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月亮的圆缺变化称为月相 由于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发出的光芒是因为太阳光照在月球上反射回来的.而月球的圆缺变化正是因为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产生的.也可以说月亮变"弯"的时候是因为地球的阴影把月亮的一部分给挡住了 月相变化规律: 初一至三十“新月” 看不到月亮,因为被挡住了光线。 初三至初四:“新峨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初四,月面朝西 ,太阳落山时出现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 ,晚上九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初七至初八:上弦月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月面朝西,太阳落山时出现在正午太阳的位置,晚上十二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一至十二:上凸月出现在农历十一、十二,月面朝西 ,太阳落山时出现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 ,凌晨三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五至十六: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月面呈圆形,太阳落山时从东边地平线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八至十九:下凸月出现在农历十八、十九,月面朝东,晚上九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二十二至二十三: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月面 朝东,晚上十二点(零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 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地面的正上方。 二十七至二十八:残峨眉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七、二十八,月面 朝东,凌晨三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太阳升 起时消失在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月份别称(通俗版) 因初月如钩,月亮又称:银钩、玉钩。 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称:玉弓、弓月。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亮又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月亮又称: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传说月中有桂树,月亮又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月亮故称:广寒宫、清虚宫。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传说最多、最优美的还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因为偷吃了后羿向西王母要来的不死之药,于是飘飘而上,奔入清冷寂静的月宫,后成为月宫仙子,与她相伴的还有捣药的玉兔和伐桂的吴刚,故又称月亮为嫦娥。 因为人们常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称月亮为婵娟。 此外,月亮还有弯镰、银镰、素魄、凝霜、冰镜、明镜、冰轮、夜光、素娥等等许多别称。
11
月亮的称呼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外国人对月亮的称呼:古叙利亚人称月亮为“阿斯泰罗”女神;古罗马人称月亮为“狄安娜”女神;古希腊人称月亮为“阿尔忒弥斯”女神。 moon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