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篇 04 即使在明亮的场所也应充分利用闪光灯 在室内窗旁进行拍摄时,经常会发生虽然看上去光线足够但实际拍摄出的照片中,人物变成漆黑一片的现象。这时候就应该使用内置闪光灯,它可以提供拍摄所需的正面光线,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得到稳定的拍摄效果。
逆光场景中选择使用闪光灯强制闪光
在闪光灯上加上“彩色滤镜”进行拍摄 灵活运用,改变闪光灯的色调 使用闪光灯可以考虑室内、室外等多种方式,还可以考虑不是将其单一地用于照亮被摄体,而是尝试进行更加有趣的拍摄效果。例子照片是将包糖果用的透明包装纸遮在闪光灯的闪光部位后所拍摄的。可以看出闪光灯灯光染上了颜色,与周围的氛围很和谐。闪光灯虽然很方便,但因为与阳光是同一色调,所以照片有时候会泛白。而给闪光染色后就可以融入现场的氛围,获得有趣的效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闪光灯闪光进行的着色,不会对背景色彩带来影响。 应用篇 06 整理人像照片的背景 以人物为主体的人像摄影与注重背景的纪念照片不同,采用简单的背景会使人物显得更具魅力。下面对可以称为是人像摄影基础的一些最简单的拍摄技巧加以介绍。
选择容易简化背景的场所 保持背景与人物的距离 仔细调整,确保背景精简的构图 要想使人物的背景变得清爽,很重要的一点是选择拍摄的场所。在背景杂乱处所拍摄的照片很难强调人物本身。这时最应注意的部分是作为人物背景的自然景物。如果背后景物靠近人的面部,照片会变得非常繁杂。还要注意避免道路或建筑物横向通过人的头部,最重要的是尽可能选择不会将这些东西收入照片的拍摄场所。另外,即使这些东西被收入构图,只要不在面部或头部的位置也相对不会那么显眼,所以对拍摄角度也要加以注意。图示例子是将拍摄场所稍加改变、使背景变得更远来拍摄得到的。 使用镜头的远摄端,进一步整理画面
使用广角端难以进行简化的远景 采用远摄端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 采用广角端时,收入的背景总是会比较广,即使对拍摄距离和场所进行调整,也很难获得很好的背景简化效果。而使用远摄端则能够像图示那样将背景化繁为简。其中的原因就是视角(拍摄范围)的区别,视角比较狭窄,所以能够轻易限定成像范围。尽管背景中简洁的部分面积很小,但只要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够使自己拍摄照片的背景非常清爽。同时对横向穿过面部的远处的树林进行了调整。能够拍出这样人物醒目突出的照片的秘诀就是同时运用合适的拍摄位置及恰当的焦距。 应用篇 08 改变拍摄角度使人物的腿显得修长 没有谁不喜欢自己的腿能显得修长一些,但如果采用通常的视线角度来拍摄的话,很难获得这样的效果。不过略微改变相机位置,就能很容易地改变腿的长度了。
拍摄角度不同能够使照片效果发生很大变化
腿显得最长时的拍摄角度和焦距 随着相机拍摄位置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也会有很大区别,这是相机角度随相机位置高度变化而改变所引起的现象。采用不同的拍摄方法时,所强调的部分也会根据相机位置发生改变。镜头特性使最接近镜头的物体变大,这一点在前面的内容里也已经谈过了。从上方俯拍人物时,距镜头最近的人物头部变大,而如果是从下方仰拍的话,距镜头最近的腿部就会放大。因此前者会显得头大腿短,而后者则可以利用腿部放大的效果使腿显得长一些。在实际拍摄时,进一步改变镜头的焦距,采用广角端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因叠加了镜头的变形效果,所以这一倾向更得到了夸张。也就是说,要想腿显得长,就要使用广角端的同时降低角度进行拍摄。 应用篇 9 拍摄集体照时要注意人物的位置 家人或团体一起拍集体照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不过,大家是否总是排成一排,并且是以习以为常的姿势进行拍摄呢?即使是集体照,只要稍微掌握点诀窍,也能变成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其秘诀就隐藏在人物的排布上。
配合儿童的视线进行拍摄 大人降低至与儿童同样的高度 可以捕捉生动的表情 首先要注意的是,儿童与大人的身高完全不同。如果直接站立拍摄,儿童就会被大人们所淹没,变得完全不显眼。理想的方式是所有人的面部都在同一高度,所以需要大人们蹲下来,降低至儿童的高度。这样可以使所有人物的面部都处于相同水平,使照片囊括所有人的表情,成为完美的集体照。这时候不必非要将所有人的全身的都收入画面内。重视表情的话,即使仅有上半身也足以成为一张好照片。如果想展示孩子穿着的服饰,可以在集体照之外另行拍摄孩子的单人照。不要试图将所有内容都收进同一张照片,可以分别有目的地去拍摄不同的照片,这样能使所有照片都显得更加生动。 站成一排非常无趣
为了突出作为主角的孩子,将其安排到最前方。明确主角,突出照片的主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