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各个成矿期

 一路颂歌 2009-11-09

我国各个成矿期成矿特征简表

           

 

构造旋回

 

 

 

外生矿床

地台及地台活化区

地槽区

CoFe

S

 

 

Q

Fe、泥炭、盐类、油页岩

CuPbZnAuBa

 

CrAuCuFeAgPbZnHgS

R

CuFeU、盐、石膏、硅藻土、煤、油页岩

WSnMoCuFePbZnCrMnSbHgAuNiVTiSAs、稀有金属、金刚石

PtNiCrCuFeWSnPbZnSb、稀有金属、SBa、滑石

 

 

 

 

 

 

 

 

 

 

 

 

K

 

 

CuU、石油

WSnMoBiFeCuCrNiPtPbZnAu、云母、石棉

FeCuPbZnLiBeMoAs

 

J

FeU、煤、石油、油页岩

NbTaBeFeCuCrNiPtPbZnAu、云母、石棉

CrNiFeCuS、云母、石棉

 

印支期

 

 

T

CuMn、盐、石膏、石油、油页岩

NbTaBeCsWSnMoFePbZnCrCuNiVTi、云母、石棉

CrNiCuPbZnWSnLiBe、金刚石

 

 

 

 

 

西

 

 

 

 

 

 

 

 

 

P

FeMnCuP、煤、油页岩、粘土

CrNiCoVTiFeCuPbZn、菱镁矿、云母、水晶

稀有金属

 

C

AlMnU、煤

CrNiCoAu

Cr、石棉、蛇纹石

D

FeMn

AuPbZnCuFeWSn

Cr、石棉、蛇纹石

S

PFeU

CrNiPtFeCu、石棉

CuAuS

O

PFe、石膏

寒武

FePU

FeCuPWSn、石棉、石墨

 

 

 

晋宁或杨子期

晚震元旦古亚或界

618亿年

FeCuU

CrNiPtFeTiCuPbZnTR、金刚石、菱镁矿、滑石、云母

 

中条或吕梁期

早晚元太古至

1825亿年

 

AuFeNiCrUCuAgZn、菱镁矿、石墨、石棉等

阜平或泰山期

 

 

1.         前寒武纪成矿期

前寒武纪成矿期持续时间最长,也较重要,可再分为如下三期:

(1)     早太古成矿期(泰山期)(3825亿年);

地壳开始形成,薄而不稳固,故有大量来自上地幔的超基性、基性岩浆活动,形成重要的绿岩带及有关矿床。本期末发生阜平运动,有广泛的火山和火山沉积作用、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作用,并伴随一系列矿床的形成,重要者有铁、金、铜、磷、滑石、菱镁矿、石墨、云母等。

(2)     晚太古—早元古代成矿期(中条或吕梁期)(2518亿年)

本期地壳已经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火山作用、花岗岩化、混合岩化仍较普遍和强烈,火山和火山沉积建造,各种碎屑沉积建造及化学沉积建造大量出现,生物沉积建造开始出现。在这种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矿产有铬、镍、铂、铁—钛、金刚石、铜铅锌硫化物、稀土、硼、滑石、菱镁矿、云母等。

(3)     晚元古或震旦亚界成矿期(186亿年)

本期属晋宁、澄江、扬子构造旋回成矿期。这时稳定区与活动带区别明显,大气中CO2占优势,海水中CO2逐渐减少而变成硫酸盐型,主要矿产有铁、铜、磷、石棉、石墨等,在北方产于长城、蓟县、青白口系地层中,在南方则产于板溪群、会理群、昆阳群、神农架群、南沱砂岩层及相应地层中。

2.         后寒武纪成矿期

包括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山五个成矿期。

(1)     加里东成矿期:此时我同地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华北、西南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时期矿产以产在浅海地带和古陆边缘海进层序底部的铁、锰、磷、铀等外生矿床为主,如鄂、黔、滇等省的磷矿床等。中期海侵范围扩大,普遍出现大量钙质沉积,形成灰岩白云岩矿床。晚期在海退环境下形成泻湖相石膏和盐类矿床。祁连山、龙门山、南岭以地槽演化为特点,矿产为内生的铬、镍、铁、铜、石棉,如镜铁山铁矿床,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等。

(2)     海西成矿期:与加里东相似。我国东部处在地台阶段,以稳定的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泻湖相及陆相沉积为主,相应形成一系列重要的外生矿产,如南方泥盘纪的宁乡式铁矿、二迭纪的泻湖相锰、铁、煤等矿床,北方石炭二迭纪的铁、铝、煤、粘土矿等矿床。我国西部地区仍处在地槽发展阶段,有阿尔泰、内蒙、大兴安岭、天山、祁连、昆仑、秦岭等地槽褶皱系,以内生矿床为主,有铬、镍、铜、铅、锌、钨、锡、稀有等矿产,是我国一个重要成矿期。

(3)     印支成矿期:印支运动结束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海侵状态,使之上升内陆盆地,形成许多重要的外生矿床,有铜、石膏、盐类、石油、油页岩等。西部地区沿有三江地槽褶皱系、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秦岭地槽褶皱系及海南岛地槽褶皱系,其中形成众多的内生矿床,如铜、铁、铬、镍、稀有、云母、石棉等。

(4)     燕山成矿期燕山运动是我国最重要的内生成矿期。此时我国西部地区大都结束了地槽阶段,进入地台发展阶段。东部地台活动性猛烈增强,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和火山相当活动相当强烈,出现多期岩浆活动和火山喷溢,造成丰富多样的内生活动为代表,形成一系列WSnMoBiFeCuPbZn矿床,晚期以广泛分布的小规模岩浆活动为代表,形成一系列重要的FePbZnHgSbAu、稀有金属、萤石、明矾石等矿床。喜马拉雅及台湾仍处在地槽发展时期,有超基性、基性岩浆活动,伴随有CrNiCuPbAg等矿床。本期外生矿床不及内生矿床重要,在小型内陆盆地中有FeCuU、煤、盐类、油页岩等矿床产出。

(5)     喜山期:此期我国除喜马拉雅和台湾仍处在地槽发展阶段外,都结束了海侵,成为陆地,进入地台发展期。地台区以断裂构造为主,造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内陆盆地,仅有一些基性岩浆喷出和极少量的酸性岩浆侵入。本期万丈以外生的沉积和风化淋滤矿床为主,有含铜砂岩、风化淋滤型镍矿、风化型铝土矿、各类砂矿、盐类、高岭土等。喜山和台湾地槽褶皱系伴随超基性、基性岩的侵入和喷出,生成有CrNiCuNiAuCuS矿床。

综上所述。可将我国各成矿期的基本成矿特征归纳如下:

(1)     在同一成矿期中,早期常以与超基性、基性岩浆活动有关CrNi矿床和沉积矿床为主,晚期多以与强烈地壳变动、酸性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相伴生的矿床为主。

(2)     前寒武纪、加里东、海西成矿期是我国最重要的FeMn成矿期,有鞍山式铁矿、宣龙式铁矿、白云鄂博式铁矿、宁乡式铁矿、攀枝花式铁矿;锰矿有湘潭式锰矿、瓦房子式锰矿等。

(3)     磷矿以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期为主要,有海州式和昆阳式磷矿等。

(4)     铝土矿以海西期的石炭二迭纪为最重要。

(5)     WSnMo以燕山期为最重要,其次为海西期。铜遍及各成矿期,但以海西、燕山期为最重要。PbZnHgSb以燕山期为主,海西期次之。CrNiVTi集中在海西和加里东期。稀有金属以海西和燕山期为最重要。

全球最主要的成矿期

(1)     太古代成矿期(3525亿年):最古老的岩系,由于基性岩浆岩的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而变为花岗片麻岩。太古代矿化较弱,成矿现象十分单一,除沉积变质铁矿外,还有稀有金属伟晶岩和陶瓷用伟晶岩,以及含金石英脉矿床。

(2)     早元古代成矿期(25-18亿年):在原始地台范围内第一次产生了厚度为3550公里的大陆壳。在原始地台之间分布有原生地槽。地槽发育以无回返无造山的封闭而结束,因此不厚大的磨拉石建造。早元古代矿产丰富,硫化很强。在地槽区分布有含铁石英岩、锰—铁矿床、铬铁矿床、石英脉金矿、受变质的透镜状矿床等。在地台区分布有含金铀砾岩矿床,大型含铜砂岩矿床、铬铁矿、铂、钒及铜—镍矿床等。

(3)     中元古代成矿期(1816.5亿年):这一成矿期延续时间较短,但产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型矿床。在地槽带有巨大型的黄铁矿—多金属矿床、碧玉铁质岩建造铁矿床、伟晶岩矿床、铬铁矿矿床。在地台区形成了巨大的热液铀矿床以及金铀砾岩矿床等。

(4)     早里菲成矿期(16.59亿年):原始地台到此时已花岗岩化,地槽带变成了褶皱固结带。此期矿化较弱,在地槽带中继续形成厚大的含铁石英岩、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和含铀铁矿床;稀有金属伟晶岩和云英岩矿床;钛磁铁矿床;FeMn矿床。在加拿大地盾上有肖德贝里型的CuNi矿床,德卢思型的CuNiAgCo矿床。

(5)     晚里菲成矿期(95亿年):此期与全球性褶皱作用一致,矿化丰富。地槽型有含铜黄铁矿、钛磁铁矿、铬铁矿、石英脉金矿及伟晶岩矿床等。地台型的巨大的钴铀的含铜砂岩和页岩矿床,首次出现的碳酸盐中产出铜和铅锌建造的矿床、含铀伟晶岩、含锡钨云英岩以及金刚石等。

(6)     古生代成矿期(51.5亿年):包括加里东—海西期。此期矿化强,类型复杂。在地槽带典型的有黄铁矿型铜矿和多金属矿、钛磁铁矿、铬铁矿、铂钯矿、矽卡岩型磁铁矿、矽卡岩型铅锌矿、云英岩型钨锡矿、热液型汞锑矿。在地台区典型的有碳酸盐中的铅锌矿、含铜砂岩、五元素(AuAgCOSeTe)矿床及煤矿床等。

(7)     中、新生代成矿期(1.5亿年以后):包括基米里—阿尔卑斯期。矿化非常丰富多样。在地槽带典型的有黄铁矿型铜矿,黄铁矿型多金属矿、铬铁矿、矽卡岩型磁铁矿、丈母化物型锡矿、石英脉型钨锡矿、斑岩型铜钼矿、脉状状金—碲矿、青盘岩化金银矿、低温汞锑矿等。在地台区典型的有CuNI矿、金刚石、Nb—稀土碳酸盐、含铜砂岩、五元素矿床、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床以及油气矿床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