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舞南疆——17、特种分队逞强--党中选

  2009-11-22

315,晴。全天担负友军撤退的掩护任务。晚上天气奇寒,入夜度日艰难。好在窝棚搭得厚实,又铺有大量柴草,觉,睡得还是香甜的,只是相互间拥挤了一点。

17、特种分队逞强

三十年前我军的步兵师,其直属管理的分队有高炮营、通讯营、工兵营、侦察连、指挥连、警卫连、汽车连、师医院等。这些分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又叫特种分队。在平时的部队教育训练工作中,师首长特别重视这些特种分队的训练和战斗作风的养成,有时候对他们要求的严格程度,远远高于师属建制步兵团的步兵。可以说,师属特种分队的训练教育和日常管理,不存在任何的“灯下黑”。不管是论作风,还是比技能,那都是当今我国影视明星范伟在屏幕上做广告时说的话:钢钢的!

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上,师属特种分队算得上是拉得出,用得上,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三月十二日,部队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行军,黄昏时分来到我军刚刚攻占的越南重庆县北侧一个叫济追的地方,大家又累又饿。这时,通讯营架线连连长接受任务回来,命令四班务必在当日二十时以前沟通师指挥所与484团的有线电通信联络,实际距离七公里。班长张学民把全班叫到一起说,考验我们的时候来了,还记得我们的誓言吗?七只手臂哗地举起,齐声回答:“人在线路在,要通不要命!”一瞬间,七个人的身影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攀悬崖,爬山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架到,快架到!由于过度疲劳和饥饿,体力渐渐不支,放线和络车也随着慢了下来,每个人的身前背后都浸透了汗水,嗓子眼干渴的想冒烟。无奈,他们再次轻装,暂时丢弃一些东西,身上只留线料和武器,咬着牙,继续前进。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线路也在一米一米地延长。翻过一座山坡,他们抄近路来到公路转弯处。突然前面枪声大作,还夹杂着爆炸声。原来一辆军车不慎压响了敌人埋设的地雷。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敌人布设的雷区。随着张班长“不怕死的跟我来”一声召唤,大家毫无畏惧地一溜烟穿过公路。很快架通了线路,时间只用了三十七分钟。

师汽车连在战斗中先后配属给全师十八个单位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共出车1064台次,安全行驶达129471公里,保证了部队打到哪里,运输任务就完成到哪里。226,夜幕降临。经过一天紧张运输的战士陈祖贵,又接到抢送伤员回国的任务。汽车在崎岖的山道上前进。他机智勇敢,一会儿关掉灯光,挂入低速挡;一会儿突然打开灯光,高速冲过危险区。当行至东溪以北路段时,忽然枪声四起,子弹横飞。遇到了越军的袭击,子弹穿透了他的左脚、左手和头部,他五处负伤,昏了过去。后续车辆的马达声和还在噼噼啪啪作响的枪声把他从昏迷中唤醒。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出:这段公路狭窄,自己的车停在中间,后续车辆不能通过,影响友军的通行,还会增加伤亡。他想,就是死,也要把自己的车子挪到路边,给战友们让出道来。他咬紧牙关,用尽力气,撑起身体,点火,重新起步。他用带血的手,使劲把方向盘向右打。道路被让开了,后续车辆冲过去了。可是他,又昏迷了过去。

师直防化连喷火排在战场上向敌人喷射出的熊熊烈焰,着实让善于钻洞的越军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吃进了苦头,领教了厉害。221485团攻占越南复和县北侧高地后,六连在搜剿残敌时遇到一股敌人利用盖沟负隅顽抗。喷火13班接受任务后现场勘察,发现盖沟的前后已被步兵六连用火箭筒和炸药包炸塌,而敌人仍然从南端沟口附近一个朝天开的洞口向外射击。由于盖沟走向弯曲,步兵火器不能奏效,前去爆破的步兵战士都负了伤。如果喷火器进行平角射击,也同样起不了作用。怎么办?班长郑能富提出用喷火掩护喷火的办法,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郑班长令喷火手温套利用堑壕和杂草荫蔽地绕到洞口左侧七、八米处,另一名喷火手董群发在洞口左侧几十米处做好喷火准备,他自己迅速进到洞口右前方约两米处用卧姿喷火先打一瓶,火焰覆盖了洞口,敌人被迫暂停射击。温套立即跃到洞口旁用立姿无依托俯角喷火再打一瓶。紧接着,董群发迅速跟进,也用立姿无依托俯角喷火再打一瓶。两瓶油全部喷进盖沟,将里面的敌人全部烧死,为盖沟里的越军实施了免费的火葬。

通讯营无线连在战斗中担负着全师对上对下的无线电通讯任务。全连四十多名电台工作人员开设电台16部,先后联络24个对象,3807次,无明显差错,及时准确地保障了师指挥所的作战指挥。223,部队徒步向高平挺进。一台是车台,发电机有70多斤重,整个机件足有420多斤。怎么办?背!他们将机件拆开,每人背一件。连长雷文才抢先背起发电机走在队伍前面,带领大家攀悬崖,走峭壁。全连干部战士背着机器连续行军十三个小时,走完一百五十公里路程,途中还翻越了五座大山,保证了部队打到哪里,电台就背到哪里,无线通讯就通到那里。31,部队正准备向凉山方向开进,零晨四时零七分,突然从电台里听到广州军区电台有急报呼叫,电台一面报告首长,一面架台。当时天黑下雨,周围又没有可以利用的树架设天线,台长翟从宪急中生智,迅速指挥两名干部手扶制式杆架起了天线,于四时零九分沟通了联络。收到了改变部队作战方向,不去凉山去广渊的电报。师首长立即给正在开进中的各团下达了命令,顺利的保证了新任务的及时执行。这次全台同志互相配合,摸黑架机,摸黑联络和抄报,仅用7分钟时间就抄收了一份28组的特急报,创造了无线电架台、抄报的新纪录。

 
  • 标签:特种分队 
  • 此文章被以下用户所推荐:
    向新一代英雄喷火手致敬 | 2009-6-28 2:23:00
    lei(游客)当年防化科马参谋[马玉良]发明全军首创“柱地喷火”[大仰角消灭敌火力点],全军大比武拔得头筹。马参谋曾在砖瓦窑连队练兵场为全连演示喷火绝技。原连长申继祥将中印边界反击战一瓶火油灭两堡战例带到162喷火连[后防化连喷火排]。二排长张云生在强风下50米小俯角一枪贯靶,目标震撼,火油四溅,全连欢呼。……。今天,新一代162喷火兵打出国威军威,演出美轮美奂的喷火战术配合绝技:喷火掩护喷火:先浅喷火阻止敌射击,再连续贯喷、俯喷、无依托喷,为敌“免费火葬”。太漂亮了!向新一代英雄喷火手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 《战例选编》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