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之外的领袖力量

 谷子高粱 2009-10-17

能够被称得上领袖的,并不仅仅在于其取得的成就,也不只在于财富、影响力多巨大,一个必须附上的选项是:其人在为自己之外为更多的他人、为社会创造了怎样的价值。

虽然所谓的引经据典会有“底气不足”的嫌疑,但还是原谅我在一开篇就要下意识地引用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话,“做正确的事(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而且正确地做事(to do things right)”。

德鲁克先生的这两句话经常被一些中国企业家所引用,比如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先生。但即使如此,一代大师德鲁克在他95岁高龄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所谓的领导者并没有一个定义,更不要说第一流的领导者了”,且“没有两个领导者是一样的”。

但值得追随的领导者也是有一定共性的。此前复星集团创始人之一、副董事长梁信军先生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谈到感动60年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时认为,“除了是行业强者” 之外,其他的几个底线要求包括,“第一,人要比较正派,第二,企业从事的生意要正派,第三,经历过挫折”。

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都会将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李嘉诚作为自己的“偶像”,年轻人则更多以“不作恶”的Google作为偶像,除了是因为这几位偶像人物所创造的巨大的个人财富之外,盖茨、巴菲特和李嘉诚、Google的两位创始人的影响力中更有分量的,是如何在自我实现之中,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的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建立行业强者地位之后,也在超越其所在的商业本身进行思考,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有前瞻性的形成看法,积极影响他人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譬如柳传志先生,虽然从来不是中国首富,也未必拿得出比尔·盖茨的身家出来做捐赠,但没有人会否认柳传志先生对中国现代商业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因为其成就了“联想系R1;军2团,是首闯“公司制”的第一批人,其创新精神、为人做事之道,赢得更多人的尊敬;“退而不休”,一直致力推动为更多人创造创富机会以及将自己的经验传经授道。

和柳传志类似,台湾IT教父施振荣先生,是个连竞争对手、离职员工都会尊重的人。宏碁为台湾IT培育了台湾半数以上的科技人员和高管人员;60岁退休之际,又成立“智慧银行”的中华智融(ID Soft Capital),为新创企业提供包括资金、财务、人事经营管理、法律、市场推广、税务、行销、技术等等的咨询;施振荣坦言要将自己的剩余价值用尽。

能够被称得上领袖的,并不仅仅在于其人所取得的成就,也并不只在于其人财富、影响力有多么巨大,一个必须附上的选项是:其人在为自己之外为更多的他人、为社会创造了怎样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