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篇 01 再走近一步进行拍摄 为了拍摄更好的照片,首先必须考虑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不要仅随意地从所处的位置进行拍摄,而是要对确定距离感有明确的意识。这样做可以决定构图效果,使原来普普通通的纪念照片变成一幅好的作品。
缩小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 尽管只是缩短了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背景构图也会发生巨大变化。你会感觉到走近一步,改变原来的拍摄位置后,略带特写感觉的照片更容易拍摄,构图也更容易。这时候请不要使用变焦,对被摄体的大小和裁剪均通过移动相机来进行。这样可以抓住距离感,在以后使用变焦时也会使表现力更丰富。 不能在拿起相机后才开始考虑 要事先仔细观察被摄体,抓住其特征 不光是人像摄影,大家是否一直都是从所处的位置随便地直接开始拍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拍摄技术是很难得到提高的。拍摄的基础就是从考虑与被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开始的。在准备开始拍摄照片时,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去取景。如果简单归纳业余拍摄者与专业摄影师之间的区别的话,那就是画面的张力有着决定性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摄影师所拍摄的照片没有任何疏漏,包括照片的余白和裁切构图都经过了严密的计算。这样可以使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虽然我们无法立刻学会这种手法,但只要能再走近一步进行拍摄,就能够使构图发生巨大变化。想要有意识地去进行拍摄,第一步是在自己的意识中明确自己希望用什么形式去表现什么内容。 大胆取景,切取被摄体的一部分
应用篇 02 考虑背景和人物的位置关系 是否大家也曾经因为过于专注于捕捉生动的表情而忽视了背景的选择呢?虽然没有必要找特别讲究的地方,但如果将一些多余的景物收进了照片,的确会使精心拍摄的照片黯然失色。希望大家能稍微注意一下拍摄位置,将自己拍摄的纪念照片提升一个层次。
相机与被摄体的位置关系很重要 广告牌进入了背景,所以需要移动相机的位置,让广告牌在人物的正后方,将其遮住,使其不会出现在画面中。不需要搬动广告牌,只需要拍摄者向旁边移动一步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也就是使相机的位置和人物以及背景物位于一条直线上。利用被摄体来遮挡障碍物也是专业摄影师常用的拍摄技巧之一。 不想收入画面的景物 可以利用人物和相机的位置来解决 旅游观光进行拍摄时,背景内经常会包括各种各样的景物。如果是地名标识的话,倒是可以成为美好的回忆,可要是写着“闲人免进”的警示牌的话,恐怕就没人想把它收进画面了。即使肉眼观察时觉得不会进入画面的周围景物,有时候也会因为镜头视角(拍摄范围)的影响而进入了画面。必须养成通过液晶显示屏对画面进行确认后再按下快门按钮的习惯。如果发现了多余的景物,可以稍微改变拍摄角度,选择能够将其遮挡在人物背后的位置进行拍摄。这样简单的改变就足以拍出好的照片了。随着对相机、拍摄技术的了解更加深入,人们总是在希望能拍出更好的照片的同时,反而容易忽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所以对于这一点一定不要大意。 不仅要注意多余的景物以及广告牌 对背景的形状也要加以注意 在确认背景内没有多余景物或广告牌后,还需要对背景部分的形状加以确认。图示中的照片是在树前面拍摄的,树杈与人的头部呈复杂交叉,就好像人头上长角了一样,这可不太让人满意。这种情况下,应该稍微改变拍摄角度,选择更能突出人物的比较单纯的背景。这样的话,照片会很清爽,更有人像照的感觉。将照片送给对方时也会令对方高兴。 应用篇 03 利用位置关系拍摄搞笑照片 如果去很特别的地方游玩,也可以采用非常规的拍摄方法,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意,尝试拍一些别致的照片。虽然说是日常拍摄,也不能总是摆出“V”字手势吧,那太无趣了。即使不用特殊器材,也可以拍出有趣的照片。
首先确定背景和人物的站立位置 在利用视觉错觉的同时 确定雕塑和人物的位置关系 调整人物与背景中雕塑之间的距离,让背景更有立体感。人物光是斜靠着的话,与背景中雕塑的关系不会显出什么变化。为了使人物与雕塑成像的大小相同,需要使人物站得离相机更近一些以使比例协调,这样就可以保证与背景之间的平衡了。寻找人物与雕塑协调的位置,尝试各种不同的姿势,这样就能拍摄出类似上述例子那样的照片了。例如抚摸雕塑的头部或者接吻这样实际上很难实现的动作,也可以通过对背景和人物的配置而成为可能。搞笑照片是指灵活运用了视觉错觉所拍摄的照片,需要将创意和技术融合起来才能完成。类似这种可利用的景物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通过变焦调整统一拍摄对象的大小 利用远摄端的成像特性 使景物大小接近真实尺寸比例 对人物和雕塑大小尺寸的调整,最终可通过变焦操作来进行细微调节。大家都知道变焦分为广角范围和远摄范围,灵活运用它们各自的成像特性可以使人物与雕像的大小比例相同。使用远摄范围可以如图所示那样将背景拉近,能够使两者的大小看上去一致。最终阶段请使用变焦的细微调整来确定成像大小。即使实际上各自的大小尺寸相去甚远,也可以通过利用镜头的成像特性和对各自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的手法,来将大小差异很大的景物收进同一张照片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