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学者初步证实“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学海长流 2009-10-19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社区层面的流感暴发,但甲流防控的压力正在增大

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临床疾控携手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近期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自然成了与会者关注的焦点。在10月16日的媒体交流会上,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光表示,一份由中国研究人员完成的调查,证实了甲型H1N1流感通过飞沫传播,但未找到其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证据。

  曾光表示,这意味着,飞沫传播是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虽然一次研究尚不能完全排除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但“空气传播一定是次要的”。

研究对象为四川一旅行团
  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被认为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两大途径。前者是指患者在说话、打喷嚏时喷出含有病毒的飞沫,飞沫或者直接落于他人的口、鼻黏膜处致人感染,或者落于其他部位,被人手触碰后又通过手抹口鼻等方式间接传染;后者则是指病毒喷出人体后在空气中形成悬浮颗粒,并随着被人吸入而传播。

  飞沫传播的半径相对较小。而气溶胶传播,或俗称的空气传播,则更令人防不胜防。

  在卫生部7月份公布的第二版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尚被列入传播途径。此前,空气消毒、使用N95口罩也被视为重要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手段。

  不过,上述由中国疾控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培训项目第八期学员韩柯参与的回顾性研究,却提出了异议。

  韩柯介绍,2009年6月5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为40岁美籍华人女性。她于6月2日凌晨0点从美国飞往香港,6月2日19时由香港飞往成都,6月3日12时由成都飞往九寨沟,并参加一旅行团。她在由香港到成都的飞机上开始出现畏寒症状,随后症状逐渐加重。6月5日,她由九寨沟返回成都。

  病例所参加的旅行团,有23人从成都加入,7人从九寨沟加入。在整个旅行中,众人多次共同乘坐旅游大巴,还有三次共同就餐。从6月5日凌晨8时开始,旅行团中先后有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来9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