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越南终于从“蠢蠢欲动”到“迅速行动”了!

 月上嫦娥 2009-12-19

惊!越南终于从“蠢蠢欲动”到“迅速行动”了!

2009-12-19 08:59:09 已有评论(1) 周边动态_天天军事网

最近,在俄访问的越南总理阮晋勇同俄方签署协议,将购买6艘俄制“基洛级”柴电潜艇和8架苏-30MK2战斗机。法新社16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越南旨在巩固其对南海一些岛屿的“主权”主张,与加快军事现代化的中国相抗衡。

这个消息,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分析人士称,虽然越南的军事装备大多陈旧过时,但是随着它与中国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上的局势变得紧张,越南已经决定动用大量资源培育一支水下舰队。

这个消息,确实有令人惊讶的一面:一是惊讶,越南终于从“蠢蠢欲动”到“迅速行动”了,让人对南海的形势更加忧心;二是惊讶,我们的“战略伙伴”俄罗斯,怎么暗地给中国使这个“阴招”?三是惊讶,越南人“记吃不记打”的“忘性”,实在是太大。

其实,这个消息也正常,越南作为一个国家,它当然可以买武器;而俄罗斯实际上是一个“人人怀有救世之志”,却早已失去救世之功的“所谓大国”,从苏联解体之后,剩下的只有实用主义了。所以,见钱眼开,也属正常。实际上,俄罗斯对中印军购,也是这样做的。

中国人心中自然不爽,还真不好说出口,用《水浒传》中的“英雄们”的口吻说,那就是:“好一口憋闷的鸟气!”可是,光生这一口“鸟气”不行,要有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办法,要有一个中长期的缜密规划。

综合说来,无怪乎二:一是对内,二是对外。小平同志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解决南海问题,两手也都要硬,这才是“王道”。

首先,说对内——一直以来,在中国说海权,是个“很奢侈”的事情,可以说我们海权宣传、海权教育,做得不是一般的差。

以致于,一直以来,关心海权的大约有几类人。

一是军人,其实也是一少部分,纵然它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可依然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情。这是个非常可悲的一个现实,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二是社会精英阶层,包括学者、教授、高知、大企业家等社会“名流”,这个现象自晚清以降,由于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粉碎了“天朝中央大国”的美梦,让社会精英阶层开始对海权重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直到目前,这种现象没有重大改变。

三是“网人”——实在没有更好的词语,来概括这个群休,也就是在互联网上的活跃分子。这一部分人,比例相当之大,所以基数也相对很大。

09年以来,东海到南海的海权纠纷,纷纷扬扬,此起彼伏,如果用百度搜索“海权”,会有四五十万条目,而相应地搜索“陆权”,只有五万多个。

这个现在,反映出网民关注“海权”群体的巨大。也说明,中国人的海权意识,正在从社会精英阶层,逐渐向下渗透。只是速度太慢了,比牛车还慢。

所以,有一个更可悲的现实是,如果你在生活中,随便去找个人,要与他谈谈海权,弄不好人家反过来指责你是“神经病”。在正常的社会中,上述“三种人”是被看作“没事干”,或者“不正常”,或者“不干正事”的人。

所以,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说起海权,是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实际上,海权对于中国来说,是个无法承受之重!
我觉得,应该大力实行“海权教育”,让海权意识、海权观念、海权忧患大大地向下渗透,要让普通的民众,包括几个亿的农民兄弟,都要有海权意识。

 

中国,纵深万里,进退有据,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七千余年,就靠了“地”。近代以来,闭关锁国,抑制了征服大海的雄心,也蒙蔽了放眼大洋的情怀。

时至今日,如果对一个乡民言,“把你家地,换块鱼塘吧?”

他多半会说,“鱼塘?算了,种地踏实!”

如果,你对一个农民说,“把你家地,换一块‘海’吧?”

他多半会恶狠狠说,“换‘海’?你滚吧,我傻啊?!”

中国人,种地不种海,所以重“地”不重“海”,所以只知地里长“金豆银豆”,不知海里堆“金山银山”——这是个非常无奈的事实,让人痛心疾首。

从鸦片战争起,敌人的坚船利炮,打醒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官员。甲午战争后,中国才开始考虑海军建设与海权结合。而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海权概念,才真正成为社会热点。实际上,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海上贸易对国家的重要性上升,逼着人们重视海权。

可以说,海权对于中国,生死攸关,没有海权,失去了东海,失去了南海,那还有什么中华民族复兴可言?!

其次,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海权旁落、有海无权”的现实,就必须理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建立全新的海权执法体制,

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瑞典、荷兰等国,他们均拥有统一海上执法力量,这种体制一般由一个政府部门主管。

总的看来,各国执法单位,执法职能,实际差别很大,美国海岸警备队,职责范围包罗万象,涉及所有涉海部门的工作。它是美国第五大武装部队之一,与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并列,号称世界第十二大海军、第七大海上空军。它就是一支准军事部队。就连日本海上保安厅,实力也相当可观,11个管区,65个海上保安部,12个航空基地,船只500多艘,飞机70多架。

所以,一个大方向是,把海事执法部门,建设成类似美国海岸警备队的“中国海事执法总队”:这样,可以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分散的装备集中起来,把分散的人力集中起来,形成强有力的执法力量。如果不这样,好像谁都在负责,谁也没完全负责,有些时候,谁也不负责。

再次,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是首要的,就是海军的建设。航母当然要建,不然就鞭长莫及。还有,海军陆战队太少了,应该加强、扩充。

前段时间,有人提出“陆军、海军空军化”,从军队的机动能力、作战能力上看,整体是对的。但还是片面了。实际上,军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整体,概括而言:
一个是陆军精锐化,兵不贵多,贵在于精,就是要管用、要迅速,拉得动、出得来、打得赢;

 

二个是陆军海军化,只要沿海的省份,不妨把改由海军陆战队驻守;这样地面来敌,他们当陆军用;海上有事儿,他们当海军用。这就可以实现,养更少的人,把钱真正花到刀刃上。还是这么多人,去可以做更多的事儿,担负起更多的作战任务。

三个是陆军空军化,只要陆地有与外国接壤的省份,可以改由空降兵驻守,这样地面有事儿,他们当陆军用;天上有敌,他们当空军用。道理与上同。

四个是导弹精确化,导弹就是要藏得住、跑得快、打得准,已有许多论述,此不赘言。

五个是陆海空天一体化,其实就是全维作战的方式,也不多说。

上面几条做不好、不扎实,来谈论海权纠纷,可以说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还是目前状况,我们又有什么对外的资本?

在上述条件基本到位之后,再说对外。

首先,还是用强势的宣传,宣传相关海域是我固有领海的事实。现在国外许多媒体,经常对中国说三道四。甚至信口雌黄地说,“中国太霸道,要把南海变成‘中国湖’!”

实际上,南海历来如此,历史如此,不容改变!南海海疆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中国强大后,强加给谁的。要大声地告诉一些国家,也说给全世界听,一些国家独立以前,连主权都没有,何来海权?

实际上,一些国家他们也知道,中国南海的“九段线”标,地图上是自1947才有,但事实存在已几千年!这是个事实,可他就是装聋作哑,故意“装糊涂”,给全世界看。

其次,要想实现对南海有效管辖,在集中海上执法力量后,在适当之时,应在南海划出若干条纵横航道,让贸易货船与各国军舰分航,对不按规则航行的船只,实施强制管理。

只有这样,“南中国海”才会真正成为“中国南海”。

再次,就是战争,这是不得已的选择。

虽然《孙子兵法》上说,“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又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这段话,总体上看,是“慎战”的,有着很强的“逼和”味道。可是,它不是“惧战”的,尤其最后“为不得已”用得好极了,难道一些国家真的要逼中国“不得已”吗?!!

我是乡下人,喜用乡下话,我老家有言:“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一旦真到了“不得已”动手,会轻轻地打两下,像推拿一样轻松、舒服?

不知道!!

(天天军事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