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称诗以道性情,人之性情不一,以是发于讴吟歌咏之间,亦遂参差其不同,盖有不知所以然而然者。唐之诗,传者几百家,其善为行乐之词,与工为愁苦之什相半。虽于性情各得所肖,而求其不悖夫温柔敦厚之教者,未易数数觏也。
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即有送人远适之篇,怀古悲歌之作,亦复浑厚大雅,怨尤不露。苟非实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焉能至是乎。乃论者以其不能死禄山之难,而遽讥议其诗,以为萎弱而少气骨:抑思右丞之服药取痢,与甄济之阳为欧血,苦节何殊?而一则竟脱于樊笼,一则不免于维絷者,遇之有幸有不幸也。普施拘禁,凝碧悲歌,君子读其辞而原其志,深足哀矣。即谓揆之致身之义,尚少一死,至于辞章之得失何与,而亦波及以微辞焉。毋乃过欤? 又古今来推许其诗者,或称趣味澄复,若清流贯达;或称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或称出语妙处,与造物相表里之类:扬诩亦为曲当。若其诗之温柔敦厚,独有得于诗人性情之美,惜前人未有发明之者。诗注虽有数家,颇多舛凿,至于文笔,类皆缺如。鄙心有所未尽,爱是校理旧文,芟柞浮蔓,搜遗补逸,不欲为空谬之谈,亦不敢为深文之说,总期无失作者本来之旨而已。独是能薄材譾,读书未广,纵有一隅之见,譬之管窥筐举,所得几何。幸而生逢圣世,文教诞敷,炳炳麟麟,典籍于今大备。而博物洽闻之彦,接武于兰台麟阁之间,可以折中而问难。行将访其所未知,订其所未合,以定斯编之阙失。其或有雌霓谬呼,金根妄易,薪歌延濑之未详者,苟有见闻,克以应时改定,是固区区之志焉矣。 乾隆元年,岁在丙辰正月望日,仁和赵殿成松谷氏漫题于书圃之目耕堂。 卷之一 古诗十首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尽九服兮皆四邻,乾降瑞兮坤献珍。献,一作“降”。
登楼歌
聊上君兮高楼,飞甍鳞次兮在下。俯十二兮通衢,绿槐参差兮车马。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王畿郁兮千里,山河壮兮咸秦。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亦幸有张伯英草圣兮龙腾虬跃,摆长云兮捩回风。琥珀酒兮雕胡饭,君不御兮日将晚。秋风兮吹衣,夕鸟兮争返。孤砧发兮东城,林薄暮兮蝉声远。时不可兮再得,君何为兮偃蹇?
双黄鹄歌送别
原注:时为节度判宫,在凉州作。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几往返兮极浦,尚徘徊兮落晖。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唐诗品汇》作《望终南赠徐中书》。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楚辞后语》“驻”字下多一“驷”字。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楚辞后语》作《山中人》。 山寂寂兮无人,又苍苍兮多木。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难知兮行独。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贤,嫌既老兮贪禄。誓解印兮相从,何詹君兮可卜!
山中人兮欲归,云冥冥兮雨霏霏。水惊波兮翠菅靡,白鹭忽兮翻飞。君不可兮褰衣,山万重兮一云,混天地兮不分。树晻暖兮氛氲,猿不见兮空闻。忽山西兮夕阳,见东皋兮远村。平芜绿兮千里,眇惆怅兮思君。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河岳英灵集》作《渔山神女智琼祠歌》,《楚辞后语》作《鱼山迎送神曲》,《乐府诗集》作《祠渔山神女歌》。 迎神曲
坎坎击鼓,鱼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酤。酤,刘须溪本。顾可久本俱作“醑”,非。风凄凄兮夜雨。兮,《河岳英灵集》作“而”,《乐府许集》作“又”。神之来兮不来,《河岳英灵集》,《乐府诗集》于“神”字上,皆多“不知”二字。使我心兮苦复苦!《河岳英灵集》作“使我心苦”。
送神曲
纷进拜兮堂前,拜,《乐府诗集》作“舞”。目眷眷兮琼筵。来不语兮意不传,语,《乐府诗集》作“言”。作暮雨兮愁空山。悲急管,思繁弦,“管”字下,《乐府诗集》、《唐诗品汇》皆多一“兮”字。灵之驾兮俨欲旋。灵,《河岳英灵集》作“神”。倏云收兮雨歇,收,《河岳英灵集》作“消”。山青青兮水潺湲。潺湲,《唐文粹》作“潺潺”。
白鼋涡
原注:杂言走笔。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惊,人相对兮不闻语声。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白鼋涡涛戏濑兮,委身以纵横。濑,顾元纬本,凌初成本俱作“漱”。主人之仁兮,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
酬诸公见过
原注:时官出在辋川庄。 嗟余未丧,哀此孤生。屏居蓝田,薄地躬耕。岁晏输税,以奉粢盛。晨往东皋,草露未唏;暮看烟火,负担来归。负,顾元纬本,凌本俱作“渔”。我闻有客,足扫荆扉。箪食伊何?副瓜抓枣。副,顾元纬本、凌本俱作“疈”。仰厕群贤,皤然一老。愧无莞簟,班荆席藁。泛泛登陂,折彼荷花。净观素鲔,俯映白沙。山鸟群飞,日隐轻霞。登车上马,倏忽雨散。雨,一作“云”。雀噪荒村,鸡鸣空馆。还复幽独,重欷累叹。
卷之五 古诗三十二首
济上四贤咏三首
崔录事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遁世东山下,世,《文苑英华》作“迹”。因家沧海隅。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成文学
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使气公卿座,论心游侠场。心,《文苑英华》作“交”。中年不得志,志,《文苑英华》作“意”。谢病客游梁。
郑霍二山人
《河岳英灵集》、《文苑英华》并作《寄崔郑二山人》。 翩翩繁华子,繁,《河岳英灵集》作“京”。多出金张门。出,《文苑英华》作“事”。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早蒙,《河岳英灵集》作“思逢”,《文苑英华》作“早逢”。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岂乏中林士,乏,《河岳英灵集》作“知”。无人献至尊。献,顾元纬本、凌本、《河岳英灵集》俱作“荐”。郑公老泉石,公,《河岳英灵集》、《文苑英华》俱作“生”。霍子安丘樊。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盈,一作“仍”。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吾贱不及议,吾,《河岳英灵集》作“余”。斯人竟谁论?
偶然作六首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天,一作“君。”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且当放怀去,放,一作“忘”。怀,一作“志”。行行没余齿。 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寂,一作“习”。忽乎吾将行,乎,凌本作“呼”,非。宁俟岁云暮。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倘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河岳英灵集》作“白衣携筋来,果不违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负,顾元纬本,凌本俱怍“有”。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妇,顾元纬本、凌本俱作“帚’,非。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夫婿轻薄儿,斗鸡事齐主。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读书三十年,腰下无尺组。下,一作“间”。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宿世谬词客,宿世,《唐诗纪事》作“当代”。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世,《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俱作“时”。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迭用二“知”字,疑误。○《万首唐人绝句》采“宿世谬词客”四句作一绝,题曰《题辋川图》。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焦。田家惜功力,功,一作“工”。把锄来东皋。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譊,一作“饶”。无钱可沽酒,何以解劬劳?夜深星汉明,庭宇虚寥寥。高柳三五株,可以独逍遥。
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向,一作“尚”。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要自非我室,还望南山陲。 野老本贫贱,冒暑锄瓜田。暑,一作“雨”。一畦未及终,树下高枕眠。荷筿者谁子?皤皤来息肩。不复问乡墟,相见但依然。腹中无一物,高话羲皇年。落日临层隅,层隅,《唐诗正音》作“曾城”。逍遥望晴川。晴,《唐诗正音》作“秦”。使妇提蚕筐,呼儿傍渔船。悠悠泛绿水,去摘浦中莲。莲花艳且美,美,一作“妍”。使我不能还。 浮云在虚空,随风复卷舒。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闲居。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见人但恭敬,曾不问贤愚。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偶欲陈此意,复无南飞凫。复无,一作“无复”。 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静念恻群物,何由知至真。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凤凰飞且鸣,容裔下天津。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 黄河流向东,顾元纬本作“黄河向东流”。弱水流向西。趋舍各有异,造化安能齐!妾本邯郸女,生长在丛台。既闻容见宠,复想玄为妻。刻划尚风流,幸遇君招携。逶迤歌舞座,婉娈芙蓉闺。日月方向除,恩爱忽焉暌。弃置谁复道,但悲生不谐。羡彼匹妇意,偕老常同栖。 日暮登春山,山鲜云复轻。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仙人浮邱公,对月时吹笙。丹鸟飞熠熠,苍蝇乱营营。群动汩吾真,讹言伤我情。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徘徊顾衡宇,僮仆邀我食。卧拥床头书,拥,一作“览”。睡看机中织。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四邻竞丰屋,我独存卑室。窈窕高台中,时闻抚清瑟。狂飙动地起,拔木乃非一。相顾始知悲,中心忧且栗。蚩蚩命子弟,恨不居高秩。日入宾从归,清晨冠盖出。中庭有奇树,荣早衰复疾。此道犹不知,微言安可述。 西施咏
《河岳英灵集》、《唐文粹》、《唐诗纪事》俱作《西施篇》。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宁,一作“又”。朝为越溪女,为,《唐诗纪事》作“仍”。暮作吴宫妃。暮,一作“暝”。宫妃,一作“王姬”。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河岳英灵集》作“要人傅香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当,一作“常”。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持谢,《河岳英灵集》、《唐诗纪事》俱作“寄言”,一作“寄谢”。子,《河岳英灵集》、《唐诗正音》俱作“女”。效颦安可希?
成按:“贱日岂殊众”二言,古今亟称佳句。然愚意以为不及“君宠益骄态”二言为尤工。四言之义,俱属慨词;然出之以冲和之笔,遂不觉沨沨乎为入耳之音,诚有合于风人之旨也哉。 李陵咏
时年十九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燕子龛禅师
一本有“咏”字 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上人无生缘,生长居紫阁。六时自捶磬,一饮尚带索。种田烧白云,斫漆响丹壑。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时许山神请,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周商倦积阻,蜀物多淹泊。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鸟道悉已平,龙宫为之涸。跳波谁揭厉,绝壁免扪摸。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
羽林骑闺人
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
冬夜书怀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早朝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暗不开,暗,《文苑英华》作“郁”。城鸦鸣稍去。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金,《文苑英华》作“重”。
寓言二首
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生死在八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瀛奎律髋》编此首入侠少类,作卢象杂诗。 杂诗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城隅。城,凌本作“阳”,误。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对人传玉腕,腕,一作“椀”。映竹解罗襦。竹,诸本皆作“烛”。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献始兴公
原注:时拜右拾遗。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水,《文苑英华》作“中”。不用食粱肉,食,顾元纬本、凌本俱作“坐”。崎岖见王侯。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哭殷遥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泱漭,《文苑英华》作“诀别”。萧条闻哭声。浮云为苍茫,茫,《文苑英华》作“莽”。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何,《唐诗纪事》作“同”。白日自凄清。白日,一作“日色”。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生平,诸本皆作“平生”,复第七联生字韵,今从《文苑英华》、《唐诗纪事》作“生平”。负尔非一途,痛哭返柴荆。痛,《文苑英华》作“恸”。
同王十三维哭殷遥
储光羲 生理无不尽,念君在中年。游道虽末深,举世莫能贤。筮仕苦贫贱,为客少田园。膏腴不可求,乃在许西偏。四邻尽桑柘,咫步开墙垣。内艰未及虞,形影随化迁。茅茨俯苫盖,双殡两楹间。时闻孤女号,迥出陌与阡。慈乌乱飞鸣,猛兽亦以跧。故人王夫子,静念无生篇。哀乐久已绝,闻之将泫然。太阳蔽空虚,雨雪浮苍山。迢递亲灵榇,顾予悲绝弦。处顺与安时,及此乃空言。
叹白发
卢象集中亦载此首。 我年一何长,一,《唐诗品汇》作“亦”。鬓发日已白。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怅惆故山云,徘徊空日夕。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卷之九 近体诗三十五首
春日上方即事
方,《文苑英华》作“房”,误。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梨花,《瀛奎律髓》作“花明”。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坐,《瀛奎律髓》作“步”。○《乐府诗集》采此诗后四句入近代曲辞,题作《长命女》,谓张说作。《万首唐人绝句》亦采此四句收入五言绝句,命题正同,而仍作公诗。
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自明,一作“明月”。况复远人间。间,《文苑英华》作“寰”。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淡将夕,波,一作“陂”。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杨升庵曰:王右丞诗: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孟浩然诗: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柑歌。虽用助语词,却无头巾气,宋人黄、陈辈效之,如“且然聊尔耳,得也自知之”,又如“命也岂终否,时乎不暂留”,岂止学步邯郸,效颦西子已哉。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世上皆如梦,世上,一作“世人”,一作“人事”。狂来或自歌。狂,《文苑英华》作“往”。或,一作“止”。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林,《文苑英华》作“阴”。药倩韩康卖,门容向子过。向,一作“尚”。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那,一作“奈”。
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傅,《文苑英华》作“传”,误。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暮,凌本作“外”。心与广川闲。
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望,一作“空”。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被出济州
《河岳英灵集》作《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无,一作“照”。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纵有归来日,多愁年鬓侵。多,诸本皆作“各”,《河岳英灵集》、《唐诗品汇》俱作“多”,今从之。
千塔主人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文苑英华》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又“问”字一作“向”。征蓬出汉塞,蓬,《文苑英华》作“鸿”。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骑,顾可久本、《唐诗品汇》俱作“吏”。都护在燕然。
晚春闺思
《河岳英灵集》作《春闺》。 新妆可怜色,落日卷罗帷。罗,《河岳英灵集》作“帘”。炉气清珍簟,炉,一作“淑”。墙阴上玉墀。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戏题示萧氏外甥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老夫何足似,弊宅倘因之。芦笋穿荷叶,穿,顾元纬本、凌本俱作“藏”。菱花罥雁儿。郄公不易胜,莫着外家欺。
秋夜独坐
《唐诗正音》作《冬夜书怀》,误。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待储光羲不至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晓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听宫莺
春树绕宫墙,春莺啭曙光。《文苑英华》作“宫莺次第翔”。欲惊啼暂断,移处弄还长。隐叶栖承露,攀花出未央。攀,一作“排”。游人未应返,为此思故乡。《文苑英华》作“为此始思乡”。
早朝
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城乌睥睨晓,乌,《文苑英华》作“鸦”。宫井辘轳声。方朔金门侍,侍,《文苑英华》作“召”。班姬玉辇迎。仍闻遣方士,东海访蓬瀛。
愚公谷三首
原注:青龙寺与黎昕戏题。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
吾家愚谷里,吾,顾可久本作“愚”。此谷本来平。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不寻翻到谷,此谷不离心。行处曾无险,看时岂有深。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归临,一作“窥林”。 杂诗
双燕初命子,五桃初作花。初,一作“新”。作,凌本作“结”。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过秦皇墓
秦,《文苑英华》作“始”。○时年十五,《文苑英华》作“时年二十”。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常,一作“尝”。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赞奉乘舆。赞,一作“戴”。乘,《文苑英华》作“宸”。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余。顷,《文苑英华》作“亩”。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北阙辞明主,阙,顾可久本、《文苑英华》俱作“首”。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言,《文苑英华》作“将”。空忆盛衣冠。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忽见刍灵苦,苦,顾可久本、《文苑英华》俱作“善”。徒闻竹使荣。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返葬金符守,守,刘本、顾可久本俱作“宇”,非。同归石窌栖。栖,一本作“妻”为是。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旌旄转衰木,箫鼓上寒原。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二首
锦衣余翟黻,黻,一作“茹”。绣毂罢鱼轩。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凝笳随晓旆,行哭向秋原。归去将何见,谁能返戟门?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将朝每赠言,入室还相敬。迭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歌二首
刘本、顾可久本俱作《送奚侍郎夫人寇氏》,非。《文苑英华》题上多“吏部”二字。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能令谏明主,明,一作“皇”。相劝识贤人。劝,《文苑英华》作“助”。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
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卜茔占二室,占,《文苑英华》作“瞻”。行哭度千门。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波,《文苑英华》作“浪”。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树转宫犹出,笳悲马不前。虽蒙绝驰道,京兆别开阡。
兰殿新恩切,椒宫夕临幽。白云随凤管,明月在龙楼。人向青山哭,天临渭水愁。鸡鸣常问膳,今恨玉京留。 骑吹凌霜发,旌旗夹路陈。恺容金节护,恺,一作“礼”。册命玉符新。傅母悲香褓,君家拥画轮。射熊今梦帝,今,顾元纬本作“非”。秤象问何人? 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心悲阳禄馆,阳,一作“四”,非。目断望思台。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 西望昆池阔,东瞻下杜平。山朝豫章馆,树转凤凰城。五校连旗色,千门迭鼓声。金环如有验,还向画堂生。 成按:五诗中,羊祜事凡二用,晋明帝事凡二用,王子晋事凡三用,魏邓哀王事凡二用。右丞全不以此为诗病,若使今人下笔尔尔,有不訾其俭于书卷者乎? 卷之十三 近体诗七十三首
答裴迪
《万首唐人绝句》作《答裴迪忆终南山》。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绝句
裴迪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山中寄诸弟妹
《万首唐人绝句》无“诸”字,凌本、《唐诗正音》俱无“妹”字。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催应见白云。见,顾元纬本、凌本俱作“礼”,误。
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万首唐人绝句》作《闻裴迪吟诗戏赠》。 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莫作巫峡声,肠断秋江客。悲,凌本作“愁”。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日,一作“自”。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鸬鹚堰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浦扬。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清,顾可久本作“晴”。浦,《万首唐人绝句》作“蒲”。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宁,《唐诗正音》作“谁”。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扫复开,顾元纬本、凌本俱作“复扫开”。
辋川集 并序
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秉恕按:《唐书》本传称:维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者,即此二十首,是盖当时自为一帙耳。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同咏
裴迪 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古城非畴昔,今人自来往。
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同咏
裴迪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同咏
裴迪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
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同咏
裴迪 明流纡且直,绿第密复深。一迳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苔,一作“莓”。
同咏
裴迪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松林事,但有麏麚迹。松,顾可久本、《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皆作“深”。
木兰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同咏
裴迪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茱萸杯。茱萸,顾元纬本,凌本俱作“芙蓉”。
同咏
裴迪 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同咏
裴迪 门南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南,二顾本、《唐诗品汇》俱作“前”。是,顾可久本作“堤”。山,《唐诗品汇》作“风”。
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上,《万首唐人绝句》作“仙”。
同咏
裴迪 当轩弥混漾,孤月正徘徊。谷口猿声发,风传入户来。
南垞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遥遥,《唐诗正音》作“遥山”,误。
同咏
裴迪 孤舟信风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风,顾元纬本作“一”。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山青,顾可久本作“青山”。
同咏
裴迪 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
柳浪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分行,顾元纬本、凌本俱作“行分”。
同咏
裴迪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丝。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同咏
裴迪 濑声喧极浦,沿步向南津。泛泛凫鸥渡,时时欲近人。
金屑泉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翔,一作“翊”。
同咏
裴迪 潆渟淡不流,金碧如可拾。迎晨含素华,独往事朝汲。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向,《唐诗纪事》、《唐诗品汇》俱作“尚”。
同咏
裴迪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日下川上寒,浮云淡无色。无色,一作“秋色”,一作“凝碧”。
北垞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栏。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同咏
裴迪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山,世本或作“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同咏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纷纷,刘本、顾可久本俱作“丝丝”。
同咏
裴迪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偶,顾元纬本、凌本俱作“惟”。
同咏
裴迪 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
椒园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君,刘本,顾可久本俱作“身”。
同咏
裴迪 丹刺胃人衣,芳香留过客。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
临高台送黎拾遗
《万首唐人绝句》无“临高台”三字。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送别
《万首唐人绝句》、《唐诗正音》、《唐诗品汇》俱作《山中送别》,《名贤诗》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二顾本、凌本、《唐诗品汇》俱作“年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同咏
王缙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唐文粹》少“马上”以下六字。《万首唐人绝句》作《别崔九弟》。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同咏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留别崔兴宗
《万首唐人绝句》于四卷内载此首,作王维诗,题曰《留别崔兴宗》。十六卷重出,作崔兴宗诗,题曰《留别王维》。《唐文粹》作崔兴宗,《唐诗品汇》亦作右丞诗。《唐诗纪事》载王维有《崔九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云:“城隅一分手”云云。裴迪云:“归山深浅去”云云。兴宗留别云:“驻马欲分衿”云云。是以此诗为兴宗留别二人之诗也。顾元纬本、凌本皆删去此首,刘须溪、顾可久本有之。 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息夫人
原注:时年二十。○《河岳英灵集》作《息夫人怨》,《国秀集》作《息妫怨》。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时,《古今诗话》作朝。能忘,《本事诗》作“宁忘”,《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俱作“难忘”,《乐府诗集》作“宁无”。旧。《国秀集》作“昔”,《唐诗纪事》作“异”。眼,《本事诗》作“目”。
班婕妤三首
《唐文粹》、《河岳英灵集》并作《婕妤怨》。 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秋夜守罗帏,孤灯耿明灭。明,顾元纬本、凌本俱作“不”。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恩,《文苑英华》作“宠”。吹,一作“笛”。 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笑语声。向,《国秀集》作“在”。笑语,顾可久本、《国秀集》、《万首唐人绝句》、《乐府诗集》、《唐诗品汇》俱作“语笑”。○《国秀集》选此一首,题作《扶南曲》。 题友人云母障子
原注: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彩画来。诗,顾元纬本、凌本俱作“时”。因,一作“关”。
红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闲,顾元纬本、凌本俱作“开”。
左掖梨花
《文苑英华》作《左掖海棠花》。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嗛入未央宫。入,《文苑英华》作“向”。
同咏
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同咏
皇甫冉 冉集作《和王给事维禁省梨花咏》。 巧解迎人笑,偏能乱蝶飞。春风时入户,几片落朝衣。迎,一作“逢”。偏,一作“还”。春风时入户,一作“春时风入户”。
口号又示裴迪
七绝内有《私成口号诵示迪》一首,故此云又示也。《万首唐人绝句》作《菩提寺禁示裴迪》。 安得舍尘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尘,一作“罗”。向,《万首唐人绝句》作“去”。
杂诗
家住盂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成按:陶渊明诗云:“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王介甫诗云:“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与右丞此章同一杼轴,皆情到之辞,不假修饰而自工者也。然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玉阶,《万首唐人绝句》作“阶前”。 崔兴宗写真
《唐诗纪事》作《与崔兴宗写真咏》。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有丛桂花,窗前向秋月。朱实,顾元纬本作“茱萸”。有,一作“与”。
哭孟浩然
原注:时为殿中侍卿史,知南选,至襄阳作。○《万首唐人绝句》作《哭孟襄阳》。《唐诗纪事》作忆孟诗。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首二句,《唐诗纪事》作“故人今不见,日夕汉江流”。蔡洲,各本俱作“蔡洲”,今从顾元纬本校正。
卷之十七 表九首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
臣某言:伏奉今月日制,除臣某官,拜命若惊,稽首无地。臣闻洪波迅流,必荡其混秽;庆云所润,不遗于荆棘。伏惟陛下孝悌之至,通于神明;馨香之德,格于天地。故指旗而黑祲旋静,挥戈而白日再中,岂臣虫臂鼠肝,所能谈天述圣。臣之本末,强欲自陈。擢发数罪,臣戮余也;剖心自明,天知之矣。
臣素书生,少为文吏。折冲御侮,几何不亡;奉法守文,一日之长。当贼逼温洛,兵接河潼,拜臣陕州,催臣上道。驱马才至,长围已合,未暇施力,旋复陷城。戟枝叉头,刀环筑口,身关木索,缚就虎狼。臣实惊狂,自恨驽怯,脱身虽则无计,自刃有何不可。而折节凶顽,偷生厕混。纵齿盘水之剑,未消臣恶;空题墓门之石,岂解臣悲。今于抱衅之中,寄以分忧之重。且天兵讨贼,曾无汗马之劳;天命兴王,得返屠羊之肆。免其衅鼓之戮,仍开祝网之恩,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况褰帷露冕,是去岁之缧囚;洗垢涤瑕,为圣朝之岳牧。臣欲杀身灭愧,刎首谢恩,生无益于一毛,死何异于腐鼠。谨当闭阁以思政,酌泉以励心。亲毕力于平人,无烦八部;誓不负于明主,非畏四知。用释愆诛,敢求课最。 为崔常侍谢赐物表
臣某言:总管关敬之至,奉九月十五日敕:吐蕃赞普公主信物金胡瓶等十一事,伏蒙恩旨,特以赐臣,捧戴惭惶,以抃以跃。臣幸居无事,待罪西门,恭守嘉谟,钦承成宪。王师不战,无汁马之劳;尧屋可封,何理人之有。实无异效,特降殊恩,窃用勤以忘家,志不顾命,分膏草野,以报万一,无任感戴战越之至。
为画人谢赐表
臣某言:臣猥以贱伎,得备众工。误点屏风,乏成蝇之巧;偶持团扇,无事牸之能。徒以职官,不敢贰事;顾惟时论,有惭三绝。伏惟皇帝陛下,拨乱反正,受命中兴,俯协龟图,傍观鸟迹。卦因于画,画始生书,知微知彰,惟圣体圣。臣奉诏旨,令写功臣,运偶凤翔之初,无非鹰扬之士。燕颔猿臂,裂眥奋髯,发冲鹖冠,力举龙鼎。骨风猛毅,眸子分明,皆就笔端,别生身外。传神写照,虽非巧心;审象求形,或皆暗识。妍蚩无枉,敢顾黄金;取舍惟精,时凭白粉。且如日磾下泣,知其孝思;于禁怀惭,愧此忠节。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宣父之似皋繇,元子之类越石,不待或人之说,无烦故妓之言,此又一奇,诚为可尚。臣得舐笔麟阁,继踵虎头,频蒙奖教之恩,益用精诚自励。勤以补拙,虽未仙飞;感而遂通,实因圣训。况赐衣服,累问官资,中使相望,屡加宣慰,微臣战灼,无答恩私之至。
为曹将军谢写真表
臣某言:天幸微臣,身逢大圣,得为列卒,以备戎行,于臣一生,已为万足。况建旗为将,裂组受官,蒙推食之恩,辱赐衣之宠。匹夫之勇,虽不顾身,长策无闻,未能尽敌。仰惭介胄,俯愧橐鞬。加以弓不重于六钧,箭不穿于七札,讵中雀目,诚惭猿臂。以刘琨而恨小,非关羽之绝伦,何以厕迹虎臣,仪形麟阁。伏维皇帝陛下昭格天地,悬超七十二家;微臣托附风云,不如二十八将,而蒙垂圣旨,特命图工,画植戟之黄须,图石棱之紫色。才如过隙,顾侯已得其神;不待临淄,邹子自知其丑。岂可藏之秘府,以示后人。将谓飞龙之时,无俟貔貅之士。宠过其效,力不称恩,愿死艺于伏弢,誓杀身于鸣毂。无任感激欣戴之至。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
沙门惠干言:法离言说,了言说即解脱者,终日可言;法无名相,知名相即真如者,何尝坏相。实际以无际可示,无生以不生相传。非夫自得性空,密印心地,见闻自在,宗说皆通者,何以证玉毫之光,辨金口之义。伏维乾元光天皇帝陛下,高登十地,降抚九天。宏济群生,濡莲花之足;示行世法,屈金粟之身。心净超禅,顶法悬解。广释门之六度,包儒行之五常。老僧空空,复何语语。以无见之见,不言之言,浅智胜疑冰之虫,微戒愈溺埿之象。以自觉离念,注先圣微言,如人何足尽思,食木偶然成字。人字,疑是“虫”字之讹。岂堪上尘慧眼,仰称圣心,有命自天,藏拙无地。伏以《集解仁王般若经》十卷,谨随表奉进,无任惭惶。然本注经,先发大愿。释第一义,开不二门,与四十九僧,离一百八句。六时禅诵,三载恳祈,俾廓妖氛,得瞻慧日。三千世界,悉奉仁王;五千善神,常卫乐土。令果荡定,无量安宁,缁服苍生,不胜庆跃。
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
沙门僧某等言:伏蒙圣札题二大师塔额,及度僧抽僧等并毕。伏喜天心,俯从人欲,恩光至重,抃舞难胜。臣闻圣者正也,住正法者为圣人;佛者觉也,得觉满者入佛慧。伏惟光天皇帝陛下,登满足地,超究竟天,入三解脱门,过九次第定。见闻自在,不住无为;理事皆如,终非有漏。复皇国而御宇,尊白法以教人,百谷顺成,六气时若。不加兵而贼破,不扰物以人和,缁侣胜缘,苍生厚幸。昨蒙书额度僧等,龙腾金榜,凤转银钩,河汉昭回,烟云飞动。韦诞耻其遗法,梁鹄惭为古人。降出天门,升于宝塔。玉绳缀于重级,珠斗挂于露盘,以方宸翰,实为惭德。又宿修梵行,愿在法流者,覆以惭愧之衣,落其烦恼之发。冀成宝器,仁王为琢玉之因;广运佛心,圣主受恒沙之祐。沙门等叨承禅训,幸偶昌期。御札赐书,足报本师之德;梵筵邀福,愿酬大圣之恩。不胜戴荷之至。
为僧等请上佛殿梁表
僧某言:天地之大,未满法身;绀殿朱宫,岂云光宅。陛下尊崇像教,大舍外财,白法利人,黄金布地。不役一人之力,不费一家之产,崇崇宝坊,云构将毕。所营某寺,以某月日上佛殿梁,伏望天恩,内赐一繖,庶使大千世界,悉入盖中;六合人天,共归宇下。然后以无碍慧,大化群物,将使四生皆度,岂惟比屋可封。则中天之台,才留幻士;画云之观,徒候神人。以古况今,前王何陋。谨诣右银台门,奉表陈谢以闻。
责躬荐弟表
臣维稽首言:臣年老力衰,心昏眼暗,自料涯分,其能几何。能,《文苑英华》作“寿”。久窃天官,每惭尸素。惭,《文苑英华》作“竞”。顷又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陛下矜其愚弱,托病被囚。愚,《文苑英华》作“懦”。不赐疵瑕,累迁省阁,阁,一作“闾”,一作“门”,俱非。昭洗罪累,免负恶名,洗,顾本作“失”,今从《文苑英华》作“洗”。在于微臣,百生万足。足,《文苑英华》作“死”。昔在贼地,泣血自思,一日得见圣朝,即愿出家修道。及奉明主,伏恋仁恩,明,《文苑英华》作“圣”。贪冒官荣,荏苒岁月,不知止足,尚忝簪裾。始愿屡违,私心自咎。始,《文苑英华》作“昔”。臣又闻用不才之士,才臣不来;赏无功之人,功臣不劝。有国大体,为政本源,非敢议论他人,窃以兄弟自比。“窃以兄弟自比”六字,《文苑英华》作“窃见”二字。
臣弟蜀州刺史缙,太原五年,抚养百姓,尽心为国,竭力守城。臣即陷在贼中,苟且延命,臣忠不如弟,一也。缙前后历任,所在著声,历,《文苑英华》作“效”。臣忝职甚多,曾无裨益,臣政不如弟,二也,臣顷负累,系在三司,系,《文苑英华》作“状”。缙上表祈哀,请代臣罪,臣之于缙,一无忧怜,怜,《文苑英华》作“恤”。臣义不如弟,三也。缙之判策,屡登甲科,众推才名,素在臣上。臣小言浅学,不足谓文,臣才不如弟,四也。缙言不忤物,行不上人,植性谦和,执心平直。直,《文苑英华》作“坦”。臣无度量,实自空疏、臣德不如弟,五也。臣之五短,弟之五长,加以有功,又能为政。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外愧妨贤,妨,《文苑英华》作“其”。内惭比义,痛心疾首,以日为年。臣又逼近悬车,朝暮入地,阒然孤独,迥无子孙。弟之与臣,更相为命。两人又俱白首,一别恐隔黄泉,傥得同居,相视而没,泯灭之际,魂魄有依。伏乞尽削臣官,放归田里,赐弟散职,令在朝廷,廷,《文苑英华》作“行”。臣当苦行斋心,弟自竭诚尽节,并愿肝脑涂地,陨越为期。葵藿之心,庶知向日;犬马之意,何足动天。不胜私情恳迫之至。 请施庄为寺表
臣维稽首:臣闻罔极之恩,岂有能报,终天不返,何堪永思。然要欲强有所为,自宽其痛,释教有崇树功德,宏济幽冥。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在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蓝田县营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园,并是亡亲宴坐之余,经行之所。臣往丁凶衅,当即发心,愿为伽蓝,永劫追福。比虽未敢陈请,终日常积恳诚。又属元圣中兴,群生受福,臣至庸朽,得备周行,无以谢生,将何答施。愿献如天之寿,长为率土之君,惟佛之力可凭,施寺之心转切。效微尘于天地,固先国而后家,敢以鸟鼠私情,冒触天听,伏乞施此庄为一小寺,兼望抽诸寺名行僧七人,精勤禅育,斋戒住持,上报圣恩,下酬慈爱,无任恳款之至。
裴仆射济州遗爱碑 夫为政以德,必世而后仁;齐人以刑,苟免而无耻。则刑禁者难久,百年安可胜残;德化者效迟,三载如何考绩?刑以佐德,猛以济宽,月期政成,成而不朽者,惟公能之。月期,当是“期月”之讹。公名耀卿,字涣之,河东闻喜人也。益为帝虞,实相帝舜,非子其胄,而邑诸裴。邑,顾本作“已”,误,今校正。在汉者为水衡,在魏者守代郡。十三代祖徽,魏益、豫、雍、兖、徐五州刺史,兰陵武公,源于大贤,派以俊德,世济其美,不陨其名矣。曾祖正,隋散骑常侍,长平郡赞理。祖眘,皇朝洛南、南郑二县令。著族斯茂,衣冠未敢争雄;继世皆贤,英彦无出其右。故有常侍县君,递辉迭映。父守真,真,顾本作“忠”,误,今考《唐书》本传校正。太常博士,判驾部夏官员外,今上楚王府咨议参军,邠、宁二州刺史,赠晋、兖、沂三州刺史。文儒之宗伯,礼乐之本源,藉业虽曰承家,复始由乎种德。再典大郡,二为仙郎,举十大夫,是则是敩。且年不及寿,而位未称德,朝多其能,没而独赠。 京兆尹张公德政碑 云从龙,风从虎,气应也。圣人作,贤人辅,德同也。君臣同德,天地通气,以康九有,以遂万类。惟皇御极二十载,光格四表,至于海隅日出,越小大邦,蛮貊师长,罔不钦于成宪,以承天休。然天子犹日省三揖列辟,揖,《唐文粹》作“接”。日听万方舆颂,惧人有未化,贤有未登,故扬仄陋兼乎十等,故,顾本作“明”,今改从《唐文粹》本。选宗室及乎九族。任事以观材,积时以观行,乃得我贤京兆焉。 卷之二十五 碑铭二首 能禅师碑 并序 无有可舍,是达有源;无空可住,是知空本。离寂非动,乘化用常,在百法而无得,周万物而不殆。鼓松海师,不知菩提之行;散花天女,能变声闻之身。则知法本不生,因心起见,见无可取,法则常如。无,顾本作“而”,误,今校从《唐文粹》本。世之至人,有证于此,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曹溪禅师乎。 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 禅师讳道光,本姓李,绵州巴西人。其先有特有流,若实有蜀,盖子孙为民。大父怀节,隐峨嵋山,行无辙迹。其季父荣,为道士,有文知名。禅师幼孤,在诸儿,其神独不偶。家颇苦乏绝,去诣乡校,见周孔书,曰世教耳,誓苦行求佛道。入山林,割肉施鸟兽。炼指烧臂,入般舟道场百日,昼夜经行,遇五台宝鉴禅师,曰:“吾周行天下,未有如尔可教。”遂密授顿教,得解脱知见。舍空不域,既动无朕,不观摄见,顺有离觉。毛端族举佛刹,掌上断置世界。不睹非咎,应度方知。得其门者寡,故道俗之烦而息化城,指尽谓穷性海而已,上有阙文。焉足知恒沙德用,法界真有哉!春秋五十二夏,以大唐开元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入般涅槃于荐福僧坊。门人明空等建塔于长安城南毕原,人天会葬,涕泗如雨,禅师之不可得法如此。其世行遗教,如一切贤圣。维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铬曰: 附录一 王缙进王右丞集表 臣缙言:中使王承华奉宣进止,令臣进亡兄故尚书右丞维文章。恩命忽临,以惊以喜,退因编录,又窃感伤。臣兄文词立身,行之余力,当官坚正,秉操孤直。纵居要剧,不忘清净。实见时辈,许以高流,至于晚年,弥加进道。端坐虚室,念兹无生,乘兴为文,未尝废业。或散朋友之上,或留箧笥之中,臣近搜求,尚虑零落。诗笔共成十卷,今且随表奉进。曲承天鉴,下访遗文。魂而有知,荷宠光于幽穸;殁而不朽,成大名于圣朝。臣不胜感戴悲欢之至,谨奉表以闻。臣缙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文苑英华》本,“奉宜进止”作“奉先进旨”,“令臣进亡兄故尚书右丞维文章”作“应是王维文赋并仰录写进上者”,“当官坚正’作“常持坚正”,“秉操孤直”作“秉操孤贞”,“未尝废业”作“未曾废笔”,“随表奉进”作“随表进上”,“诚惶诚恐”作“诚惶诚惧”。 代宗皇帝批答手敕 敕。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调六气于终编,正五音于逸韵。泉飞藻思,云散襟情,诗家者流,时论归美。诵于人口,久郁文房;歌以国风,宜登乐府。视朝之后,乙夜将观,石室所藏,殁而不朽。柏梁之会,今也则亡,乃眷棣华,克成编录。声猷益茂,叹惜良深。 刘昫唐书本传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宋祁唐书本传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 欧阳修《唐书·宰相世系表》 河东王氏 儒贤 赵州司马 知节 扬州司马 胄 协律郎 遗 事计二十六则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闲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闻,尤为岐玉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公主之门者为其地,公主以词牒京兆试官,令以九皋为解头。维方将应举,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十篇;琵琶新声之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至吾。”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乃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奉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因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则出献怀中诗卷呈公主。公主既读,惊骇曰:“此皆儿所诵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钦瞩。岐王因曰:“若令京兆府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笑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致焉。”维起谦谢。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及为太乐丞,为伶人舞《黄师子》坐出宫。《黄师子》者,非一人不舞也。天宝末,禄山初陷西京,维及郑虔、张通等皆处贼庭,洎克复,俱囚于宣杨里杨国忠旧宅。崔圆因召于私第,令画数壁。当时皆以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巧,颇绝其艺,后由此事,皆从宽典。至于贬黜,亦获善地。今崇义里窦丞相易直私第,即圆旧宅也。画尚在焉。《明皇杂录》云:太和中画尚存。维累为给事中,禄山授以伪官,及贼平,弟缙为北都副留守,请以己官爵赎之,由是免死。累为尚书右丞,于蓝田置别业,留心释典焉。出《集异记》。《太平广记》 历代有关题咏十二首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储光羲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答王十三维 储光羲 门生故来往,知欲命浮觞。忽奉朝青阁,回车入上阳。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是日归来暮,劳君奏雅章。 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奉赠王中允维 杜甫 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共传收庾信,不得比陈琳。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鵶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解闷 杜甫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蔓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自注:右丞弟今相国缙。 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 钱起 芍药花开出旧阑,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题清源寺王右丞宅陈迹 耿湋 儒墨兼宗道,云泉旧结庐。孟城今寂寞,辋水自纡余。内学销多累,西园易故居。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 储嗣宗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后学攀遗趾,秋山闻草虫。 过胡居士睹王右丞遗文 司空曙 旧日相知尽,深居独一身,闭门惟有雪,看竹永无人。每许前山隐,曾邻陋巷贫。题诗今尚在,暂为拂流尘。 王维终南草堂 吴镇(元) 昔人谢政后,生事此山中。树洒虚堂雨,泉飞隔浦风。喜无舟楫至,旋有鹤猿通。应识无声妙,临窗展未穷。 读右丞五言 李日华(明) 紫禁神仙侣,青霄侍史郎。明心寒水骨,妙语出天香。烟壑从疏散,花洲坐渺茫。菁华时揽撷,珠玉乱辉光。 辋川谒王右丞祠 敖英(明) 蜀栈青骡不可攀,孤臣无计出秦关。华清风雨萧萧夜,愁杀江南庾子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