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史上的冷兵器(二)

 沙僧 2009-10-18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6 1:46:00
 

鎲(tang)钯

明代的枪虽简单,但是却发展出一批多用途的刺杀类兵器,一般总称为鎲钯类。其主要用途是除了刺击外,还可以架开对方的兵器,是攻守兼备的兵器。

鎲钯是在对付倭寇侵扰时出现的。倭寇善于近战肉搏,为了挡开倭寇的快刀,明官军设计了这种带有分叉的兵器。标准的鎲钯总长7尺6寸(236.4厘米),重5斤(约3公斤),中锋与枪头相当,两侧的“横股”是四棱刃。略小型化的是鎲和马叉,后者是骑兵用的。还有一种叫“偒(yi)杷”,是五股直叉的步战兵器。

小说《西游记》里沙僧和猪八戒用的兵器也确实曾经是明代军队的制式武器,即“铲”和“扒”。前者是一种便于格斗的双头武器,一头是月牙状的刃具,一头是枪头;后者是在横木上安铁齿,是战船上用的兵器,用来勾抓敌船,跳帮作战。这倒是很切合猪八戒在天上掌管水军的“天蓬元帅”的身份。

将这类分叉型武器发展到极致的是“狼筅(xian)”。这是一种用毛竹制成的兵器,长度在1丈5尺(466.5厘米)以上,分叉最多的有9到11层。每层的竹枝都用火熨烫整形,有直有勾,灌以桐油使之坚韧,还要涂上毒药增加杀伤力。中间的竹尖安上铁枪头。作战时用来在对方阵势中推出缺口,使长枪、鎲钯、大刀可以发挥作用。最早是在正统年间(1444—1449)由叶宗留领导的浙江矿工起义军设计发明的,对付明朝官军。后来戚继光到浙江抗击倭寇,就采用这种兵器来对付倭寇的快刀和长枪,训练一些体格魁梧的士兵为狼筅兵,获得很大成功。

清朝入关后仍然将这些分叉型的武器列为绿营兵的制式装备,不过加以了一些改进,简化了种类。狼筅则不再装备。


“刀砍一面”——砍击类兵器



横向砍或劈的兵器也源于工具。人类最早的工具之一是石斧,利用加工后的石片的刃口砍树、打猎。青铜时代的人们开始制造铜斧,用于战争。

中国古代把大的铜斧称为“钺(yue)”,小的称为“斧”、“斤”、“戚”。从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铜钺来看,当时的钺制作相当精美。河北藁城出土的商朝青铜钺还有铁陨石的刃口。所以看来当时的青铜钺不大可能是实用的兵器。在历史文献里,钺都是作为王权的象征物出现的,是一种对罪犯施行砍头死刑的刑具。比如《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牧野战役中,“王左杖黃钺”发布誓师令。《国语?吴语》记载吴王率军准备与晋军决战,“王亲秉黄钺”。以后大将接受国王命令出征时往往由国王授予黄钺,表示在战区该大将有权代表国王诛杀罪犯。

汉代以后,开始出现战斧。三国的蜀汉,诸葛亮曾下令工部制造刀、斧供应军队。唐代军队装备有两种制式战斧:“长柯斧”与“凤头斧”。《旧唐书?李嗣业传》载安史之乱时,李嗣业率军在香积寺战役中就大量使用长柯斧,获得胜利。从《宋史》的记载来看,当时战斧主要用于对付敌军铁甲。如北宋初年大将曹利用平定岭南叛乱,见叛军以坚盾铁甲护身,就命令士兵“持巨斧长刀破盾”;南宋时韩世忠在大仪战役中,出动“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刘锜在顺昌战役中用“大斧”对付金军的重甲骑兵“铁浮图”;都大获全胜。宋代军队还装备攻城和守城战斗中专用的战斧。开挖地道用的有“蛾眉鑺(qu)”、“凤头斧”,守城时用来砍敌方攀登士兵的有“剉(cuo)子斧”。

蒙古骑兵也将战斧作为重要武器,有圆刃的锚斧,和唐宋凤头斧相似的镰斧。明清军队也装备有各种战斧。



剑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兵器之一,在各种历史记载中有很多剑的传说,使剑不再是简单的一种兵器,而是一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精神象征。

与大多数兵器由工具转化而来的情况不同,剑是在青铜时代才产生的专门兵器,而铜是非常名贵的,一般人很难拥有,因此剑从一开始时就具有贵族身份,以后也主要是贵族的武器。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剑是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的,到了西周中期,剑的基本形制已经定型:握把部分称“柄”,柄与剑身的结合部有“格”分开,而格下的柄部称为“茎”,柄的最后部位为“首”,有环或突出的边防止脱手。剑身有凸起的脊,两侧的刃也称“锷”,剑尖为“末”,或称“锋”。

按照《周礼》的说法,剑也有上、中、下三等之分,剑身越是修长就越高贵。然而从实战的角度来看,剑过长不仅使用难度增加,而且也容易折断。从制造的角度来看,剑身越是修长也就越难制造,难于批量生产,价格也就更为昂贵。因此修长的剑主要是来显示身份的,并非实战的武器。

战国秦汉时期凡是士以上阶层的人都必定佩带长剑。《战国策?齐四》记载孟尝君豢养门客故事,冯諼“貧乏不能自存”前来投奔,仍然带着长剑,一有觉得招待不周,就弹着长剑发牢骚,要吃鱼,要坐车,还要孟尝君养他的老母亲。《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韩信穷困潦倒,以至于“寄食漂母”,但出门仍然必定要佩带长剑。

事实上在史籍中几乎找不到在战争中使用剑为主战武器的记载,多的倒是出剑暗杀(以至于《韩非子》把“私剑”与国法对称)、“伏剑”自裁。仅《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公元前521年新里战役是用剑的。当时宋国贵族叛乱,吴国出兵帮助叛军,晋国、齐国、卫国出兵帮助宋国国君。齐、宋联军打败吴军,但叛军打败了宋军,宋国国君已打算出逃。齐国将领乌枝鸣负责守卫新里,见叛军气势很高,说:“对方人多,要决一死战不如用剑。”于是带头拔剑冲击,击退了叛军。

从现在出土的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来看,当时的铸造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剑身一般是复合金属的,中脊部分含锡量低以增加韧性,而两侧刃部的锡含量较高以提高硬度。特别是剑的表面都经过化学处理。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身布满暗纹,有一层锡、铜、铁以及微量镍的合金镀层。秦始皇陵出土的剑至今闪着寒光,表面有一层极薄的含铬镀层,锋利得可以用来当作裁纸刀。

如此精美的剑价格当然也是极高的,故称“宝剑”。《左传?桓公十年》记载,虞国的贵族虞叔有宝玉,被国君虞公强求而被迫交出。后来虞公又要他的宝剑,虞叔说:“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于是在公元前702年,发动叛乱驱逐虞公。可见宝剑比宝玉更为珍贵。春秋战国到秦汉时的宝剑有贵至“百金”的(秦以20两黄金为一金,汉以16两黄金为一金。百金相当于当时10户中产家庭的财产总和)。如《史记》记载伍子胥的宝剑值“百金”,他用以答谢救他命的渔夫。西汉初年著名说客陆贾生前将财产平分给5个儿子,约定以后轮流到5家生活,如死在哪一家,哪个儿子就承担送终的责任,并可以得到他价值“百金”的宝剑。

既然宝剑这么贵,所以也就有专门鉴定宝剑的“相剑者”。《韩非子》里有这么个故事:有个叫曾从子的,是“善相剑者”。知道卫国国君怨恨吴王,他就向卫君献计,说是可以乘为吴王相剑时刺杀吴王。卫君回答说:“你是为了利益才如此的,吴国强而富,卫国弱而贫。我恐怕你到吴国就会向吴王献此计来杀我。”赶紧把他驱逐出境。

当时人的评论是好剑出自南方,《周礼》一书称:“郑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粵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春秋时著名的干将、莫邪、湛卢、鱼肠等宝剑是吴国工匠铸造的,太阿、龙泉等是楚国工匠制造的。《左传》记载莒国(今山东莒县)国君“虐而好劍”,喜欢亲自铸剑,并拿百姓来试剑。最后被百姓驱逐。

这些著名的宝剑可能已有用钢铁制造的。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铁剑已有1.4米长的,显示出技术的成熟。西汉时已普遍使用钢剑,剑身也越来越修长。更注重其装饰意义。《晋书?舆服志》称“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

历经魏晋南北朝,剑的形制也有所变化。唐代的剑的剑身比较宽,适合于劈砍,剑格和剑首一般做成云彩状。剑的主要用途仍然是仪式性的,并不作为战斗武器。宋代的剑虽然装饰纹样仍然是唐代的基本风格,可是剑身“厚脊短身”,似乎更适合实用。元代蒙古骑兵也用短剑,装饰很少,更为实用。

虽然明清小说中剑开始进一步被神化,但是当时的军队武库却已彻底地排斥了剑的存在。无论官兵,都不再佩剑。



远古时代作为工具的刀是从石器刮削器发展而来的,中国境内目前出土的年代最久远的是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红铜刀,距今已有4000多年。河南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铜刀大多是弯背小型,不大可能是用做武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刀具是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的工具,以至于齐国等国家流通的青铜铸币都是刀状的“刀币”。不过当时的刀具主要用途是割削,因为青铜比重大而强度不够,青铜刀具还不能适用于劈砍,在文献记载中也找不到当时的军队使用刀为武器的记载。

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钢铁刀具的制造技术逐渐成熟,汉代开始各种长短的刀才装备军队。另外由于汉代骑兵大盛,刀背厚实不会在劈砍时折断,因此刀成为骑兵的利器。如《汉书?匈奴传》说匈奴军队“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梃”。汉朝军队也广泛装备刀。《汉书》记载袁盎被即将反叛的吴王拘押,有个曾得到他恩惠的士兵为报答他,灌醉了卫兵,“引刀决帐”,带他脱离险境。汉代将军也往往佩刀代剑,飞将军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所属部队迷途而失误战机,被告发受审。李广不愿受此侮辱,“引刀自刭”。苏武出使匈奴,匈奴首领强迫他投降,他“引佩刀自刺”。

汉代刀的流行式样是在刀柄有一个环,号为“环首刀”。在洛阳发现的西汉墓葬群,23座墓有陪葬的环首刀。东汉时出产一种刀面上有错金马纹的环首钢刀,号为“金马书刀”。这种刀由“三十炼(炼是指加热后折叠锤打)”、“五十炼”而成,最好的是“百炼”(也称“百辟”)。

东汉末年曹操命令有关部门为他制造宝刀,花了3年时间才制成5把,他自己保留两把,另外3把分别分给了3个儿子。曹植为此写了《宝刀赋》,称赞这把刀能够“陆断犀革,水断龙角”。除了这种贵族豪富的宝刀外,当时的朝廷也批量生产一般士兵用刀。如刘备曾命令蒲元一次造刀5000把。东吴、曹魏政权也往往一次制造成万把军刀。

刀是一种单手使用的“短兵”,步兵作战要全凭短刀就很困难。《汉书》记载李陵率步兵远征匈奴,箭矢用尽,仅凭“尺刀”无法打退匈奴进攻,最终失败。东汉末年开始将刀装在木柄上,便于双手把握,成为一种“长兵”,号为“长刀”。上文提到曹操的猛将典韦就好用这种长刀。十六国战乱时,割据陇西的军阀陈安本人就是著名猛将,当时人歌谣称他“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到了唐代长刀成为标准装备,又创一种双刃长刀,称为“陌刀”,是步兵武器。还设置专门的“陌刀将”。而唐代短刀并不完全是步兵武器,“仪刀”是禁卫皇宫的卫士的佩刀;“鄣刀”是官吏的佩刀。只有“横刀”才是装备步兵的武器。


刀在以后继续发展。宋代军队装备的长刀居然有7种之多,其中的屈刀、掩月刀、凤嘴刀都是传统的大刀片;而眉尖刀、笔刀则刀身修长;掉刀是唐陌刀的发展形式,是两刃尖刀,可刺可砍;戟刀则是将凹刃刀安装在长枪上,被后世小说家称之为“方天画戟”。而宋代军队装备的短刀只有“手刀”一种,柄后仅有很小的环。

明清两代军队的长刀有所简化。明代《武备志》一书仅记载了两种长刀:钩镰刀和偃月刀,特点是刀背上都有钩刃,也许是想增加杀伤力。清代仅绿营兵仍装备长刀,有挑刀、宽刃刀、片刀、虎牙刀4种,形制相当简单。

短刀的形制在宋代以后发生很大的变化。元代蒙古骑兵开始用“环刀”,后来接受阿拉伯军队的影响,开始使用“回回刀”,即阿拉伯弯刀,曲背弧刃尖头,与中原地区传统短刀式样不同。而从北宋开始,日本向中国朝贡的主要贡品之一就是刀具,民间也已开始从日本进口刀具。明代日本仍然朝贡刀具。日本刀制作精良,对中国刀具生产也发生影响。

明代军队装备的短刀基本都是日本刀式样,刀身修长,略有弯曲。其中的“长刀”,刃长5尺(155.5厘米),刀柄长1尺5寸(46.6厘米),适合于双手把握劈砍,是步战利器。“腰刀”刃长3尺2寸(99.5厘米),刀弧较深,当时是藤牌兵的进攻武器。还有“短刀”是佩带用的。

清朝入关后军队的佩刀延续明军刀特点而又有发展。最常见的佩刀与明长刀相似,但略短(刃长2尺2寸)适合单手劈砍。其他的名目有云梯刀、长刃大刀、背刀、窝刀等等,都大同小异。而八旗前锋营用的“顺刀”和传统的剑相仿。绿营步兵则往往使用短柄刀,刀刃与传统的长刀相似,柄后也有小环,是回归传统的军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