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情西湖

 独孤岛主 2010-01-06
     我无法表述西湖之美,但我无法沉默。
   白乐天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也是这样,最爱湖滨的绿荫。初秋的杭城是热浪灼人的,但这里,绿树参天,林荫蔽日,清凉无限,连阳光都渗进了绿意,空气也嫩绿了。 搭一艘游轮 ,驶向了湖中最大的岛——三潭印月,耳边是哗哗的水声,身边是悠悠的湖水,举目远眺,朦胧的湖水与天相接,水天一色,湖的四周便是若隐若现的山峦,南北两座高峰高耸昂然,朦朦胧胧,美得别具一格,这时我真正领悟到了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上了岸,极目远望,三座葫芦形的石塔耸立着,塔尖玲珑剔透,像用水晶做的一样。塔身,是一个美丽而又朴素的空心的圆球,和波光粼粼的湖水浑然天成。漫步岛上,穿梭于长长短短的曲径回廊,高高低低,满眼是应接不暇的绿。我喜欢绿,喜欢微风轻拂,也喜欢狂风大作。梧桐、绿柳、水杉、桃树……无论在杨公堤、苏堤、白堤,还是环湖的任何一处,都这样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乘游船返程途中,听导游讲解西湖的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大致了解了她博大的文化底蕴。荡舟摇橹间,你似乎从战国走到五代;经历了唐宋元明清。西湖更是人文荟萃。白居易、苏轼等人文墨客留下了大量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济公、许仙、白娘子等神话传说,加深了西湖的神奇色彩,分布在西湖的各个角落,极大地丰富了西湖的文化内涵。

图片
     曲院风荷是赏荷的盛地。荷叶田田,风姿绰约,那层层叠叠的绿,沁人心田,心境也就温婉起来。荷花,有才露尖尖角的荷苞,有妖娆地绽放着的,还有开过只剩下两三瓣的,依然盈盈,青色的莲蓬也不少啊。到了一处,可以近距离接触莲花、荷叶,直接置身于莲的清芬中了。莲花很高,恰如《西洲曲》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如果能划小舟误入藕花深处,那一定是最美的交通失事了。我只能想往那种境界了。

图片
        找一条石凳坐下来,面对西湖,一个人静静发呆,任时光悠然消逝。我突然觉得西湖正凝视着我,正如我凝视着她,我甚至可以触摸到她轻柔的呼吸。这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我登泰山、观长城、访北京,以及其他所有我有幸涉足的景区,与我来说,都只是一处风景,但西湖,却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地方,她的宁静祥和,水波不惊,似乎正在与我促膝长谈。时间不断的从摇摆的柳丝中溜走,悄无声息的将我与西湖分开,是该向西湖说声再见了,踩着湖边明亮的灯光,我有点不舍的缓缓而行,生怕惊醒小憩中的西子,就在这种矛盾中,我告别了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只能欣赏她靓丽的容颜,却不能在我烦躁、痛苦的时候,享受到她所赐于的温馨、宁静和安详。我,什么时候能再次见识你的似水柔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