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根廷为什么丢了马岛?

 求实求是 2010-02-14

阿根廷为什么丢了马岛?

马岛战争,在中国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当时英军的地面部队不足4000,严重缺
乏重武器,而且所谓的空军,也少得可怜,不管英军飞行员使用飞机的效率有多高,
鹞式的续航力和载弹量,都难以完成一次连级的战术遮断。然而,拥有12000人的阿
根廷地面部队却投降了。
    仅从军事上分析,阿根廷的失败是不可容忍的。一个拥有如此众多的空中英雄,
获得巨大的空中战果军队居然战败了——能容忍吗?
    我们经常称赞阿的飞行员,不论是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甚至连紧急征招的民用
飞行员(退役军事人员,他们开着C130进行远程巡逻,甚至人工投放炸弹,准确命中
运输舰),都非常出色。但其实海军舰艇部队也非常优秀。它的航空母舰没有形成战
斗力,连最起码能进行着舰的飞行员也没有,所以把它停在智利,免受打击,这是明
智的做法;它唯一的一艘二战时期建造的老式巡洋舰,企图担负起破交袭击舰的作用
,但被比它先进30年的核潜艇击沉;它仅有的两艘潜艇,一方面对登岛部队实施补给
,一方面前出警戒,而且单艇的表现都是可以的:一艘在被空中攻击以后,以正确的
操艇,停机抢滩自救,一艘成功地进行了鱼雷攻击,可惜攻败垂成,但总算是全身以
退;甚至它的蛙人小组,也飞赴直布罗陀,准备对英国的支援舰队进行水下爆破……
应该说,作为一个弱小国家的海军,它没有好的装备,没有好的指挥官,没有好的策
略,但始终非常积极主动,不仅全力配合整体作战行动,并且直到终战仍在寻找和制
造进攻的机会。
    同属一国,为什么海空军的表现要远远优于陆军呢?简直不敢让人相信它们是同
一个国家的军队。这有其历史传统。阿海军,完全承袭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海军传统,
直到今天,它的远洋帆舵训练仍为世界各海军强国所称道,而且它的海军军官,许多
留学西班牙和美国,职业水平和道德都是比较高的。阿空军就不用说了,阿是47年独
立的,当时它组建空军部队,总教官就是把铁与火撒遍北非和欧洲的空中死神,德国
汉斯。当时一大批德国前空军人员逃亡到阿根廷,他们不仅带来了精湛的技艺,更带
来了日尔曼民族的精确严格和纳粹军人的狂热,所以阿空军的参谋们,可以在地图上
通过电台的新闻来制订准确的攻击计划,它的飞行员,可以面对弹雨死战不退。在60
年代以后,进入喷气时代的阿空军有了一个同样优秀的老师,那就是以色列,以色列
当时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阿战斗机飞行员的高级训练任务。纳粹和犹太,共同为一个弱
国培养了一批空中英雄。另外,海空军是技术密集型兵种,它的人员相当稳定,职业
化程度高,战争状态保持较好,这也是陆军紧急征招人员所不可比的。
    陆军呢?所谓补给不足,缺乏弹药和武器 ,都是意大利式的借口——我不想罗
列证据,但这是个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惯用伎俩;伤亡过大也不成其为理由——事
实上,双方地面人员的全部损失不到1000,而且是逐次消耗的,远没达到极点——甚
至从军事学的角度讲,这个伤亡还不到激发战斗潜力的下限——一只受到逐次轻微损
失的部队,其战斗力应该呈上升趋势。当然,有些网友谈到了后援问题,阿军地面部
队孤立无援,而英军掌握了海空。我只能说这是个纸上谈兵的理由:正是阿军地面部
队的无能,才导致了没有后援。在南乔治亚岛失守以后,至关重要的山顶高地雷达站
和炮兵阵地在几乎没有布防的情况下失守(只放一个排,如此重要的地点,任何一个
中国陆军少尉都把它当成自己的门牙一样保护),随之而来就是机场被奇袭,失守…
…没有机场,没有雷达站,没有炮兵阵地,阿陆军一步步将自己致于不可战的绝境—
—然后全体投降,真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
    说句实话,即使完全没有海空军,12000条自动步枪也足以让英国地面部队付出
巨大的代价——下面两个例子可以说明阿陆军的无能和可耻:
    阿军守岛司令官在几十天的战争中,只签发过8个命令,而且其中一个就是投降
的。那么他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干了什么呢?他在打电话,拍电报,向在首都的同事们
了解政局的变化,了解加尔铁里(总统)的状况,还有发牢骚,诅咒该死的战争,在
密谋发动政变,搞掉政敌……以及事成之后的权力分配。他整夜的考虑这些事情,却
不记得要在港口加强警戒,不记得前进侦搜……
    在英军夜袭雷达站的时候,只有两名阿军在抵抗,一名少尉,一名军士长,最终
全部阵亡。而当英军冲上山头时,却发现半地下的控制站里,坐满了一个排的士兵,
他们在看球赛!
    阿军这些令人愤怒的表现,其实已不仅是个军事上的问题。它反映了阿政府完全
是一个不能有效行使职能的政府,是一个意志分裂的政府。这场战争,其实是阿政治
的牺牲品。
    加尔铁里是文人总统,但上台后实行高压统治,国内经济恶化,权力斗争非常激
烈。他依靠军队和警察的支持。但由于自己缺乏军队的政治基础,完全走的是上层路
线。可以说,在马岛战争前,他已经是内交外困,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
进行一次军事冒险,一次赌博:他要收复马岛,用这个巨大的胜利巩固自己的地位,
重新获取军方的坚定支持,同时转移国内矛盾——而所有的前提就是,英国会承认阿
的行动,不作实质性的军事反应。
    或许是加尔铁里军事才能的贫乏,或许是抱有英国不会出兵的侥幸心理,或许是
为了达成军事和政治上的突然性,不让英国有理智的反应时间……总之,阿在一切战
争准备完全没有做好之前,甚至根本没有做,就开始了这场战争。所以它追订的12枚
飞鱼没有到位,甚至连机载发射飞鱼的技术改装工作,也是战争之后才匆忙完成的;
它的弹库中重型穿甲炸弹没有全面检测,所以50\%投下后没有爆炸(这些炸弹是没有
专用的低空减速装置和快速解锁引信,不适合超低空投弹,但只是对载机不安全而已
,哑弹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保养不当,而且没有战前检测);它的潜艇没有进行过白头
线导鱼雷的操雷射击训练,以至艇长在成功进入战位并锁定发射以后,做了违规机动
,导致鱼雷断线;而且它向美国定购的一批20多架A4攻击机还有几个月才能交货……
甚至它的登岛陆军,大部分人员是在宣布收复之后紧急征招的……总之,此时的阿根
廷,完全不是一台最起码的战争机器,而且这台机器上的所有操作人员,都抱着不同的目的,怀着相同的侥幸心理,发动了战争。通过战后对加尔铁里的审判,阿陆海空三军对战争的一开始都是支持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到会真的打起来。但战争不允许侥幸,这是
一场必败无疑的战争。所以战后,以陆军为首,发动了宫廷政变,想成为民族英雄的加尔铁里,以民族罪人的身份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