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人昨天于山公祭戚将军_福州晚报_20080407_XPLUS喜阅网

 戚小帅 2010-02-04
今年是戚继光诞辰480周年
众人昨天于山公祭戚将军
2008-04-07  綦芬/文


 

■本报记者 綦 芬/文黄立新/摄    本报讯 今年是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诞辰480周年。昨天上午,300多位闽浙汉服同仁以及游人、市民,聚集在于山戚公祠,以传统的礼仪形式祭祀缅怀这位民族英雄。

  昨天上午9时不到,记者来到于山戚公祠,只见祠厅檐下悬挂着“戊子年公祭戚继光将军典礼”的条幅。祠厅外一侧,仓山烟山民乐队拉起了《满江红》。祠厅内,戚将军塑像前的供桌上,摆满了祭祀用的福州老酒和光饼(戚将军行军作战发明的干粮)。

  听说这里将举行公祭活动,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正在山下打太极的74岁依伯连锋,听说公祭戚将军,马上跑上山。随团旅游至此的一群上海游客也焦急地等待着。

  9时30分,在民乐“紫竹调”声中,两队身着黑衣红裳的周制祭服的的年轻人手捧着白圭上来了。前面两位执幡,左右幡上写着戚将军的诗词“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他们列队来到祠厅外,主祭活动开始。

  他们向戚公英灵行拜礼,然后盥洗、焚香,献灯。来自八闽和浙江的汉服同仁代表,将一盏盏点着蜡烛、纸扎的橙色莲花灯,放入祠厅外的石钵水中,向戚将军送去光明。献灯同时,人们还念着戚将军的诗词。

  接着是酹酒,迎神,奠帛,献礼,读祝。初献官在戚将军灵位前读祝文道:“呜呼!今去公之逝世四百二十年之今日,吾辈祭公之灵,即祭我华夏亘古以来如公之英雄之灵也。吾辈祭公之意,乃在承我华夏亘古以来如公之英雄之血性烈志也,使我炎黄亿万民众,血性烈心不死,传承不绝,则我华夏永无消亡之日,汉道长昌!”

  在祭祀活动结束时,汉服成员将祭祀用的光饼分发给围观的群众,严肃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连锋老伯边吃光饼边说:“吃起光饼,就想到戚将军行军打战的艰苦。我们福州老百姓都记得他的功劳,是他从山东赶来,把闽浙沿海的入侵倭寇赶走,福州才有太平的日子。但是今天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他。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就是要把戚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给子子孙孙。” □相关链接戚继光与光饼    今天,福建一带有一种很有名的小吃——光饼,其原料仅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又被称为“征东饼”。无论“光饼”还是“征东”饼,其名均与戚继光入闽抗倭的传说有关。

  “光饼”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 “继光饼”。这种叫法如今在我省的福安等地依然保持着。福州府志记载了这一说法。

  还有一种起源说是闽东南民众为戚继光的军队预备的干粮。有一次,行军至慈溪龙山东门外,一老农为戚家军献上许多中间小孔、外置芝麻的咸饼以作慰劳,并对戚继光说,这饼光光的,用绳子穿上带在身边,饿时即可充饥。戚继光深感百姓爱军心切,又看军队也需要便于携带的干粮,就命将土接受了百姓的一片心意。由于助戚家军平倭有功,据说明嘉靖帝赐名曰“继光饼”。后来人们称为“光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