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财迷的皇帝

 安一安一 2009-10-09
      在古代,皇帝就是垄断的代名词,全天下的人、钱、土地、牲口等等都是他一个人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挥霍,所谓家天下是也。所以皇帝天生就是国家的所用者,他姓羊,全天下的东西都姓羊,他姓牛,全天下的东西也都姓牛(幸亏百家姓中无“猪”这个姓)。按照这个逻辑皇帝们的字典里应该没有“财迷”这个词,全天下都是他的,想拿便拿,想取便取,为什么还要费尽脑瓜敛财呢?但事实上,中国有名有姓的三百多位皇帝里,还真有几个特别财迷的,比如治国上懒惰、敛财上却勤奋的明朝万历皇帝,到处偷坟掘墓找钱的大齐皇帝黄巢。在这些另类的皇帝中,有一位仁兄财迷堪称旷古绝今,其咪钱手段之高超,贪婪程度之下作,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给中国所有皇帝列个财富榜,他一定名列前茅,他就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令人愤毒”四个特殊“照顾”的汉灵帝——刘宏。

    刘宏的猜谜鬼性格完全是出身门第决定的。他本不属于东汉王朝的正统一系,父亲只是爵位极低的亭侯(侯爵高低依次是县侯、乡侯、亭侯),论资排辈怎么也轮不到他做皇帝。但这位仁兄的运气极好,永康元年(167),汉桓帝死后无嗣,为了大权独揽,桓帝妻子窦太后与城门校尉窦武(窦太后之父)经过密谋,找来了没有任何靠山的刘宏立为皇帝。他当时不过12岁,是东汉十四帝中的第十二位皇帝。建宁元年(168),宦官与外戚官僚士大夫间的矛盾激化,中常侍曹节矫诏诛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及尚书令尹等,并夷其族,迫使窦太后归政。刘宏正式成了东汉王朝的真正统治者。大权一日在手,刘宏就显示出了财迷鬼的本质。因为出身偏远小诸侯的家庭,从小就形成了土财主的秉性,加上压根就没有做过当皇帝的准备,可能时刻还想着回到老家当小财主,所以从坐上龙椅的一刻,他看到的不是全天下的芸芸众生,而是全天下的钱!在他眼里,皇帝所谓的“天下之主,富有四海”都是虚幻的,只有抓在自己手里的真金白银才是真的。很快,他的一系列精彩表演就登场了。

    首先遭殃的是贡品,这位财迷皇帝还别出心裁地发明了一个很现代的词“导行费”。大家千万别以为这和现在的交通费有什么血缘关系,其实就是外邦和地方每次进贡的物品未纳入国库前,他就先行抽成据为私有,直接送进皇宫。这种行径,就连他身边的宦官吕强都看不过去了。写奏章委婉地劝他作为天子,当以天下为重,不要为贪几个小钱惹得百姓不安。灵帝还没看完就大怒不已,把奏章扔在地上,大骂吕强可恨。他最宠幸的宦官张让为了给他出气,就把吕强大骂了一顿。之后,汉灵帝继续我行我素,“导行费”一直收到他驾崩。

    其实是投资房地产。古代的财主有了钱都喜欢买房置地,然后就开始和子子孙孙们几代吃这些老本,所以他们被称为土财主。刘宏虽然做了皇帝,但骨子里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土财主。他把搜刮来的钱中很大一部分拿回河间老家去买田宅、起第观,进行大规模地产投资。可能他自己觉得当上这个皇帝不够安全,觉得有了这些家产,万一当不成皇帝时,还能回去作个土财主。不过他搜刮来的钱财实在太多,买田置地之外,还有不少剩余。聪明的汉灵帝当然深知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在一个地方的道理,就把这些钱财寄放在深受他宠幸的宦官家中,为了保险,还没有只放一家,而是每家都存上个几千万。不过雁过拔毛,这些太监也不是省油的灯,明里暗里往自个儿腰包里放了不少。

    搞房地产投资刘宏毕竟是掏了自己腰包,一买一卖还算公平,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明显的巧取豪夺了。私吞贡品也罢,搞地产投资也罢,刘宏总觉得来钱太慢,他贴心的两个大太监张让、赵忠就给他献计献策,叫他以修宫殿、铸铜人为名,加收田税,每亩多出十钱,如此自然聚敛到一批财富。但灵帝还不满足,又下令各州郡输送材木、文石到京城洛阳。让宦官掌握验收大权,检验时百般挑剔,判定不合格的,强迫各州郡以原价的十分之一贱卖,宦官随后又卖回给各州郡,赚取差价。州郡买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木,运送到洛阳,宦官依然说不行。就这样反复操弄,运来的木材堆积如山,到后来都烂掉了。宫殿过了几年还没修成,灵帝却从其中大赚了一笔。至于各州郡吃了这场大亏,不免要把损失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他却不管了。

    从以上几件事可以看出,刘宏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知道利用手中的职权多层次多渠道地为己谋财。不过贪婪就像喝海水,只会越喝越渴,刘宏弄了数不尽的钱还是嫌不够,恨不能看着马车一条十二个时辰不停地往自家后院拉黄金。后来在其老母董太后的精心“开导”下,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更有“钱”途的揽钱途径——卖官。其实,皇帝手里最大的资源就是一顶顶乌纱帽。封建社会的人也好,现代的人也好,奋斗一辈子所争取的就是一顶梦寐以求的乌纱帽,如果有人肯卖,而且是合法买卖,那生意可想而知。所以说刘宏是商业奇才一点也不为过。东汉的卖官起于邓太后,但那时只是偶尔为之,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征富人之钱来“佐国之急用”而已,并没有将之作为生财的工具。但汉灵帝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他可是把这个当作天字第一号买卖来做的,自然不满足于前代的那种小打小闹,而要“正规经营”,于是就对各项官职明码标价,列出一张价目表来。当时初步定下的价格是:年俸600石的官职600万钱,2 000石的官职2 000万钱,依此类推,按官定价。除了皇帝的位子不卖之外,上至三公,下到县令,统统可以拿钱买到。即使是国家选拔的特殊人才,也要交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费用。如果是肥缺或者重要职位,就得另外加钱。当然啦,这么直接地说拿钱买官毕竟有点不太好听,于是对卖官所得的钱,就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礼钱”——只是赤胆忠心的官员给朝廷送礼嘛,于是买方卖方,就都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汉灵帝刘宏发现卖官这个实在收益丰厚,干脆一直做到公元184年的黄金大起义。买卖做久了,价格也就要随行就市,有所调整。地方官由于直接临民,刮起地皮比较方便,售价就要比朝官高上一倍,各县贫富不等,县官售价也就各不相同。不但平民想做官要买,就是官吏想升迁,也得出钱。为了激励他们出钱的踊跃性,求官的人还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当然,买官的价格并不固定,也可以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比如崔烈想当司徒,因为他出身于北方的名门望族,又是个大名士,便通过关系,只花了五百万钱就买下了价值一千万的司徒。到册拜之日,宫廷举行隆重的封拜仪式,灵帝亲临殿前,百官肃立阶下。望着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灵帝突然觉得他这司徒一职来得太便宜了,忍不住惋惜地对随从亲信嘟哝:“这个官卖亏了,本来该要他一千万的。”旁边的中常侍便插嘴道:“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陛下您要有点品牌意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岂肯轻易买官?现在连他都认可陛下的产品,正好给我们做免费广告,以后这官位就会更畅销了,陛下还担心收不回本来?”事后,崔烈的儿子对他说:“大人实在不该买这个三公,外面议论纷纷,都嫌这官有铜臭味。”“铜臭”这个典故就是从这儿产生的。虽然如此,灵帝对于打折售出官位到底不太愿意。于是他规定,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这么一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没人当官,汉灵帝的买卖岂不是要亏本?所以,有些人不肯贪赃枉法,请求不去做官,竟然被强迫派去。比如,当时司马直是著名的清官,因而皇帝特别减价,只收他三百万钱,派他作巨鹿郡太守。得到诏书后,司马直很不情愿,就想以请假为名,不去上任,但却得不到批准,没有办法,只好勉强答应。他走在路上,越想越气,就上书皇帝,在援经据典、抨击时弊后,服毒自杀了。

     当然,像司马直这样死心眼的人,是太少太少了。汉灵帝这么有“经济头脑”,那些官们也不是傻子。大部分人一当上官就拼命捞钱,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买官的钱挣回来。如此自然要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弄得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在灵帝黑暗的统治上,又重重地抹上了一笔。在刘宏的“励精图治”下,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汉帝国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民愤日深。当时的人民曾诅咒统治者:“京师将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后来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东汉政权危机四伏,灵帝搜刮百姓积聚的钱财,真像“四出纹”那样向四处散去了。两汉400余年刘家天下数年后终于土崩瓦解。继之而起的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三国,可以说,正是刘宏的财迷孕育了三国时代的来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