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GTDLife在交流圈里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GTDLife问读者:我们要朴素化自己的GTD系统,就需要精简自己的清单数量。
问题来了:除了“下一步清单”是必须的,还有哪个清单是我们所必需的?
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共同成长~~
这个问题得到了大家踊跃的回应,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大家如果有什么有意思的话题也可以在交流圈发布哦,让我们一起在交流中成长吧。
这是《重新认识我们的清单》系列文字的一篇~
==================================================
在本篇,GTDLife尝试和大家探讨一下精简清单的具体方法,您有可能认同,也有可能不认同,不过不管怎么样,都希望您将您的想法发给我,或者通过交流圈和大家交流,谢谢。
清单的精简思路都是一样的,只是存在两种诠释。
通过和twhsi的交流,推荐一种筷子式清单系统:
第一根筷子:任务清单
第二根筷子:下一步行动清单
这里面需要解释一下:
1.为什么这两个清单不能被“精简”?
- 首先,“下一步清单”是绝对不能精简或者合并的,我想这个应该能达成广泛的共识。
- 其次,David Allen提到的各种清单,比如“将来也许/可能清单”“等待清单”“工作清单”等等,其实性质都是一种“任务”,只不过用途不同罢了,DavidAllen之所以分的这么详细,我估计可能是他的Item比较多,如果说你属于像我这样的“普通生活”(每天邮件少于50封,每天的stuff少于20件,每天的日程表常常排不满),建议你还是考虑精简清单~呵呵~
2.为什么其他清单可以被“精简”?
- 就像前面说到的,其他清单都可以当作“任务清单”的一部分,当然,必须再次强调一下,这样只适合像我这样“普通生活”(每天邮件少于50封,每天的stuff少于20件,每天的日程表常常排不满)的朋友,呵呵~
3.为什么“下一步行动清单”不能和“任务清单”合并?
The Dark Knight trailer
- 他们的高度不同:“任务清单”是对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总览,类似于Bonsai中的outline的概念,我们需要注意细节,关注每一个“下一步行动”争取第一次就做到最完美,但是我们仍然必须有时提高自己的检视高度,从而做出整个人生的规划,整年的计划,这应了那样一句话“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他们的回顾周期不同:“下一步行动清单”应该是每天回顾,而“任务清单”则应该是每周回顾
筷子式清单系统 使用起来和我们以前使用的没有什么两样,软件不用换,方法也不用做太多改变,只需要把清单精简一下即可~
很多刚入门的GTDer对庞大的GTD系统望而生畏,继而选择放弃~
如果你过得只是“普通生活”的话,建议你可以试试筷子式清单系统。
这个“重新认识我们的清单”系列介绍的重点将是清单在Bonsai上的使用,敬请期待~
================================================
这是GTDLife发布的《重新认识我们的清单》系列文章~
现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
1.关于我们的清单大家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或者希望GTDLife和大家一起分析的? 2.对于已经发表的《重新认识我们的清单》在写作方式上和内容上有什么建议?? 3.如果这个系列的内容对您有一点点启发的话,希望在自己的blog上写出来(一定要写 出来才会深刻) 4.如果大家觉得《重新认识我们的清单》哪篇文字写得不错的话,请在抓虾或者鲜果上 推荐,这样就为GTDLife的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多谢~
相关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