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景昌奇穴特效针法治落枕10例

 舞动的紫百合 2010-02-10

落枕是临床常见病,有的人晚上睡觉前还好好的,觉也睡得香,但早上起床却发觉脖子转动不灵,稍动则痛,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我们采用奇穴特效针法治疗落枕,仅用2~3针,即时见效,一次而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5月~20054月,我们专科收治的本院和地方落枕患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2050岁。均以睡觉后脖子转动不灵为主诉就诊。

  1.2  治疗方法  奇穴特效针法。

  1.2.1  选穴  以《标幽赋》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为原则。主穴取健侧重子穴、重仙穴[1],配穴取承浆。以脖子转动灵活度来辨别健患侧,稍灵活且痛少为健侧,其次为患侧。

  1.2.2  定位  五指并拢,重子穴位于手掌,食指中线之延长线与大拇指本节高骨做一垂直线之交叉点;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承浆穴常规取穴。

  1.2.3  针法  先针重子、重仙,用倒马针法、动气针法[2],视情况配合针刺承浆。

  1.3  疗效评定  10例患者均一次治愈,且针刺后,即觉脖子转动明显好转;留针30min后出针,脖子稍有不适,但对工作学习生活无影响;第2天起床,脖子转动灵活,无不适。

  讨论

    落枕常因睡觉姿势不正确、或枕头高低不适、或睡觉受风而发,病机为肌肉痉挛(不松则痛)、关节紊乱(不动则痛),治疗的目的在松(松则不痛)、在动(动则不痛)。

  盖《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回)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状,取手太阳小肠经俞穴后溪;不能前后抬抑,则取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束骨,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手足太阳经针疗后,虽然迅速解除大部分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

  我们在临床用奇穴特效针法治落枕,重子重仙倒马,疗效来得迅速而确实,可能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动气针法的运用,能导引气机于患处。该方法有松有动,松能缓解肌肉痉挛、动能纠正关节紊乱,临床治疗落枕,一次而愈,而且操作非常简单,疗效迅速独特,医疗成本低,利于基层单位普及推广。
 
 
 
景昌奇穴——重子穴治疗落枕及久年背痛特效经验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症,一般治疗此症之效穴甚多,常用者有:1 悬钟;2 落枕穴;3 后溪;4 风池、天柱等穴。个人尝以后溪、束骨两穴治疗颈项强痛,并以之治疗落枕,自谓为十四经穴之最特效者,盖《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回)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状,取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后溪。不能前后抬抑,则取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束骨,均有立杆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
   
此外董氏奇穴正筋、正宗治疗“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个人亦常以此治疗落枕甚效(正筋、正宗之穴位可参阅《中国景昌特效针灸临床精要》一书。
   
然据多数古籍所载(玉龙歌赋、通玄指要赋、卧岩凌效应穴歌)承浆为治疗项强最常用穴位,因此不论何种落枕,加承浆效果更佳。
   
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上述针疗后,虽能迅速解除大部分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因此本人近十年来皆以重子穴配承浆穴,治疗落枕,绝大多数病例1次而愈。

 

我近来采用董氏奇穴重子学治疗10多例落枕和颈背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董氏奇穴不主张针法,但我在治疗中体会到针刺时用缓慢进针法在刺皮的一瞬间有强烈的酸麻感效果特好,特别是对落枕往往针到病除,在此提出并请教左老师是否配合针法会提高效果?谢谢!+
  
董氏奇穴不刻意追求复杂的补泻手法,而是以其特定的针法(如动气、倒马、牵引、疏通、归宗、奇络等针法)于无形之中完成了补泻的过程。前贤有云:“神存心手之际”,诚哉斯言。窃以为:针法实施的过程,乃医者以针为媒介,以神会神,与患者的潜在之神(元神)沟通对话的过程,一应一答,瞬间完成,只可以意消息之。君以为然否?
  
很多人不注意针刺入皮部的针感,董氏奇穴针法特别讲究针刺的层次(杨师所云“体应”或“同气相求”,此之谓也),故对针刺入各层次的针感和手感,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总结了一些有趣的规律。君体会到针刺时用缓慢进针法在刺皮的一瞬间有强烈的酸麻感效果特好,其实此法对痛症、痒麻症及神经精神类的疾患尤佳。另外,尚可根据针刺破皮一瞬间有无“破空感”,来判断患者正气的虚实状况,更可进一步判断预后如何。正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此针法幽微奥妙处,须临证久久,体悟久久,方可一日贯通,古人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补充一下:颈肩痛若痛点在颈部正中,不可仰俯,可配承浆,尤妙!习惯性落枕针内关效佳,依据见《内经》。

   希望与君多作交流!

重子,重仙。正宗,正筋。四个穴位对颈腰疾病疗效确切,不一定只用单穴。

 

                                                                 景昌奇穴——“妇科”治不孕特效推介
      不孕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之趋势,中医辨证分型大致分为肾虚、血虚(或气血亏虚)、肝郁、血瘀、痰湿等几型,以中药及针灸治疗,疗效均不差,除分型论治外,亦有人就主病或兼症另外立方或立穴治疗,例如输卵管堵塞、子宫后倾或左屈等。
   
个人治疗不孕症多年,在辨证分型基础下辅以针灸治疗,疗效颇佳。尤值称道及推介同仁者,则为以妇科穴为主,还巢穴为辅之专穴治疗,十年来治愈近百位不孕妇女,使之怀孕,疗效较十四经穴为佳。针刺可隔日为之,妇科穴及还巢穴可左右交替运用。但据经验,年龄越轻,治疗时间愈早者疗效愈好。有关不孕之中医论文,余参阅不下数百篇,其所列之验案,百分之八十在35岁以下。余所遭遇之病例百分之八十在35岁以上,怪哉
 
 
肾关治疗多尿及肩周炎的特效推介

肾关为景昌奇穴小腿部位要穴,位置在阴陵泉穴下一寸五分处。为董师景昌治疗肾亏之第一要穴,凡举肾虚引起之各种疼痛皆有疗效。
   
个人最常应用此穴治疗肩臂不举(五十肩,即肩周炎)尤为特效。疗效之佳,经多年百余例统计及临床实践,较条口透承山或肩关节附近局部穴位效果迅速而又确实。一般病例若发病较久,病情严重者,可泻尺泽穴作为辅助,效果尤佳。若除上举困难外,尚有后转困难者亦可加取足五金(健侧)可立见显效。但病久肩部凝硬者,则必需辅以肘弯棱针点刺出血。
   
以此穴治愈数10例夜间多尿,尤其年老肾虚亦见奇效,年轻人见效更快。治疗白昼多尿效果亦佳,验诸临床多年,亦非十四经之任何穴位所能比拟。
   
另外治疗双手十指发麻及十指疼痛,亦极特效。治疗眼科尤为要穴,常配复溜并用,最常用于治疗飞蚊症及眼球歪斜。此外治疗半身不遂亦为常用,均针双侧。
终之本穴效果极佳,治疗范围极为广泛,除上述作用外,凡肾亏引起的各种疾病,均宜以本穴针之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女性为多。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的一种推行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漏肩风凝肩症,常因局部感受风寒、气血凝滞或衰弱,经筋运动不利而致,也可由外伤诱发。

肩周炎临床症状:初起时单侧或双侧肩部酸痛,甚则向颈及上肢放散,日轻夜重,患肢畏风寒,肩关节呈不同程度僵直,肩关节上抬、外旋、外展、后伸动作受限。后期三角肌会发生萎缩。

肩周炎严重者由于疼痛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不可忽视。

治疗经验1

针对侧二陵泉(阳陵泉透阴陵泉),配合活动肩部动气,循经配曲池、外关,局部可选用肩三针或于肩部先刮痧然后在刮痧处放血法,均有很好疗效。(刮痧法 :先在颈肩部涂点刮痧油,用刮痧板从颈部顺著肩部方向刮痧,就会出现紫青痧痕,再用三棱针在紫青痧痕明显处点刺即会有血流出,如出血不够多可在放血处配合拔罐,适量出血后擦拭乾净即可)

治疗经验2

用灸法,找到合适的反应点(对艾灸反应敏感的点),长时间的温和灸。

治疗经验3

对侧中平穴(约足三里下一寸敏感点),用45寸针深刺,针感强烈,属患者缓慢大幅度活动患肩,这种方法对大部分肩周炎包括粘连性均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而且多数13次治愈。

治疗经验4

对侧的肾关和重子\重仙穴,活动患侧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而且多数13次治愈。

治疗经验5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根治性拔罐法,在大椎区、脾区、肝区、命门区拔火罐,留罐40分钟以上,每日一次或两次。这种方法疗效绝对,但是患者比较痛苦,不到万不得已我不用。

治疗经验6

条口透承山,活动肩部,然后局部取穴,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治疗经验7

针对侧的偏肩穴,活动患侧效果佳。

治疗经验8

找阿是穴放血、拔罐效果佳。

取健侧肩康穴,以15度向外踝关节方向刺入,强刺激.留针20分钟.期间行针2次,每次2分钟,令患者活动患臂.
 肩康穴:第3 4跖骨外侧锲骨关节间,压之有酸胀痛感
这是贺普仁教授发现的,效果好

对侧的肾关和重子\重仙穴,活动患侧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而且多数13次治愈。

肾关的方向应该注意一下吧?

1.直刺强心

2.45度斜刺,向腿肚子方向,使针感放射到小腿肚子,这样对肩周炎效果要好些

 
 
 
                                                   董氏奇穴及單穴治療學

頭痛:木火加肺心穴; 婦科; 富頂; 後枝; 火主(心臟病引起); 天皇; 火散; 針靈骨立可緩解; 五嶺點刺

眉稜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腎關; 公孫; 崑崙

前額痛:二角明加中白;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中白; 五虎四; 公孫、內庭、陷谷

後頭痛:指三重;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正筋、正宗; 束骨; 沖宵點刺

偏頭痛:指三重; 婦科; 六完; 三重(特效);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腎關45次即愈; 九里; 三泉; 次白加木斗; 足解穴加耳背點刺

頭頂痛:火主; 門金; 沖宵點刺

鼻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太陽穴痛:門金

頭痛在耳上及耳後:足臨泣

顱內痛:束骨、湧泉

 

 

全頭痛:列缺透太淵; 腎關; 側三里、側下三里

頭上怕風:靈骨、大白

頭暈眼花:中間; 指四馬; 火腑海穴; 四花上; 三通(針對腦貧血)

頭暈腦脹:靈骨; 富頂; 後枝; 支通; 落通; 火菊; 火散

頭暈耳鳴因心經引起者:前谷、後谿

 

 

腦神經不清:正會、鎮靜、三重點刺

失眠:指針按壓雙風池穴; 大陵透外關(100%有效); 百勞(大椎上二寸旁開一寸)

目眩頭疼:灸腦空

血壓高;富頂; 後枝; 上曲; 下曲; 支通; 落通; 五嶺點刺加火硬

血壓高引起之頭暈眼昏、心跳、心衰:火連

血壓高肝陽亢進、中風後神志不清:火連

 

 

血管硬化:後枝; 肩中; 地宗; 支通; 落通; 火菊; 四花中副

 

瞼面神經麻痹:指三重; 靈骨; 富頂加後枝;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側下三里再加風市然後三重點刺; 四馬(面部神經緊張); 上中下三泉; 地機、漏谷、三陰交

面癢:迎香

風水頭面腫:水溝

下頷痛、口不能張:合谷、解谿; 火硬

 

 

顴骨痛:三重(點刺); 側下三里

唇痛、白口症:上下唇

 

頸骨正中央脹痛:沖宵點刺

頸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門

 

 

頸脖痛:肺心穴; 上白; 富頂加後枝; 火菊; 三皇; 四肢穴; 九里

脖子硬:中七里; 天皇(斜方肌頸項強)

 

 

脖子不能左右:後谿

脖子不能前後:束骨

脖子扭轉不靈:火菊; 正筋、正宗; 重子、重仙; 內關; 絕骨

脖子扭傷:液門深針

 

 

發音無力:背面穴

 

 

喉嚨生瘡、喉炎、扁桃腺炎:足千金、足五金; 外三關

 

 

咽喉炎:曲陵點刺; 分金加鎮金

咽喉腫痛:火主加曲池; 通腎、通胃、通背; 三重點刺; 足千金點刺

 

 

喉瘤:通腎、通胃、通背

魚刺鯁喉:手五金; 手千金; 三重(特效); 足千金足五金(特效)

慢性喉炎覺喉中癢而欲咳者:靈骨大白加手心喘咳點

 

 

食道癌:三重

甲狀腺腫大:三重加三通(往外或內外長者); 三反(往內長); 四馬(眼突出); 三重點刺再針側三里、側下三里

 

 

瘰癘:三重、六完(均取患側); 翳風; 間使; 外關

 

眼角痛:大間、小間; 海豹; 火散; 花骨一

眼角發紅:上白; 花骨一; 四馬

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黃; 花骨一

眼癢:上白; 火硬點刺

眼花:火腑海; 火散

 

 

眼昏:火菊

 

 

眼散光:腎關; 中白

眼球歪斜:腎關加下三皇

眼發乾:木穴; 明黃; 光明

眼跳:側三里、側下三里; 腎關; 風市、光明

眼皮不能開:太谿、水泉

眼生雲翳:臨泣

 

 

流淚:木穴

火眼痛:腕順一二

青光眼:腎關加光明加行間

白內障:水相加腎關加人皇; 四花中; 光明

視神經萎縮:上下巨虛、條口

 

 

針眼:靈骨左右交剌一二次即愈

角膜炎:耳尖點刺; 肝俞點刺,加針上白穴效果更佳; 五嶺點刺; 四馬

近視、色盲:可試用眼黃

 

 

 

耳鳴:指四馬;靈骨(肺經虛者); 火硬; 火完; 花骨一

耳聾:靈骨; 花骨一; 四馬; 三泉; 三重點刺再四馬; 總樞

耳中神經痛:木斗、木留(特效)

 

 

耳痛:三重;四花外點刺出血

 

 

中耳炎:指四馬; 外三關; 外踝四周散刺出血

美尼爾:六完; 上三黃加正會(留針二小時特效)

 

 

 

鼻炎:指四馬; 火腑海穴; 分金; 四花上加四馬; 馬金水

鼻衄:腕順二穴; 肩中; 搏球; 左尺澤由上往下扎(特效)

鼻塞:火硬; 肩中(特效); 門金; 側三里(一針即通); 上星、通天、臨泣

鼻骨痛:火菊、陰陵泉

 

牙痛:浮、外間;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靈骨

牙疳:承漿

胃火牙痛:土興二穴

口干:指腎
 
 
                                                                               董针四肢及躯干疾病
肩不舉:三叉配火膝; 中渚45

肩臂不舉(屬心者):火膝

肩臂痛:天地人三士; 外三關; 重子、重仙; 通腎、通胃、通背(特效)

肩關節痛:靈骨、大白、上白; 三重

肩關節扭傷:陽陵、腎關; 陽明經加合谷; 少陽經加中渚; 太陽經加後谿

肩痛:腎關; 七虎; 肩中

肩峰痛(發脹):通腎、通胃、通背; 九里側、下三里

肩冷:四花外強刺激

肩胛骨痛:心膝; 外三關; 重子、重仙

肩胛骨下端痛:腕順一、二

肩胛岡以上痛(不分經):人宗特效、

肩後側痛:六完加四馬

肩背外側痛:中瀆、風市

肩背痛(膀胱經第二行外側):足千金、足五金; 馬金水、馬快水

鎖骨及肩堣部腫瘤:木留(特效); 外三關

鎖骨炎:七虎

缺盆上下痛:木留



兩手拘攣:瀉尺澤; 針腎關、大陵

手麻:手三里; 腎關、光明; 雙鳳; 木斗、木留; 公孫

手痛:人宗; 火主

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穴加天皇

手不能握物:重子、重仙

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三士; 花骨二

手臂不舉:內通關、內通山、內通天

手上臂痛:四花副點刺; 外三關; 上曲

手下臂痛:火串

手戰振:中渚; 通天、承光、五處; 百會、後頂

手抽筋:火陵; 火山

肘關節炎:曲陵點刺

肘以下至腕之手臂外側痛:上三黃(特效)

肘關節痛:靈骨特效; 風市; 四花中點刺

手腕手臂痛:水愈點刺; 三重; 九里中

手腕撓側扭傷:上白患側; 四馬

手腕無力:水曲(特效)

手腕痛:臨泣、地五會、俠谿(倒馬或點刺)

腕關節痛:側三里、側下三里; 瀉尺澤; 陽陵泉

鞬鞘炎:五虎一特效

指關節痛:五虎一; 人士

手指拘攣不伸:重子、重仙再瀉尺澤; 姐妹一、二、三

手指無力:花骨二

手指麻木:五虎一、二; 火菊; 九里; 對側門金、束骨再針大間; 腎關、光明特效

拇指及魚際無力:腎關; 風市

拇指痛:中白加下白; 海豹; 膽穴

食指痛:四花中(同側)

中指痛:內關、外關

中指麻:通關、通山

中指無名指不能彎曲:木留



坐骨神經痛:上白; 火腑海穴; 手五金; 手千金; 靈骨大白; 鼻翼

坐骨神經痛(肝經機能不足):上三黃

坐骨神經痛(心經機能不足):天府、俠白; 通里; 大陵、內關、間使

坐骨神經痛(肺經機能不足):靈、大; 火陵; 上曲、下曲; 溫溜、下廉; 肩貞、臑俞

坐骨神經痛(腎經機能不足):中白; 腕順一、二; 腎關

坐骨神經痛(太陽經走向):花骨三、四

坐骨神經痛(少陽經走向):上白; 中白; 火陵

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壓迫):四花副下加腑腸穴; 上三黃

四肢痛:四肢穴

腿肌痙攣:搏球

腳痛、麻:手五金、手千金; 人宗; 火主; 火菊; 九里

腳碰傷或委中外側筋緊不能屈伸:靈骨加尺澤

腳酸:火腑海穴; 水愈; 背面穴點刺; 水金、水通; 七里、九里

腳掌不能攣曲:腕順一、二

腳無力:上白; 腎關

膝蓋痛:大、小、中間; 心膝; 火膝; 膽穴; 五虎四、五加肩中; 重仙; 土水; 火硬點刺; 三金點刺; 三重點刺; 行間; 通關

膝無力(初期一時性):心膝

膝內側痛:心門

膝扭傷:肩中; 重子; 陽陵

曲泉穴痛:心膝; 脾腫

小腿肚脹痛及曲泉穴一帶筋緊:木火

小腿脹痛:肺心穴; 手五金、手千金; 雲白加肩中; 李白; 次白; 上曲; 精枝點刺(特效)

下肢無力:肩中加上曲、雲白或加下曲、李白; 三通; 正會

一切下肢痛:靈骨加大白加中白

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 中白加下白

踝關節扭傷(膽經部份):上白(雙側); 四馬特效

外踝痛:膽穴;五虎四、五加小節; 上白加二間; 中白(腎經); 雲白加上白

內外踝痛:五虎四、五; 中白、下白

足跟痛:肺心穴; 五虎四、五; 火全; 靈骨; 大陵前三分; 承山

足跟腱痛:膽穴

足趾麻痛:五虎二、三

足背麻痛:五虎三、四

足冷:四花外輕刺激

足心熱:湧泉; 然谷

膝蓋冷痛:針單側通天、通山; 肩中

腿冷痛:雙鳳點刺再針通天、通胃

趾麻:下三皇

腿麻:四馬; 肩中

腿彎痛:後谿; 瀉尺澤

腿軟無力兼心跳:肩中; 通天(特效); 木枝

腳抽筋:正筋; 次白

大腿痛:叉三特效; 金林點刺(特效)

大腿痛:心門(內側腹股溝疼); 液門(前側); 懸鐘(外側)

大腿背肌拉傷:後谿; 腕骨; 陽陵; 風市

董针——脏腑疾病

心臟病:大間; 四花上; 四花里

心臟衰弱:指腎; 天地人三士加靈骨

心臟二尖瓣疾患:靈骨、大白

心跳過速:天地人三士; 心門; 通關、通山; 四花中外點刺

心肌炎:心門; 四花中上

心絞痛:火包; 火膝; 四花中、副點刺; 腎關; 中間、小間、大間

心怔忡:中間; 心常; 火串; 心門; 肩中; 火菊; 四花上、里; 伏兔

心驚:膽穴

血管硬化:四花中、副點刺

強心:(昏迷時使用)火硬

風濕性心臟病:火膝; 心常; 三通; 中渚、液門



肝火旺:木穴; 木炎

肝炎:木炎; 肝門; 上曲點刺; 火包; 火主

肝腫大硬化:木炎; 上曲點刺再針肝門、明黃; 肝俞點刺再針上三黃

肝炎之腸炎:腸門; 木斗; 木留; 三重

肝弱:富頂

口苦睡不著:木炎

慢性黃疸:眼黃加三黃; 火枝加火全加其黃

急性黃疸:眼黃加肝門

面黃四肢浮腫:人宗



膽病:木斗、木留

膽結石:木枝

膽囊炎:火枝、火全



腸風下血:中白; 四花中、外點刺再針姐妹穴

腸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

腸痛:靈骨; 四花里

腸炎:指五金、千金; 腸門; 門金; 四花下; 腑腸加門金; 四花外點刺; 足千金; 足五金; 通腎加通胃



反胃倒食、胃酸過多:天皇; 腎關; 灸日月

胃痛:浮、外間; 腸門; 火主; 門金; 花骨四; 四花上、中、下、里

胃下垂:脾腫、足三里、內關、中脘,並灸神闕、氣海、關元

胃炎、久年胃病:土水; 門金

腹痛:指五金; 指千金; 手五金; 花骨四

腹脹:靈骨加大白加土水; 背面穴; 水晶; 四花下; 腑快

腹部腫瘤:外三關(特效)

腹膜炎:腸門(特效)

肚臍周圍及腰痛:腕順一二

小腹脹:腕順一、二

小腹側痛:四馬; 通天、通胃; 四花中點刺

上腹部腫大易罹中風:三重(可使上腹變小並預防中風)

便秘:火串

頑固性便秘:其門

大便脫肛:其門

痔瘡出血:委中點刺加中白

睪丸墜痛:大間; 承山、三陰交

疝氣:大、小、中、外、浮間; 海豹; 腑快



脾腫大:脾腫; 上三黃; 三重; 木斗、木留; 人宗

糖尿病:天宗; 下三皇; 四肢穴; 承漿

血糖過低:上三黃加腎關



脊椎骨脹痛:後椎

脊柱痛:心膝; 中白

脊椎脫臼:後椎加首英

脊椎骨彎曲、痛、手腳痛:消濼

背椎疼痛:肺心穴; 水相; 花骨三、四; 正筋、正宗; 火全; 四花外加腎關; 馬快水

背痛:火散

背連下腿痛:馬快水(特效)

背脊畸形:上三黃下針即見效

背痛、闊背肌痛、膏肓痛:指腎; 重子、重仙; 腕順一、二或腎關(由腎虧引起者); 天地人三士; 九里; 搏球

腰椎強不能彎曲:靈骨加叉一

腰脊痛:腕順一、二; 下三皇

腰痛:靈骨; 後椎、首英(若他法全無效時此法可收奇功); 水愈; 水曲; 花骨三、四

腰酸:火腑海穴; 支通、落通; 火散; 搏球; 腎關

腎臟病之腰痛、腰酸:中白; 腕順一、二; 水相

腎臟病之背痛:中白

腎虧:地士; 搏球加四花中

腎募穴京門穴處痛:二角明

腎結石:水愈; 馬金水

腎臟炎:後椎加首英; 水愈點刺(特效); 水相; 下三皇; 通腎、通胃、通背; 馬金水加

馬快水; 腕順一、二

膀胱結石、膀胱炎:馬快水

蛋白尿:下三皇; 通腎、通胃、通背

閃腰岔氣:二角明; 馬金水

髂骨後上脊兩側痛:肺心穴; 腕順一、二

膀胱經外髂骨痛:中白

第一、二胸椎兩側筋緊:天皇

尾底骨尖端痛:心門; 後會

 

肺机能不足之肋骨腫大:側三里、側下三里

肺炎:重子(特效); 大白點刺

肺積水:四花中(特效)

肺結核:四花中外點刺再加四馬

肺腫瘤:四花中

肺氣腫:四花中外點刺

肺癌、肺氣腫:心常加靈骨、大白(特效); 雙靈、雙喘點刺

支氣管炎:小間

咳嗽、氣喘:重子(小孩最有效); 大白點刺; 火腑海穴; 天地人三士配靈骨(特效);

人宗; 曲陵; 四花外強刺激; 土水穴(特效)

哮喘:四花上、中; 四馬

痰咯不出:重子、重仙

感冒後四肢酸痛:三通任取兩穴加四肢穴

感冒:木穴; 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

感冒流清涕:木穴



少海陰市:心痛手顫

支正飛揚:頭目眩暈

內關太沖:舌裂出血

內關照海:胎衣不下,腹中積塊

通里大鍾:倦言嗜臥

勞宮湧泉:癲癇

陽谷俠谿:頷腫口噤

經渠大都:發熱汗不出

通里解谿:頭風發作,心煩面赤

魚際太谿:氣亂於肺,俯仰喘喝
 
 
膽絞痛:太沖

尿石所致絞痛:太谿; 精靈

注射後臀部疼痛:陽陵泉

耳鳴:下都

過敏性鼻炎:印堂

胃腸性感冒:胸背部反應點燈心草點治

急性黃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陰交,或三陰交下一寸半; 中封

急性細菌性痢疾:陰陵泉、外陵,高熱者配內關

支氣管哮喘:四縫

肺結核咯血:孔最; 尺澤

胃痙攣:勞宮; 承山

胃脘痛:跟腱

胃炎胃潰瘍急慢性胃炎:印堂

急性泄瀉:申脈(灸); 天樞、內關、三陰交(補)

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內關透間使; 下都; 攢竹; 魚腰

心動過緩:通里

心律失常:中渚

高血壓:先灸足三里再灸絕骨

腓腸肌痙攣:承山; 合陽

手足抽搐:曲澤或大陵

腦血栓形成:尺澤

憶病性失語:人中針後令病人發啊音; 內關; 湧泉

咽感異常:勞宮下一寸(梅核點)

多汗症:合谷、後谿、復溜

一氧化碳中毒:湧泉、人中

原發性痛經:合陽、承山

宮寒經痛:至陰、承山

回乳:光明、足臨泣

急性乳腺炎:肩井; 內關、太沖、梁丘

夜遊症:四縫

百日咳:少商、商陽; 四縫

小兒遺尿:箕門; 尿控(手掌面小指第一節橫紋中點)

胸脅痛:下都

頸部軟組織扭傷:下都; 液門透中渚

肩周炎:中平穴

急性腰扭傷:上都

紅斑性肢痛(肢端血管舒縮調節障礙):三陰交、崑崙

咳引尻痛:魚際

腎陽虛足底痛:百會

足跟骨刺足跟痛:大陵; 風池; 靈骨; 下照海(照海穴下一寸半)

瘰癘:手三里加足三里; 中府

急性睪丸炎:灸陽池

痔瘡:二白

小兒厭食:承漿

膽道蛔虫症:迎香或至陽

眉稜骨痛:崑崙

血脂過高:豐隆; 足三里; 內關

尿失禁:雙側足運感區; 秩邊; 水溝

遺尿:針刺雙太谿再針雙太谿上三寸處,得氣後朝三陰交方向刺

膽道疾病:指壓天宗穴並可作為診斷

上瞼下垂:血海、魚腰

神經性皮炎:通里

蛇咬傷:灸中泉穴(陽谿穴與陽池穴之間凹陷處)

少腹疼痛腸痙攣:三陰交

頭面浮腫:解谿

流行性腮腺炎:照海點刺特效

嗜睡:神門; 申脈; 照海; 通里加大鍾

橫行症:後谿

笑症:少沖

乳廱:內關沿皮刺留針一至三小時

活血明目:灸大小骨空



金針梅花詩鈔(上下交征法)



腕骨三里:腰連腿痛

後谿環跳:腰連腿痛

神門太沖:痴呆
胸痛:婦科

胸下心側痛:上白

胸部打傷(打傷中氣呼吸困難):靈骨、大白; 四馬

胸部發悶:小間、中間; 火陵、火山; 手五金、手千金; 曲陵點刺

胸骨痛及腫脹:七虎

胸腹側痛:(壓痛)四馬

胸腹部任脈線上痛:水相(太谿)

胸連背痛:四馬然後承山; 腎關; 上白

胸膜炎:先用四花中點刺再針四馬

肋膜炎(肋間神經痛):四馬; 丘墟; 指四馬; 四花中、副、外點刺; 七虎穴

肋下疼痛:通關、通山(左肋); 火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