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 寄情于他的托物言志诗...

 天池鸟 2009-11-05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 寄情于他的托物言志诗

默认分类   2009-08-22 15:13   阅读217   评论0  
字号: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鉴赏

课   题:咏物诗鉴赏                     课    型: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     初步感知:

⒈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⑴诵读解意

⑵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⑶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⑷手法:托物言志

⒉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⒊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作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了”,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的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的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个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正盛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⒊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三、因例说法: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

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

四、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五、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方法介绍: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

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培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七、实战演练

1、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3、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八、课外拓展

形象

名    句

作者

情 感

                       马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菊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石灰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寄情于他的托物言志诗

一、解读

       诗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他们描摹的对象。古代诗人在细致描摹事物时,总是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因此,在鉴赏这类诗歌时,必须掌握方法,一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把握所咏之物的形神特点

     既然是托物诗,当然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但如果仅仅是客观地描摹,满足于形似,那还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一个出色的咏物诗人,应该像高明的摄影师那样,他的镜头要深入对象的灵魂,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还要神似。所以古人对于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叫做“不即不离”,就是说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不滞于物),而要切合所咏之物,写出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古人赞赏林和靖(北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就是因为作者借月下水边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了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黄巢(唐)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托物言志,借决心改变菊花开放的时间来表明自己推翻李唐王朝的远大政治抱负。来鹄(唐)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云》),作者表面上是写云,实际上却是托物咏怀,表达了对不关心人民疾苦的人的愤怒和鄙视。所以,读一首咏物诗,先要体会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第二、注意感悟诗人的个性情感

        咏物,单纯写物不会感人,一般都有诗人的情感在内,有物有情,写出的诗歌才有活力。我们在欣赏一首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所描摹的事物寄托的个性化感情。陶渊明(东晋)咏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五)》)抒写自己的悠然闲适、不慕荣贵的心境。萧纲(南朝 梁)咏萤火:“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咏萤》)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只要遇到知音或识者,自己不惜献出微薄力量的心情。韩愈(唐)咏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榴花》)于景物的描写中流露出作者的仕途坎坷之感等等。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的角度、深浅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人诬陷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一生平庸的文学宠臣虞似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又都糅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堪称咏物的上乘之作。同是咏梅,谢燮(南朝 陈)咏梅:“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早梅》)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王安石(北宋)咏梅:“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借颂梅花,暗喻了自己不畏强暴的性格。陆游(南宋)咏梅:“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前一放翁。 ”(《梅花绝句》)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叶燮(清)咏梅:“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梅花开到八九分》)在赞扬梅花高尚气节和潇洒风度的同时,表达了自己高洁纯正的情操。因此,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都需要我们在解读时细加领悟。

        第三、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如上述的咏蝉诗,或用比喻,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咏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形象并未融入描写对象中。此外,从具体描写方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才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作背景,写出了白莲独特的气质和神韵。

       总之,诗歌是抒情和言志的语言艺术。为了发挥诗歌的这种功能,我们的诗人往往把抒情与写景、言志与描物结合起来,因而 读者便可通过景和物所呈现的特点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如以“竹”象征正直谦虚,以“菊”象征孤高傲世,以“荷”象征志行高洁等。因此,我们遇到托物言志诗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自身的特点上,应该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练习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目光短浅)。

2、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刺)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出)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3、三、四句的“凌云”含义各有不同,前者指(未长成的小松),后者指(长成后的松树)。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出小松由小而大、发展变化的情景。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出”是“刺”的必然结果,呀是它未来“凌云”的先兆。

B、第三句由描写转入议论,讽刺社会上的一些小人见风使舵,前倨后恭,趋炎附势,溜须拍马。

C、诗人出身寒微,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D、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抒情和哲理达到了有机统一。 

(答案:B,应是艺术地表现了社会上的一些人目光短浅,在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往往不去关注,待到长成气候,才去重视。)

                             洞中蝙蝠   白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1、试解释“远害全身诚得计”一句中的“远害全身”的意思。

(答案:远离祸害,保全自身。使动用法)

2、表明洞中蝙蝠“远害全身”最生动的两个词语是(藏)和(避)。

3、“一生幽暗又如何”这个反问句表明作者对洞中蝙蝠怎样的态度?

答案:否定、贬斥。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年”指洞中蝙蝠活得长久,表面上是称赞羡慕,实际上是为下文否定蝙蝠的生活方式作铺垫。

B、“远害全身”中“全身”二字的意思是保全、保护自己,作者在诗中并不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C、“诚得计”中“诚”字本义是“的确”,这里有“固然是”的意思,其作用在于引出下文的转折。

D、末句“又如何”是问:“在黑暗的洞中蝙蝠是怎样度过一生是呢?”反映了作者追根问底的探究精神。 

(答案:D,“又如何”的意思是“又有什么意义呢”,表明作者的贬抑态度。)

                                                                    [双调]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胜神鳌①,夯风涛②,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③。

万里夕阳锦背高④,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⑤?

 1、“胜神鳌,夯风涛”中的“夯”字的本义是指使用打地基的工具砸地的动作,请指出在诗中“夯”字的意思和作用。

(答案:形容大鱼砸碎风浪,极其夸张地描写大鱼的力量。)

2、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指出这首诗一共用了几处衬托,并说明衬托物是什么。

(答案:4处,神鳌,蓬莱岛,万里夕阳,东洋。)

3、试分析结尾一句“太公怎钓”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现作者抱负非凡、不受利诱、不受羁束的傲岸形象。)

4、对这首元代散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夯”字本来指使用打地基的工具砸地的动作,这里移用为形容大鱼砸碎风浪,极其夸张地描写大鱼的力量。

B、“轻负着”是说大鱼即使背负蓬莱岛也轻而易举,用蓬莱岛的重量衬托鱼的体积之大和力量之巨。

C、“犹恨东洋小”是说大鱼怨恨海洋太小,容不得它翻身,实际上是作者对小人当道、难有作为的现实世界的愤怒、抨击。

D、最后一句用的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以大鱼喻人,刻画了一个抱负非凡、不受利诱、不受羁束的傲岸形象。 

(答案:C,“恨”的意思不是“怨恨”而是“遗憾”。)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难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同是写梅,但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陆词运用的是(拟人),范词运用的是(比喻)。

2、同是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两首词也是各有差异的:陆词突出环境的(偏僻、凄苦),塑造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突出环境的(清冷、萧疏),塑造了梅花的(“脉脉”)形象。

3、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之意有别:陆词抒写梅花的(高洁、刚强)品格,范词抒写梅花的(孤寂、幽独)品格。

4、对两首词中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陆词中“著”字不是助词,而是动词。“更著”意思“再加上”,在上句的基础上递进一步。

B、陆词中“无意”一词的意思是说“没有条件”、“没有资格”,与“苦”字一起写出梅花凄苦的生存环境。

C、陆词中“一任”的“一”字和范词中“一夜”的“一”字意义稍有不同,前者是“一概”之意,后者是“全”、“整”之意。

D、范词中“胜绝,愁亦绝”两个“绝”字的意思都是“到了极点”,都融进了诗人的情感。

(答案:B,“无意”的意思是不着意追求。)

5、对两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是咏梅,都不着重于正面刻画梅花的具体形态,而着重于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梅花的神韵。

B、陆词为梅花创造了一个风雨黄昏的环境,范词为梅花创造的是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

C、两首词都表现了梅花的幽独气质,同时都借助梅花表现了诗人自己高洁不污的坚定信念。

D、陆词最后两句从假设的角度,写出梅花惨烈的悲剧命运,也写出梅花孤芳不变的品格。 

(答案:C,范诗没有表现高洁不污的信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