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用你的方式来爱我

 三生有杏 2010-02-17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对夫妻,携手走过了几十年,和睦相处,恩爱有加,彼此都很照顾体贴。丈夫很爱吃鱼头,于是每次吃鱼的时候,他都把鱼头让给妻子,因为他觉得鱼头是最美味的;妻子喜欢吃鱼尾,于是每次吃鱼的时候,她都把鱼尾留给丈夫,因为她总是想把好吃的留给她的另一半。光阴如梭,一晃好多年过去了。妻子在她72岁那年先离世了,丈夫在整理妻子遗物时,在妻子日记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话:“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总是把自己最爱吃的鱼尾留给他,虽然我再也没吃到鱼尾,但看他吃比我自己吃还快乐!”丈夫看到这里,不禁叹了一口气,他想:“其实,我喜欢吃的是鱼头啊,但我每次都把它给你,以为你也喜欢啊!”
  这个故事让我们悟到一点儿道理,那就是:自己喜欢的,对方不一定喜欢;自己想给予的,对方不一定需要。当我们深爱着对方的时候,一定是想把最好的给予对方,但是在你看来最好的事物,不一定是对方所期望的。婚姻是两个不同个体的结合,美满的婚姻必须建立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真正读懂他(她)的需要,你的给予才是最适合的,才是真爱的正向投资。己所欲,也未必能施与人!
  当两个不同的人走到一起的时候,不能要求他们有完全相同的期盼和需求。所谓爱一个人,就要真正做到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心状况、不同的文化背景,更有不同的人格特质,这都会带来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文化背景,既可以来源于不同的原生家庭,也可以来源于不同的社会经历,更可以来源于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典型实例:
  一位中国女性嫁到了美国,有一天晚上,夫妇两人正在客厅看电视,丈夫的一个同事开车路过他们家,打电话请他出去一下,丈夫立刻出去了。妻子看他没穿外衣,怕他着凉,抓起外衣就追了出去。如果在国内,我们会说:“这个妻子很够格,对老公真体贴!”但是那个老外丈夫却对妻子的行为十分不满,他认为妻子既不尊重他,还表现出不相信他能照顾好自己的态度。这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样事情得出的不同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需求差异是来自于夫妻双方不同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的差异,不但决定了他们对同样事物会有不同感受,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生理需求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标准有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夫妻双方在这个家庭里都感觉非常舒服,而这种舒服,就来自于各人心理需求的满足。但如果夫妻双方有了不同的心理需求,有时就会产生矛盾。例如:一个依赖型的妻子会希望时时刻刻和老公在一起,而一个特立独行的老公却希望有更多自我的空间。这时候,就需要爱情来做调和剂,多想想怎样做对方才会感觉好,老公可以尽量抽一点时间陪陪妻子,而妻子也应该有意识地给老公一点空间。因为有了爱,彼此都会在对方感觉好的时候得到一种满足。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你以你的方式爱着我,你是否知道我到底要的是什么?”这真是经典的心理学提示!很多夫妻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常常会上演“因盲目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的悲剧。
  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什么都想着他,样样都为他打点好,他就是不知道感激!我做了那么多,他一点儿回报都没有,也不知道是真爱我还是假爱我……”这样的话语中透露出来的,实际是一种信息,表达的其实是一种距离。真正聪明的女性应该好好想一想:你的给予是不是他真实的需要。
  什么是真正的爱?就是要能够拿出对方最需要的给予,只有这种用心去经营的婚姻,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才能做到“因欣赏而结合,因了解而永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