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郎口纪行-秋林醉

 滕训超 2009-10-28

杜郎口纪行

                                                              

10205点,我们一行10人从学校出发。天空中星光璀璨,与地面路灯街灯交相辉映。在卫星导航仪的指引下,我们怀着朝圣的心情,前往杜郎口求取真经。一路上我一直在想:全国各地的,城里的乡下的,远的近的从四面八方涌来,到底一个普通乡镇中学有什么魔力吸引着这些人呢?

于是想起在五中听课的情景,那是初识杜郎口教学模式,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宰,成了主角,老师是导演,我初识了学生学习的快乐,个性的张扬,思想的灵动,这是一场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我曾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偶尔想起“与时俱进”这个词,感触颇深,无论是名人还是小小的我,走得太快了,要成为异类;走的太慢,要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唯有与时俱进才是你最佳选择。与时代同步多么重要,与学校形式共同进步多么重要。

20089月,我们把学生按照成绩的好中差搭配原则分成5个组,每个组最多8个人,相互对坐,教室周围墙壁上固定了6块黑板,教师不再一直讲讲讲,位置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这算是形式上的杜郎口了。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没有想象起来那么简单,第一节课学生们新鲜,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但接下来却出了问题,几个不写字的同学趁讨论的机会前呼后应,趁展示就位的机会手舞足蹈,趁展示的机会洋相百出。纪律无法保证,组织管理混乱,继续下去吗?对初三学生是不负责任。老师的要求对初三的学生根本不起作用,更何况这样一群鱼龙混杂的学生又是“末代皇帝”呢?老师们意识到要把杜郎口模式实施好,良好的组织管理制度,严密细致的课堂组织纪律是这一模式实施的前提。

何去何从?不少老师担心影响学生成绩开始讲课,也有吸取点滴渗透在原来教学中的,年节过后,从形式上也回归原位。学习杜郎口中途夭折。

097月我们搬迁新校址,新的学校,新的学生,新的教育理念,改革势在必行。78月间,七年级的任课老师经过多次培训,91日正式开学。但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对于老教法和杜郎口模式到底应该怎么写导学案,怎么应用的问题老师们头痛了一下午,总算折腾出了一份导学案。

但对于导学案的使用问题不是太理想,我们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而我们老师恰恰缺少了合作精神,甚至于不知道怎么合作,老师们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一定表现更显著。不过话又说回来,语文学习本身就是很个性化的,导学案的设计思路,课堂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千秋,何必要求统一呢?

我个人在几节课的摸索中,觉得还比较满意,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时间总是不够用,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展示时学生就位速度慢,浪费时间;因黑板有限,板上板下要临时安排,没有固定位置,耽误时间;学生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语速语气掌握不好;对文本的解读详略处理不合适,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展示后,效果也有疑问;小组合作学习凸显的问题……这些悬疑都要在此行中寻找答案。

730分我们赶到杜郎口中学,学校坐落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周围全是庄稼地,与我们一路见到的乡村建筑相比,这里简直就是海市蜃楼,浅粉色的楼房掩映在绿树浓荫中,楼房西侧是宽阔的操场,褐红色的塑胶跑道镶嵌在柏油路面上,这样的规模在大城市里也是少见的。

进了楼道是各种形式的展板,我只关心有关语文的,有一板是语文教师的习作,从内容思想上看,有的水平与我们不相上下,有两位也可用才华横溢来形容,我想我比他们要差好多。写下水文这件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时正是晨读时间,我们走进八年级4班的教室,学生们正在背诵,没有一个学生因为人来人往的参观者而不去认真学习的,佩服佩服,难得难得!前面黑板的中间写着:

     背《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7.10——7.2027课短文两篇课下注释

    7.20——7.30《观潮》

    7.30——7.40

    7.40——7.50抽测

背诵内容挺多,40分钟时间对于任务安排细之又细。

上午听了杨伟丽老师的《短文两篇》,两个班一样的教学内容,第三节是徐立峰老师的说明文文体知识(交流课)。下午正赶上九年级李文君老师的公开课《故乡》。第二天听了杨老师的《古诗三首》,徐老师的说明文(研究课),一节七年级的《济南的冬天》,一节李文君老师主持的交流会,下午误打误撞进了阅览室观察了阅览课和预习课。

偶尔想到我们校长的话,不要说自己有什么教学艺术,应该说技术,让所有孩子都能学会的技术。看过了才明白说这句话的原因,确实是技术。

总的来说是不虚此行,让我怦然心动的地方很多,不考虑逻辑问题罗列在下面:

1 上课铃声响过,班长喊起立后有的班喊班级口号(各班要求是不一样的);杨老师让学生喊“老师你好 合作愉快!”“同学你好!合作愉快!”学生之间握握手。开端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为自己加油,也利于小组合作。

2 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对于小组的评价形式很多,各班也不一样,七年级大部分画了评比表格,评比多而且及时,每星期要评出课堂展示秀,优秀组长。组长负责检查组内成员的学习情况,几乎每节课都有一个记录,在一节课结束后把填写好的表格交给老师。

3 小组成员按成绩分为一到六号,一和六、二和五、三和四分别结成学习对子,根据成绩的变化,编号动态化,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墙壁上还张贴着设计新颖的挑战书。对应的是两名同学:挑战者和应战者,分别写着自己奋斗目标自己的个性宣言,时刻警惕自己,为了目标发奋学习。我认为这个方法值得借鉴,有了目标的航船才能破浪向前,我们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就是因为没有竞争的意识和目标。

4) 夯实基础   首先是字词,不仅让学生弄懂字词含义,更要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积累、使用。其次是文言文,不仅要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训练。我所观察到的主要做法是课前默写背写生字词语,对于文言文和古诗的背诵在每一篇课文讲读之前先做完,组长检测,设置背诵擂台赛,增强学生背诵兴趣和竞争意识。

5整合教材,采用主题式学习  杜郎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我印象深的就是他们能灵活地、大胆地处理教材,比如预习课,有的把几篇有相通或相关的课文综合起来,利用一节课预习,几节课展示。展示的形式更是不拘一格,读课文、说感悟、演情景、搞制作、画、唱等等,让我感叹学生的潜力真是不可估量。我想,正是有老师灵活的教,才有了学生灵活的学,学生的潜力也才能得以挖掘。复习课也可以上成交流课研究课,以文本为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类总结,也学到了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6杜郎口的课堂为学生搭建的是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合作交流的平台,与人沟通的平台,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获得的将不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信心的增强,学习兴趣的喷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平台上,他们学会了学习!而学会学习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而不得的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精髓所在吗?

一种事物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的即合理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可以说,他们那种课堂结构模式,给课堂教学教学来了一次革命 甚至他们在参与无错的口号下,掀起了一场课堂教学的轩然大波

应该注意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如何设计和驾驭课堂,如何反思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学法指导…..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 过分片面地强调工具性,否定语文的人文性。

2. 教学中普遍忽视了文本,忽视了文本语言的教学。

3.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忽视了老师指导作用。

4. 课堂上的热闹、活跃,掩盖了教学的扎实、认真,浮夸风盛行。

5. 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学生、教材的三维一体,而不是彼此分离。

都说杜郎口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杜郎口的学生,你真的快乐吗?在光鲜的背后你掩盖了什么?但愿这样一所普通中学创造的奇迹能走的更远,但愿这只是改革浪潮里催生出的必然,而不是神话。

我们的路还很长,学习杜郎口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还要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吧。山寨版的杜郎口因杜郎口的光明终会隐去它的光环,走出自己特色任重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