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十天干的奥秘

 禅行 2009-11-21

民间学者邹德祥在给凤凰网文化频道的信中谈到,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和篆书之法,他发现“天干”对应的是人体诸部位之形。他同时表示,挖掘古人智慧是现代人的研究之本,但切忌将古代学问神秘化,自己吓住自己。现将研究文章转载如下:

前段时间笔者苦练篆书,以期书法有所进益,在精读《说文解字》时,竟意外地发现了“天干”这一古老概念的原始奥秘。我发现,“天干”原来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特定汉字的篆字字形,面面俱到地“画”出一个完整的“人体”!

“天干”其实并不神秘,不过是数字“一”到数字“十”而已。“地支”和“天干”一样也不神秘,不过是数字“一”到数字“十二”而已。古人非常聪明,为了区别它们属于不同的“顺序”系统,他们选用不同的汉字分别代表天干的“一到十”、地支的“一到十二”,这样古代汉字便有了数字(一二三四……)、天干(甲乙丙丁……)、地支(子丑寅卯……)三种不同系统的“序数词”。

问题的关键是,古人表示“天干”、“地支”,为什么单单选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这些字,而不是其它的字。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思考,然而未得要领。

今天,我们且来揭开这个困惑人们几千年的奥秘——“天干”为什么要选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样十个字。至于“地支”为什么要选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讨论。


破解“天干”奥秘——“人”

“天干”,普普通通而又奇奇怪怪的十个字,古人用以表示顺序,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它从“甲”到“癸”,代表的是从“一”到“十”。为什么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字代表“天干”呢?对这个问题,粗心大意的读者肯定不曾琢磨过,爱动脑的读者尽管有所探究,但肯定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这个奇妙的答案,东汉许慎在他的文字学巨著《说文解字》中其实隐隐约约地觉察到了,但他又没把这答案直白地告诉读者。是他自己没解开这千古之谜?还是故意留下谜底由读者拆解?我们今天也说不清楚。

古人最早的造字方法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象形字为主,这是常识。到了夏商时期,“天干”、“地支”这类的抽象概念也出现了,表述这些抽象概念再用单个汉字就很困难了。但困难难不住我们的前贤。古人表示“天干”这一概念,竟是用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用这十个字组成人体的图案(请看作者所绘“天干图解”)。这也就是说,“天干”这个词语本身说的是“人”。古人的创造力竟是如此奇妙。

中国古人把人体理解为十大部分:

一是头;二是颈;三是肩(上肢);四是胁(胸肋);五是心(脏腑);六是腹(腹腰);七是生殖器;八是股(大腿);九是胫(小腿);十是足(脚)。

这样的理解是很科学的。于是,古人精心挑选了由“甲”到“癸”这十个汉字,用它们的古文字形分别代表人体的这十大部件。这十大对应关系便构成了“天干”的图形。

《说文》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都做了详尽的解说。现在,我们将解说中与“人体”有关的话语一一提取出来,看看许慎是如何认识天干诸字与人体诸部位之间的“象形”关系。

许慎说道:

甲:一曰人头,宜为甲,象人头。

乙:乙承甲,象人颈。

丙:丙承乙,象人肩。

丁:丁承丙,象人心。

戊:戊承丁,象人胁。

己:己承戊,象人腹。

庚:庚承己,象人齐(齐指生殖器——本文作者注)。

辛:辛承庚,象人股。

壬:壬承辛,象人胫。

癸:癸承壬,象人足。

“天干”诸字字形与人体诸部位之形

早期汉字以象形字居多,颇类图形。古人选用十个“图形文字”重组“人体”这一极为复杂的“图形”,这样的创意实在高妙。古人创制“天干”之时,文字早已产生,他们要用“字形”组合“人形”,必然会考虑选哪些字用在这里最有表现力,最能表现人体的形象。这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情。于是我们看到,他们选用字形非常成功,所选各字与要表现的人体部位在形象上十分相近。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巧妙关系:

“甲”:此字字形圆圆方方,极象人的头颅。且上边出头代表头发,下边出头与颈相连。

“乙”:笔画微曲而柔,且极简练,极象人的“脖颈”之形。若不选用此字,那么选哪个字能更好地表现人的这一部位,我看不好选了。

“丙”:此字字形最能表现人的双肩至手腕这一部分。我的感觉是,造字之初好像就是要用它表现人的上半身似的,若把里边的“人”拉长就成了“天”字。请注意:“手”不在此,“手”在哪里下文自知。

“丁”:用它表现“心口窝”,从古文、篆书字型来看十分形象。读者摸一下自己这一部位,便可知道这里是两胁与胸椎的结合部,保护着胸腔里面重要的脏器心肝肺等。

“戊”:《说文》说它是“中宫也”。那么用这一字形代表人的胸腔外廓这一“中宫”部位,再恰当不过。“戊”之右上象胳肢窝,右下象肋条。选用此字表现“胸肋”,构思奇妙令人叫绝。

“己”:“己”字的古文、篆书写法婉柔而曲屈。在人体,则腹部最柔,腹内“柔肠”更与“己”字相似。以此字形表现人的肚皮,巧妙无比意味无穷。

“庚”:此字出人意料地代表着男性生殖器。这是人们从前不知道的,而在我所画的这个“图解”中,此字的本义得以昭然揭出。

“辛”:《说文》说这个字的形状象人的大腿。初看此说不能成立,“辛”的字形与“大腿”确实难以产生联想。但是从“图解”看,用“辛”代表大腿乃是恰当至极,不但外形表现出来了,连骨头也表现出来了,并且髋关节(俗称胯骨)这样的细节都能相当精确地表现出来。

“壬”:此字的上半部与“辛”字的下半,正好组成人的膝部。且此字上半之“千”在篆书中写法曲屈,正可表现人膝部位屈折自如、富有弹性的特征。

“癸”:此字意味特别深厚。它的部首与“登”字相同,为“双止”,恰好是人的脚。且此字下部从“矢”、从“天”,加上“双止”之八出,共有十出,正好是十个脚趾。此字一共十画,更是巧妙无比。

——请看,“图案”与“字形”之间,竟有如此神妙的对应关系!所用的字有些字是不可替换的。比如“丙”,比如“庚”,比如“癸”,不用这几个字就“画”不出人体相应部位的图形来。

在《说文解字》中,“甲”到“癸”这十个字虽然比较集中地放到一起进行解说,但许慎并没给我们画出“天干图”来。从“天干”产生到许慎著《说文解字》,年代相隔久远,而且因为秦始皇焚书十分彻底,西汉时甚至连小篆以前的“古文”都已不能识读,因此东汉许慎研究远古学问,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向人们做一点简单的提示,显得散乱而不集中(《说文解字》是注释篆字的,书中附带注出的“古文”只有千余字)。这样,后人对“天干”本义的认识便一直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次上,甚至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理解它。

“庚”和“齐”,原来都指生殖器。读到此处,大家可能要问了:“丙”字没有两只“手”,那么人怎能没有手呢?天干中的“手”哪里去了?莫不是许慎给弄丢了?古人创造“天干”图形,当然不会产生这种低级失误。原来,“人”的两只“手”在这奇特的“天干图案”中,竟偷偷伸到了“庚”那里,在那里表达着我们前所未知的重要意义。在“庚”这里,两只“手”拱着一个倒写的“入”,那么这个字除了表示“生殖器”这一含义,还会有什么别的含义?原来,“庚”和“齐”一样,在古代都代表生殖器。这也是几千年来的人们都没弄清的。

“庚”的篆书写法,是中间一个“干”,“干”两侧各有一只“手”拱着它。《说文》认为“干”字“从反入,从一”,这样,两“手”拱着倒写的“入”,不是生殖器又是什么?而且它恰好又在“腹”之下。这也就是说,《说文》“庚承己,象人齐”之“齐”不是指肚脐,而是指生殖器。后世“庚”仍有年龄之意,如“年庚”、“同庚”,都说的是“出生”、“生殖”一义。许慎解得“倒入”,帮助我们最终破解了“庚”的本义。

这里顺便说一下《说文》中的“齐”。这个“齐”被许慎放在“肉部”,字形中间是两个“人”,两“人”中间有倒写的“入”(楷写为“丫”)。那么这两人是什么人?又在干什么?读者不妨细琢磨。如此看来,“天干”之“干”必须读“甘”,以前有人把它读为“赣”,那是完全读错了。它既然“从反入,从一”,便是“入”进了“一”,对“一”有所“干预”和“干涉”。“天干”者人也,“干”者性也;“干支”合指宇与宙、时与空。我们从“庚”、“齐”二字中领悟了“干”指生殖器,“齐”字还有男女交媾之义。看来古人造字,对人的繁衍给予了高度重视。古时最缺的是人,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所以从来都把人的“生产”放在突出位置。这种社会现象反映到知识界,便有了文字上对“干”的崇拜——古人日日记“干支”,原来时时在说“性”。

千百年来,神秘的“干支”像个漫无头绪的哑谜,令人混混沌沌无法破解。古人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当我们终于解读这一谜语时,能不由衷地会心一笑?解开了“天干”之谜,便解开了“干”的文化学含义。现在从字形来看,在古代“干”指人类通过性而传承繁衍,而传承繁衍需要“时间”,这样“干”就被赋予了“时间”这一含义。古人认为“上下四方曰宇”,宇即“空间”;“古往今来曰宙”,宙即“时间”,二者合在一起,便指古往今来天地万物。这样,在“干支”概念中,“干”说人“性”而“支”说众兽,就有了深刻的含义。百兽万物代表空间,于是“干支”便是时与空的总和,宇与宙的代称。今后我们再说到“干支”,就说它是“时与空”,是“宇与宙”,我想应该不会错的。古人用“干支”记“时间”,原因就在这里。

 

 天干地支趣源泉

    

中国古代先人,发明了用于记日记时的一套中国文字,数以千年,直至今日,还在中国汉字中保存着,它就是用于记日的“天干”十个字,与用于记时的“地支”十二个字。

先说说“天干”十个汉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请先设想一下:数千年前的中国北方某地区,居住着十个原始部落。它们中间,有着智慧的中国古人,发明了甲骨文。这些文字,是以人工刻制在骨片上而流传至今的。中国汉字的祖先,就在那儿。

十个原始部落,或都有着其擅长的技巧,这技艺,是他们生存发展的生命力。十个原始部落,或都有着最为得意的工具,这工具,是他们生存发展的象征。

甲部落:男人也许善战争。制作头盔也许是他们的擅长。善战者常胜,胜者皆成王。中国商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先王,他的名字就是“上甲”。自“上甲”开始,王位的承接才有了有序可查的历史。所以,甲为“天干”第一位。也许,这个甲部落的头儿,也曾就是其它九个部落共同的首领。从此,甲,就有了“元”,“首”的意义。“桂林山水甲天下”,中间这个“甲”字,无法用别的汉字代替了。

乙部落:男人也许善猎捕。甲骨文中的“乙”字的形与义,源自上古先民猎捕禽兽的绳索。古文字中一个小小的“乙”字,恰似已经编好的绳索的象形白描。这个部落的男人是聪明的:设计布置绳索,以才智取胜于旷野中被捕捉的禽兽。他们给自己的部族冠以“乙”名,其中浸透着自豪与喜爱。有趣的是,上古时代的“上甲”之后的第六位先王“大乙”,就是乙部落中的“成汤”、“商汤”,理所应当成为古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行列中的人物了。“乙”就成为“天干”第二位。

丙部落:男人也许善建筑。挖掘与使用地穴是他们的特长。甲骨文,金文,直到小篆,其“丙”字,都离不开其地穴的横剖面。一个人,生活在地穴中;伸出头,加一横作顶,就成为古文中的“丙”字了。“丙”是“天干”第三位。这个部落的男人,所建筑的地穴,其坚固耐用程度,其方便使用管理程度,其美观大方程度,也许都胜于其它部落。

丁部落:男人也许善冶炼。冶炼粗铜是他们的所长。有趣的是,甲骨文中的“丁”字,完全不是现在所见的“丁”字的模样。它们只是一块块粗铜铜锭的形态白描。该字的读音,却取之于叮叮当当的响声。擅长冶炼的部落,也许有着技术优势与财政优势,成为“大宗”的部族。其中一位叫“武丁”的男人,曾经成为十个部落的总首领,在位五十九年,发动战争,攻占周边许多部落,大大拓展了商代疆土,确立并奠定了商民族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诗经》是这样描述他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四海来假。”“丁”是“天干”中的第四位。

戊部落:男人也许善制造。“戊”字的本义就是斧头。甲骨文中,它就是一把长柄宽刃的大斧。人类制造的最早的工具之一就是石斧。后来,出现了铜斧,铁斧,钢斧,那是后话。我想,他们也许是能制造并使用斧头的男人。这样的职能,应该属于现代意义上的机械工业了或木工了。在“天干”中,“戊”为第五位。

已部落:男人也许善编织。人类最早的编织也许只能是编织绳索。绳索的发明,大大促进与改善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质量。也许,这个善于编织或使用绳索的部族,喜爱用一条绳索的弯曲形状“已”来为自己冠名了,它居“天干”中的第六位。

庚部落:男人也许善加工。谷物的加工,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技能之一。甲骨文中的“庚”字,源于上古先民加工谷物的簸箕。用现代的话说,他们有些类似粮食加工厂的工人了。“庚”部族出现过一位创造历史的人物,“盘庚迁殷”说的就是他的故事。“庚”在“天干”排位第七。“自古人生七十稀”,说得也多少与七有关。直到今日,“贵庚几何?”还是一种同样的意味的民间询问,你的年岁多大了,大概有七十岁以上吧?有趣。

辛部落:男人也许善关押。上古时代为押解俘虏而使用的刑具,它的名字就是“辛”。一个杈形的树技套在俘虏的脖子上,前面再加上一条木棍,就成为最原始,最方便,最有效的“枷”了。美国人后来在非洲大陆捕捉贩运黑人奴隶时,也用使用同样的工具。由于这“辛”字的特殊作用,身为俘虏的命运,已尽掌握在别人之手,“辛苦,辛酸”引申到今。“辛”在“天干”中为第八位。

壬部落:男人也许善缝纫。“壬”字的本义,就是一根长长的骨针的形状。它有着“贯穿而过”及“织缝工作”的意义。用现代话来说,他们应该类似衣服制作工业的工人了。在“天干”中“壬”为第九位。

癸部落:男人也许善飞镖。这飞镖,是一个类似十字的工具,用两块长型木片交叉制成,用于旋转地投掷,猎杀成群聚集的飞禽,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直到今日,与“癸”有关的汉字,多与旋转有关。“葵”,花叶会向日旋转的植物。“暌”,日如旋转着而入地的意思。“睽”,目转之貌等等。“天干”中的“葵”为第十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汉字,代表着中国古代先民商王朝时期的十个部落:战争,猎捕,建筑,冶炼,制造,编织,加工,关押,缝纫与飞镖,十种不同的技能或工具,就成为了他们部族的象征。

人类世界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组成的。没有女人,如何成为人类?有趣的是,中国古代先民文字发明者,在考虑着男人的作用时,同时,也关照着女人。她们就在“地支”中的十二个汉字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也许是指女人生孩子。“子”的本义为“产子”,即婴儿从妇女产门的出生。上古先民,对女人生孩子这一场景现场观察十分仔细,源于当时的产子习俗,不分男女均可参与协助,不像今日有许多避讳。胎儿出生,最先出现的就是胎发,然后是与成人相比相对比例要大许多的婴儿的头颅,然后才是婴儿的身体。甲骨文中的“子”字,形象化地描绘着这样一个情景。婴儿出生,乃人之初始,假借用为“地支”的第一位,是上古先人造字先生智慧中当之无愧的选择:上古先民对于“育产生殖”的崇拜之心、敬畏之义与企盼之情。后用于记时,“子夜”,虽说有着一天的结束,应该也是说新的一天的开始。

丑,也许是指初生胎儿。胎儿出生后的一大特征,便是五指紧握,小小的手攥得倍紧,与人死时的撒手归西成为鲜明对照。甲骨文中的“丑”,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镜头:胎儿的一只手。女人生孩子为“地支”第一,胎儿出生后,自然排序为“地支”第二了。可惜的是,后来的“丑”字,在人们心目中,再也没有胎儿的手的感觉了。

寅,也许应该是处理胎盘。“寅”的本义,就是“导引”胎盘出降。甲骨文与金文中的“寅”字,真实地刻意绘出了胎盘的形状、脐带的牵连,与接生人的双手小心翼翼接引胎盘的下落。它摆在“地支”第三位,理所当然。

卯,也许是育产结束。一个标准的象形表意字,在甲骨文中表现出完全相同的两个符号。它表示:婴儿与胎衣的脱离,母体与婴儿的脱离两层含义。它是古代先民观察到的妇女生育过程中的第四阶段,因而假借表示“地支”的第四位。用于记时,如“卯时”一词,便是早晨五点到七点这一时段。古代皇帝早晨上班依花名册呼唤大臣的名字,自然就称之为“占卯”与“应卯”之说了。

辰,也许是割断脐带。它是妇女“育产”过程中的第五阶段,也被假借为“地支”中的第五位。在甲骨文中,它是一个会意字,表示用石刀割断脐带这一生活事实。后来用于记时,就是指上午七点到九点。由于这个时候还常有“人已起,星还在”的现象,故而引申为“星名”,如“北辰”就是北极星。

巳,也许是包裹胎儿。将胎儿包裹起来,是“育产”过程中的第六阶段。甲骨文中的“巳”,把胎儿包裹得只有一个头和身体;金文中的“巳”,则还有两只手在外面挥动。它的本义,实质就是裹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假借为“地支”中的第六位。用于记时,则表示上午九时到十一时的时段。

午,也许是脱落的脐带。脐带正常脱落,表示婴儿已度过最初夭折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情。它是妇女育产过程中的第七阶段,同时也代表着“地支”排序第七。作为记时,中午十一时到十三时,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午时”。所以,现在的人们中午休息,也叫“午休”。

未,也许是婴儿健康成长着。“未”的本义,就是“未能”,就是不知道婴儿今后能否存活,能否健康长大,就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夭折的意思。古文中的“未”字,有着婴儿四肢挥舞的形象。它只是有着上古先民的对于婴儿健康成长的企盼,尽管它还不是事实,它完全没有现代有些文人笔下的那些恭贺婴儿满月者的虚伪。古人只说“未”,说它还没有夭折。实事求是。“未”在地支中排列第八位。所说的“未时”,当然是指下午一时到三时的时段了。

申,也许是对女婴的期盼。甲骨文中对于“申”的描绘,直截了当地画出母畜生殖器官的外形。当然,也包含着人类母系血缘呈示的代代延续的期望。“申”在地支中排第九位。所谓的“申时”,则指下午三时到五时这一时段。

酉,也许是对男婴的企盼。列为地支中第十位的“酉”字,只要倒转一百八十度,就与甲骨文中的“且”字同源,本义就是男人的性器官。在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男子的血缘,最多只能向下寻索,这就是上古先人智者把“酉”为“且”之倒写的原因。作为相承的“申”与“酉”两字相对,一为女性共祖,一为男性共祖。用作记时时,“酉时”就是下午五时到七时的时段。“酉”到了后来,就成为酒的化身了。以“酉”为组字构件的字,大多与酒有关了,如“酝、酿、醉、醒”,或是说,自古男人喜欢酒?!

戌,也许是婴儿保护神。“戌”的构形,源自一种圆刃而斧身宽阔的短柄战斧。它也许是一位名叫“戌”的神祗。在上古先民看来,这位名叫“戌”的神祗与婴儿的存活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因而,要敬献“戌”,请他保佑婴儿的成长。所以,“戌”被列为“地支”的第十一位。用于记时,“戌时”为下午七时到九时这一时段。

亥,也许是男人的象征。甲骨文中的“酉”,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形象白描图。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男人的生殖器的存在。它的本义,就是生下男孩后,向“亥”和“亥母”进行贡献,以保佑婴儿的成活,祈求氏族人口的兴旺繁盛。“亥”是“地支”中的第十二位。用于记时,“亥时”指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用于记年,“亥年”就成为十二生肖中的猪年了。

有趣的中国古代先人发明的“天干”与“地支”!以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以最简单的图形,最现实的生活事实,表示着男人的劳作,表示着女人的生育,表示着男女有别,表示着男女平等,表示着男女合作,共同构成着中国古代先民的人类生存空间,或许,它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前的人间乐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