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美孩子”的培养实例

 meizi 46 2009-10-27

“完美孩子”的培养实例

一本正经说道理   2009-09-03 12:35   阅读37   评论7  
字号:    

这一篇东西本来是三篇的汇总,是兔妈的笔记。

兔妈写这篇与兔子无关的日记,是因为看到了一位完美的孩子,那孩子的人格魅力让兔妈感动。在分析罗伯特这个个案的同时,兔妈反省着以下几个要点:

要点一:教育到底是什么?用纪律约束,会使孩子受到压抑吗?

要点二:孩子现状是优秀的,原因是他本身优秀(有天赋),还是因为我们的鼓励?我们能鼓励不优秀的孩子吗?

要点三:优秀的孩子会自律,还是会自律的孩子才优秀?

(一) 背景

暑假回国,带一个养尊处优长大的14岁男孩罗伯特一起去酷暑中的中国。

罗伯特是“完美的孩子”,比三好学生还三好。我在兔子和兔妈妈的网页里都描述过---极为赞赏的。

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太对了。回家后我向朋友报平安,也写下我对罗伯特的强烈欣赏。

 

(二)信件内容

都说我带两个孩子回家辛苦,我自己不太觉得。出发前,我很后悔答应了带他走,现在感激。6年前,他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聪明绝顶,这次他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知书达理,什么叫察言观色,什么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观察入微。这次的旅行全因为他的参与而有了祝寿以外的意义。

他教我看到了中国老人身上的精神风貌---他认为那是中国人的真正风貌;

他教我看见了教育的正面结果:他自律,有教养,善于学习和观察,谦虚谨慎。他说母亲这样那样要求他,而且言传身教;

他教我看见了中国特色的背后,都有一个存在理由,他分析让他很有感触的特殊气候,认为气候造成追求新鲜的饮食习惯,这种饮食习惯带来欧洲人不理解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又带来不同的思考模式;

他教我看见了德国人观察问题的起点与终点:起点是作用,终点也是作用。

不知道天赋和教育哪个起作用,这孩子真很完美,聪明之外还有天生的优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14岁,他有难得的、可以用成人标准衡量的自信和自立。看似温顺,遇事却完全能判断和处理,并用不伤人的坚决态度清楚地表达自己。

我回想自己的14岁,我是温顺的,听命于大人的,但也是完全依赖的。

难道这是传说里的教育成果?

我一直不认为教育是有用的,因为我母亲给我的教育令我压抑,感受到不快乐和无奈,它让我长时间按母亲的心愿行事,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没有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性。

而这个孩子说到自己的优点时一直感激母亲的教育。他反驳我的教育无用论。告诉我教育有用,教育的根本是竖立好习惯。

他的学习精神非常值得一提。因为他在小学阶段就自己要求学,大概是学遍了六艺。6岁时提出想学中文,父母当这个是小儿戏言。

他母亲告诉我一件趣事,那是他7岁时,在渡假的快乐黄昏里,他忽然生气,全家人都想知道为什么?

“我已经说了一年我要学中文。而你们呢?你们在这里渡假!”

他自己要学习,是因为他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而且玩得非常娴孰。教育者会认为他是个掌握了学习技巧的人。他功课成绩优异已经是习惯,记忆能力简直是过目不忘。面对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会不欣喜若狂,倾心尽力呢。

他的学习习惯已经进入血液。这次在中国,有两个例子折射出他的学习精神:

在十三陵我们一起买了扑克牌,他买了画明朝几代皇帝的那付,我买了画中国历代重要皇帝那副。回旅游车后,他与一个中国孩子(一个兔子的同龄人)一起看牌,教他学英语德语,兼学一种简单的扑克游戏。兔子那时候粘着外公,故意冷淡罗伯特。可结果呢,是一车人都被罗伯特的“教学”吸引,集体学德语,和学习这种扑克游戏。在下一个参观活动结束等人时,大家一起打他教的那种扑克。

回车时,罗伯特告诉我:他已经把明朝的皇帝名字都记下来了,还问:“为什么他们大多数都叫什么‘宗’呢?”

还有一次是在旅游团集体去商城购买时。小罗同学对玉石 景泰蓝都没兴趣,就在光滑的大理石走廊里玩滑行。后来我们购买结束时,他告诉我他在做什么:他在用脚步丈量,计算出这个楼层的长度,房间间隔,推算房间应有面积,按房门间的宽度推算这个楼层能容纳多少房间,他说他和工作人员交谈了,欣欣然自己的推测得到了证实。

同事回信说

“我特别注意到,他的性格中有一处优点是许多大人都及不上的,就是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学习和融合,乃至让其他人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服从于他。多少人因为聪明才智出众而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但是他却不同于这类。旧时代认为、没有健全的人格、学问再好、也成不了社会认可的优秀人材,因此贯彻着一种很严格的人格教育。........现时代的家庭教育大约全世界差不多:强调个性解放而忽视人格教育,这一代孩子大多只想到满足自己、缺乏社会责任。  因此那个德国孩子表现出的人格和行为操守就更加可贵。小小的年龄、大大的绅士。他的母亲、是了不起的人。 ”



(三). 罗伯特对自己的看法:

这孩子的优点确实是在人格的魅力上,他对付窘境的态度也很绅士,对自己的成就和周围的赞扬并不沉醉。

我问小罗同学:“一门功课成绩好不奇怪,你怎么能做到样样功课出色呢?”

“我有虚荣心,哪门功课不好,我会气得发昏,专跟不好的地方恶斗。因此我不喜欢的英语和化学,都拿最好成绩。”

“你这样和‘不优秀’过不去,以后碰见‘不能逾越’怎么办?”

“我知道我远远不是最优秀的,我也拿过2分(良)。不,我不能逾越一切。我有自己的头脑就够了,我的头脑是独一无二的,我很喜欢它。”

我的看法:

小罗同学的优秀不是因为他成绩好,宽容待人,而是在他很早就能掌握很多人修炼许久才掌握的为人之道,懂得自己行为的意义。而且把自我挑战变成了不自觉的习惯。

他们家家教严格,非常传统,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各类活动都不放任自流。和我见识的大部分德国家庭很不一样。可是他们没有把孩子教傻教呆。孩子不是乖乖牌,而是异常活跃,非常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多才多艺,是竞技场上的健儿。

我很好奇:他家的教育尺度是怎样的?

还有,都说男孩儿应当贱养,而这孩子是贵养着长大的,他富裕的生活环境给了他高贵的品味和优雅的举止,却没有让他趾高气扬,浪费成习(相反,他用钱非常节制)。贵养童年是怎么实现富贵而不骄奢的?

 
(四) 原因一:出色的母亲

谁说得清楚教育到底是什么?

有人学了几十年教育也未必是教育家,因为他不懂人性。

我总叫嚣教育是人学,它研究人的思维塑成。我们走向成年时,需要引导,需要成年人指导我们丢弃人性中让我们迷途的枝杈。可是有多少成年人自己是如此清醒,如此理智的呢?他们的指点又有几分能被孩子接受呢?


那孩子的母亲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天才,老二相对普通。按她的说法,孩子出色不是她的功劳也不是她的责任,她是一路陪送的人。她能给予孩子的是自己的言行品格,她训导的只是孩子的社会行为,教他们的也只是待人接物时应有的态度。

言教不如身传,如是也。

这位母亲的个性:好学自强,沉着冷静,仔细谨慎,谦虚克己。

之前交待过,她是自然治疗法医师,孩子小时候,她开办蒙特梭立幼儿班,用触摸感知教学法给孩子启蒙。到小学阶段,她开办儿童瑜珈班,引导儿童认识身体和学会集中注意力。到现在,她还在办班教孩子,同时自己也和儿子们一起不断学习新知识。去年他们全家去意大利渡暑假,之前半年,她在跟班学意大利语,听说后来还真在实战中发挥了作用。老大学了很久的小提琴了,看上去是越来越没劲学下去了。倒不见这母亲催迫,但,她自己开始学小提琴了。

她是带孩子登山的领头人。这句倒不是比喻,我们这次暑假里也爬高山,也登长城,小罗同学每次都被同行的人们誉为羚羊。问其故,小罗说他们常常在南阿尔卑斯山间跋山涉水地渡假,妈妈是登山领头人,他们两兄弟从小就习惯了冲速登山。

她做这些不觉得吃力,和孩子们互学互比,她流露出的是由衷的喜悦。

她把孩子的出色推诿给天赋。这点,我慢慢也接受了。这次在中国,我不但认识了小罗同学,也认识了我堂妹的孩子翔翔。翔翔也是优秀的孩子,非常优秀却不爱声张的那种孩子。个性上小罗同学和翔翔非常接近,因此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缘。翔翔妈妈说起翔翔来,也只有欣赏:翔翔从小就是沉稳的,有能力走在前面而且带领他人的。他习惯了自己的能力,从来不为拿到什么奖得意。翔母说翔翔时,像说自然现象一样,她也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认为是翔翔的个性要求他认真做好每一件手上的事情。



                           (五).      原因二:天赋


我和兔爸讲一个谬论:孩子“聪明”未必是什么商高,只是碰巧他的行为符合我们的期望,或者神经发育提前,但是这个“只是”带来了后天的外界影响。出色的孩子因为有天赋,开始就博得欣赏。不出色的孩子因为总“差”人家一截,所以很难被欣赏。我们看见教育总结时,以为是欣赏带来了出色,是倒过来了;实际上是天赋带来出色,出色带来了赞赏的态度,赞赏的态度又带来了自信和自我行为肯定,从而有了良性的循环。

罗伯特是不到一岁就会说完整句子,不到三岁就会认字的神童。学校里的书,他每次都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读完的。6岁小孩,自己提出学中文,而且学得知难而进,......这世界上有几个这样的孩子?


那,有平凡孩子的父母(比如我)能怎么做呢?

鼓励是肯定要做到的。但是孩子做得很差劲时,几个父母还能发自内心去欣赏呢?装出来的欣赏,孩子是觉察得到的。

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尽力避免使用批评性的评断话语,尽量给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

天才孩子的父母不好当,因为他不断寻求新挑战,父母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

普通孩子甚至迟钝孩子的父母也不好当,因为他用落后来挑战你,要父母修炼自己的耐心和评价习惯。

父母的教育职责真很艰巨。


(六)原因三:喜欢自己的孩子会自律


罗伯特非常自律,和他一起去上海的游戏城,兔子和好朋友的儿子一起玩电子游戏,罗伯特跳着转圈,自己对自己说:“我不能开始,不能开始,这游戏我一定喜欢玩,一定为争最好而上瘾,所以我不能开始”。在东方明珠电视塔上,走玻璃地板的观光道,他开始不敢,到后来却在玻璃上跳跃。我说我不敢这样走,他说他是先用5分钟时间坐在玻璃上往脚下看,才最后战胜了恐惧的。

小小少年,能如此控制自己,了不起!

他的自制力如何培养的?严格的家教?和自己作对的习惯?


觉得罗伯特的母亲做到了让罗伯特喜欢自己,这非常关键!因为,“喜欢自己的孩子才主动自律”。
就像罗伯特自己说的,他喜欢自己的大脑,它独一无二。我们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自信?

罗伯特说他们家设定着家庭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标在孩子那里叫做”愿望“,愿什么?希望在什么时候实现,怎么实现,已经实现多少等都是这类目标。他们家有个习惯,晚上不看电视,天天聚在一起读书,讨论进步,重温目标。他妈妈说:设定目标和努力实现必须是一体的。当这种”设立+实现“成为习惯了,才能做成事情


罗伯特说,发现他们做对了什么时,他母亲会说他们的表现让她感觉很好。

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里,妈妈的这种认可,对孩子意义重大。


我和罗母的交谈里,还感觉到一点:她对自己满意,觉得自己是个好家长。

这个态度会进一步传达下去,孩子从她的满意态度中也察觉到自己是个好孩子。


罗伯特的父亲说:“孩子表扬不得”,但是马上指出这只是个谚语,他们是不吝表扬的。但是他们也批评,说批评不能没有,
因为孩子总认为家长不说错那就是对的。批评的要诀是”短“而且批评一旦过去,就不再反复提起。我看见罗母的眼神常常含一种严厉,客人在时,她用眼神随时告诉他们错误之处,有时是些举止或者言语中的小问题,她会就事论事,不夸大不延伸地说出她是怎么感受的
严厉的话语很少。

赞扬是孩子确定自己行为模式的量器。

事情做对了,自然就会得到相应的称赞,这是让孩子学会喜欢自己的一种最自然的方法。罗伯特通过他和善平衡的处世方式,一直得到周围环境的赞许,因此他的自信在良性循环中。有次我问:“你有没有厌烦母亲,不听劝导的时候?”他说:”我照母亲的建议做,所有的建议都切实有用,那我为什么不听母亲的?“。


相较于耳提面命,“短批评”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是可以缓解压力。孩子犯错后通过父母的态度知道错误了,自尊令他有两重压力,来自面子的,和来自自责的。因此给孩子短批评,快结束,一是维护自尊,二是减缓压力。而且批评结束后要示爱,孩子最害怕孤独、被抛弃。让他知道虽然犯错,但并没有受到父母的冷落,能让孩子在接受批评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其实我们的教育任务很简单,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自立由此而来。

自信的孩子自我感觉会很好,而且会主动地自律,因为他们想给家长带来快乐。



七.孩子能在你背后优秀,你才成功


看到一句话要引用于此:

不能忘记:对家长重要的不是孩子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而是他们在自己背后的表现。

对孩子重要的不是现实中的父母,而是孩子心目中的那个‘'家长’,这个心目中的家长会随着孩子到任何地方,并在他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帮助他作出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