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集中看了《蜗居》这部电视剧,之所以会去看,是因为最近身边人很多在议论这部剧
,加上对大众媒体的好奇(究竟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反应现实的尺度是怎样的?)于是花 了一个星期看完了。 开始几集的确反应了现实的买房难问题,可是随后的剧情发展就牵扯到婚外情,三角婚姻 了,不知道是人们为了达到物质而出卖肉体,还是因为出卖肉体才能有物质。吸引我看完 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里面的一个场景,就是里面的李家老太如何和政府抗衡成为钉子户的 一幕。每次看到李老太太出场,句句话反应了社会现实。最终她死了,换来了一套房子。 也换来了给大家的强烈冲击,一条命等于一套房子。其他的人最后都没有很好的结局,除 了海萍靠着自己的努力,其实也不完全是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一套房子,争取了表面的幸 福。 这个电视剧在上海这个城市拍的,虽然片中引用了江州这个城市名字,但是却不法遮盖现 实的状况。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你以后喜欢留哪里?甚至打车的时候司机都觉得除了上海 之外就没发展了,尽管他们一天24小时的开车。之前没有来到上海之前我对它很多向往, 因为我想接近霓虹装点的高楼,想去体验中国现代化的前沿,因为我迷恋的是空气中夹着 的物质的诱惑。我会装点其表的掩饰说自己只有在那样的环境才会有动力。 在上海一呆着就快三年了,学业快完成了,现在每每有人问我未来想在哪发展的时候?我 没有先前的坚持。因为我觉得霓虹会被白昼的赤裸裸隐盖,现在话体现的不仅仅是楼房的 高度,我们的一生追求的不应该是死不带走的物质。当然现实是我们现在还是一无所有, 所以我们会经常无暇顾及更加重要的东西。包括我,面对选择我会考虑的还首选的是物质 的回报。昨天一个好朋友的姐姐生了孩子,早产,小孩子情况不好,我夜里去医院,看见 医院人满为患,收费窗口递进去的是一叠叠红色的纸,还给你的是一张收据,医生会赤裸 裸的和你说要救命至少要花多少钱,此时你会觉得生命从出生开始就和金钱紧紧地联系在 一起了,没有钱甚至你没有生存的机会。社会的评价体系的畸形导致了很多人会去触犯法 律,因为谁有钱谁有权就可以呼风唤雨,达到心理满足。 出生到现在整整的20几个年头,前面的路还得继续走,并且按照自己设计或者是按照别人 意愿设计的路走下去。我要对自己说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心底的真实不能丢,我们可以在 光怪陆离的生活中漂泊一阵,但是仅仅是玩乐一阵而已,长久的生活是一种不断思考纠的 形式。成功的指标有很多,金钱,地位,权利,人际关系。我想我会去追求,因为这是社 会的价值导向,我无法拒绝,但是我也会去娱乐自己的生命,不断增加自己生命的宽度和 维数,因为生命是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应该是完全在自己掌控范围的,这种精准需要练习 。我想我正在这样做着。 看完《蜗居》最后海藻去美国了,这是电视作品的常见的结局方式,把悬念留给未来,但 是也是一种逃避。因为悬而未决,所以引人思考。我期许未来,因为我踏实地走在现在的 每一分钟。我想我们需要一种在交错中思考行为的能力。我想蜗居很小,蜗居很荒谬。因 为我们不需要蜗居! 转载请注明出自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http://bbs.yingjiesheng.com/,本贴地址:http://bbs.yingjiesheng.com/thread-301837-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