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数8(经络)-04本2-我酷网Woku.com

 润水 2010-01-02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来源于我国古代对人体解剖的观察研究和针灸及其他各科的长期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归纳而逐步成】为系统的理论。长期以来,它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尤其是针灸科)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特别是现代针刺麻醉的成功,进一步证明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应该努力学习、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遗产。但是,经络学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不够精确和许多没有阐明的问题,有待于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整理提高。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及其生理病理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干线叫经,分支叫络。经络有规律性的循行路线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遍布全身,将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胳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个部分。经脉是经络中的主干,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循行部位较浅,大多没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经脉分正经、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左右对称。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各自分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奇经有八条。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通常把十二经脉加上督、任两脉,合称十四经脉。络脉之中,较大的称别络(别络有十五条,是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通道),由别络分出之细小分支称孙络,孙络浮行在浅表的称浮络。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的生理作用是“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它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里达表,运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发挥濡养:温煦等作用,以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同时,脏腑之间,脏腑与人体其它各部分之间也是通过经络的联系。保持着功能上互相协调,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经络本身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作用,如针刺治疗时的“得气”,就是经气的一种表现,总之,经络将人体各部分联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理上有联系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以及反应和传导等作用。

经络在病理上的作用。主要是与疾病的发生和传变有关。经络失去正常的机能,即经气不利,就容易遭受外邪的侵袭而发病。既病之后,病邪可通过经络由表入里,传入内脏。<内经)说:“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这就具体地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的传入途径。例如,风邪侵袭面表,表现出恶风、发热、鼻塞、流涕、全身酸痛,头痛等症状,若内传可出现咳嗽、咯痰、胸闷胸痛等肺的证候(肺合皮毛);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有时还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大肠的证候。内脏病变通过经络径路亦可反映到体表一定部位,如肝病常见胁痛,肾病常见腰痛,肺病常见肩背痛-,胃火见牙龈肿痛,肝火见目赤等;又可通过经络影响有关的脏腑,如肝病引起肝胃不和,心移热于小肠,肾虚水泛而凌心射肺等。但是,这种传变只能是相对的,是否传变,还要看病邪的性质、强弱,

人体正气的盛衰,以及治疗的得当与否等因素而定。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分经脉和络脉两部分,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它有正经十二条(十二经脉)和奇经八条(奇经八脉)。分别简述如下: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部,在体内每一条经脉又各与肺、心包络、心、大肠、三焦、小肠、脾、肝、肾、胃、胆、膀胱等某一个脏腑有特定的“属”、“络”联系。(经脉与同名脏腑的联系称“属”,与相为表里的脏腑的联系称“络”)

 

(一)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上肢是指屈侧)的称“阴经”,分布四肢外侧(上肢是指伸侧)的称“阳经”。阴经中循行在四肢内侧前缘的称“太阴经”,在中间的称“厥阴经”,在后缘的称“少阴经”。总称“手三阴’,或“足三阴”。阳经中循行在四肢外侧前缘的称“阳明经”,。在电间的称“少阳经”,在后缘(在下肢为后侧)的称“太阳经”,总称“手三阳”或“足三阳”。

说明:※在小腿部和足部,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位置前后互换,肝经在前,脾经在中间。在内踝上8寸处交叉后,才是脾经在前,肝经在中间。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手三阳;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胸,交手三阴。

 

(一)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与主要证候

 

1、手太阴肺经(1)

循行路线:起于中焦,向下网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再从气管到喉,沿锁骨到腋窝上面(中府穴),沿着上肢屈侧前缘,经过寸口、大鱼际肌,到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分支:从腕后(列缺穴)分出,绕到背侧,副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主要证候:咳嗽、气逆、喘息、喉痛、胸闷胀满;感冒恶寒、出汗,肩背痛;小便频数,上肢屈侧前缘疼痛、厥冷,或掌心发热等。   

主治:喉、胸、肺等部位的病证,热病,自汗。盗汗,消渴.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2、手阳明大肠经(2)

循行路线: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缘向上,走在上肢伸侧前缘,顺次经过肩峰、大椎(第七颈椎棘突),进入锁骨上窝。向下络肺,入属大肠。分支:从锁骨上窝(缺盆穴)上行,经颈部到面颊,进入下齿龈,再回绕出来经过口角和上唇。到对侧鼻翼旁边(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主要证候:下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口千,颈、肩和上肢伸侧前缘疼痛,食指运动障碍等。

主治:耳、鼻、喉、头、颈等部位的病证,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3.足阳明胃经(3)

循行路线:起于鼻部,经过眼内角到眼眶下(承泣穴),进入上齿,绕过口角与对侧经脉交会于颏唇沟(承浆穴),然后往后沿着下颌角,经过耳前,循着前发际到前额部。直行脉:从锁骨上窝下行,经乳头,沿腹中线旁二寸到腹股沟、(气冲穴)。有四分支:一支从面颊部分出,沿着喉咙进入锁骨上窝,穿过膈肌,属胃络脾;一支起于胃口,循腹里,与缺盆部直行脉会合于气冲穴,斜行至髀关穴沿下肢外侧前缘。经足背两筋间(解溪穴),到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穴);一支从膝下三寸(足三里)分出,下行到第三趾外端;一支从足背(冲阳穴)分出,进入足大拇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主要证候:高热汗出,鼻衄,口唇发疹,咽喉肿痛;精神失常,惊悸,狂噪;浮肿,脘腹胀满,肠鸣,易饥;头痛,鼻腔发炎,面肌瘫痪。颈部肿大,乳房胀痛、腹股沟、小腿前面、足背第三足趾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主治:头、面、眼、喉、鼻、齿等部位的病证,精神病,胃肠疾病,高热,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4.足太阴脾经(4)

循行路线:起于足大拇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背内侧,经内踝前面,沿胫骨后缘上行,经膝股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穿过膈肌,行于胸部前外侧,再内斜至咽喉,连系舌根,分布于舌下。另一支络向外斜分布于胸胁(大包穴)。分支:从胃部分出,向上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主要证候:食欲不振,倦怠无力,脘腹胀满,大便溏泻.嗳气,呕吐,矢气,黄疸,舌根疼痛,舌运行障碍;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主治:胃肠道疾患.月经病,各种出血,贫血,失眠,水肿,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5.手少阴心经(5)

循行路线:起于心中,属“心系”。分为三支;一支从心系  下穿膈肌,络小肠;一支从心系沿食管上行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联系之脉);一支从心系上行肺部,穿过腋窝前壁(极泉穴),沿上肢屈侧后缘经第45掌骨间,到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主要证候:心前区疼痛,咽喉痛,咽干口渴,上肢屈侧缘疼痛或厥冷,掌心发热等。

主治:心和胸部疾病,精神病,大脑发育不全,以及所过部位的病证。

6.手太阳小肠经(6)

循行路线: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上肢伸侧面的尺侧上行,循肩关节后下方,绕行肩胛部,与督脉交会于大椎,再折而向前,进入锁骨上窝,络心,沿食管通过膈肌,经过胃,属小肠。有二分支;一分支从锁骨上窝经颈侧部和面颊部到外眼角,再转入耳中(听宫穴)。另一分支从颊部分出,斜向眼眶下缘到达鼻根部的内眼角(晴明穴),到眼内角,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主要证候:耳鸣、耳聋,目翳,咽喉疼痛,下颌及颈部肿痛,头不能转动,上肢伸侧后缘疼痛等。

主治:眼、耳、喉、头、颈等部位病证,精神神经疾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7.足太阳膀胱经(7)

循行路线:起于眼内角(睛明穴),向上到额,分布于头顶及耳上部,并穿入颅内,络脑,回出来下行项后,分成二支:一支沿背中线旁一寸多,下行到腰部,络肾,属膀胱,再从腰向下,贯穿骶部,经股部后面的腘窝;另一支沿背中线旁三寸,由项到臀下行,经髋关节后方(环跳穴)及股后外侧下到胭窝,与前一支会合,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方,在足跟部折向前,经足背外侧到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另分支:从头顶分出到耳上方,交于足少阴肾经。

主要证候:小便短少或遗尿,头、颈、背、腰、臀部疼痛及运动障碍,眼球胀痛,流泪,鼻衄,耳鸣,癫痫,精神错乱,中风失语,半身不遂,痔疮,以及胭窝,腓肠肌,足及足小趾等处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主治:头项、眼、背、腰、臀等部位的病证,膀胱的疾病,与本经背俞穴相关的脏腑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8.足少阴肾经(8)

循行路线:起于足小趾下,斜向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经内踝下方进入足跟,再向上循下肢内侧后缘上行,入腹贯穿脊柱,在腰部属肾并下络膀胱,再向上通过肝和膈肌,进入肺中(俞府穴),沿着喉咙,到舌根的两侧。分支:从肺分出,联络心,散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主要证候:水肿、小便短少或尿闭,气短喘促,坐卧不安,心悸、口舌干燥,咽喉肿痛。胸痛,黄疸,慢性腹泻,食欲不振,腰脊疼痛,下肢无力,足心发热等。

主治:肾及生殖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精神病,喉、胸、腰部病证,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9.手厥阴心包经(9) 

    循行路线:起于胸中,属心包,向下穿过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分支:从胸中开始,在乳头外侧的夫池穴,穿出胸腔,上抵腋窝,沿上肢屈侧中线下行,进入手掌心,直到中指末端(中冲穴)。另一支从掌心(劳官穴)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缘到指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主要证候:心悸、心烦、胸闷、胸痛或心前区痛,精神失常,上肢屈侧疼痛,掌心发热等。

主治:心、胸、胃等部位病证,精神病,大脑发育不全,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0.手少阳三焦经(10)

循行路线:起于无名指端(关冲穴),经无名指尺侧缘及第45掌骨间,沿上肢伸侧面的正中,上行至肩关节后面,折而向前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前胸正中,络心包,再穿过膈肌,遍属上、中、下三焦。有二分支:一支从前胸正中向上穿出锁骨上窝,上走项部,沿耳后上行至耳上方,再弯下走向面颊部,到眼眶下方(颧髎穴)。另一支从耳后进入耳中,穿出耳前,到眼外角(瞳子髎),交于足少阳胆经。

主要证候: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眼外角、颊部、耳后、侧头痛,肩、肱、前臂伸侧疼痛,无名指运动障碍等。

主治:颞、耳、胸、胁等处疾病,发热病,便秘,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1.足少阳胆经(11)

循行路线:起于眼外角(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然后由颈部侧面,经肩部,进入锁骨上窝。直行脉——从锁骨上窝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面,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有三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外角;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着胁肋内到耻骨上缘阴毛边际处(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趾爪甲后(大敦穴),交于足厥阴肝经,

主要证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

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的病证,肝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2.足厥阴肝经(12)

循行路线:起于足拇趾背面趾甲后(大敦穴),沿足背第12跖骨间,经内踝前一寸外,沿小腿内前侧上行,在小腿中部(内踝上八寸)交叉到足太阴脾经后方,再沿股内侧上行,回绕外生殖器,经小腹及腹侧,再走到胃旁(期门穴),属肝络胆,从肝往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再沿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再向上经过前额到达头顶。

有二分支:一分支从“目系”分出,循面颊的里面下行,环绕嘴唇;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主要证候:肋胀痛,恶心,呕吐,腹泻,疝气,遗尿或小便不通,腰痛,妇女小腹胀痛等

主治:肝、胆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综上所述,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和衔接顺序如下: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在人体各部分布的规律

 1.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均到达头面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其中手、足阳明经分布在面部及前头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侧头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颊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前额、头顶及枕项部。此外,手少阴心经连于“目系”。足厥阴肝经上至头顶。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及足阳明经均分布在前面(胸腹部)。足少阳足厥阴经分布于侧面(胁肋部),足太阳经分布于背面(腰背部),手三阳经分布于肩背部。

3.四肢:在上肢,手三阴经分布于屈侧,太阴经在前,少阴经在后,厥阴经在中。手三阳经分布于伸侧,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中。

在下肢,足三阴经分布于内侧,三阴经的前后分布与上肢基本相同,只是在小腿下段厥阴经与太阴经位置互换。足阳明经分布于前侧,足少阳经分布于外侧,足太阳经分布于后侧。

概括起来,大致是手三阴经联系上肢和胸部,手三阳经联系上肢和头部,足三阴经联系下肢和腹部,足三阳经联系足部和头部、腰背、或胁肋部。这些关系常可以为针刺治疗,或针刺麻醉选穴时提供线索,如胸部疾病或胸部手术,就可考虑选用手三阴经的穴位。至于耳部,则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上络于耳”、因此,耳针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全身疾病和针刺麻醉。

 

()十二经脉的表里规律

十二经脉分属脏腑,阴经属脏(络腑)为里,阳经属腑(络脏)为表。十二经脉中的每一条“阴经”都和它分布位置相对的一条“阳经”构成表里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和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和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和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和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和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和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它们通过络脉和经别相互衔接沟通,因此表里两经在生理和病理方面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根据这个规律,在针灸治疗时,可选取某一经脉的穴位来治疗和它相表里的脏腑或经脉的疾病。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可以治疗大肠或手阳明大肠经的疾病。

   

()十二经脉的同气相通规律

十二经脉中,每一条手经都和它同名的足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称为“同气相通”。如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都存在着“同气相通”的联系。根据这个规律,在针灸治疗时,某一脏腑或经脉的疾病。可以选用与其同名的另一经脉上的穴位来治疗,如大肠或手阳明大肠经的疾病可以选取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来进行治疗。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组成和作用

  奇经八脉是由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组成,因它们不与脏腑直接相连属,故称“奇经”。其作用有三:(1)调节统率十二经脉的气血,如任脉总督一身的阴经,督脉总督一身的阳经。十二经脉中气血旺盛,可以注蓄于奇经;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也可由奇经补充供应。所以有人把十二经脉比作江河,把奇经比作湖泊。(2)奇经八脉交叉贯串于十二经脉之间,进一步密切了经络之间的联系。(3)在生理病理方面,奇经与某些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如子宫、脑髓等内脏主要由奇经直接联系。

   

()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基本功能及主要证候

   

1.   督脉(13)

循行路线: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沿骶、腰背、项的正中线上行,至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由项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正中线、到上唇内唇系带处,并有支脉络肾,贯心。

基本功能:(1)为“阳脉之海”。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2)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主要证候:角弓反张,脊背强痛,背脊高突,龟背,精神失常,妇女不孕。小儿惊厥等。

主治:中枢神经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发热病,头、项、腰背及运动系统疾病。

任脉(14)

循行路线: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向前进入阴毛部,沿着腹、胸、颈部的正中线上行,到颏下分为二支,经面部到眼眶下部。

基本功能:为“阴脉之海”。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使左右两侧的经脉通过任脉而互相联系,因此任脉对阴经有调节作用,任脉能调节月经,孕育胎儿,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主要证候:月经不调、经闭、白带、流产、不孕、以及气、遗尿、少腹肿块等。

主治:生殖、泌尿系统疾病,胃肠疾病,以及本经所过位的病证。

 

3.冲脉(15)

循行路线: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在腹股沟(气冲穴)处与足少阴肾经相合上行,抵胸后散布于胸中,再向到喉,环绕嘴唇,在少腹有一分支,上行于脊柱内。

基本功能:为“阴脉之海”。冲脉能调节十二经的气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月经,因此,有“冲为血海之说

主要证候:妇女生殖系统的疾患(崩漏、流产、经闭、月经不调、乳少、小腹痛),吐血及气逆上冲等。

任脉、督脉和冲脉,均起于胞中,故有冲脉、任脉、督脉“一源而三歧”的说法,这三条经脉主要调节人体的生殖功能,因此,“调理冲任”是治疗月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温养任督”是治疗生殖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之一。

 

4.带脉(16)

循行路线:起于胁肋部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穴,沿髂骨上缘到少腹部,绕身一周。

基本功能:约束任、督、冲三条经脉。

主要证候:白带、子宫下垂、腹部胀满、腰软无力等。

 

5.阴跷脉(17)、阳跷脉(18)

循行路线:阴跷脉起于足舟骨后方(照海穴),上行到内踝上部,沿大腿内侧后缘,至前阴部,上沿腹胸部进入锁骨上窝,上行喉结旁人迎穴之前,到达眼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申脉穴),沿外踝上行,经腓骨后缘,沿大腿外侧,胁肋后方,从腋缝上肩,经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眦(晴明穴),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风池穴)

基本功能:阴阳跷脉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眼睛的开合和筋肉屈伸运动。

主要证候:眼睑开合异常,目开无力,或目闭不紧。以及癫痫、脏躁等疾病中所出现的抽搐、XX。《难经》有“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之说。

 

6.阴维脉(19)、阳维脉(20)

循行路线: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脾经相合同行,到胁部,沿着胸部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天突穴、廉泉穴);阳维脉起于外踝下(金门穴),向上出外踝,沿足少阳胆经上行,经过髋关节部,循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到前额,再到项后,和督脉会合(风府穴、哑门穴)

基本功能:阴维脉维系各条阴经,阳维脉维系各条阳经。

主要证候:阴维脉的病变主要为心痛、胁痛、腰痛等证;阳维脉的病变主要为寒热长期不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