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构主义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昵称749970 2010-01-17

建构主义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              理论基础

纷繁多彩的建构主义的根本点是:反对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本质主义,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个人性和情景性,反对知识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观点,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主动地意义建构而获得。[]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改进传统的再现性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建构性学习模式。要将那些学生感到对自身无意义的知识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那些抽象的科学知识变为生动的学习内容,将原本单调、枯橾的课堂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将教师要教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而使学生得以引导和启发,从而使其变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或学生渴求探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建构起新的知识点。本文以《氧族元素》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

二、教学设计的思路和程序

1、    创设情景

《氧族元素》一章要求学生学习氧族元素概述、硫及硫的化合物,并通过硫的化合物的学习进一步研究空气污染。在教学的开始就要创设情景,放映“美丽的大自然”及“环境污染”方面的画面,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为本章的学习创造极为丰富的情景。同时,通过二者的对比更能建构起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热情,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的意识。

2、   通过问题引发思考,建构新知识

传统的《氧族元素》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再现性教学模式,教师直接教给学生课本中的表61,或者再给予一定的讲解。根据建构主义的思想 本节教学可以设计成通过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对话、总结,最后建构出表61的所有知识点。在这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使学生的先拥知识得以巩固和迁移;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得以发展;学生真正地体验到自己建构知识的乐趣;并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3、   以先拥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习了碱金属、卤素和元素周期律后,学生研究元素性质的感性知识和理论基础已经具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先拥知识去类推其它元素的性质,故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先拥知识为基础去建构本节知识,并为以后的各族元素的性质探索提供方法和范例。

4、    重视过程、实现对话

在探索氧族元素的化合价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分析、推理得出氧族元素的化合价,也可以根据已知物质H2S SO2 SO3 (或H2SO4 Na2SO4)的化合价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氧族元素的化合价。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个过程和方法,并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较高层次的问题。如按照稳定结构理论S只能表现出-2价和+6价,但为什么以+4价态存在的二氧化硫是那样的稳定?在整个教学中贯穿着和学生的平等的对话,体现着知识的建构过程。

5、    营造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绝对权威,书本绝对权威[]。学生在高压之下没有自由的空间,没有舒畅的学习环境。本节教学通过问题的讨论,师生的对话,营造了浓厚的民主性的教学氛围,并通过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增强了自我实现的感觉,激发和形成了学生的科学主人的精神和态度。

三、《氧族元素》教案设计

课题     氧族元素

[]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1使学生了解氧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2使学生了解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单质和化合物性质的递变关系。

2.          能力目标

2.1提高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去研究同族元素的能力及类比推理能力。

2.2使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深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2.3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4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际的科学素养。

3.          思想情感目标

3.1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情感。

3.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 教学重点

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      氧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 教学难点

氧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1.      运用元素周期律去引导学生研究重、难点

2.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3.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以求得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大胆的推理。

4.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建构知识

[] 教学方法

问题启发、探究

[] 学法指导

1.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

2.        学会查阅资料。

[] 教具

多媒体課件、元素周期表

[] 課时安排

一课时(一、氧族元素)

[]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用authwere課件放映“美丽的大自然”及“环境污染”的画面,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书:第六章 氧族元素、环境保护)

2.      让学生查阅元素周期表,氧元素所在的族及本族元素的种类。

(板书:第一节 氧族元素 (OSSeTePo))

3.让学生自由讨论本族元素与生活的哪些方面有联系。

()  讲授新课

1.      Powerpoint課件展示表6-1的第一、二纵行。

1.1 介绍我们研究的元素。

1.2 为什么不研究Po

1.3 适度介绍居里夫人与Po及居里夫人,以其精神教育学生,并鼓励学生课后研读《居里夫人》。

2.          原子序数

2.1 引导学生回忆氧的原子序数。 (教师用键盘输入)

2.2 教师引导学生推出其它元素的原子序数。(教师用键盘输入)

2.3 引导学生总结原子序数推算法。

3.          核外电子排布

3.1 引导学生复习OS的核外电子排布。

3.2 引导学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去推算SeTe的核外电子排布。

3.3 引导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推算SeTe的核外电子排布。

3.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3.33.4所得到的结果是统一的?

4.          原子半径

4.1 让学生想象氧族元素的各种原子的模型。

4.2 教师单击鼠标,显示原子模型图及原子半径数据。

4.3 引导学生推导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5.化合价

5.1 提问学生氧的化合价(用键盘输入表中)

5.2 为什么氧在一般情况下只显-2价?

5.3 引导学生从已知物质H2SSO2SO3(H2SO4Na2SO4)中推出硫所具有的化合价。

5.4 按说硫只有-2价和+6价,为什么硫还会表现出+4价?(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大学《无机化学》相关内容)

5.5 单击鼠标,显示SeTe的化合价。

6.          单质的物理性质

6.1 颜色、状态

6.1.1 学生回忆OS的颜色、状态。

6.1.2 教师单击鼠标,显示SSeTe的颜色、状态。

6.2 “两点”(熔、沸点)

6.2.1        学生回忆O2的熔、沸点。

6.2.2        引导学生根据其它元素的存在状态及卤素“两点”的变化规律推导氧族元素“两点”的变化规律。

6.2.3 教师单击鼠标显示SSeTe的熔、沸点。

6.2.4 引导学生小结变化规律(并和卤素、碱金属元素对照)

6.3 密度

6.3.1 学生回忆O2的密度。

6.3.2 引导学生推导其密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卤素、碱金属对照。

6.3.3 教师单击鼠标,显示SSeTe的密度。

7.          氧族元素化学性质

7.1 复习碱金属和卤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7.2 引导学生利用元素周期律,类推氧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性及递变性的规律。

7.3 氢化物

7.3.1 引导学生根据化合价写出氢化物的化学式(教师用键盘输入)

7.3.2 引导学生根据对角线法则及卤素形成氢化物的条件判断氧族元素形成氢化物的条件及其条件变化的规律。

7.3.3 引导学生小结氢化物稳定性的递变规律。

7.3.4 根据卤素氢化物的酸性变化规律类推氧族元素无氧酸的酸性递变规律。(增强)

7.4 氧化物

7.4.1 引导学生根据化合价写出氧化物的化学式。

7.4.2 引导学生根据化合价写出最高价氧化物、及对应的水化物。

7.4.3 引导学生根据化合价估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递变规律(减弱)。

7.5 利用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主族、对角线法则)判断氧族元素的其它化学性质。

7.5.1 和金属反应。

7.5.2 和非金属反应(和卤素比较)。

(三)小结:单击鼠标,显示建构的表61,并小结本节知识(原子结构相似性和递变性)

(四)迁移性训练:

含有硒的保健品已进入市场,已知该元素与氧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i.              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

                                                   ii.              单质硒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iii.  硒的原子半径比硫、溴的原子半径大。

                                                 iv.              单质硒的氧化性比氯弱、比溴强。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预测:

本节教学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类比于碱金属和卤素,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实现教学目标,效果应是比较好的。但学生对刚学了的周期律运用的尚不熟练,故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能做到循循善诱,逐步深入,并要善于激励和启发学生。

 



参考文献

[①] 刘书锋 刘学惠 郝靖 《建构主义课堂解读》载《全球教育展望》[J] 2003年 第三期 第52

[②]  钟启泉 裴新宁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