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新观念,课改必须迈过的坎

 伯利恒之星(雨) 2009-12-03
李南

主题词:课程改革 转变观念
提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些矛盾逐渐凸现,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进而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偏差、课程评价的滞后、课程资源严重缺乏、班额过大、教师观念和教学水平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现实基础薄弱等都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阻碍课改的最大障碍依然是观念,是教师的陈旧的却又不愿放弃的习惯思维。转变观念,迎难而上,是课改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新一轮课程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各地区、各学校也正如火如荼地进一步展开探索,总结成果。我们高兴地看到,课改正深深的改变着我们的课堂。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偏重结论的演绎而忽视观点的多样性,偏重思想观念的灌输而忽视价值观念的个性养成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说,课改将是一次触及中国基础教育根基并关乎基础教育命运的变革,其结果将直接决定我国基础教育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基本面貌和水平。因此,我们更应该注意到,随着课改向纵深推进,一些矛盾逐渐凸现了出来,一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人们在思考:制约课改继续推向深入的障碍究竟在哪里呢?
有人认为: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偏差,偏离了课程改革的宗旨和轨道。这样的现象不乏其例。比如,为了扭转过去教学中过分夸大学生内隐的、观念的活动而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亲身实践的机会,于是,课堂便一下子“热闹非凡”,学生忙于材料的整理、展示;小组忙于旁若无人的讨论;老师忙于到处转悠,组织指点;听课者则欣欣然以为成果斐然。实际上,“唯活动是瞻”、“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绝对化的做法早已矫枉过正,适得其反。又如,过去是知识掌握,传授成功,有无能力,无暇考虑。现在新课程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探究之风便盛行于各学科,从语数外到音体美,从小孩子到高中生,不问对象,不问内容,“探究”成为“不二法门”。实际上,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得来呢?再如,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于是,对课堂上出现的千奇百怪的言论、观点,老师便是一味言好,或是模棱两可、不置可否。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这些形式化、片面化的做法表面上是在积极推动课改,实际上却已成为课改健康发展的障碍。
有人则认为:课程评价问题,是现阶段课改遭遇的一大障碍。2004年3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吴恒祥的文章《带着镣铐跳不好舞》。作者认为,由于评价改革的滞后性,致使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很多老师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无奈:开课、评课等开放性的场合下,不论是专家、领导、普通老师,几乎是众口一词的以新课标理念来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关起门来评判、总结教师或学校工作优劣时,学生的考试成绩又依然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样的评价方式严重挫伤了参与课改的教师的积极性。同日刊登的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校李志远的文章《这种教学质量监控要改革》也阐明了同样的观点。
来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通讯》的调查报告说明,教师在回答问卷中关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时,同样比较集中地谈到了评价问题。普遍认为目前的评价体系没能与新课程同步,新课程实施缺乏保障。有的教师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评价体系不变,新课程也会旧饭新炒";"如何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是学生考试的分数还是什么?这个问题使教师不敢放手参与课改实践,表现得缩手缩脚";"对于学生不考试的部分他们就不练";还有的教师反映,由于家长担心孩子在中考、高考中吃亏,对课改表现冷淡甚至抵触;还有一位教师提出:"能否给参与课改的学校另辟考试蹊径,以解后顾之忧"。等等。
此外,课程资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班额过大使课改意图难以真正落实、教师观念和教学水平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现实基础薄弱致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等等都是新课程面临的矛盾和困难。
不可否认,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障碍之一。但是,我以为,阻碍课改的最大障碍依然是观念,是教师的陈旧的却又不愿放弃的习惯思维。
习惯思维总是牢牢地控制着我们的思想,要改变它谈何容易!实施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反思,需要教师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需要教师终身学习,这就将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甚至放弃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屡试不爽”的“得分法宝”,让他“一切归零”“白手起家”,显然,这对教师是痛苦的。那么,很多看似合理的理由,其实是不是只是我们掩饰自己的借口,是我们逃避痛苦的幌子?
与以往不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只是教材的局部修改和内容的充实完善,它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课改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此前,面对各式各样名称不同的改革,我们大多已经习惯了“以不变应万变”。事实上很多次课程改革,最终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风停雨住,一切便烟消云散。轰轰烈烈喊改革,扎扎实实抓应试。其中的困惑、迷惘和无奈,又有几人不曾经历,不曾体会?因此,当新一轮改革来临的时候,我们是否基于我们过去的经历,又心存侥幸,以为不过是“一阵风”而已?或者,我们列出一串“责不在己”的理由,其实只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自信的遮羞?
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是教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学生的一切体验活动最终要依靠老师的指导,教师是推进新课程的关键和保证。为此,新课标用专门的章节阐述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问题。事实上,相当多的老师面对新课改都有一种自身素质缺失、难以适应要求的无助与焦虑。在课改实验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老师的不适应。
不适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认失败。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评价制度。普遍认为,评价制度、考试制度不改变,课程改革就难以为继,难以彻底。问题是,评价制度、考试制度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改变(虽然改变是必然的而且已经起步),那我们就得停下改革步伐,等待它们改变么?而且,为什么我们就认定实施课改就一定不能取得好成绩,就一定经不起考试的检验呢?
环境不会适应人,而只能是人去适应环境。“适者存,怠者亡”,等待只能错失良机,终致淘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改变它(我们当然会尽力去改变)时,我们就必须在现有的框架下生存,而且要生存的旺盛,这才是我们的本事。至于成绩方面的担忧,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初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部分人认为搞素质教育就会使成绩下滑,但实际上成功的素质教育一样经得起考试的检验,两者之间并不背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回答记者这方面的问题时说,我认为,着力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不会降低教育的质量,反而会使教育的质量得到本质的提高。真正成功的课改实施者应该让学生得到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提升,知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多阻碍课程改革实施的障碍,都来自我们的内心。“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课程资源的丰缺、班额的大小、学生基础的好坏,都不能阻止我们探索的脚步,而只会激发我们探索的激情。
令人欣慰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几乎是每一位谈到这次参与课程改革实验者的一个最大的体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课题进行的教师问卷调查也显示:教师们普遍反映课改实验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所增强。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或困难时,有近80%的教师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新课程实验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改实验工作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的根本转变,又是课改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记住,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转变观念,主动探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作转变观念的先行者呢?

参考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通讯》2003
《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 陈大伟编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国教育报》2002、2003、2004
《光明日报》2003、2004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