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面余秋雨 两种价值观

 SHANGGLH 2009-10-29

做名人难,做文化名人更难,做一个身家过亿的文化名人难上加难。余秋雨如今正品尝这样的酸甜苦辣。对于“中国最富作家”的称号,有人质疑,有人叫好。但不管怎样,一个身家过亿的作家原来是投资大师,本身就是个话题。

叫好:作家赚钱与你何干?

对余秋雨变身投资大师这件事情,有研究者认为,余秋雨在戴着文化名人帽子的同时,他首先也是一个现代社会中的市民,有自己追求财富的合理欲望,有投资理财、谋划未来的需要。他能够在8年前投入200多万元资金,进行具有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股权投资,表明他具有相当超前的金融意识、投资意识以及比较宽广的视野,这一点倒确实很有可能得益于他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更值得关注的是,余秋雨能够投资8年不动声色,从容淡定,表现了他良好的投资心态,颇符合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理念。

余秋雨的华丽转身,对广大市场中人是个启迪。有分析师就表示,余秋雨潜伏8年,一朝“得手”值得学习。有人批评余秋雨的文人身份却行商贾之事,有网友大打“抱不平”:“作家赚钱,干卿何事?”

质疑:国有资源或被侵吞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则直接怀疑余秋雨的亿万财富合法性。她表示,在这个新闻出现时,大家不明白为什么会是余秋雨?首先,因为余秋雨是文化名人?但是全国文化名人很多,为什么偏偏是余秋雨?这个问题仍然解答不了。其次,余秋雨如何拿到原始股?他是控股股东的亲戚吗?我们知道创业板上市的时候,有一些原始股权,在招股书上写明了低价给亲戚朋友。最后,是当时徐家汇商城实在是太需要200多万元的现金而求助余秋雨,于是现在要给他将近40倍的回报?这个当然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徐家汇商城,这么好的地段,如果要招股的话,不要说200万元,就是2000万元也能够招来。

以上的问题不能解释,叶檀进一步怀疑,徐家汇商城持股涉嫌国有资产的流失。她表示,徐家汇商城是国有控股,国有控股的原始股权是否涉及到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否涉及到它的机制还不太健全。除余秋雨之外,还有40多个自然人股东,徐家汇商城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什么样的制度找到它的原始股权的持有者,然后是否又是公平合理的。作为市民,作为真正拥有徐家汇商城股权的纳税人,他们的权利有没有得到保障,他们的意见有没有得到倾听。

(文中部分内容由央视环球财经连线供稿)

相关报道:

叶檀:余秋雨涉嫌侵吞国有资产

余秋雨:亿万富翁的财富之路

揭秘余秋雨亿万富豪路 助手称其从不炒股

国企徐家汇商城总裁变富豪 投行人士称余秋雨等入股有蹊跷

共有评论14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