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几个问题

 冰雪莲 2009-12-22
 一、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的艾尔丝博士于1969年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人体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舌、皮肤、前庭网膜等)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这就象是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在它的指挥下,各种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

      举例说明:剥桔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圆形的;触觉让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它有芬芳的气味;味觉让我们知道它是酸酸甜甜的;用手掂它时运动觉让我们知道它是沉甸甸的。综合这些客观的感觉,才形成对桔子整体的主观知觉。透过这样的认识,孩子知道桔子可当球玩,因为它是圆的;可以用来掷人,因为它是沉甸甸的;可以解渴,因为它是多汁可口的。因此,孩子以后看到电视或图书上的桔子,就会垂涎三尺,要求妈妈买给他,但是,当他们看到同样是圆形黄色的球时,却不会有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感觉统合的功劳。    


      二、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呢?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视觉统合失调的学龄儿童,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翻书页码不对、演算数学题常会抄错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学习进度,在心理上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感。另外,这类患者在生活上还常常丢三落四。

      2、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多数表现为经常忘记老师口头布置的家庭作业或者下节课要带什么学习用具,他们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听不进去。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同时,这类儿童记忆力差。孩子不能让“课堂40分钟”产生良好的效益,而且也会影响课外的正常生活。这种现象如不纠正,时间长了,孩子会在心理上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厌学逃学。

      3、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的感觉。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在学习与生活中则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这样的孩子被家长带到医院请心理医生诊断,总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由于心理上总处在一定程度的紊乱状态,时间一长,必然使学习与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4、平衡统合失调会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鞋左右穿反。由于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会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一个孩子平衡统合失调,往往会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认知热情。

      5、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表现在上体育课时不会跳绳,跑步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在上音乐课时,常常发音不准,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口吃等。虽说这些学习课目不是主课,但是,它们却对上好主课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与促进作用,长久下去势必影响主课的学习。

      据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介绍,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感觉统合系统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与本体统合系统等。

      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后果?

      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具体有以下几点:

      1、先天性脑损伤: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等

      2、神经发育不完全:早产、剖腹产等

      3、怀孕期间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4、活动空间狭小、依赖学步车、爬行不足;产生前庭平衡失常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5、父母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6、幼儿期缺少运动、缺少集体活动等

      7、缺少交流、过度依赖电视、游戏机等

      8、家庭内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意见不统一,孩子长期处于相对立的教养环境下

      9、采用传统的方式,要求太多或过于溺爱放纵,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10、有洁癖的养育人,限制幼儿活动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或活动不足

      11、要求过多,管教过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12、延误校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注意力集中,可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四、测一测您的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

      1.不喜欢被人触摸或抚摩;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

      2.不喜欢碰触某些粗糙的衣物或物品。

      3.遇意外碰伤或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

      4.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摩;过分喜欢碰触某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地重复某动作)。

      5.害怕搭电梯;不喜欢玩秋千、跷跷板、旋转木马等.特别喜欢玩旋转或援摇动的游戏,不会感到头晕。

      6.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

      7.特别怕黑,在黑暗处经常不知所措而哭闹。

      8.经常碰撞淤血或碰伤;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

      9.动作笨拙,活动中经常发生困难。

      10.不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或绘画,或者虽然会做这些,但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

      11.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左右常混淆。

      12.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

      13.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14.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

      15.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

      16.特别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

      17.个性孤僻、不合群,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

      18.常觉得自己很笨,容易遭受挫折,甚至会自我伤害。

      19.个性顽固,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

      五、如何克服感觉统合失调症

      专家指出,孩子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阶段,即:认知、调节与交往。而这些的基础便是孩子具有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纠正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呢?

      一位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认为,先行一步的美国、日本等地从70年代就兴起的“游戏治疗法”,不打针不吃药,对纠正与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症颇有效。比如用独木桥帮助孩子找到“平衡统合能力”;用滑板梯帮助孩子找回“触觉统合能力”。这些对于治疗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极为有益。

      此外,家长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孤独,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与沟通中,刺激、调整与强化自己的各类感觉统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用溺爱或者不信任的目光包办孩子的一切,只要可能,孩子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做。

      因为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有积极性,而且也在其中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比如,孩子在吃“零食”时,家长就可以通过“零食”向孩子发问,让孩子与外界事物、季节、地理等产生“联想”;同样,在孩子“玩耍”时,家长也可以这么做。

      因为,“想象”正是孩子的感觉与外部事物进行碰撞的中介物,其中产生的“火花”就是新的信息、新的刺激。长此以往,就可以使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六、怎样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如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的技术,在中国儿童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