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

 崔小舟 2009-11-15

……

  [原文]: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解语]:孟子说:「上下互相争夺利益,产生对立,国家就危险了。」

  *[]:上下指:政府和人民、长官和部属、领导者和被领导者。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皆非利!

 

  [原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解语]:孟子说:「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去。听到他临死哀嚎的声音,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那宰杀畜生的厨房。」

  *[]:上天有好生之德。

 

  [原文]: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解语]:孟子说:「夹着太山来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取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

 

  [原文]:齐人有言曰:「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解语]:齐国有句俗话说:「虽有智能,不如把握机会;虽有耕田的农具,不如等待耕种的时节。」

  *[]:时节因缘与努力同样重要。

 

  [原文]: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解语]:自我反省,要是理曲的话,纵然只是面对穿著粗布粗衣的平民,我能不害怕吗?自我反省,只要合乎义理,纵然面临千军万马,我也一样勇往直前!

  *[]:只要理直,勇者不惧也。

 

  [原文]: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解语]:志,是气的统帅;气充塞在人体全身。志朝向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所以说:「要做到不动心,一定要坚守这个志,同时不要扰乱了气!」

 

  [原文]: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解语]:孟子说:「我善于培养自己正直伟大的气质。」

 

  [原文]:孟子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解语]:孟子说:「不是与他的理想相合的国君绝不事奉,不是他喜欢的百姓,就不使用,天下有道,政治上轨道,就出来做官,为国家人民服务;天下混乱无道,就辞官隐居,这是伯夷的作风。

  没有什么不可以事奉的国君,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人民;天下有道,政治上轨道,固然出来做官,天下混乱无道,他也要出来做官发挥长才服务国家,这是伊尹的作风。可以做官时就做官,可以隐居时就隐居,可以久留就久留,需要急速离去,就急速离去;这是孔子的风格。这三人都是古圣人,我都未能做到,至于我心里所向往的,就是想学孔子啊!」

[1] [2] [3] [4] [5] 下一页 原文]:孟子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解语]:孟子说:「祸和福,都是根据自己所作所为求来的,诗经上说:『永远和天理配合,自己就能求得幸福!』书经太甲篇说:『上天降下的灾祸,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灾祸,那就不能活命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易经坤卦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都是一点一滴地累积,逐渐逐渐地形成。

 

  [原文]: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解语]:孟子说:「没有怜悯伤痛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憎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辞礼让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善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怜悯伤痛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辨别是非善恶的心,是智的发端;一个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如同身上有手足四肢一样。」

 

  [原文]:孟子曰:「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解语]:孟子说:「所以君子的美德,没有比帮助他人行善更大了。」

  *[]:子曰:「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赞美他人行善,就是自己行善!嫉妒他人行善,就是作恶。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解语]: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又说:「治国者能行圣贤的仁政,就会得到很多志士仁人的帮助,不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会帮助他。很少有人帮助的,到极限时,连亲戚都背叛他,多助者到极限时,天下的人都来归顺他。」

 

  [原文]: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解语]:颜渊说:「舜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只要勤敏不懈努力作为,也能和舜一样,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和敬爱。」

  *[]:谚云:「圣人本是凡人做,但尽良心即圣人。」

 

  [原文]: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解语]:在上的领导者有喜好的事,在下面的人,必定比他喜爱的更厉害,在上面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一样;在下面小人的德行,就像草一样,草上有风,草必定随着风而伏倒。

  *[]:故曰:领导社会风气、影响潮流,乃为政者不可推卸之责任。

  [原文]: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解语]:孟子说:「事奉尊长,以哪一项为最重要?应当以侍奉父母亲为最重要。守护的事,以哪一种为最重要?应当以守护自身,洁身自爱不作坏事为最重要。」

 

  [原文]: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解语]:孟子说:「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当人家的老师。」

  *[]:自以为是,喜欢指导人。

 

  [原文]: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解语]:孟子向齐宣王说:「国君看待臣子像手足一样的亲切,臣子就会把国君当成心腹一样的爱护;如果国君看待臣子像犬马一般的卑贱,臣子就会把国君当成路人那般的疏远;如果国君看待臣子像泥土、草芥一样随意践踏,臣子对待国君就会像仇人一般的痛恨了。」

  *[]:雠与仇通。

 

  [原文]: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解语]:孟子说:「孔子处事待人,从不做过份的事。」

 

  [原文]: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解语]::孟子说:「有德行的君子,能永远保持像婴孩一般,纯真无邪的心。」

 

  [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解语]:孟子曰:「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是因为他的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也以礼存心。以仁存心的人能爱人,以礼存心的人,能尊敬人。能爱护别人,别人也常爱护他,能尊敬别人,别人也常尊敬他。」

 

  [原文]: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解语]:君子有终生的忧虑,没有一时的灾难。

  *[]:终身之忧:忧不能致尧舜,不能行仁道;故非仁不为,非礼不行。至于一时灾难的来临,既不是自己的过错,也不是自己能力所能避免,内省不疚,也就坦然接受了。

 

  [原文]: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解语]:孟子说:「世俗所说不孝的事有五种:手脚懒惰不肯做事,又不能够奉养父母,是第一种不孝;喜欢赌博下棋,又好饮酒,不能够奉养父母,是第二种不孝;贪爱财物,偏爱妻子,不能够奉养父母,是第三种不孝;纵情于耳目之欲,涉足声色场所,使父母受辱,是第四种不孝;喜欢逞血气之勇,与人打架争斗,连累到父母,这是第五种不孝。

[原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解语]:通常人民的习性,有了恒久固定的产业,才有恒心,没有恒久固定的产业,就没有恒心;如果没有恒心,不能安居乐业,种种奢侈、放荡、乖僻,邪恶的事,都敢做了。

  *[]:恒心:安居乐业的心。

 

  [原文]: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解语]:所以说:「有人劳心,有人劳力。」劳心者管理人(领导人),劳力者,被人管理;被人管理的供养人,管理的领导人受人供养;这是天下共通的法则。

  *[]:治者管理也。

 

  [原文]: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

  [解语]:做人有做人的道理,如果只是吃得饱,穿得暖,安居逸乐,却不接受教育,不知礼义,那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圣人又为此担忧,(前忧洪水横流,泛滥天下,现忧人民没有教育。)于是派遣契担任司徒,教导百姓做人的道理,使他们知道父子要有亲情,君臣要有礼义,夫妇要分别,长幼要有次序,朋友要诚信。

 

  [原文]: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解语]:把天下让给人很容易,为天下苍生,求得一个圣贤的领袖,就很困难啊!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解语]:富贵不能迷惑、动摇他的意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武力不能屈服他的志气,这样的人才算是大丈夫。

 

  [原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解语]:孟子说:「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等工具,就不能制成圆形与方正的器具;还有像师旷耳朵那样的灵敏,假使不用六律的音符做标准,就不能订正宫、商、角、征、羽等五个音;因此以尧、舜那样贤明的君主,他们治理人民,如果不以仁政为准绳,也不能平定天下。」

 

  [原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解语]:空有善心而不行,仍然不能够治理国家;只有法律,也不能叫它自己施行。

  *[]:善心还要有善行,善法还要人实行。

[原文]: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解语]:孟子说:「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得天下,是由于有仁德;传到后来会失去天下,是由于失去仁德。一个国家之所以会兴盛、衰败、存在与灭亡,原因也都是一样。」

  *[]: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以致于中国历代的君主治国,莫不如此,重蹈覆辙者何其多,「小心!历史是会重演的。」慎哉!

 

  [原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解语]:凡是所做的事,有不如愿的,都应该自我反省,求自己改过。等到自己的身心都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都来归附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原文]: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解语]:孟子说:「大凡一个人,必定是自己先有轻慢自己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一个家必定是自己先不珍惜、自己先破坏,而后别人才会来破坏;一个国家必定是内部互相争斗攻打,然后他国才会乘机来攻打。《书经·太甲篇》说:『上天降下的灾祸,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灾祸,那就不能活命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原文]: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解语]: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神更好,更清楚了;眼神没有办法遮掩他的恶念,存心正直善良,眼神就明亮;存心邪恶,眼神就混浊不明。所以只要听他所说的话,再看看他的眼神,哪一个人能隐藏呢?」

 

  [原文]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解语]

  淳于髡问:「男生和女生彼此不能直接用手接受,这合礼节吗?」

  孟子说:「合于礼节。」

  淳于髡说:「假使嫂子掉到水里,能不能用手去救她?」

  孟子说:「嫂嫂掉到水里不伸援手救她,简直就是豺狼禽兽的行为。男生女生不能直接用手接或受,这是礼节;嫂嫂掉到水里,伸以援手,用手救她,这是权宜之计,是变通的方法。」

  淳于髡说:「现在天下大乱,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老师不肯伸援手救他们,是何缘故?」

  孟子说:「天下大乱,百姓生活在痛苦之中,要用仁义的大道去救他们,嫂嫂掉到水里,要用手来救她,你要我用手来救天下的百姓吗?」

  *[]:用手仅能救一人,用仁政能救天下百姓,千千万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