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 的缩写,信号类型为模拟类型。是IBM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使用模拟信号的电脑显示标准。VGA接口也叫D-Sub接口,是15针的梯形插头,分成3排,每排5个,传输模拟信号。VGA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针连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帧)信号在RAMDAC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拟高频信号,然后再输出到显示设备成像。
RGB:称为色光三原色,分别为红、绿、蓝,使用加色法,直接通到我们的人眼,比如屏幕显示。其数值为R:0--255 G、0--255 B、0--255 RGB值越大,就越亮,所以说当RGB都为255时为白色,相反全为零时为黑色。RGB接口就是分三原色输入的视频接口,日常都称之为色差分量接口。色差分量(Component)接口采用YPbPr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色差分量接口一般利用3根信号线分别传送亮色和两路色差信号。这3组信号分别是:亮度以Y标注,以及从三原色信号中的两种——蓝色和红色——去掉亮度信号后的色彩差异信号,分别标注为Pb和Pr,或者Cb和Cr,在三条线的接头处分别用绿、蓝、红色进行区别。这三条线如果相互之间插错了,可能会显示不出画面,或者显示出奇怪的色彩来。色差分量接口是模拟接口,支持传送480i/480p/576p/720p/1080i/1080p等格式的视频信号,本身不传输音频信号。
VGA的引脚定义和焊接方法

管脚
|
定义
|
1
|
红基色 red
|
2
|
绿基色 green
|
3
|
蓝基色 blue
|
4
|
地址码 ID Bit
|
5
|
自测试 ( 各家定义不同 )
|
6
|
红地
|
7
|
绿地
|
8
|
蓝地
|
9
|
保留 ( 各家定义不同 )
|
10
|
数字地
|
11
|
地址码
|
12
|
地址码
|
13
|
行同步
|
14
|
场同步
|
15
|
地址码 ( 各家定义不同 )
|
选择 3+4 计算机视频线的传统焊法为:(注意 D15 接头一定选用金属外壳)
3+4 线
|
D15 插头
|
红线的芯线
|
脚 1
|
红线的屏蔽线
|
脚 6
|
绿线的芯线
|
脚 2
|
绿线的屏蔽线
|
脚 7
|
蓝线的芯线
|
脚 3
|
蓝线的屏蔽线
|
脚 8
|
黑线
|
脚 10
|
棕线
|
脚 11
|
黄线
|
脚 13
|
白线
|
脚 14
|
外层屏蔽
|
D15 端壳压接
|
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种非常简单适用的焊接方法:就是在 D15 两端的 5~10 脚焊接在一起做公共地,红、绿、蓝的屏蔽线绞在一起接到公共地上; 1 、 2 、 3 脚接红、绿、蓝的芯线; 13 接黄线; 14 接白线; 外层屏蔽压接到 D15插头端壳,褐线和黑线不用接,但是要剪齐,以防和其他线串接。
RGB接口定义和焊接方法
RGBHV

用 75 欧的 BNC 头一一对应焊接即可,非常简单。
D15转RGBHV连接线

RBGHV
|
D15
|
红线的芯线
|
脚 1
|
红线的屏蔽线
|
脚 6
|
绿线的芯线
|
脚 2
|
绿线的屏蔽线
|
脚 7
|
蓝线的芯线
|
脚 3
|
蓝线的屏蔽线
|
脚 8
|
黑线的芯线
|
脚 13
|
黑线的屏蔽线
|
脚 10
|
黄线的芯线
|
脚 14
|
黄线的屏蔽线
|
脚 11
|
|
D15 端壳与 10 、 6 、 7 、 8 连接起来形成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