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七
——刑具.刑罚.酷刑篇1
2009年12月09日22:20来源:照片中国
按: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本人平时喜欢浏览和收藏一些老照片,在此,将清末(主要是1911年以前)的部分不系统的、零碎的老照片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清末老照片系列图集: 之一,疆土.古迹.地图3篇、之二, 民俗.民风.民生10篇、之三,皇室.国戚.权贵8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14篇、之五,文教.医疗.传教1篇、之六,工业.交通.通信2篇、之七,刑具.刑罚.酷刑2篇,共40篇2000多幅图片。有心者请鉴赏并勘正。
清朝审理案件时的唯一一张历史图片
清末刑具与刑罚
站笼
站笼
1903 泸州 衙门旁囚犯的父母亲
1903 衙门旁的囚犯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苏州 犯人
![]() 天津 犯人
![]() 刑罚
![]() 1899 昆明 示众
![]() 1899 昆明 戴枷的犯人
![]() 1899 昆明 站笼
![]() 1900 昆明“站”以待毙
![]() 1908 会宁 充军的犯人
![]() 1908 兰州 木笼中的囚犯
![]() 戴枷锁的犯人
![]() 戴枷锁的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犯人
![]() 女犯人
![]() 刑罚
![]() 犯人
![]() 绞刑
![]() 1899 红河 被吊死的囚犯
![]() 行刑
![]() 行刑
![]() 行刑
![]() 行刑
![]() 行刑
![]() 行刑
![]() 行刑
![]() 行刑
![]() 行刑
![]() 人头
![]() 凌迟
![]() 凌迟
![]() 清末当街斩首
前面的人拉着死刑犯的辫子,而砍头者即将行刑,这个瞬间被相机抓拍了下来,可提供历史研究之用。
清末凌迟处死女人
凌迟,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清朝末年拍摄的照片,显示为真正的“八刀刑”处决。八刀刑,刽子手利用一篓编上号码的锋利刀具:第一刀,切胸口(一律从左侧开始,下列其他部位亦然);第二刀,切二头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盖;第八刀,枭首。支解後的尸体残骸放入篓子里,头颅则公开示众,期限不定,这是清朝末年的做法。
从元朝编入法典一直到1905年清朝废除为止,主要用来惩罚三大类的犯罪:
谋逆君主之罪:重大暴动、叛国、谋取皇位。 伦常之罪:子女谋害父母、弟幼谋害兄长,妻子谋害丈夫、奴仆谋害主人。 凶残与不人道之罪:活生生斩断他人四肢(施以巫术);杀害同一家族三人以上;组织帮派以制造恐怖。 戊戌变法后,清廷受内外各种矛盾的冲击,不得不顺应潮流对传统的弊政作些改革。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奏请删除凌迟等重刑,清廷准奏,下令将凌迟和枭首、戮尸等法“永远删除,俱改斩决”。从此,凌迟非人的酷刑才从法典中消失,被斩首代替。
![]() 押解前往刑场的途中
![]() 似乎在给行刑者说些什么....
![]() 对于死,有无畏者,也是恐惧者
![]() 第一刀割完,侩子手在换刀。刺心的疼痛让其在木桩上挣扎的厉害,看后面众人的手就能明白对意志力很强的人,内心绝望得呻吟远比皮肉之苦来的强烈
![]() 第二刀,割二头肌。大致能看清侩子手的表情,恶心?痛苦?还是费劲?
![]() 先左后右
![]() ![]() 二刀完毕,用箩筐把肉装起来,行刑后可出售(据说人们买这些人肉是作为配制疮疥药的原料)
![]() 第三刀,大腿。
![]() ![]() 侩子手向主持官报告,看情形好象只剩枭首了
![]() 枭首
![]() 枭首
![]() 枭首过后就是支解
![]() 支解小腿
![]() 支解
![]() 支解
![]() 支解成七零八碎装入小箩筐
![]() 一个人就这么一小箩筐
![]() 残忍之极
1905年老明信片:清末刑场 (凌迟处死)
![]() ![]() ![]() ![]() ![]() ![]() ![]() ![]() ![]() ![]() ![]() ![]() ![]() 1900年:天津直隶候补道台谭文焕被斩首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曾对十一国宣战、一直对义和团持支持态度的中国皇室急转风向,将责任推给百姓和部分官员,同时开始在直隶等地镇压义和团及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是年八月二十一日(1900年10月14日),曾经支持过义和团的直隶候补道谭文焕在京被捕,经过短暂的审讯后,于九月初二(1900年10月24日)被判处斩监候,接着被押赴天津交给督统衙门(八国联军在天津成立的临时政府机构),于十月十六日(1900年12月7日)在天津北门被斩首,并悬首级于北门以示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