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交友趣事多

 山高冲 2010-02-17
我国是礼仪之邦,人民历来重视结交朋友,有的是刎颈之交,患难与共,有的是倾盖如故,有忘年之交等。他们大都重仁德讲义气,守信用同协力,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甚至同甘苦,共命运。孔子除了众弟子除外,还广交朋友,不然他怎么会发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赞叹?嗜美酒,重友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生活特点,他经常备酒会友酣饮,不醉不休。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位挚友从长安要去遥远的蜀州任官,为了抒发离别的深情,又不为离别而悲伤,写了一首著名的慰人慰己送别诗,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千古传诵,对人们结交朋友和增强友谊的影响很大。
    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鼓琴,樵夫钟子期善听琴,他从琴声中能听出寄托的心意。一天,俞伯牙在扬子江边舟中鼓琴,琴声高昂激越,钟子期听后高兴地说:“太好了!巍巍峨峨,似如泰山。”当琴声奔腾,激流回荡时,钟子期高兴地便说:“太好了!多么宽阔,有如江河。”通过琴音媒介,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二人成为挚友。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琴断弦,发誓永不再鼓琴,以此来纪念钟子期这位难得的“知音”。

 

    管仲和鲍叔牙也是春秋时期两位交情深厚的朋友,尤其是鲍叔牙对管仲相知最深,可以说是知人知面又知心,对管仲的才能,品性,洞若观火,了如指掌,与之交往,经常关爱甚加。管仲不得不由衷地发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肺腑之言。

    看来,知音难得,人生能得一二知心好友,乃万生之幸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