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嵇康與葛洪的〈養生論〉

 清虚静泰 2010-02-09
 前言

  老、莊的養生哲學之義涵,筆者曾就「生死觀」與「形神觀」之面向加以探討,這裏,本論文擬對老莊養生哲學作一後續研究,由嵇康與葛洪的〈養生論〉,來探討老、莊養生哲學之流變與影響,故即先就前作之結論作一簡要說明,爾後再切入本論文之主題,。

  由老、莊的「生死觀」以探討其養生哲學,乃因養生必然要正視人之生與死,乃是不可逃避的事實,則如何超越人之悅生惡死之情執,使生命獲得逍遙自適而無偏執,也就成為老、莊養生哲學的關懷。

  以老子而言,老子正視人由「生生之厚」、「益生」、「貴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適足以使「人之生動之死地」、「輕生」,因此,他提出善攝生者無死地,唯有無以生為者,亦即以不養生為養生,才能保存養生的作用。這些話頭都是違反常人的養生觀,但卻蘊藏了更深層的真理,來呈現出人在精神生命上超越物欲俗情的智慧,所以老子以知足寡欲、順其自然為養生之道。同時,老子也點示出天地萬物的長生久視之道,即在於自然無為,復歸於道。這是老子觀照天地萬物之生與死所提出的超越的形上思維。

  以莊子而言,莊子之養生哲學乃由「生」與「知」的省思而發,有鑒於人之以有涯之生追逐無涯之知,蛲怦Y逐而不返,而萌生人之存在的悲感,自然,莊子對於天地萬物之生與死,亦有一分深刻的觀照,在《莊子》一書中可見,以「變化」的觀點來消融生與死的對立,或視死生存亡為事物之變化、呙餍信c晝夜之循環,剎那生滅,實無必然。然其終極關懷卻亦在超越世俗人心的生命情結─「悅生惡死」,而獲得精神上的大解脫。

  因此,莊子提出「忘」的智慧作為玄同生、死的修養工夫。最後,由超越生、死而達到「死生無變於己」、「外生死」,亦即「不知悅生、不知惡死」、「以死生為一條」、「死生存亡之一體」的境界。而莊子的養生哲學的內涵,即是由其對生死的體認而呈現,有謂「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使人對形軀生命之死生好惡的偏執,由精神生命的自我超越,而開展出不同於世俗人心的養生之道。

  至於由莊子的「形神觀」以探討其養生哲學,則可見《莊子》一書的養生哲學,可由其精神實踐上的辯證超越義以呈顯。審言之,莊子的形神觀乃以「神」「形」之真宰,更由此透過人之「心齋」、「坐忘」的修養工夫而泯除我執,執於心與物的主客對立,以達到「自然無為」、「逍遙無待」的生命境界,作為養生的理論與實踐之道。

  換言之,若由老、莊的「生死觀」與「形神觀」,而論其養生哲學,可知老、莊的養生哲學不同於世俗的觀點,即在於其蘊涵著人之精神生命,由泯除官能心知對自我形軀生命的執著,而有一超越相忘的境界,以不導養為養,以不益生為壽,此中所蘊涵著精神生命的辯證發展,即是老莊養生之道的特色。

  貳、本論

  老莊之養生哲學流傳至後世,影響頗深,此見諸魏晉時期的養生論著,如嵇康與葛洪的〈養生論〉,即是在老莊思想的影響下頗具代表性的著作。

  基本上,魏晉時期的玄學名士在廢名教而崇自然的時代風氣影響下,其生命情調亦契應於老莊「自然無為、逍遙自在」的價值祈嚮,因而養生思想的特色即是以受老莊思想的影響為主,然而嵇康與葛洪的養生觀雖對老莊思想有所傳承,卻另有所開展,值得作一比較,以見老莊之養生哲學在後世的流變與影響。

  一、嵇康的〈養生論〉對老莊思想的傳承與流變

  關於嵇康著〈養生論〉一文,見諸《晉書》列傳第十九〈嵇康傳〉有文曰:

  (嵇康)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於懷。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至於導養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生論…

  (嵇康)論曰:「夫稱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於矜尚;體諒心達者,情不繫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通順,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是以大道言『及吾無身,吾又何患』。無以生為貴者,是賢於貴生也。」…

  (嵇康)曰:……老子、莊周,吾之師也…

  又聞道士遺言,餌朮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

  康性慎言行,一旦縲紲,乃作幽憤詩,曰:…託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從《晉書?嵇康傳》的記載可知,嵇康著養生論,其重點有二:修性與服食。修性乃得自道家哲學─「無以生為貴者,是賢於貴生也」、「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的影響;而服食則是汲引道教方術─「餌朮黃精,令人久壽」的要訣,本乎此,嵇康以為神仙雖是天賦異稟,非積學可得,然導養得理,依然可以延年益壽。

  今審諸嵇康〈養生論〉一文的養生論點,所謂「導養得理,以盡性命」。其道有三,其一是,強調精神為形體之主宰,故養生首當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此〈養生論〉有文曰:

  精神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猶君昏於上,國亂於下也。

  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過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

  嵇康以為形神互恃,然精神尤為形軀之主,因此,養神之要乃在於「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亦即人生當放下世俗情執之得失,「心不存於矜尚」,「情不繫於所欲」,而入於恬淡寡欲的心境,才能使體氣順暢,平和通達。這顯然是承襲老莊的觀點而來,所謂的「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即《莊子?德充符》有謂「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的「無情」之說;而「泊然無感」則是得自《老子》有謂「泊兮其未兆」的觀點,凡此乃是將老、莊形而上的生命境界,轉為形而下的養生之道,以成就精神與形軀平和諧調的理想生命。

  其二是,養生除了以精神導養為主外,尚須透過呼吸、吐納,服食、藥養,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此〈養生論〉有文曰:

  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身相親,表裏俱濟也。

  故神農曰:上藥養命,中藥養性者,罩悦恚蜉o養以通也。

  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身而後身存。

  事實上,嵇康之論點亦見諸《莊子?刻意》有文曰: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能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在《莊子》書中載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之說,此即嵇康摭取作為導引、吐納的根據,再加上服食與藥養的工夫,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也。」,又「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弦。」,以達到「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身而後身存。」的境界。此中,「綏以五弦」乃是以琴樂養生之意,見諸嵇康〈琴賦〉一文的記載(18),琴樂有「導養神氣,宣和情志」的養生功能,而〈答難養生論〉亦有文曰:

  竇公無所服御而致百八十,豈非鼓琴和其心哉?此亦養神之一徵也。…以大和為至樂,則榮華不足顧也。以恬澹為至味,則酒色不足欽也。茍得意有地,俗之所樂皆糞土耳,何足戀哉?……有主于中,以內樂外,雖無鐘鼓,樂已具矣。……

  鼓琴以和心,是為養神「有主于中,以內樂外」之妙道,是嵇康慧心獨具地將音樂陶養人心的功能,在養生之學上實踐。同時,由此顯見嵇康的〈養生論〉雖得自老莊哲學的影響,然其目的仍是在現實生命,而不止於精神生命之導養。

  其三是,養生之道固在導養,然而亦須察識耳、目、口、鼻、四肢等生理欲望的競營馳逐,喜、怒、哀、樂等心理情緒的糾葛紛擾,適足以使人之身心外內受敵,交賒相傾,此〈養生論〉有文曰:

  而世人不察,唯五穀是見,聲色是耽。目惑玄黃,耳務淫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鬻其腸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氣,思慮銷其精神,哀樂殃其平粹。夫以蕞爾之驅,攻之者非一途,易竭之身,而外內受敵,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另見諸《嵇中散集》卷四〈答難養生論〉亦有文曰:

  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五者必存,雖心希難老,口誦至言,咀嚼英華,呼吸太陽,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濟,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大理之所效也。

  「五穀」、「滋味」、「醴醪」、「香芳」及「聲色」─「目惑玄黃,耳務淫哇」本是人與生俱來的食色欲求;喜、怒、哀、樂則是心理情緒,然而,人之情欲若加以「思慮」(「神慮」)意計執著之馳逐銷磨,使人之形體與精神外內受敵,備受攻竭,則有限之肉軀生命又豈能堪?故嵇康謂「養生有五難」─「名利」、「喜怒」、「聲色」、「滋味」、「神慮轉發」,皆足以造成養生之害,若不能去之,即使一味地重視調養─「咀嚼英華,呼吸太陽」,也無法使年壽不夭損;反之,若無五者之患,即使「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這也就是養生之大理所在。

  嵇康此一觀點事實上與老、莊所言遙相呼應,如見諸《老子》有文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又《莊子?天地》篇有文曰: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薰鼻,困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又《莊子?庚桑楚》有文曰:

  貴富險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繆)〔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予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基本上,嵇康與《老子》、《莊子》外、雜篇對於「欲」的省察的觀點一致,都是從負面的、反省的態度加予正視有生之害。而嵇康更進而提出養生當防微杜漸之道,其文曰:

  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絕;風寒所災,百毒所傷,中道夭於眾難,世皆知笑悼,謂之不善持生也。至於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損成衰,從衰得白,從白得老,從老得終,悶若無端,中智以下,謂之自然。縱少覺悟,咸歎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眾險於未兆。是猶桓侯抱將死之疾,而怒扁鵲之先見,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害成於微,而救之於著,故有無功之治。

  一般人不知「慎眾險於未兆」,在人禍方面,縱情食色之欲馳逐外蚨唤?在天災方面,又為風寒所災,百毒所傷,終至「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損成衰,從衰得白,從白得老,從老得終」。或有人自力服藥,然半途而廢,而形軀之滋養又遠不濟於情欲之揮霍;或有人抑情忍欲,然「心戰於內,物誘於外」,最後終究是徒勞無功。其文曰:

  其次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尾閭,欲坐望顯報者。或抑情忍欲,割棄榮願,而嗜好常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數十年之後,又恐兩失,內懷猶豫,心戰於內,物誘於外,交賒相傾, 此復敗者。

  此外,嵇康對於人之意計智慮尤有深刻的省察,如見諸《嵇中散集》卷四,嵇康〈答難養生論〉有文曰:

  夫不慮而欲,性之動也;識而後感,智之用也。性動者,遇物而當,足則無餘;智用者,從感而求,而不已。故世之所患,禍之所由,常在於智用,不在於性動。

  ……君子識智以無恆傷生,欲以逐物害性。故智用則收之以恬,性動則糾之以和,使智止於恬,性足於和,然後神以默醇,體以和成,去累除害,與彼更生,所謂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者也。

  所以貴智而尚動者,以其能益生而厚身也。然欲動則悔吝生,智行則前識立。前識立,則志開而物遂。悔吝生,則患積而身危。二者不藏之於內,而接於外,祗足以災身,非所以厚生也。

  嵇康以先天不慮而欲之「性動」與後天識而後感之「智用」,來說明傷生害性之大患,所謂「性動」乃是就人與生俱來之生理欲望與心理情緒而言,一旦獲得滿足,則無餘慮;而「智用」則是人心與外物交接,所產生之意計智慮之分別心(知識心),其與人之情欲之執著,有制約交引之關係,往往會引發情欲之盲爽狂亂,故「智用」之患尤甚於「性動」之欲,因此,「貴智而尚動」,非但不能益生而厚身,反而適足以遭悔吝而災及身。故嵇康提出以「恬」、「和」交養,使「智用」之馳逐競營,「性用」之執著陷溺,能止於「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同文曰:

  故世之難得者,非財也,非榮也。患意之不足耳。……不足者,雖養以天下,委以萬物,猶未愜。然則足者不須外,不足者無外之不須也。無不須,故無往而不乏。無所須,故無適而不足。…故遺貴欲貴者,賤及之。故忘富欲貴者,貧得之,理之然也。今居榮華而憂,雖與榮華偕老,亦所以終身長愁耳。故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此之謂也。所謂「智止於恬,性足於和」,即是老、莊「去私寡欲」的生命智慧,凡此皆是承老、莊「知足」、「知止」的觀點而來(32)。最後,嵇康提出其養生之道的理想境界,有文曰:

  善養生者,則不然矣。清虛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然後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身而後身存。

  在這一段論述文字裏,嵇康很明顯地摭拾《老子》與《莊子》書中之言,以養神作為養形的主宰,然而,就嵇康與莊子養生觀而言,兩者最大不同乃在於莊子不以好惡而內傷其身,不以益身為務,「不以導引為壽」。此見諸《莊子?刻意》有文曰:

  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導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

  基本上,嵇康與莊子的養生觀之所以有此不同,關鍵即在於兩者的「形神觀」有所不同,嵇康與莊子雖皆以「精神」為「形體」的主宰,然嵇康所謂的精神與形骸是人的一體兩面,是屬於形而下的心理與生理意義,所以,就形骸之導養得理,透過呼吸、吐納,服食、藥養等固不待言;就精神之導養而言,嵇康的論述雖是出自老莊思想的觀點,然實已落於第二義的說法。

  因此,嵇康承襲了老莊思想而提出的養生觀,就文義而言,頗能會通道家旨趣;但就義理而言,值得注意者是,老莊的形神觀本是就人之精神生命,由有為至無為的精神超越,而開展出以「不養為養」,以「不益生」為務而說,亦即其以精神為形軀的主宰而開顯的養生哲學,其實是有一透過生命修養的辯證發展在其中,而不止是對自然生命的養生之道。

  然而,嵇康對於老莊雖有一番欣趣,亦表現出精神修養上的灑然自適,然其是 以老莊的生命境界作為其人生寄託的旨歸,落實在現實生命而言,成就其養生的理論與方法,事實上與老、莊養生哲學中辯證精神的人生智慧,仍有層次上的不同,亦即嵇康摭取老莊之言以論養生,所謂「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身而後身存。」,其實是出自生活美學的態度,而遠勝於修養工夫的實踐。

  換言之,此中之關鍵即在於老莊是從「心」上作工夫,老子由「致虛極,守靜篤」,莊子亦由修養工夫的漸進實踐,如〈人間世〉篇所謂「心齋」─「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如〈大宗師〉篇所謂「坐忘」─「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而達到如〈大宗師〉篇「朝徹」與「見獨」之慧悟圓照之境界,然而嵇康在養神的說法裏,只見其把握「養生」的環節,提出理想生命的價值義,來契會老、莊的生命境界,而未見其生命修養工夫的辯證實踐。

  審言之,如就莊子的義理而言,如《莊子?養生主》有謂「緣督以為經」,亦即順中以為常作為養生的前提,無偏無執,順其自然,不以成心之自我封限於有限之形軀生命之馳逐競營,則「不導引為壽」乃是必然的結果,而這與嵇康亦重視呼吸、吐納,服食、藥養與以音樂作為養生之道,是截然不同,其中如以琴樂來養生,而追求逍遙自適的情趣,這既非道家哲學亦非道教方術所言,而純屬藝術心靈的心證,以呈顯出其追求物我兩忘的生命欣趣。

  所以,嵇康的養生哲學與老莊的人生哲學,雖然原本有其契應地內在一致性,然而這畢竟是衍伸的義涵,且是在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41)的才情生命裡而呈現。總之,老莊的養生哲學至後世的流變與影響,如嵇康,雖是摭拾老、莊之言以論養生,卻是開展出精神與形軀並重的養生義,尤其是美感生命的開顯,以濟成現實生命的養生之道,成就養生學之另一番貢獻與特色。

  二、葛洪的〈養生論〉對老莊思想的傳承與流變

  至於葛洪著〈養生論〉一文,很明顯地其內容與嵇康的〈養生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葛洪除了受道家的影響以外,不同者是,其亦吸納道教的說法作為養生之道,此見諸《晉書》列傳第四十二〈葛洪傳〉有文曰:

  (葛洪)尤好神仙導養之法,從祖玄,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秘術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焉。……

  葛洪尤好神仙導養之法,以其鍊丹秘術傳授弟子,然今日見諸《道藏》與《宋史?藝文志》記載的「抱朴子養生論」,卻未必為葛洪所作,此今人李豐懋的考證如下:

  抱朴子原本篇數較今本為多,其有遺佚,隋唐以後已然。而道藏所收駁雜,真偽不分,此養生論之見收,當如抱朴子神仙今汋經(斯字號)之例,乃雜輯成書者。故通篇乃如養生家備忘錄,多列其條目,似為置諸座右備忘之用。不類葛洪行文語勢也。然養生論雖疑非葛洪原來手筆,其內容大要則不違背抱朴子內篇的論旨。因此推論養生論的撰成,當為後人襲嵇康或顏之推標舉「養生」之例,雜輯抱朴子養生條目而成篇。……

  至其內容則與抱朴子養生說相合,故可作抱朴子內篇之節本觀,養生家據此觀覽備忘。

  另亦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如下:

  《抱朴子養生論》,《宋史?藝文志》著錄。書名冠以「抱朴子」,蓋欲使人相信為東晉名道士葛洪(號抱朴子)所撰。但全書內容除第一段文抄自《抱朴子?內篇?地真》,文字略有出入和增飾外,其餘皆抄撮自其他養生著作,並略加纂述而成。考其文體風格,不類《抱朴子》,而與北魏張湛《養生要集》和齊梁陶弘景《養性延命錄》相似,蓋為與張、陶同時或稍後的人託名而作。

  〈養生論〉根據上述的考證,並未見於《抱朴子》內外篇一書,故疑非東晉道士葛洪所作,而是由後人雜輯託名而成篇。至於其與《抱朴子》的關聯性,如李豐懋以為「其內容則與抱朴子養生說相合,故可作抱朴子內篇之節本觀,養生家據此觀覽備忘。」,另有人則持不同的看法,以為除了首段有抄自《抱朴子》的內容,文字略有出入和增飾外,其餘皆抄撮自其他養生著作纂述而成。考其文體風格與北魏張湛《養生要集》和齊梁陶弘景《養性延命錄》相似,並不類於《抱朴子》。

  而乃就《養性延命錄》(其內容乃取自《養生要集》)與〈養生論〉作一比較,則可見兩者之文體風格相似,乃在皆以類似座右銘、備忘錄的方式而成篇,然而其內容則顯然不同,前者以纂錄彙編前人之養生之言為主,後者則顯然與嵇康〈養生論〉的觀點類似,而且亦以老莊思想作為養生之道的應用張本。同時,再與《抱朴子》對看,筆者則同意李豐懋之說,整體而言,全文尚不離《抱朴子》養生說之原旨。故姑不論其託名而作者為誰,即以此篇作為「抱朴子內篇之節本觀」,是為葛洪養生觀點之一加以探討,以見其對老莊思想的傳承與流變。

  基本上,葛洪與嵇康兩人之養生觀,在對於人的形神觀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此見諸其文曰:

  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設,猶宮室也;支體之位,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腠理之間,猶四衢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國。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愛其氣,所以全其身。民弊國亡,氣衰身謝,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藥於未病之前,不追修於既敗之後。故知生難寶而易散,氣難清而易濁;若能審機權,可以制嗜欲,保金性命。

  葛洪以「一人之身」比喻「一國之象」,有如嵇康視「精神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而以「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來比喻人的精神與形體(血、氣)的主從性,亦如嵇康以「神」為「形」之主。至於「至人上士乃施藥於未病之前,不追修於既敗之後」,則與嵇康防微杜漸之道如出一轍;而「制嗜欲,保金性命」(「保金」疑為「保全」之誤)則是兩者養生共同的歸趣。同時,葛洪的養生之道亦有謂善養生者,應先除六害,其文曰:

  且夫善養生者,先除六害,然後可以延駐於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禁聲色,三曰廉貨財,四曰損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養之道徒設爾,蓋緣未見其益。雖心希妙道,口唸真經,咀嚼英華,呼吸景象,不能補其短促,站墥纹浔径淠羁烧]哉!

  所謂六害:名利、聲色、貨財、滋味、佞妄、沮嫉,與嵇康有謂養生有五難:名利、喜怒、聲色、滋味、神慮轉發大同小異,同時,兩者皆是以身外之「名利」(包括貨財)為養生首當其衝之害;聲色、滋味乃是人之食色之欲;而沮嫉同於喜怒,是為人之情緒之困;佞妄則是由人心之意計智慮所造成的禍端,此「六者不除,修養之道徒設爾」、「雖心希妙道,口唸真經,咀嚼英華,呼吸景象,不能補其短促」,亦見諸嵇康有謂「五者必存,雖心希難老,口誦至言,咀嚼英華,呼吸太陽,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因此,葛洪在其〈養生論〉裏提出「保和全真」之道,有文曰:

  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夫多思則神散,多念則心勞,多笑則藏腑上翻,多言則氣海虛脫,多喜則膀胱納客風,多怒則腠理奔血,多樂則心神邪蕩,多愁則愁鬢憔枯,多好則志氣傾溢,多惡則精爽奔騰,多事則筋脈乾急,多機則智慮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於斤斧;損人之命,猛於豺狼。

  葛洪「保和全真」之道─「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一言以蔽之,即是嵇康所謂「清虛靜泰,少私寡欲」,這顯然也是在老、莊養生哲學的影響下所提出的觀點,如《老子》有謂「少則得,多則惑」。另外,葛洪亦提出其養生的修養工夫之要,一者是透過精神修養的實踐工夫以達成,其文曰:

  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行欺詐則神悲,行爭競則神沮。輕侮於人當減筭,殺害於物必傷年。行一善則魂神樂,搆一惡則魄神歡。常以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干,生錄必書其名,死籍必削其咎,養生之理,盡於此矣。

  所謂「心內澄」、「氣內定」、「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即是嵇康所謂「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之意。不同者是這裏還羼入宗教之言,以「行善」、「搆惡」作為因果報應之說,而有謂「生錄必書其名,死籍必削其咎」。

  二者是透過道教房中術「鍊還丹」、「化金液」的方式以達成,其文曰:

  至于鍊還丹以補腦,化金液以留神,斯乃上真之妙道,蓋非食穀啗血者越分而修之,萬人之中得者殊少,深可誡焉。

  同時,葛洪〈養生論〉最後引太上老君之言,以明養生之境界,其文曰:

  老君曰:存吾此道,上士;全修延性命,中士;半修無災病,下士;時修免夭橫:「愚者失道,損其性」其斯之謂歟?

  由此得知,嵇康與葛洪之〈養生論〉皆以道家哲學與道教方術,為其養生之道的導養理念,然而,葛洪所謂「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善養生者當「除六害」、「保和全真」以使心澄氣定,「寬泰自居,恬淡自守」,雖亦是承襲老莊的觀點而來,然其乃是視精神與形骸為人的一體兩面,皆屬於形而下的心理與生理意義,所以,就形骸之導養得理而言,葛洪的論述實已將老莊思想純應用化,更遑論契應老、莊養生哲學中辯證精神的智慧,而有相應的體證。

  結 論

  老、莊的養生哲學,由其「生死觀」與「形神觀」以探討,可見其以精神為形軀的主導,老子提出善攝生者無死地,無以生為者,亦即以不養生為養生,來保存養生的作用,呈現出人在精神生命上超越物欲俗情的智慧;莊子由超越人對形軀生命悅生惡死之我執,正視人之生死大限,而「安時而處順」,以入於「不死不生」之境界,故能不以好惡內傷其身,而全生盡年。

  尤其是莊子以「神」為「形」之主,提出主體生命透過「心齋」、「坐忘」等修養工夫,而達到逍遙自適的精神境界,使人對形軀生命的價值觀不為世俗成心所封限,而產生偏執,「因其固然」、「依乎天理」,以為常道,故不以益生為務,不以導引為壽,乃是莊子論養生之道的必然結果。

  然而養生終究不離現實生命而言,故老、莊之養生哲學流變至後世,影響所及如嵇康者,以老莊思想的生命境界為其養神之道;另又強調呼吸、吐納、服食、藥養的工夫與以琴樂養生為養形之方,凡此皆是落於形而下的形軀生命,就心理與生理而說,未如老、莊乃是就人之精神生命之超越義而說其養生哲學之辯證實踐。換言之,嵇康由契應老莊之生命境界,作為養生之最高歸趣,雖自有其一番生命之欣趣,然心嚮往之,終不同於老、莊,其關鍵即在於嵇康對老、莊思想的契應,乃是本乎玄學名士的智悟,終究未能濟成老、莊精神修養的工夫實踐義。

  至於葛洪之〈養生論〉與嵇康之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如兩者對於人之形神觀如出一轍,皆以「神」為「形」之主;且皆以養生當自平日防微杜漸著手為上策,因此,如何對治養生首當其衝的大患─「欲望」(尤其是名利)乃是兩者的共識,當然,彼等的對治之道皆是以老、莊的修養工夫與生命境界為主,然而不同者是,葛洪更融合道教方術之法(如:房中術),甚至是宗教因果報應之說,而開展出亦落於形而下的形軀生命,就心理與生理的層面,所提出的養神與養形之道,雖亦有其對現實生命的另一番貢獻與價值,然而亦是不同於老、莊之養生哲學,乃就人之精神生命之辯證實踐義而說,且終究是將老、莊養生哲學的智慧導向純應用化的層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