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EDtoChina ? 不寻常的艺术 ? 菲利普·罗斯德勒: 漫谈“第二人生”

 yangkemin 2010-02-17

那么,“第二人生”到底对于我们每一个网民而言有何意义呢?罗斯德勒说,意义有两点,其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各种资讯,更真实的体验各种信息(“第二人生”里面都是以一个个的图像来代表事物,而这样的图像则往往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记忆)。其二,”第二人生“带来了一种更为社会化的网络体验(举个例子,比方说你在亚马逊在线书店买书,在你购书的同时也有几千人在浏览同样一个网页,但是你不能像在书店那样扭过头去跟别的读者交谈,看看他们对于某本书是怎么看的,在“第二人生”,你就可以做到这些)。这就是今日的“第二人生”带给我们的真实体验。

演讲过后还有个提问环节,罗斯德勒被问道,“第二人生”是不是要帮助人们在一个虚拟空间里建立一个乌托邦。对于这个问题,罗斯德勒的回答是“No“,他说,网络就是一种自下而上而成长起来的空间,一个人要想在这样的空间里有所作为,就必须首先要保证他有一个个人创作的自由,而历史告诉我们,所有宏大的乌托邦计划都是不能兑现的空中楼阁。

另外,也有观众提到说,他们正在把自己的虚拟存在看得比现实存在更重要,而我们现在确实是将很多的生活工作转移到了虚拟空间,这样的转变让人感到害怕。罗斯德勒对此的回答是:“虚拟现实确实是跟当初的互联网以及电力那样让人感到不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但它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任何人或任何政治力量的干预能够使得这样的技术停止发展,因为人们心底的那股创造力与企业家精神就足以为虚拟空间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一点大家可以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看得出来。这样的转变确实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变化,而我个人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看好这样的发展。而即使是那些最保守的评论家,当他们看到大量的资金流入到这一领域时,他也会意识到,巨变将会是必然的。那样的转变对于我们的惯常生活体验来说,将会是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对于我们自身的自我认同而言,这也会是一大挑战。我认为,我们逃不了这样一种转变。而要能够在虚拟空间里生存,建立一种自我认同,也会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你要克服语言、文化的差异。这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挑战,要应对这样的未来,我们需要做到比我们自己更好(do better than ourselves),需要在此过程中学习,学会虚拟空间的生存之道,要学得更快,要懂得体让,学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且要做得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更好,假如我们真的能够这么做,那么这些让人害怕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转变,最终将会是对我们有益处的。正如其他一些作家所写的那样,要系好你的安全带了,转变马上就要到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