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而言,已经过去的2009年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2009年9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放弃在欧洲部署第三国导弹防御阵地的计划,该计划曾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取而代之的是,五角大楼决定分4个阶段部署造价更低、机动性更好的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将以“宙斯盾”海基防御系统和 “标准-3”反导导弹为基础。
美国方面的这一决定使欧洲导弹防御体系的支持者们感到困惑,包括波兰和捷克在内一些支持者甚至开始抱怨。波兰想以在境内部署美国导弹拦截装置为代价,争取美国帮助其军队实现代化;而捷克政府则不顾大多数国内民众的反对,坚持在境内安装美国的雷达监视系统。最后,美国曾经的盟友得出了一个结论:“美国向俄罗斯做出了让步,因为俄罗斯一直要求美国重新考虑在东欧部署雷达和导弹拦截系统的计划。”
为了消除紧张气氛并证明,采用新的导弹防御体系首先是出于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考虑,并不是迎合俄罗斯,2009年9月20日,奥巴马明确表示,总的来说,他认为俄罗斯对美国之前导弹防御计划的反应是“偏执”的。同时他还希望,美国改变导弹防御计划应当能够缓和俄罗斯的态度。
与此同时,“偏执”的俄罗斯对这条消息的态度显得十分慎重。俄罗斯国防部很快就宣布,由于美国改变导弹防御计划,俄罗斯将不准备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但10月份,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又提醒说,莫斯科方面希望得到美国所选择的导弹防御系统更多的信息,从而最终弄清楚,新的导弹防御系统在未来是否会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有效性的代价
总体而言,为了对美国改变导弹防御系统部署计划后的局势进行评估,有必要对促使白宫做出这一决定的事件按顺序进行回顾。
2001年底布什当局宣布准备退出美国与苏联1972年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小布什认为,该条约内容陈旧,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应当指出,这种评价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尤其是,根据该条约,双方应仅限于地面固定导弹防御系统,放弃研制洲际弹道导弹拦截系统,除因安全需要在本国的1个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外,不在境内其它地方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苏联倾向于在莫斯科周围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指挥所位于索尔涅奇诺哥尔斯克),美国则决定保护大福克斯地区(北达科他州)——美国洲际弹道导弹主要的发射基地免受可能的导弹袭击。
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来自“被孤立的国家”的导弹攻击的危险,美国力图与俄罗斯协商重新审议《反导条约》,但却遭到了俄罗斯的拒绝。之后,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反导协定》。2002年12月,美国开始建立本国导弹防御体系,在欧洲的第三国导弹防御区也是这一体系的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局的计划,对华盛顿最大的威胁来自伊朗方面的导弹攻击。为抵消来自伊朗的威胁,美国建议使用由下列组成部分构成的导弹防御体系:位于英国的大型低频早期预警雷达,位于捷克的高频目标指示雷达,位于土耳其和格鲁吉亚的前沿雷达站以及位于波兰的10个地面导弹拦截器。
这一系统遭到了专家的激烈批评,主要是因为其可靠性问题。根据东西研究所(EastWest Institute)学者的数据,如果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一个雷达失效,那么另一个雷达就不能够独立跟踪和识别目标。此外,根据导弹防御系统设计者的构想,将向每枚来袭导弹发射5个拦截器。相应地,整个系统原定同时摧毁2枚敌方导弹。在同时有多枚导弹实施进攻(任意距离)时,这个系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除此之外,专家还指出,新的导弹防御体系不能够同时拦截来自近东的既瞄准欧洲又瞄准美国的导弹。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反导弹不能够在起飞段实施拦截,按照导弹防御系统设计者的构想,这一任务就完全落在了距伊朗边境较近的欧洲系统身上。但这些导弹防御系统从未进行过短距离拦截试验或是拦截多个目标的试验。与此同时,捷克的雷达站就其布局方案而言,也不能够发现并获得从近东地区发射的远程导弹的情报。
显然,上述因素在白宫行政当局改变原有导弹防御计划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华盛顿方面对耗资如此巨大的导弹防御计划态度的改变也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对导弹防御系统的拨款由2008年的107亿美元缩减到100.2亿美元,2010年对导弹防御系统的拨款将减少至93亿美元。
灵活的解决方案
美国一直认为,对于它最大的威胁来自伊朗或者北朝鲜可能的核攻击,由此,能否构建相对便宜又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一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上。同时被提上议事日程上的还有:未来的导弹防御系统必须容易改装,能够应对可能的新威胁。
结果白宫和五角大楼把赌注压在了部署在巡洋舰上的机动导弹防御体系上面。计划分4个阶段部署机动导弹防御体系。2011年前在欧洲将部署包括“标准-3” Block ⅠA反导弹的海基“宙斯盾”系统(计划将上述系统的指挥所部署在波兰)。之后的3个阶段将于2020年前完成,在这3个阶段中将依次部署“标准-3” BlockⅠB、“标准-3” BlockⅡA和“标准-3” BLOCKⅡB陆基反导弹。最后一种改型将能够保护美国及其盟国既免受中程导弹攻击,也免受洲际弹道导弹的攻击。目前得知,新的导弹防御体系将包括2个陆地基地、地中海上的3艘战舰和北海上的3艘战舰。
这样,波音公司生产的“标准-3”三级导弹将成为美国新导弹防御系统的基础。它的动能弹头配备有红外自动制导装置,在直接击中目标前由弹载计算机控制。“标准-3”导弹虽然是用来摧毁弹道导弹的,但实际上它几乎可以消灭所有的空袭兵器。自2007年起,五角大楼7次发射该导弹均获成功。
装备“标准-3”导弹的“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工智能作战系统。它装备有探测范围达400公里的雷达、垂直导弹发射井、火控系统、空情与海情显示器、用于协调舰上设备工作的数字通讯线路和各“人工智能”单元。这一系统目前仍是保密的,但众所周知,它能够根据指令独立接收和评估雷达情报。
五角大楼认为,这样的导弹防御体系将更为有效,机动性更强而且也更为便宜。此外,美国认为,新计划的实施应当能够完全消除俄罗斯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会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顾虑。俄罗斯方面谨慎的反应令美国人感到惊讶。
但美俄双方目前还没有达成具体合作协议,说紧张状态消除为时尚早。到目前为止,美国和俄罗斯还没有实施建立军事情报交换中心的计划,也未就合作建立共同的导弹防御体系达成协议,甚至也没有签署削减进攻性武器的新协议。考虑到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改变,不妨开始讨论新的反导条约。新的反导条约将为成员国的行动提供法律基础,并要求成员国承担某些国际义务。
所有这一切,就象在接受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或是取消杰克逊·文尼克所做的修改的问题上的进展一样,暂时还未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6年在讨论苏联加入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的天基反导计划的前景时所说的话:“我不可能将你们的想法当真,你们不愿和我们分享石油设备、数控机床甚至挤奶器。还是让我们作现实主义者吧。”
作者:安娜·佐托娃
编译:知远/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