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绳致郑惠:谈旧体诗“拗句”的运用

 胡绳纪念馆 2010-01-31
 

 

谈旧体诗“拗句”的运用

 

郑惠同志:

    承指出近作中声韵不合之处,谢谢。兹将所说三点奉鉴如下:

    (一)“来看危崖万株松”,这个“株”字是错了,应改仄声。此句拟改作“来看悬崖百态松”。

    (二)“万家歌吹是维扬”。“吹”字有平仄二读法。“口吹气”是平声(支韵)。“吹奏”是去声(寘韵)。(《辞海》如此分辨)杜甫诗“山路时角,那堪处处闻”,又“晚来横好,泓下亦龙鸣”:前者平声,后者仄声(此二例据王了一《汉语诗律学》页一三五)。杜牧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我的句子实系套袭牧之也。

    (三)“诗囊自笑无警策,辜负江南无限春”。这一联是有毛病,但“警”字可用。这是一种拗句。王了一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我在文革初期从此书中学得律诗的规矩)中论之甚详(一○八—一○九页)。上句倒数第二字平声改用仄声,则下句倒三字改用平声以“救”之。五言诗中较多,如杜甫句“孤雁不啄,飞鸣念群”,“草木岁晚,关河雪清”等等。杜牧“南朝四百八寺,多少楼台雨中”,亦属此类拗句而以后句救之也。我用了“警”字,而后句以“限春”救之,不过又犯了两个“无”字的重复。故拟改为“诗囊自笑少警策,辜负江南无限春”,这句成了“平平仄仄仄仄仄”,与杜牧句同。

    据王了一说,宋人较多用这种拗句。如黄庭坚:“舞阳去时才里,贱子与公少年”;陆游:“宦游何啻路折,归卧恨无万重”。

    昨日(廿八日,星六)上午由医院回。晚灯下与足下谈诗,竟写了三页。今日再写几句。(下略)

                         胡绳

                         五月廿九晨

 

    此信写于1994年。胡绳在当年4月游览南京、扬州,5月游览黄山,写诗多首。此信提到的三首是:《黄山》五首之三、《竹西公园》、《玄武湖》,均见《胡绳诗存》(增订本)第142139138页。

 

原载郑惠《程门立雪忆胡绳》,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