促进。我见过一病例,我妹夫的三姨经确诊是
红班狼疮,慕名住进宁夏某医院,住院时是患者自己走进去的,治疗了几天后卧床不起,半个
月后就死了,其丈夫对医院很不满意,可医院的治疗也不能说有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这位患者如果不治疗,半个月的时间是死不了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就在于西医大夫不
重视能态学,只是一味用药克邪,在克邪的同时也损伤了人本的正气,使病人一病不起,短期
内死去,因此说学了中医能态学对西医也有帮助,对整个医疗世界是一种提高。
十二、新中医对中医药物学的新建议
中药有升、降、浮、沉、性、味、归经、如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功效
,发汗,平喘、利水,这充分反映了中医能态学问题。中医是以辨别机体能态以治病的学问分
析病 因,用药施治,都以机体能态变化为依据,不如我们对西药也着眼这种考虑,也是可行
的,如对青霉素也立性味归经,青霉素:味苦、性寒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尤其对金葡菌、链
球菌敏感;主要归肺、膀胱经,功用:清热解毒,利水、排脓。对于中药也可以进行敏感菌试
验。这样使药物能态化,符中医能态学精神,其实现在已有人的把西药这样用了,如青霉素是
寒性的654-2是热性的。
十三、新中医诊断学
中医是以人体能态变化所表现出的证候为治病的依据,那么辨证必须通过诊断,诊断又受证
候的指导。在中医实践中,辨证就是诊断。中医辨证讲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闻就是
听声音、嗅气味;问就是了解病史,知道病情;切,是指切脉和手检。根据这些办法确定证候
,在现行中医教材中讲得十分详细。现在关键问题是如何将现代医学诊断学和中医诊断学有机
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诊断学,这是一个大的题。中医的一些证候是否也可以创立一些化验指标
,比如阴虚证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阴虚 证患者的血液和正常人的血液也许会存在某些差异
,这些差异是不是也能建立一些新的化验指标呢?但无论怎样新的诊断学都应以反映人体的能
态变化为宗旨。

刘世林                
二00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晚9:00              
于铁南                
如有联系请拨0478-2223643或131713366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