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5)

 cjwid 2009-12-30
(2006-09-30 21:43:48)

 

融会中西,均衡发展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里,只有融会中西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国际化人才。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每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年轻人都应当在中西方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文化范畴中寻找最适合自己,最能体现完整与均衡的文化精髓,并将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时发挥中国人讲求纪律与服从、重视谦虚和毅力以及西方人强调创意与个性,鼓励积极与勇气的特长,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更容易地把握各种要素之间的完整与均衡关系。

中国和西方的年轻人在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或优势。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中国青年和美国青年的优势可以用下表来概括。

 

中国学生

美国学生

求稳务实

有创新精神

有毅力

有热情

讲纪律、服从

有主动性

扎实的理论基础

擅长独立工作,想得深远

含蓄,心里有想法不直说

直截了当地沟通、争论

谦虚

自信

不同意也不说“不”

不同意就说“不”

 

很多人认为,在IT和其他高科技领域内,西方人表现得更为出色,因此中国人只有吸取西方的企业文化才能获得一席之地。的确,IT产业内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和创新的思维确实与西方的科技发达有直接的关系。西方文化直截了当的沟通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以及强调团结合作的观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但在另一方面,当东方国家努力追求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时候,西方人却在试图回归到东方传统的价值理念中,许多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科学家、艺术家都开始认真研习儒学、佛教等东方文化,试图从古老的东方寻找到最为恒久、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实,对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他既需要西方的科技和理性,也需要东方的心胸与美德。相比之下,后者可能还更重要一些,因为东方文化影响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许多中华的传统美德。例如“中庸之道”、“正大光明”、“学无止境”、“人贵有自知之明”、“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在追寻成功时的最好指南。

所以,我要求大家兼顾中西的目的不在于渲染中国或西方的文化,而是要让大家用不同风格、不同背景的思想充实自身,以达到均衡发展的最佳状态。我最想强调的其实是中西文化相辅相成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我认为:

一个人甚至要同时具备多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品质,才能在复杂的境遇中因具体情景不同而运用正确的一种。

用智慧在各种看似矛盾的因素之间主动选择“完整”和“均衡”,这是“选择成功”的最大秘诀。

梁启超曾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青年朋友们,中国是了不起的国家,她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人才中心。这里有无数的机遇在等着你们,只要你们用智慧主动选择,成功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你的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