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刻理解财务职能

 digman 2010-01-20

深刻理解财务职能

1已有 8 次阅读  3小时前   标签:  财务  职能 

财务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真正看懂了财务报表,才算真正掌握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作为财务人员应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尽快从事务型会计转向管理型会计,为决策层及时提供准确的、适用的财务信息。

SAP系统中财务会计模块一般分为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四个模块,而这四个模块又是相符集成的,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数据来自于业务部门同时系统会自动更新总账数据。这种自动的账务处理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为了节省工作,更主要的是它对财务会计本来意义的回归,它以货币的形式记录企业的业务,同时保证了会计资料的实时性、完整性、正确性、丰富性。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财务人员转型的第一步是要全面了解业务,规范业务部门的生产经营,在SAP上线初始时,我带领着其他五位同事,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调研,并与已有的标准流程进行分析、对比,在融合了泰兴的经营实际,最后在项目部的帮助下完成了泰兴公司的业务流程。上线后,在实战中,我们通过系统中数据生成情况来查看,各模块有没有按标准的流程进行操作。并对系统中的数据与系统外的数据的差异的原为进行分析,对查出的问题,通过周报的形式与业务部门相互沟通,探其是操作错误,还是没有理解业务的实质,如选错订单类型、结算规则、市场细分的物料号的选择等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财务人员会进一步了解业务的发展过程,业务人员也会进一步了解经营的实质和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这样泰兴公司初步完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大家对销售开票、销售发货、采购收货、发票校验、盘点、创建项目、项目关闭有了理性的认识。

当我们对业务和系统有了理性的认识后,财务人员进入了转型的第二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在SAP系统中企业的经济活动表现为流程,而流程又分为不同的层次,有战略层、模式层、操作层。企业不同层次的人,关注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颗粒度是不同的,流程的层次不同,我们分析的层面也是不相同的,对于高层关注的是企业的整体的运作,中层关注的是企业的局部管理,操作层关注的是明细流程,财务人员的职能就是能对企业的三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从时间、质量、成本、收益、风险这五个方面进行不同层次的剖析和探究,并最终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不同层次的人进行决策支持。

    从时间上考虑:从时间方面去分析一个经济活动,就是看这件事做得是快还是慢,快,有多快,慢,有多慢;本公司经营活动有两层,实质上就是,从客户手中收取现金投入到公共设施铺设中,又一方面现金采购能源材料,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客户手中之后,收回更多的现金,然后再将再次投入,输送到客户那里再收回更多的现金,如此不断周而复初,每转一次,如果可以赚钱的话,转得越快,钱赚得越多,如果亏钱的话,转得越快,钱亏得越多,钱在整个这个过程中,转一次有多快,转得快,从财务角度来说,赚钱或亏钱的效率就越高,转得慢,赚钱或亏钱的效率就越低。对企业经营活动,看一看钱在不同经营流程环节转得是快是慢,多快多慢,这就是以财务的角度以经营活动的时间方面进行分析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周转率一系列指标给不同层次的人员参考。对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报告报给高层管理人员;对营运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报告报给中层管理人员;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报告报给操作人员。

从质量上考虑:我们明白,现在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质量第一,客户至上。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是分不同类型的,因此,客户也要相应的进行分类管理,其本质是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我们可以通过客户服务指标、客户关系指标的变化,从一是看过去、二是看别人、三是看预定的目标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适时提供给不同层次的人员。

从成本上考虑:首先我们将成本流分成直接成本流和间接成本流,直接成本流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生产转为产成品,燃气销售的采购价格受市场的控制,同时基本没有直接生产成本,燃气接驳的主要采购来自于内部公司华鼎,直接生产成本来自于内部公司工程公司,介于以上原因在这方面财务没有什么控制点,财务人员只要以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为主;间接成本流说白了就是期间费用,财务人员以计划为主要控制点,并能合理分析间接成本分摊、分配的原则。

从收益上考虑:财务的职能主要是看营业收入的生成,最要关注的是主营收入的来源,我们的职能是要能对市场做一个个细分,细分主营收入的来源的环节,例如:接驳业务中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各种接驳类型对整体利润和销售额的贡献,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不同类别的客户,不同的分销渠道哪个对公司最有价值,价值的周期有多久。如果改变接驳收费方式,是否能够扩大公司接驳量,量的变化有多大等等。我们的职能就是要提供可行性数据给决策者。

从风险上考虑:企业内部的环境变化、外部的竞争对手、政策制度的变化、税收的调整、外部的需求和企业能力的平衡、业务运行与资金供给的平衡,我们要时时关注此类的信息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方式;还有日常对票据的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的管理、印章管理、合同管理要按相关制度随时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