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技艺.汇编(1)

 anon2009 2010-02-06
        街头巷尾的拍摄技巧
  街头巷尾的拍摄反映社会现实的摄影作品,在摄影圈内己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事实上,摄影是反映现实的最好工具之一。摄影,如果离开了社会现实,单纯追求色、光、线修的效果,那就把摄影技巧所采用的手段变成为目的了,这是本末倒置的。
  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十分广泛,拍摄街头巷尾人物活动是其中之一。有些人以为拍摄影这类题材作品要用长焦镜头从远处偷拍。其实使用长焦距镜头是办法之一,但是实际上却有许多缺点。一是距离愈远,来往行人遮挡镜头的可能性就越多,不一定能够捕捉到被拍摄者适当的表情;二是长焦距的镜头很惹人注目,一举相机就受到来往行人的注意。所以,两倍左右的中焦距相机有时还派得上用场,四倍以上的长焦距镜头在这种场合并不十分适用。其实,真正能够拍得好,还是尽量缩短与被摄者的距离,或者可以夸张之称为「近战」、「内搏战」。
  不少初覆「战场」的朋友总是感到在街头摄影有点心怯,尽管捕捉到一个摄影对象,可就是欲行又止,脸上浮现出一片忐忑不安的表情,反而引起了人家的注意。为什么会这样?主要的问题在于对被摄影的对象不熟,恐怕挨骂挨揍。有一位影龄甚老的摄影家,他一有空就到住处附近摄影。该处一带的居民很熟悉他,知道他拍摄照片并无恶意,听之任之,而这位摄影家的收获亦十分丰富。由此可见熟悉活动的区域和对象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此,建议大家不必求外,先在自己熟悉的区域着手。一方面对当时当地存在些什么问题比较熟悉,容易构思题材;另方面人面熟,出了问题也容易解决。老实说,在拍摄活动中跟被摄者发生意见,在比例上不过是百分之一、二的机会而己。绝大多数的人发现自己成为被拍摄对象时,或则掉首他向,或则以诧界的眼光望着你,如此而己。又何必因此忐忑不安?许多时候在摄影者与被摄者之间发生了意见,主要还是应该由摄影者本身检查是否态度欠佳。相反,倘若摄影者处事平和,耐心解释,倒可以得到对方的谅解的。若是冲洗之后,把一套照片送给人家,对方还欢迎你再拍一次呢。
  尽管有时候跟对方很熟,但是拍起照来,他就强忍笑容,表情呆板,所以捕捉神态,还是以偷拍为上。
  要使偷拍获得成功,熟悉手上相机的性能和运用得纯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使用「盲目射击」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在介绍「盲目射击」的方法之前,先讲个小故事。有一次在雨天,一位创作兴致甚浓的摄影家依然冒雨出发寻找摄影题材。当他跑到一家酒家门前,看见几个建筑工人在骑楼底下啃着自备的午膳,跟金碧辉煌的酒家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可是他己经走过了头,怎么办?他马上当机立断,跑过对面马路,绕个子,冒着雨回到事前观察好的当拍摄位置,就站在那个位置上一边拭抹头上的雨水,一边观察对方,窥正对方难以下咽的表情时,另一只手就按下快门,拍得了一张杰作。据他说当时相机内装的是二百度胶卷,用F3.5光圈,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冲洗出来曝光准确。
  用一些小动作作掩饰,因而能够在适当时机按下快门,这是偷拍法的精髓。偷拍不能贪多,一张起,两张止。能够拍得第三张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在按下快门之时,画面上人物的分布,表情捕捉的时间都要心里有数,不能达到百分之一百,起码也要有七、八成把握才可按下快门,以免功亏一篑。
  另一个要注意的是「盲目射击」在技术上的控制和掌握。首光要注意的是所拍摄到的范围,相机的位置摆歪一点,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候纵使拍到主体,但是却偏处底片一卷角,缺乏了背景的烘托,则难以点题。在这方面用双镜头反光机确是比较容操纵,因为此种相机的机身较厚,上下偏侧都比较容易发觉,控制较易。
  要解决控制拍摄的范围,平日必须多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把镜头对准某一方向,心里就估计这个角度可以拍摄到多大范围,然后在观景器中观察这个做计是否准确(相机的位置切勿变动))。一方面经常作目测估计,一方面也要装上胶卷来练习。因为在临场拍摄时,每每由于心情的变化而影响到成绩的。只有从不断的实习中才能获得巩固的效果。
  当你经过多次实习「盲目射击」之后,会发觉控制左右两侧,较易得到正确的位置;但是控制相机的俯仰却是比较困难,尽管己经是加倍注意,可是实际观察一下,不是偏向上就是偏向下。有经验的朋友一致推崇的好办法是,把相机挂在心胸正中(即腹部之上)。这时,要把相机的皮带收短一些,免得相机下墬到腹部。因为靠近腹部,因呼吸影响,相机容易形成仰摄角度,变成拍得天空过多。
  为了便于随时可以拍摄,最好不带相机皮袋,这样,随时可以按下快门。等到运用纯熟之后,镜头所向就是正确的拍摄范围,带上相机皮袋也不会觉得阻手阻脚时,就可以一手抓开皮袋,另一手立即按掣,影完之后,立即又把皮袋盖上。
  对距离的控制也要经常作练习。练习的方法是先将距离标尺退到无限远的位置,然后扭动掣盘,把标尺推到最近的距离,经过多次闭目实习,掌握到掣盘位置扭动多少是从最远到最近,又扭动多少是十呎、十五呎等,总之每次都是以无限远的位置作起点,练得纯熟了,就可以不望相机而随时对准离位置,随时都可以拍摄照片了。
  倘若对于上述的控制方法未有足够把握,只有在拍摄时多花一些功夫。当你背着相机在街上走动,首先就要拨好曝光时间;从开阔的街道走到横街窄巷,光线暗了些,又要调整一下。距离一般对在十五呎,那么,在相隔一间铺位远处摄影就很合适了,否则,临时略为调整也不会很困难。另一个办法是发现题材之后,转个身悄悄的调整好光圈、快门、距离,然后跑到自己己经选择好的拍摄位置站好,等到适当的时机就可以按下快门。
  有的朋友认为作状缚鞋带是「妙」法之一。这对初「战场」的朋友可以稍减心悸的威胁,但是角度太低,不很理想。在走路的时候按快门也是方法之一。问题是当时能否捕捉到适当的表情,否则走过了头又要绕个圈子倒回来就麻烦了,而且边走路边按快门,相机容易震动,在按快门之前要略略停步才好。不管使用任何一个方法、曝光时间是要求快门,最好速竞鲜一点(二百五十分之一秒以上),以免相机震动。因此相对而放大光圈是正确的。不过由于光圈大、景深短,就要注意到对焦的要求更准确一点。
  有的朋友认为拍摄现实的题材,就是看见什么就拍摄什么。他们把现实题材看成是「纯客观的反映」,没有进一步去研究这个纯客观反映所产生的效果。
  这种看法还是比较片面的,拍摄现实题材作品,最要是反映一个问题,这样的作品成功与否,不在于摄影技术,而在于它的表现力。 资料提供: 中华摄影报(中华摄影学会摄影研习班)


夜景摄影的一些技巧
一、夜景摄影的一些技巧

1 主体突出,主题鲜明 夜景摄影,由于天色黑暗,一些不必要甚至破坏画面的景物被黑暗隐没,而被摄主体或景物的主要部分,因为拍摄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灯光加以突出,给人们以鲜明的印象。譬如拍摄一个建筑工地,其中的一些杂乱堆积物,或破旧的工棚,白天在画面上委难避掉,但在夜间,这些东西大都隐没在黑暗中,被摄主体却可以利用灯光很容易地突出来。可见,夜景摄影具有主体突出、主题鲜明的特点。
2 夸张景物,渲染气氛 夜景摄影,由于有独特的拍摄方法和影调处理手法,使得它具有夸张景物、渲染气氛的特长。它能利用灯光造成影调,把被摄景物夸张地表现出来,使它们比现实中的景物更突出,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它还能采取特殊的拍摄技术,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特点,加以合理的渲染,使拍摄现场的气氛十分浓烈。
例如,拍摄一个火车站,如果在白天拍摄,画面上并不热闹,火车不多,气氛不浓。如在夜间拍摄,就可以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每来一辆列车开一次快门,这样画面上就留下条条明亮的火车头的车灯线,从而获得火车奔驰的繁忙效果。
3 光源繁多,作用双重 夜景摄影往往会同时出现很多光源,和白天摄影的光源不同。象灯光、火光、月光、或落日余晖等。在夜景摄影里具有双重作用:既是照明的光源,又是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张夜景摄影作品,画面上没有灯光、火光、月光照明的景物,那么夜景摄影的气氛就大大减弱。
4 拍摄对象,静物为主 拍摄夜景,被摄对象以静止的景物为主,一般不宜拍摄动作迅速的物体。因为夜间光线委弱,各种景物的照度很低,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感光时间。另外,夜景光线反差很强,亮的地方与暗的地方相差十分悬殊,如果采取快速曝光,不公会使底片曝光不足,而且使画面层次减少,照片缺乏魅力。
二 、夜景摄影的注意事项
1 防止照相机移动 拍摄夜景照片时 ,照相机要拧紧在三脚架上,或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调节光圈,按动快门,观察景物,都不要碰动机身,特别是进行多次曝光时,更要严格要求,否则,底片会出现重影,使拍摄失败。
2 光圈的运用 拍摄夜景,要特别注意运用光圈。因为它影响景物的清晰度。有些夜景,由于光线十分暗淡,拍摄距离无法精确确定,因此,常常用缩小光圈、增加景深范围的办法来对付。拍摄夜景,常用的光圈为f5.6或f8。有些景物的位置比较固定,光线变化也不大,那么光圈可以适当 小一些,但曝光时间要相应延长,这样,景物的清晰范围可以更大一些。进行多次曝光时,可根据现场光线的强弱,用光圈来调节感光量。
3 距离的测定 拍摄距离的测定要尽量准确,否则直接影响景物的清晰程度。一般地说,拍摄大场面夜景,距离可放在无限远处。拍中景,近景,就要进行对焦,把焦点对得越清楚越好。焦点应定在被摄主体或景物的主要部分的位置上,用手电打亮后再测定。也可利用被摄主体附近的光亮点来代测。距离一旦确定,在拍摄过程中就不能任意变动。
4 曝光的掌握 夜景摄影的曝光比较复杂,无法依靠测光表,应该从实际出发摸索规律。其曝光方法有两种:一次曝光和多次曝光。
(1)一次曝光:一次曝光比较容易掌握。拍摄前,拍摄前,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然后确定拍摄对象和取景范围。取景完毕,再检查一下照相机的固定情况,并用快门线控制快门的开启,进行一次时间的曝光。无快门线,可用镜头盖来控制已开启的快门。
(2)多次曝光:两次以上的曝光称为多次曝光。它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摄任务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多次曝光,可以分次摄取部分景物,使画面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运用多次曝光,应该注意:一是要把光线强弱不同的景物分开,使最暗的景物先曝光、多曝光,最亮的景物后曝光、少曝光。二是有些景物无法进行先曝光、多曝光,可加用人造光适当加强暗处景物的亮度,以调整画面的反差。三是对一些光线过强或过弱的景物,无法在现场调整时,可在拍成的底片上进行减薄或加厚处理,也可放大时进行补救。
夜景摄影的曝光,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曝光时间在一秒钟以上,都要靠拍摄者凭经验估计。一般说,进行一次曝光时,曝光量要掌握得更严格一些。多次曝光时,曝光时间的伸缩余地较大,如果发现某些景物或景物 的某些部分感光不够,可以再开一次快门进行补救。不管一次曝光还是多次曝光,开拍时的天空尚有落日余晖,那么曝光时间要扣得紧一些,宁可感光不足,不可感光过度,一过度,照片就会失去夜间的特点了。
为掌握夜景摄影曝光时间,现提供夜景曝光时间表,以供参考。
三、夜景摄影实践
1、工地夜景的拍摄 工地夜景包括正在施工的工厂、楼房、水电站、铁路、矿山、车]站、码头等。这类题材的拍摄角度,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工地特点来选择。拍摄时机最好是工地建设处于高潮阶段,或者工程快要竣工时。为了烘托主体,交待环境,要注意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如山峰、河水、月亮、临近的建筑物等。如果傍晚或黎明前拍摄,不要使天空部分感光过度。曝光方法,可彩一次曝光,也可进行多次曝光。如工地灯光尚示完全开亮,而天空又示断黑时可多次曝光,先对感光,并录下景物轮廓,而后拍摄灯光灯光。工地夜景,要注意表现现场气氛。
2、农村夜景的拍摄 一般在说,农村夜景的灯光不及城市、工地里的集中,但处理得好,也能拍出比较理想的环境,如收割机夜收、拖拉机夜耕、打谷场、小型水电站、露天电影、村头演出等夜景。为了突出人物的活动,应该选择周围一自然景物,象粮垛、草垛、树林、山峦、流水、雪地等来陪衬。
3、城市夜景的拍摄 城市由于人口密集,住宅密布,景物比较杂乱,因此,夜景拍摄者一定要明确创作意图,从而选择一定的角度和景物。拍摄角度的高低,要视景物的高度而定。另外,拍摄位置要选择比较僻静的地方,既不影响交通,又不容易被行人碰撞。如果拍摄夜间流行队伍、街头演出,最好使用快速感光片,不易造成影像虚糊。城市夜景摄影的曝光,一次、多次均可,要视景物的情况来定。
4、月夜的拍摄 拍摄月夜照片,可以先后拍摄两张底片,然后在暗房叠放而成。方法是:先用长时间曝光,在一张底片上拍摄月光照射下的景物再用短时间曝光,在另一张底片上拍摄月亮。当然也可以在一张底片上拍摄月夜。曝光时,先用手把月亮遮住,在地面景物曝光结束前几秒钟,将手移开,使月亮在底片上曝光。如果拍摄时天空有云,可在月亮钻进云层时,对地面景物曝光。等月亮从云层中出来,再对月亮进行明曝光。
5、夜间训练的拍摄 部队和民兵夜间训练、警戒、巡逻等活动,也能拍成较美的夜景照片。拍摄夜间射击,使用发光的弹药最为理想,可通过枪弹的火光拍摄战士的行动。拍摄探照灯警戒夜空,可采用多次曝光的方法,一次拍摄探照灯的光柱,一次拍摄地面景物。拍摄军舰夜航训练,可以用慢速曝光,在底片上留下军舰灯光的白线,使军舰有动感。同时,要设法拍出般身的轮廓和灯光倒影,画面又有静感,静结合,照片的表现力就强了。
拍摄战士和民兵站岗、放哨的夜景,可用多次曝光,一次拍摄灯光或月光下的战士,再一次拍摄警戒目标。
6、焰火的拍摄 拍摄焰火,事先了解焰火的发射方向,确定拍摄的角度和地点。如果拍摄焰火的全过程,在焰火将要上长升、开花、熄灭。如果拍摄焰火的局部,等焰火升腾后,快要开花时,将快门打开,把最有代表性、最精彩的一刹那记录在感光片上。也可以用两张底片分别拍摄,用其中一张底片的上半部摄影地面景物,然后进行迭放,合成一张漂亮的焰火照片。还可以用一张底片分两次拍,一次用较短的时间仰摄焰火,加一次用较长的时间俯摄地面景物。必须注意的是,在拍第二次时,不要将地面景物 与空中焰火重叠。为此,拍摄之前,应该估计好两部分景物在同一画面上的分布。


艺术与摄影 转:《摄影构图学》   摄影,已经成熟了,而且已经成为一门艺术。
  这一说法可能会引起那些纯粹派艺术家的异议。他们会说,摄影是机械的产物,而艺术无论如何不是机械的玩意儿。他们认为,摄影家只能记录他面前已经存在的事物,只有一点点调整机械的活动余地而已。
    艺术形式的不断变化
  艺术是和某种材料和操作工艺分不开的。而艺术形式和所用的材料却在不断变化。近年来,丙烯颜料、拼贴画、多种材料的组合雕塑等一个个新的艺术手段加入了公认的艺术创作行列。
  但艺术只是部分地依靠原材料和操作技术。它的最重要的特点还在于艺术家从题材中提取基本视觉美点的能力和用一种能对观众产生刺激作用的方式记录下来的能力。画笔、颜料、蚀刻针仅仅是艺术家的工具。它们不能保证艺术创作的成功,正像丁字尺和三角板不能保证产生优秀的建筑一样。对于相机来说,也是这样。作为艺术家的工具,它可以有助于产生艺术品。如果在非艺术家的手中,即使懂得技术知识并且用心去做,也产生不了艺术品。所以可以说,相机是一种灵敏的工具,它是按照操纵它的那个人的思想行事的。
  每次关于艺术的讨论总要牵涉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件作品可以称为艺术品,而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的另一件却不是?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个基本概念的混乱引起的:
  1.艺术和自然的异同。
  2.视觉形象思维和文字概念的不同。
  3.艺术和手艺的关系。
    艺术和描绘自然
  十四世纪以来,艺术家为了跟上当时科学研究的热潮,对大自然进行了精细的研究,并且在他们的作品中加入了更符合大自然实际情况、有科学根据的细节。解剖学、透视学、光线、三度空间甚至衣服的皱褶都受到极大的重视,以致老实的观众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就是对自然的模仿!这种科学地观察和描绘自然的活动,在十九世纪达到高峰,这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画家在表现五光十色的光线方面极为成功。人们能从他们的画里判断季节、一天的某个时间和当时的气候条件。
  大约在同一个时间,摄影术发展了,并且被广泛应用。现在,许多艺术家几个世纪以来苦苦追求的事情,这个“小黑盒”一下子就做到了。任何人都能相当容易地拍出一张照片。
  艺术家们摆脱了如实记录的重担以后转而探索艺术的更本质的特征。他们的试验把我们引向艺术和自然关系的某些重要结论。自然界有它本身的美,但描绘自然美的照片并不能自动成为一幅美的作品。一些照片即使聚焦清晰、曝光正确、印放得当,如果缺乏趣味。无论是剪裁、遮挡还是增添什么景物,都不能弥补它们拍摄时所缺乏的东西--就是摄影家心目中超越题材固有美之外所认识所发现的美的因素。相反,通常看来并不美的自然或人物,却能拍成很美的照片。当然,艺术家内在的想象力和熟练的技巧相结合,用这样的题材也能拍出美好动人的照片来。
    艺术和抽象的视觉美点
  艺术效果完全取决于艺术家是否从这个题材中发现了或感觉到了抽象的视觉美点,以及他去粗取精地处理它们的能力,经过他的处理观众是否能够看到艺术家曾经看到过的东西。从摄影家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的东西既不是美的,也不是丑的。只有艺术家才有能力发现美,并把它展示给其他人。
  现在问题明确了,艺术品的质量和自然物的面貌关系很少。艺术品是由某种抽象的美点构成的,它和机械地模仿自然是两回事。维妙维肖不能作为艺术品的出发点,也不是评价艺术品的标准。效果好的照片是既不违背自然形式,又力求高度简化,敢于大胆处理线条、形状、色调和质感的那些作品。艺术就是要选取这些视觉美点,让它们占据主导地位,去掉那些无助于艺术家确立的中心思想的东西,或者把它们降于从属地位。
  这些视觉美点大量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对它司空见惯,以至于熟视而无睹。每一个题材,不论是重大的还是平淡的,都包含着视觉美点。它几乎是无限量的。有时候它只存在片刻,稍纵即逝。有时候它隐藏在极普通的外表下面,貌不惊人,难以辨认。
  从题材中发现这类线条、色调、形状和质感,把它们纳入取景器,按照摄影家的要求给以合理安排,然后印成他满意的照片,使观众一目了然,这就是构图时要做的全部事情。
    构图--从混乱中找出秩序
  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呈现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把大量零散素材组织成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构图是对这些素材的反应过程,也是探求途径,把这些素材组织起来的过程,目的是向人们传递。摄影家已经体会到的兴奋、崇敬、畏惧、惊异或同情。通过构图,摄影家澄清了他要传递的信息,把观众的注意力导向他发现的那个最有趣是重要的部分。
    冒牌的摄影艺术
  那些对摄影和绘画都懂得很少的人,有把这两种表现手段混淆起来的危险。他们没有能力在画布上从容自如地使用颜料,于是就转而想用相机获得貌似艺术的效果。他们的照片使人想起柯罗(1819一1877,法国风景画家家一一译注)和他的模仿者们:界限模糊、情绪低沉、朦胧不清、酷似绘画。随着绘画界几何抽象派、抽象表现主义、流行派艺术和极少派的出现,摄影界也兴起了一种假冒的艺术摄影家。他们是摄影的亵读者。但他们模仿的不是古代的而是现代的绘画。他们处理形象时也泼洒化学药品,使用颜料,硬加外来的材料,用这些办法获得浮浅的抽象艺术的效果。事实上,通过光学、化学渠道已经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有什么必要去乞灵于模仿呢?
  抽象艺术的特点是,首先,它非常强调线条,其次是使用色彩的组合去追求美学效果,而不是描绘自然。此后,立体派发展起来了,大量不同形式的抽象派作品相继出现。那些认为立体派和抽象派作品是现代风格的人,当他们知道了立体派得溯源于1908年时,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抽象派作品的动机是想证明。大量丰富多彩的绘画只需要运用线条、明暗、颜色、形状、质感等抽象成分就可以创造出来,和现实世界的主题很少有关系或者根本无关。
   现在,这种论点早被充分论证过了,而且经过长期流行人们也已厌倦。看来现代艺术观点又要和写实主义发生联系了;然而这是和过去的风格不同的一种写实主义,它趋向于强调一种抽象因素,这种抽象因素是各种视觉艺术的基础,包括摄影以及绘画、制版艺术和雕塑在内。
  虽然自然物的某些方面经常是人类艺术的模特儿,但在美学上成功的程度却直接关系到所强调的因素,即线条、形状、色彩、立体感和质感。优秀的艺术品一般说来都是反映了自然中的这些因素。拙劣的作品几乎都是只会模仿自然,很少注意或者根本不去注意这些因素。
   任何一种艺术,如果它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模仿其它艺术的话,那它就是否定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价值。摄影家如果用摄影器材去生产别人用颜料或雕刻工艺已经生产过的东西,那他就是把自己降于劣等地位,他的艺术作品(如果可以叫做艺术作品的话)也就是劣等的。
    视觉形象思维和文字概念
  也许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是用文字完成的,我们总是企图从照片里读出文字含义来,或者找到“另外的文字”来阐述艺术家的教诲。然而,“另外的文字”根本没有。摄影家的信息纯粹是视觉的,照片中呈现的任何意义只能看,不能读。照片只能依靠它的视觉美点给人以深刻印象。搜集有关主体的或处理方法物奇闻逸事对艺术价值不起作用,它只能引起困惑。
    艺术和手艺
  为什么手艺和艺术经常被混为一谈,甚至有时候把手艺看作是艺术的同义语,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观察熟练工人的表演,就容易夸大灵巧的操作和出色的产品之间的关系,从而错误地认为二者是一回事。事实上,一个摄影者拍出一张技术上完美的照片是比较容易的,但这幅照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除了和它有关的人员之外,可能不会吸引任何人。
  许多艺术家的那种富于挑战性的性格使他们喜欢反驳那些已被公认的东西。反传统主义成了大多数艺术家的倾向。


户外拍摄人像的一点心得 转: 蜂鸟工作室
  1、 什么器材?我想爱拍的人无不例外地喜欢器材,当然器材越好,越丰富,越有助于你去拍各种题材的片子,但拍人我个人认为一支镜头基本上就够了。一支焦距在105mm左右的镜头,有很好的虚化背景的能力,它还能真实地表现人物面部特点而不产生变形,而且你可以在离被摄者非常合适的距离进行拍摄和交流(你既不用在很远的距离大声和她说话(用长焦镜头),也不用在太近的距离给她造成压迫感(用广角镜头,还易产生变形))。一架有光圈优先功能和暴光补偿功能的相机,此乃个人主观爱好,我认为光圈优先加补偿完全匹配人像拍摄,光圈优先基本上让你避免暴光的计算,而暴光补偿在光线变化时能非常方便地进行调整。
   2、 一块反光板。反光板的投资比起器材来可说是九牛一毫啊,你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但反光板的作用太大了,可以说反光板是必须的,它可以很好地补偿你不喜欢的面部阴影,而且表现人物的眼神绝妙。如果你手边没有反光板,临时一张白纸(只要够大)也行,或者拍摄时找一可以有些反光的墙都行,尽量不要用闪光灯,它会使人物面部生硬。
   3、 寻求光线。没有一定之规,当然要避免强烈光线,光线强烈时,找一光线能透射进的树荫就好,逆光表现我很喜欢,透视感好,重要的是能用反光板把光反射到被摄者,使她的面部光线均匀。另外傍晚的确适合人物的拍摄。
   4、暴光测量。对面部测光,宁过勿欠,一是我们是黄皮肤,拍MM时不妨让她的面部明快一些,二是负片对过暴的宽容度比欠暴好得多。后期放大可调整。这时候暴光补偿的功能也就发挥出来了,如果不针对面部测光,有些经验供参考,一般情况+1/ 3-1/2EV,逆光无反光板+2EV, 加反光板+1EV,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了半天都是设备和技术,下面说点拍摄过程。
  1、 交流和被摄者的交流非常重要,比如在去拍摄地的路上跟她聊天,谈谈任何她想说或者大家共有的话题,目的是要她放松,让她不潜在地拒绝拍摄,只有轻松了,才能拍出自然的片子。一边拍一边交流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不要指望在第一卷就能出好片,因为她很可能在这一卷中还没有完全进入情况。好了,她进入情况了,连续拍摄你认为好的画面,你还要明确地告诉她细微的调整,当然主要的姿势神态是她要表现的,但细小的地方,你在取景器里发现要调整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她,比如“脸稍微往左侧一点”“微笑稍微露一点牙齿”,“手指要并拢或着稍微弯曲一点”or“深情地望着我好像看你的爱人”,呵呵,这是很重要的,你不给她这么明确的意图,她将无所适从。另外要鼓励,不断地夸奖她,说一些赞美的话将很有必要帮助,她会表现越来越好。再有就是保持节奏地拍,这里我私下认为一台能出声音的马达和连续的快门声能使你和她都感觉良好,拍摄者也是要进入情况的。
  2、 寻找她的最佳角度每个人都有她的一个或几个最佳角度,相对应的是难看的角度,怎么找我想一是靠观察,再就是多拍积累经验吧,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一般来讲,是要从多个角度来拍摄的,侧面表现生动,仰拍表现人物的自信和傲慢,等等。
  3、 抓住她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点都不假,抓住她的眼神,你就成功一半了,反光板的用处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一定要让她的眼睛里有你的反光板补的光。我只能说这么多,因为这是一个我一直学习的方面,希望你也能多给我提供经验。
  4、 避免破相的地方。举一个例子,这个MM的牙尤其是下牙很不好看,拍摄时候就要避免她露出下牙,尤其是近距离拍摄,我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她微笑稍微露出牙齿而不露下牙,举一反三吧。
  5、 多拍选优这并不等于浪费胶卷,因为如果你不得要领,你就是拍10卷可能也没有好的作品,但有时比如她有一个好的表现但你按快门时她闭眼了,或者细微地方不甚完美,就要靠你多拍来弥补了,多按几次快门,你就少一些遗憾,虽然摄影是门遗憾的艺术。


关于逆光摄影
逆光摄影的艺术效果

一、逆光摄影的基本特征
  摄影的本质是光,光是摄影的命脉和灵魂。刘半农先生曾说过:“景物虽好,而不能采取适当的光,画面仍是死的。”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相机,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过来的光,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相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从光比看,被摄体和背景处在暗处或2/3面积在暗处,因此明与暗的光比大,反差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
  如果我们能将逆光摄影的手段运用得当,对增强摄影创作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二、逆光摄影的主要艺术效果
  逆光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照,它能使画面产生完全不同于我们肉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光线的艺术效果。它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增强被摄体的质感。特别是拍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如花卉、植物枝叶等,逆光为最佳光线。因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光物体的色明度和饱合度都能得到提高,使顺光光照下平淡无味的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呈现出美丽的光泽和较好的透明感,平添了透射增艳的效果;另一方面,使同一画面中的透光物体与不透光物体之间亮度差明显拉大,明暗相对,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第二,能够增强氛围的渲染性。特别是在风光摄影中的早晨和傍晚,采用低角度、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逆射的光线会勾画出红霞如染、云海蒸腾,山峦、村落、林木如墨,如果再加上薄雾、轻舟、飞鸟,相互衬托起来,在视觉和心灵上就会引发出深深的共鸣,使作品的内涵更深,意境更高,韵味更浓。
  第三、能够增强视觉的冲击力。在逆光拍摄中,由于暗部比例增大,相当部分细节被阴影所掩盖,被摄体以简洁的线条或很少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面之中,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具体地说,首先,它能使背景处于背光之下,曝光不足,色彩还原差,使背景得到净化,从而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其次,它能生动地勾勒出被摄体清晰的轮廓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突现被摄体外形起伏和线条,强化被摄体的主体感;再次,它能深入地刻画人物性格,由于整个画面受光面积小,面部与身体的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形成以深色为主的浓重低调画面,有助于表现人物深沉、含蓄、肃穆或忧郁的性格。同时,由于影调反差对比度较大,明暗光线布局强烈,既可使人物面部的某些缺欠借助强光加以冲淡,又可利用背光的暗影予以隐匿,以取得扬长避短之效。
  第四,能够增强画面的纵深感。特别是早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摄,由于空气中介质状况的不同,使色彩构成发生了远近不同的变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饱和度高,背景色彩饱和度低。从而造成整个画面由远及近,色彩由淡而浓,由亮而暗,形成了微妙的空间纵深感。
三、逆光拍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逆光拍摄有较强的艺术效果,但要拍好逆光照射下的景物,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它的反差大、变化多,而且主要部位大都处于阴影之中所至。因此在逆光拍摄中,一是曝光时不要被画面中大面积阴暗背景的光线所欺骗,而应以被摄主体的亮度读数为依据,其余在所不计。如拍摄朝阳或落日,则应以太阳的亮度为测光的主要依据;拍摄低调人像时,则应以人物的高光部位为测光依据。二是在逆光拍摄中,近景,特别是拍摄人像时,应选择适当的辅助光(用闪光灯或反光板等补光)。三是拍摄剪影时,应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为曝光依据。四是逆光拍摄花卉时,应选择较暗的背景予以反衬,以造成较强的光比反差,强化逆光光效,达到轮廓清晰,突现主体的艺术效果。五是由于相机还对着强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干扰。应有遮挡措施(用适当的尽可能长的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纸板等在镜头前遮挡),或略向旁偏移,调整为拍摄角度等办法,防止太阳或灯光直射镜头,使眩光消失后再按动快门。


摄影十大谬误
摄影之奥秒,就是它包含了很多元素,您可把它看待成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用相机去创作,某程度上跟画家用油彩画笔创作一样,但摄影却又很重视器材的摄影师必须了解相机和镜头的特点。 可是,正因为摄影那么的博大精深,涉及的元素又多,不少人都会对之产生很多误解和谬见,有不少初学摄影的朋友更不知不觉被误导了。因此,我们特地炮制了这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些常常被人误解的摄影问题。
  误解一:镜头反差越高,解像度就越高
  有些拍友,当使用某镜头拍摄时,会发觉所拍摄出来的影像有很高的反差(一般称为较「硬」),又或者看起来很鲜明,便冲口而出说某某镜头解像一流。一旦看反差弱的照片时(即常称作为较柔时),便声声道镜头解像不良。这一种说法,似乎有点武断,其实解像度和反差是两样东西来的,不应一概而论,当然又有些相关的地方。 甚么是解像度? 解像度(Resolution)其实是经过一些标准的测验得来的数据,是利用一张黑白的线条图表,在不同的光圈下用镜头拍摄,然而最标准的数据理应是由机器读出,但某些杂志或试验所用菲林显像作人眼判断,这似乎会带有一些客观因素,如菲林的处理过程或人眼的限制等,但一般都可接受,因为至少可找出同一支镜头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光圈或焦距)的解像表现,毋须与其它镜头比较便成。一般来说,越能在同一范围分析出越多线条的数目就越有解像力,即是较锐利的镜头。 甚么是反差? 反差(Contrast)虽不代表解像度,但也不无关系,但不能说反差高,解像便高。反差其实是指镜头将暗位层次表达的能力,一个影像必须有光和暗两个对比,反差高是指光与暗之间明显分隔,而中间可能没有太多渐层(gradation);而反差低则指光与暗之间不够明显或不够鲜明,但有较多的层次,看起来可能会使人觉得较呆板。 对于彩色或黑白的影像,反差的定义也是一样的。一般人误会反差高是好的,没错,反差高确是较鲜明和调子轻快,但是没有丰富的层次,刚才的高解像度便失去了意义,令整体的仔细表现会有阻碍。惟反差确是很主观的东西,未必有一个标准,但具体上一支全面一点的镜头会较受欢迎,何况现今的菲林 也有很好的反差及层次,也有不同的选择,如专为拍人像而设的,又有专为还原准确色彩而设的菲林,拍友们也毋须太过盲目追求。
  误解二:加1B天光镜好过UV滤镜
  每当买新镜头时,都会考虑买一块保护镜头的滤镜,一般1B SKYLIGHT和UV两种,前者比后者昂贵,有人说UV只是一块玻璃,而1B拍人像会靓些又或者拍摄的色彩会准确些,所以会偏选1B,但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太合适。 1B skylight滤镜正式来说是一块有颜色的颜色滤镜,是其中一块标准化的矫色滤镜,可隔除360nm或以下的光波(属于较蓝色的光线至UV),并同时可轻度吸收约550nm的光波(即绿色光线),总括是用作减轻于山区或海边拍摄时的偏蓝现象和树叶的绿色反光,在绿油油草地上拍摄人像就可能用得着。可是,在直接的阳光下拍摄,这块1B滤镜是全废武功,换句话说,也仅是一块玻璃。 UV滤镜则是用来隔除肉眼看不见的紫外光,因此在色彩上(一般彩色菲林乳膜上根本无法对UV显现色彩)是全无影响,但据厂方的建议,它的最大作用是将拍摄无限远的模糊情况改善,但老实说,天气才是最终决定因素,要是空气中尘粒多或湿度高,加多少块UV也是徙然的。 既然是这样,甚么滤镜都不加又是否最好呢?对的,光学上是绝对是好的,因为加上了一块玻璃,可能会弄巧反拙,但这又未必可以由肉眼察觉得到,再仔细衡量之下,买一片玻璃保护前组镜片,似乎比起一丁点儿的光学损失来得重要。但是1B还是UV,那就悉随尊便。但花钱买一块有多层涂膜的UV已很足够了,既可保护镜头,又可减少光学的损失,较为值得。
  误解三:专业菲林靓过业余菲林
  有一些拍友常有一错觉,以为专业菲林的影像质素一定比业余菲林好,但往往发觉事实又不是那么明显,就归究所用的相机、镜头、测光表等等不够好,甚至是自己,这看来有点可怜。 专业菲林确有比业余菲林优胜的地方,但不代表业余菲林一定是差些,其实我们只想道出专业菲林是专为专业摄影师而设,要用得它们出色,办法很简单,学学怎样去当一个专业摄影师便行了,所需要的不一定是专业器材,反而是技巧,尤其是处理菲林的技巧。 各位不妨去尝试买些专业幻灯片来试用,您会发觉陈列的地方都会有一个雪柜,再留心菲林上的说明,除了使用限期外,还有一个建议储存温度,一般约为十二、三度。专业菲林靓在够新鲜,若能在保存时依足所建议的环境,菲林会得到预期的效果,但随意处理菲林,一时又到甲店,一时又到乙店冲晒,敢保证每次没有不同的色彩表现才怪哩。当然,还有很多处理菲林的方法,例如曝光因素、倒易率等,或可参考说明书的指示。 业余菲林就不同了,除了expire date外,也没有其它的指示了,而一般都有较长较稳定的储存期,而且宽容度高,对一般用家来说似乎较为可靠。
  误解四:闪光拍摄一定要用X同步快门
  有不少中外摄影书籍也曾提及过X同步快门这东西,甚至有最快闪光同步快门这一名词。但有不少初学摄影的朋友误解以为闪灯拍摄时要硬性使用某一档快门。 其实,所谓闪光同步快门或最快闪光同步快门是泛指可作闪光拍摄的快门,最快的意思是在那快门速度以上的快门不能作闪光同步,否则会拍不到全格菲林清晰的影像,这问题是存在于镜后快门的相机上,而每部相机都有独立的设计,故最高同步快门都不是全部一样的。
使用闪光灯时,只要在最高同步快门下任何一档,均可拍摄到有闪灯效果的照片,只是快门越慢,现场光之曝光时间较长而己。举例在室内拍摄,若以最高同步快门闪光拍摄,背景未必可有足够曝光,这使主体前景雪白光亮,而后景则昏暗漆黑;若以慢快门(甚至便摄机中所谓Slow Sync或夜景人像模式等)同步闪光拍摄,便能获得较具现场气氛的照片。 除此之外,利用较慢快门时,甚至可选择前或后帘的同步闪光,你可调较快门一开启便闪光,又可以在快门关闭前闪光,均可创造特别的拍摄效果。
  误解五:微距镜只能作近摄?
  微距镜是专为拍摄极近距而设的,但有人说它于正常拍摄时会有质素的下降或迷信只能用在翻拍或微距拍摄用途上。其实,根据一些光学测试,无论是以1:1或1:2和1:50比例拍摄时,微距镜头的解像在大部份光圈下都有极优异的表现;而1:49或1:50时的测试,解像度比其它同等焦距的非微距镜头高很多。 然而微距镜头最大的问题是对焦设计是专为近距而设的,故此在数十厘米至无限远的距离可能只须转动对焦环不足45o,在精确度上可能大打折扣,但现今的AF 镜头已非常准确了,或可弥补这种问题。 故此,以微距镜头拍摄正常距离的景物,甚至人像是绝无问题的,f/2.5或f/2.8光圈或许不能尽用,因为常会有四角失光的情况,这是难免的,但收一级光圈已能解决,相反,拍摄微距时,细的光圈容易造成绕射现象,因而f/8到f/11都会较为适合。 但一些微距镜用家会知道,微距镜解像非常高,照片看下去好象有点「硬蹦蹦」,但各人有各自的喜好,选择众多,随阁下所好吧!
  误解六:入射式测光表比反射式准
  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客观来说,其实两者都一样准确,但对只用单一种测光方式的人来说,相信某一种较为可靠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两种均有各自的操作方式及量度方法。但以反射式测光表来说,就稍比入射式麻烦,因为往往要考虑18%灰度的限制,而入射式可直接量度投在主体上的光度,直接获得光圈值。 可是,我们相机上内置的均是反射式测光表,好处是胜在够方便,因为不用每每走在主体面前测度,而且多是TTL(Throagh the lens),镜头的失光、滤镜等曝光因素也直接包括在内,减低错误发生,比入射式容易及可靠。但主体及背景的色彩(如黑或白)都会造成测度错误,惟一方法是作曝光补偿,只要多练习,要获得正确曝光并不是那么艰难。 而入射式本身已有比反射式优胜的地方,但使用上是较为麻烦,若不介意多带一个测光表,这也没有问题,但千万要紧记将镜头前的滤镜等因素计算在内。 还有,如NikonF5已设有3D RGB的反射式测光表,这意味着反射式测光还有可跳出柜框的地方,只要解决18%灰度的限制,根本不用怀疑其准确性。
  误解七:密封防潮最可靠
  每逢到了雨季,拍友心情就最忧愁,因为心爱的器材随时受潮报销,有些人就疯狂购买各类防潮用品,诸如吸湿器,抽湿机等。一旦下雨,就宁愿把相机镜头藏起,变成湿度过敏狂,这样子,整个夏天可能连一筒菲林也拍不完,可说是非常可悲。 老实说,香港这里的气候,要待RH低过60%的日子可谓少之又少,何况是在雨季。然而关上所有器材亦未必能完全防潮,很多人都会有经验,放在密封盒里的「陈年」镜头也会不知何解生了霉菌。其实要防止镜头发霉,防的不是湿应是菌。要制止镜头发霉,首要是了解为何会发霉,潮湿和黑暗皆是霉菌的至爱,然而菌在空气中四散,根本防不胜防,若在密封的防潮箱里,一样有霉菌,若加了防潮珠(一般都会用silica gel),便能有一定的抽
湿作用(但不是永久的,一当饱和便效力全失),市面有些可将水份吸进盒内的防潮器,虽然吸水效果好明显,但笔者建议大家要小心,应勤一点检查是否已满或破漏,更要避免放在过度高温的地方,因为水份一样有可能被蒸腾出来。所以,很多人宁愿有空拿镜头出来把玩或者使用,见一见光已可大大减少发霉的机会。而一般放在冷气开放的房间,只要空气流通,加上湿度低,镜头发霉的机会已非常低了。 若真的要把器材藏起一段颇长的时间,最好是在湿度低的环境下,放进适量的防潮物料,以密封的箱盛载,记紧要把镜头清洁干净,以免细菌滋长。据说有些电子防潮器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价钱却非常昂贵。
  误解八:要经常抹拭镜片
  市面有很多专为清洁镜头的器具甚至抹镜药水,究竟镜头应否经常需要抹拭的呢?
一般拍友自然是疼爱自己的器材,看见镜上沾了一粒尘已惊惶不已,急着买东西来清洁镜头。 有一些人会用有扫的气泵把尘粒扫走或吹走,甚至用抹镜纸及药水擦拭,但这是不太好的,除非镜面上所沾的污渍如手指模较难清洁,否则不要贸然用东西擦拭镜头表面,因为此举可能会弄花镜面,也可能令部份涂膜脱落,但现今的涂膜已相当稳固,然而此举始终太危险了。 建议为镜头加装一块UV或IB skylight滤镜作保护,就算弄污了也可随意抹,甚至换一块新的,怎也比弄花镜头的镜片化算得多。 若真的需要,购买镜头纸或镜头清洁剂时要小心,避免使用有酒精成分的清洁剂,因为这等会令镜头有所损伤,用时不要将清洁剂滴在镜面上,若流进镜头内或镜片的边缘,亦会弄坏镜头。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尽量避免弄污两端的镜面,若沾了尘应用气泵轻力吹走,若是沾了手指模或油渍可用高密度布料或已打磨的皮革抹拭。若是内部生了霉菌或有水气凝结(如出入冷气场所)时,最好交回原厂保养中心代为处理。
  误解九:50mm焦距等于人眼   
人们常说50mm焦距是标准镜,又称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近,常说用50mm拍的影像就最真最写实。但若细心从观景器望出去,与肉眼相比,可能所见到的影像大小又不是如此,会发现50mm镜头下的影像会比大脑所接收的更广阔。若论视角(Angle of View),5 0mm镜头只有46o,然而人眼可有接近120o,但为何人眼看到的又总不够50mm镜头广阔呢?问题其实是出现在影像的平面大小上和镜片与人眼内的晶体之分别。 人眼所感光的地方是在视网膜(Retina)上,而感光细胞所聚集的地方也只限于一点,即黄点(yellow spot),感应色彩的锥形细胞(cone cells)比黑白视觉的棒形细胞(Rod cells)少和更集中。于是乎,您会发现看东西(如看书)的时候,只能习中看见中央部分,而其它圆周外的 字未必能够看清,但菲林就不同,只要镜头视角涵盖,而主体又是平面的话,整个平面 都会清晰,因为菲林面(24X35mm)都有相等的感光药物。 另一方面,用50mm拍摄出来的影像,比例上与实物无分别的,只要将影像放大至与实物原大小一样放在眼前,与你在实物前看其实是一样,但这并非只有50mm镜头可以做到,80mm、100mm、180mm……都可做到。 究竟50mm真在哪里?或许从观景器里看比较接近人眼所见到的,但这要视乎主体的距离,要记着:人眼看到是1:1的Life size,然而从观景器看的是有缩细的效果。还有,50mm镜头的焦点或清晰平面分布是与人眼有别,因此,说50mm与人眼接近似乎可能有点儿那个,但说50mm镜头没有严重变形和取景范围适中是「真」的表现也还是可以的。
  误解十:镜头焦距会影响透视
  有些拍友常常说某某20mm镜头很有透视感,又话某某300mm镜头很有压迫感,说这些全都因为不同焦距有不同的透视感。 事实上,透视与焦距是没有关系的,而透视是指光线的收缩效果,如用广角镜从地下拍摄整座大厦时,建筑物两边的线会向上收缩,而并不是平行的。 一般来说,共有三个主要影响透视的因素:
  不变的距离 假若保持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与主体保持不变角度,但以不同焦距拍摄同一主体时,拍出来的照片将有不同的视场大小(Field of View),而主体也会有不同的放大率,用长些焦距的会有大一些的放大倍数;然而,透视是一点也不变的,不信可将多张用不同焦距拍摄的照片放大或缩小至同一放大倍数来看,主体与背景之比例是非常相近的,即是说透视也相近。 改变相机与主体之距离 透视与镜头焦距无关,但同一支镜头与同一个焦距,若以不同的主体与相机距离拍摄,便会有不同的透视效果。 或是,有多支不同焦距拍摄同一主体时,为了拍到接近相同大小的主体时,便更改拍摄的距离,结果20mm的会摄到更多的背景,而100mm会有接近人眼视觉的效果,而200mm又可能拍到背景与主体「压缩」或接近了的照片。 相机与主体之角度 另一个影响透视的因素便是取景时的相机角度,若以广角镜拍摄时,从低角度拍摄站立着的人像时,看起来便会是上身短、下身长,而从高角度拍摄时,则会有相反的效果。若以水平向着主体拍摄,这种透视的变形便不会出现。 以后大家或不会再对以上各项摄影问题而存有误解了,但摄影始终是非常变化多端的玩意,当中还有很多事项是值得讨论的,日后有机会的话,或会再与读者分享。


户外拍摄有十忌 作者: 凌鲲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 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 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 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 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 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 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 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 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 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 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 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 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 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 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 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 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 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 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 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 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 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 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 (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 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 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 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 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 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 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 以表现。


偏振镜认知攻略
偏振镜,似乎我们用上了数码相机以后就很少提到这个名词了。由于价格问题——这个很实际的因素——数码单反尚不能很好地普及,那么,原先用在传统单反镜头上的偏振镜是否就难有用武之地了呢?恐怕也不尽然。佳能平价数码单反的问世至少让我们对数码单反多了一些希望。而对于那些仿单反的DC甚至是便携式的DC,我们一样有办法利用传统的偏振镜来满足我们对于画面的挑剔要求。
  带着传统战场上的硝烟走进数码领域的“老鸟”们自然是对包括偏振镜在内的各种滤色镜了如指掌了。但是对于初入色门就上数码的玩家们来说,就有必要上一堂偏振镜的知识普及课了。
  首先还不得不谈一点物理知识,先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偏振光”。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与传播方向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交替转换的振动形成的。它与无线电波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波长更短一些而已。这种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我们称之为横波。声波是靠空气或别的媒质前后压缩振动传播的,它的振动方向与传播相同,这类波我们称之为纵波。横波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振动是有极性的。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它可以向任一方向振动。我们一般把光波电场振动方向作为光波振动方向。如果一束光线都在同一方向上振动,我们就称它们是偏振光,或严格一点,称为完全偏振光。


纯理论的东西,如果不是科班出身的话,一定晕了吧!那就说得直观一些:玻璃表面的反射光使我们拍摄不到玻璃橱窗里面的东西,水面的反射光使我们拍摄不到水中的鱼,树叶表面的反射光使树叶变成白色,这些现象的元凶都是偏振光。晴空的蓝天在与太阳方向成90度的垂直方向散射的也是偏振光,它使蓝天变的不那么幽深。如果消除了这些偏振光,许多照片会显得颜色更加饱和,画面更加清晰。


随着现在数码相机市场的丰富,仿单反的DC出来了、不可换镜头的DC出来了、万元以下的平价数码单反也出来了。这样,一些具有相当实用价值的传统滤色镜也到了“蠢蠢欲动”的时候了。但是,DC有它自己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特点,也不是所有的偏振镜都能适用的。在偏振镜中,分为线型偏振镜(PL镜)和圆型偏振镜(CPL镜)两种。


线型偏振镜是最普通的偏振镜,但是这种最常见的偏振镜是不能配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数码相机的。因为现在的数码相机都具有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的功能,这些自动功能所需的部分光线信息会被线型偏振镜滤除,从而导致AE有可能不准,AF有可能失效。


这种情况下就要使用圆偏振镜(CPL镜)了。圆偏振镜可以看作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个普通的线偏振镜,能够滤除某个振动方向的偏振光。后一部分可以使透过它的偏振光振动方向在一个圆周上旋转。这种特殊的偏振光称为圆型偏振光,圆型偏振镜也因此而得名。圆型偏振光对于绝大多数光学元件来说,与非偏振光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圆型偏振镜可以在任何相机上使用。


未使用偏振镜的效果
从上面的这组对比图来看,没有使用偏振镜的时候,橱窗玻璃上有强烈的反光,而使用了偏振镜后,反光基本上就消除了。
  当然,偏振镜不是万能的。如果阳光角度不合适,非金属表面反射的眩光可能偏振光成分很小。例如,拍摄树叶往往不能消除所有反光。如果使用超广角镜头,很难在画面中取得一致的效果。尤其拍摄天空时,与太阳夹角成90度的方向压的很暗,而其它方向几乎没有效果,造成天空颜色和亮度不均匀。拍摄水面时,部分水面没有反光,而另一部分反光很强。偏振镜由于有转动部分,镜片的边框厚度较大,用在超广角镜头上有可能暗角。建议使用超薄的偏振镜(当然价格会“辣手”一点)。
  另外要注意的是:使用偏振镜时,由于需要转动滤镜,不宜使用遮光罩;应当尽量把相机放在阴影中拍摄。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手里的数码相机的镜头不能加附加镜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只要手头有一个直径大于相机镜头口径的偏振镜,使用时调好角度,放到镜头前就可以啦。虽然使用起来有点麻烦,但是,这个方法很有效,而且省了改装的麻烦和费用呢!


使用偏振镜的效果 (迪派影像)
和大家谈谈摄影构图
人们常说,画家所面对的挑战,是怎样在一张空白的画纸上,加上一些东西来使它变得有艺术性;而摄影家所面临的挑战则是迥然不同的,他们要从杂乱的环境中,超过运用构图技巧,把其中无关的景物除去,使画面看来具有艺术性。换句话说,作画是从一个空白的画面开始,然后决定把一些东西加进画面内,来表达自己的意念。摄影师(除非是静态的摆设)所关注的,就是怎样安排现有景物内的元素,借以表达自己的意念。
摄影家要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须追求构图上的和谐。长期以来,人总结出了一些取得好的摄影构图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在一些摄影书刊和文章中,已经介绍得很多了。国外一些摄影名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重要的是理解其“精神”和“作用”。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构图法则却有引导作用,容易入门;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平时记住一些构图要 领,在拍摄以前就能生动地想象出照片拍出后会是什么样子,对于成功地创作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也是大有帮助的。
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灵的眼睛做起的。构图的过程也被称为‘预见’,就是在未拍摄某一物体之前或正在拍摄的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或印象。通过经常析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的构图,就会使自己的这种预见本领更加娴熟,变成一种本能。”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对此也有同感,对于构图,他己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关于相机在构图中的位置,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那么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因此,怎样构图,和怎样选择主体、光线、色彩一样,也能成为一个摄影家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基础。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
“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门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
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不过,根据美国摄影家维利·奎克的看法,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应用一些基本法则,达到具有相当水平的摄影构图能力。为此,他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方法。他认为,依据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拍出较好的照片。
维利·奎克指出,摄影者最易犯的错误是拍摄的祝点取得过高,与被摄体离得太远,致使画面出现各种各样与拍摄目的毫无关系的东西。他说:“请记住,画家是 把东西画进画面,而摄影者则是从画面去掉一些东西。” 他说:“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如果你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画面抱有怀疑,你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弃掉。”
摄影构图法则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三分法”了,即将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从而使画面被分割成为九个相等的方块,四条分割线上出现四个交叉点。通常摄影者就在这四点上选择一处作为趣味中心的最佳位置(如图3—1)。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一般又被认为是最强烈的。但奎克认为:“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正因为如此,实际上趣味中心常出现在交叉点附近。”
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应保持一定的平衡。这就是说,对主要被摄体的安排,不能使画、面出现向分量大的一边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着将两个同样大小和同等形状的东西置于对称的位置。这里的关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跷跷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跷跷板两边的孩子,小些的一个必定坐在离中央远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
奎克认为:“把突出的线条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是拍摄一幅悦目照片的另一个要素。这些线条被称为主导线,有效地利用主导线,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照片。把主导线安排成对角线,会产生有力的动感。
“线条常常在照片中提供一个边框。这可以通过选择视点来进行,例如在树下通过树枝框住画面上的被摄主体。此时通常使用小光圈,以使整幅照片清晰。这样做,也有可能使边框过于突出,但安排适当,会得到好照片。
“在一幅照片中,地平线的位置会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拍摄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照片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照片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此外,横幅画面可以产生安宁、平静的感觉,而竖直画面则会产生动态效果。”
奎克认为,以上方法如果运用得好,你的照片将会出现明显的改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快就会学会鉴赏构图,从而为你增添摄影的乐趣。
摄影家瓦尔特·德·格鲁伊特对摄影构图作了一种全新的阐述。’他认为:“每一种构图都是以排列次序为基础的,就像我们从哥士达心理学和信息学原理中所了解到的那样,构图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它产生于相似事物的组合以及对相反事物的强调。排列次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形态和色彩的疏密和对比也会产生排列次序。排列次序是以一种美学上的均衡为基础的,而均衡则从复杂、矛盾和动态之中造就和谐。”
他说:“任何人,只要懂得把照片分成单个的构图成分,借以得出它在美学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来审查照片的具体效果,就都会成功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要获得令人满意的照片构图,须经常分析照片。” 他提出的分析照片构图的最重要标准是:
1.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反差情况。
2.照片所传递的信息的价值以及类似事物。
3.照明和纵深。
4.突出的线条和照片的画幅。
对于如何获得较好的摄影构图,格鲁伊特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
1.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2.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要有助于传达照片的意图。
3.应当避免由于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含糊关系而可能产生的错觉。
4.明与暗的关系或者彩色对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5.除了人物和环境在形式上的关系之外,对人物和环境的心理上的权衡也是 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视觉印象都立即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无偏好的估价意味着根本没有反应。
6.表现与我们熟悉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使人容易辨认,从而能比较迅速地予以理解。因此,重复内容是必要的。
7.照片的复杂程度一定不能太低(感官刺激不够),也不能太高(感官刺激过分)
8.每个人对每幅照片的美学评价总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评价是受感情支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识,他的经历和他的敏感性。
9.形式主义和时髦风尚是不能持久的。这种缺乏独创性的缺点,是不可能用技术补偿的。
10.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有助于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体现出明显的纵深感。
11.不寻常的透视效果,有助于使照片生动活泼。
12.有意识地使用突出的方向线和选择适合主体的画幅,会加强照片的效果。


对几个摄影问题的看法
技术与艺术

摄影领域的基本真理之一是:每一张好的照片都是技术与艺术成功结合的结果。艺术,是指所选择的题材是用极动人的形式来表现的;是指画面的构图是良好的;是指光线的运用与被摄体的性质,照片的目的以及拍摄者的意图是协调的;是指照片是有意义、有知识性而且是有感染力的。可惜,很多摄影者都不太注意这些问题,或者不太懂得这些问题。他们只知道一张技术上不完美的照片——如影象模糊、颜色不正、粒子太粗、调子太平、反差太大——就是一张有缺陷的照片。但是他们就看不出是缺乏“艺术”性或者需要“艺术”性。
极大的错觉
大多数人认为,摄影是一种复制过程。这是一个谬论。实物是立体的,而照片是平面的。物体是有颜色的,而在黑白照片中只有灰色影象。从这些局限性里,可以得出结论;既然一张照片受其自身性质的限制,决不可能是完全“自然主义”的,那么摄影者就应当最充分地利用一切手段和技术创作出激动人心的新颖的影象。就是说,以新的有趣的形式来表现熟悉的题材,或者把那些不借助相机的眼睛就无法看见的东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扩大我们的视野。初学摄影的人一开始就得把自己从那些过时的清规戒律中摆脱出来。例如:认为建筑照片中的“会聚的垂直线”是一种缺点(实际上,这是垂直线条的非常正常的透视现象);认为所有的广角镜头都会产生“变形”(实际上这种变形是同物体靠近的现象);
认为180度的“鱼眼透视”是“不自然”的(实际上,这是鸟、鱼和昆虫通常的观察物体的方式);认为彩色照片只有在拍摄照片时光线的光谱成分与彩色胶片色温相平衡的情况下才是“自然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所有在金色的黄昏和红色的日出时刻拍摄的照片都将是“不自然”的了);认为耀眼的光线照射到镜头上所产生的眩光和光晕都是必须避免的缺点(实际上,这种眩光和光晕象征着直射光线的明亮与光芒四射);认为远摄镜头会“压缩空间”生产生一种“夸张”的透视形式(实际上,如果我们从纸板上一个矩形小孔观实物体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透视现象);
认为照片的颗粒粗是一个缺点(如果处理得当,粗颗粒可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手法,象征某种物体的质感,不用粗颗粒就表现不出来,或表现得不那么好);认为影象模糊必然是操作上粗心大意的结果(影象模糊也许是动作的最好标志)等等。
创造性地进行选择
大多数业余摄影者,碰到一个吸引人的题材,就拿起相机来拍,而且往往只拍一张。相反,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摄影师,除非遇到的是他毕生中绝无仅有的瞬息即逝的时机,他将从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角度对被摄体进行仔细的研究。他将考虑在不同光线或不同气氛下,这个被摄体将是什么样子。他将考虑自己的表现手段,如用什么镜头、胶片和滤镜,在思想上形成完整的影象(这是一种名为“预先想象”的过程,是每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摄影家所力行的)。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也不满足于只拍一张,而是对当时所表现的一切可能性加以探索,因为他懂得任何成功的摄影者都有这么两条原则:第一,你应当有选择的余地,不能放弃这一可贵的特权;第二,如果有一个值得拍摄的题材,就应当把它拍好,绝不是只拍一张就能成功。
用黑白胶片还是用彩色胶片?
在摄影中,最流行的错误观念之一是认为彩色片要比黑白片来得优越,因为用彩色表现更合乎“自然”。事实上,任何一种表现方式都不能说比另一种“优越”,只能说不同而已。不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某一种方法确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从而被认为较为可取罢了。
一般讲,如果颜色是被摄体最突出的特点(如鲜艳的花朵、鸟、虫、水果;妇女的时装;食品陈列,在不寻常的光线下拍摄的户外景物等等),用彩色来表现,就很可能是最佳的方法。另一方面,如果用创造性的、更抽象的表现方法来表现主题,一般讲,黑白照片的效果将是最好的,因为黑白照片给摄影者提供了更大的控制的可能性。
从摄影的角度进行观察
常言道:“相机不撒谎”。这句话,又对又不对。说它对,是因为相机能把它的视野里的一切物体客观地表现在照片上;说它不对,是因为受大脑主宰的人的眼睛,不是自然而然地一览无遗,而是以很主观的方法观察世界的,它只注意到观察者感兴趣的事物。但事实上,大多数照片都把所有看得见的零七八碎的东西包括过去了。人们还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看”事物,特别是看物体的颜色时更是如此,因而在透明片里,最真实的颜色看上去就是“不自然的”了。比如,在户外的空旷阴影中拍摄人像,由于那里从蓝色天空反射来的光线是唯一的照明光源,所以照片上就会出现偏蓝现象。在树下拍摄的人像,由于绿色树叶的作用而显得偏绿。
所以说,摄影者要用摄影的眼光,即所谓“像相机那样”去观察实际。
光线和照明
光线是摄影者的手段,可能也是决定照片效果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光线有三个主要作用:一是决定胶片的曝光量;二是通过对阴影部分的处理而产生深度感和空间感;三是确立照片的气氛——是喜气洋洋还是郁郁不乐,是热烈还是冷清,是色彩丰富还是迷雾朦朦。
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只注意第一个作用,而忽视了其它两个。因此,一个摄影家应当从一开始就养成一种习惯,不仅从光的量上来衡量光线(从曝光角度说:它有多亮?),而且还要从光的性质上来衡量它(从创作角度说:什么样的光线?)。
因为如果光线的运用对现场气氛不合适,就是有最完善的技术,也不能把照片片拍好,而且你的全部努力将要前功尽弃。
结论
摄影这项工作既可简单,又可复杂。最容易不过的是看见了一个简单的题材就拍。另一方面,要拍摄出好的照片,则要求耐心和技巧,敏感和专心,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平凡的艰苦劳动。照片质量是与你所花费的代价成正比的。许多学习摄影的人以为,设备越好,拍出的照片就会越好,那是多么荒谬!我必须再一次强调的是:只有摄影者的想象力,他从摄影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他从摄影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他的艺术感和他以被摄体了解的程度,才能指挥他的手来使用相机,从而最终决定照片的质量。


摄影常见相关法律问题的解释
涉及肖像权的
法律条文: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100条规定中以看出构成侵害肖像权的要件(必要条件)包括两点 1、未经本人同意;2、以营利为目的。(个人解释:构成侵害被拍摄者肖像权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两点必要条件,欠缺其中一点,便不可认定侵害被拍摄者的肖像权!)(需注意即使作品没侵害被拍摄者的肖像权,但仍有可能侵害了被拍摄者的隐私权,请看下面隐私权篇。)
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 (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法》一书)
1、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使观众、读者了解、认识事实真相等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不构成侵害被暴光者的肖像权(如报道政治活动时使用了某政治家的肖像)!即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失实或者不当,有可能构成侵害被暴光者名誉权或隐私权,也不会构成侵害肖像权(如报道某明星一夜情的)!
2、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或为国家利益举办特定活动使用公民的肖像。如公安机关在通缉令中使用被通缉者的肖像;国家在建国50周年成就展中使用他人的肖像!
3、为记载或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因为公民参与此类活动中,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处分了自己的肖像权,对其肖像在此活动中加以使用,不构成侵权!
4、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的。如为医学试验、法医学教学在课堂上向学员展示病人或者接受法医鉴定的受害人的肖像!
5、为肖像权人自身的利益使用其肖像。如为肖像权人具备某种特殊技能所做的广告中使用其肖像;在寻人启事中使用失踪人的肖像等!
涉及隐私权的
法律条文: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我国有关立法对隐私权的独立地位未予确认,司法实践中通常将侵害隐私的行为作为侵害名誉权处理!现今我国仍未有界定是否侵害隐私权的具体标准,但凡只要是未经公开的,自然人不愿意公开、披露的信息都属于隐私权的内容!(个人解释:构成侵害隐私权的要件包括 1、未经权利人许可;2、有具体的公开、披露权利人的隐私的事实存在。通俗点讲就是偷拍暂不构成违法,但未经同意公布照片给第三人、哪怕只有一人知道便是违法!大家平时还是管好自己的镜头,收收瘾,在街头拍拍就算了,别把镜头对着泳池、浴室等地方,毕竟这个还是比较难界定的,一旦闹到庭审,法官还是要照顾受害人地!)
这里特别说一点,法律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设有限制。所谓公众人物,指广为人知的社会成员,包括政府公务人员和各行业的知名人士。对于知名人士隐私权的限制理由在于新闻价值和公众的合理兴趣,(如对盖茨在其微软总部一天的出入进行暴光不侵害其隐私权)但对于公众人物拥有的与其所代表的行业无关的行为的隐私,仍受到法律保护!

涉及著作权的

创作者完成所创作作品的同时,便拥有了该作品的著作权,其行使著作权的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1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著作权法的第17条: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个人认为此条适用于影楼人像摄影,影楼为受托人,受托创作作品,未事先明确约定著作权归属,著作权应归影楼所有!但有一点,审讲求证据,你把底片都给了别人,何来证据表明该作品是你创作的?!)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2、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5、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
6、使用他人作品,未按规定支付报酬。
7、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8、未经著作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
9、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关于著作权的转让,作品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归作者所有,不为任何形式为转移!)该论断可参考以下两条:著作权法第二十五条 转让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作品的名称;
(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三)转让价金;
(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与肖像权的交叠
著作权归拍摄者所有,但肖像权归被拍摄者所有!二权相比较,优先保护肖像权!(如你发行了自己的个人画册,使用了你拍的模特的图片,而你未征得她的同意,恭喜你,你侵权了!哪怕你拥有此作品的著作权!) ---------色 影 无 忌/无忌马甲
中华摄影学会培训班教材
  说明:本教材转载自台湾摄影网站。由于原文为BIG5码,本人对原文作了整理,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第一课 摄影的入门与学习

  中部地区,最近接连的有两个初级摄影研习班开课,整个学程内容的规划几乎与先前一样,可是参加研习的人数依然相当踊跃,重修的学员也不少,使主办单位感到很讶异。由于笔者均担任第一堂的入门课程,事先均被知会这种现象,并且交换意见:该如何使初学与重修的同好,均能同时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由此似乎也可感受摄影学会的办学用心。
  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学习〝艺术创作〞的领域,不足为怪。一般而言,愿意花钱与时间前来学习的人,可以确定他们对于理论的求知欲望比较高,而摄影是一种多元化的辅助工具,从学习需求加以分析,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为制作教材而摄影
2、为纪录而摄影
3、为休闲而摄影
4、为谋生而摄影
5、为艺术创作而摄影
  因此,在踏进摄影界的时候,必须先有一份需求认知,如果是前面四项的话,顶多数月至一年的时间,相信任何人均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因为这仅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这种现象常见于一般摄影初学者,于历经第一阶段学习之后,均有明显的入门技术成效,可是当详加分析其内容,不难发现绝大部份仍停留于模仿或拷贝的技术层面,还谈不上〝创作〞。

何谓创作

任何一种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所谓的创新是指:一位艺术工作者必须「熟练」本门所有的技巧、表现以及相关的艺术表达方式。之后融入作者个人的『内心思想、感觉』,然后创造出『前所未有、前所未见』的崭新感觉、视觉或听觉 ( 音乐 ) 效果。以摄影艺术而言,不论任何题材、任何方式 (写实或写意),它的创作还需具备合乎摄影的光影,视觉与表现等逻辑条件。
譬如:以个人近二十年所涉猎的各项题材之一「鸟类」生态而言,目前的相机已经达到全自动的功能;对焦、曝光、全自动,配合超远摄镜头以及高速连拍马达,只要在短时间之内稍微了解相机的操作之后,几乎任何人均可能成为生态摄影高手,可是这仅仅切入纪录的表象层面而已;此外,『走在铁轨上面散步的情侣』、『鹿港天后宫回廊下休憩的老人』、『花坛老树的晚归』…这些常见的画面也仅能归类于习作或模仿。如果谈创作的话,那么前面所述各项条件不能缺少。

如何创作

首先需要百分之百的把技巧 ( 操作与表现等学理 ) 完全融会贯通,然后将所有技巧元素溶入于个人独特的思维,如此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地步。熟能生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些均为〝创作〞的写照,通常刚接受初级入门训练时,那怕是上课时全神贯注并且勤作笔记,在吸收上绝对无法达到百分之百,这是因为摄影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还有实际的临场操作,当理论与技术无法和『创意』产生平衡点时,随即面临创作的瓶颈,才有所谓的「看山不是山」现象。此时再度回流学习正好可以有效的抒解困境。
何谓重修
与学识的求知相似,一般人对于非个人兴趣的科目,或许要求比较低,可是面对喜爱的科目,相对的要求就比较高。如果要当做研究或创作的话,就应该以百分为追求的目标,因此重修是必然的。
根据个人多年来的经验,曾经在摄影学会待过一段时间,或是上过初级班的学员,在重修整个学程当中,如果不得要领,那么进步有限,甚至于可以用毫无进步来形容;反观从未接触摄影的学员,不仅有明显的进步,甚至于有些超越这些老手,当然他们的学习方式必须正确:一、勤作笔记,二、勇于发问,三、认真演练。可是当他们再度重修时,往往也会患相同的缺失,不是忘了
先前这些特质,就是重修的要领有误,最后还是阻碍了进步。
如何重修
如同前面所述,如果要把摄影当成创作来看待的话,那么在技巧方面绝对要百分之百的吸收,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目标,因此才有所谓的『艺术创作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不归路』,譬如:前辈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到百岁时依然在从事摄影创作。名画家毕加索、张大千,在八、九十岁时仍然创作许多不朽的名作。可是该如何学习呢?那么当您在做第二、第三次???重修时,唯有把自己先前所暸解的暂时摆在一边,把自己当成一位初学者,一切从〝零〞开始;不能够存在着这些我懂、那些我会的心态,否则很可能会错过一些细节或关键性的问题,如此一次又一次的累积。譬如:好友林家祥先生的「摄影表现技巧」,以及个人曾经做过的笔记,每当经过一段时间,总会再度的详细阅读一遍,每次均采用重修的方法。均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此外,摄影的创作工具,长久以来一直随着科技的脚步研发与改进,创作方式的修正与改变时常发生,随时要有学习新技巧、新观念的准备。
第二课 相机的分类
  相机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在一百多年前所发明的。其实就是利用一个不透光的黑箱子(机身),再在暗箱前中间处挖一个小小的孔,就可以呈现影像,但清晰度不佳。若在暗箱的小孔上加装一个可以控制透光量大小与时间快慢的器材,再加上光学镜头,就能使影像更为清晰明亮,称之为「相机」。
  相机种类有如大型蛇式相机与特殊用途的相机如拍立得(现影)相机、立体相机、复像式相机、旋转相机(现改称「摇头」相机)、水底相机、宽景的相机,针孔相机、110相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