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五零后:基本和共和国共同成长,经历了政治经济的各种起伏,有阅历肯牺牲有获得有城府,有许多成熟的人生感悟。同时也有对现今越来越快的社会转型期的巨大变化的不理解不适应。尽管这代人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始退休抱孙子保健养生了,但是现在拥有最高权力的群体,也往往还是这代人。所谓姜还是老的辣!人生经历和经验是不能提前获得的财富。
六零后:基本生长在文革乱世,童年少年是在兴奋,茫然和恐慌中度过的。时代的耽误和影响,导致了60后的分化:有心人坚持学习和思考,抓住了改革三十年的一切机会,现在大部分经济体中的中坚力量和权力机构的后起之秀,被60后把持着并做得不错!60后发挥了巨大的能量,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和实践者。而60后里一般的随波逐流的百姓,只好加入了现在40-50的下岗被遗弃的行列。这是60后为自己年少时那个时代付出的代价,尽管那个时代不是他们造成的!
七零后:好像是尴尬的一群,文革对其学业的影响倒不深,但是成长求学时,受的可都是传统的教育,他们也基本深信不疑。等走上社会一看,原来和书本上以及老师说的完全不一样嘛!尴尬和困惑过后醒悟过来,发现已经错过了不少机会。而学生时代的思想烙印总是挥之不去,就发现老练上不是40、50的对手,也没有60后胆大,还没有80后那么现代有创意,基本只好跟在60后寻找机会。但好在还有认真负责精力旺盛的优点,因此相当多的‘中产’和‘白骨精 (白领骨干精英)’产生于70后。也有不少70后更有机会接受西方教育和影响,打开了思想层面的开放之门。这群人越来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还不是位高权重者。这个群体人格上也是分化的:有的表面不羁,内心传统;有的表面冷漠,内心狂热。何去何从,是个机会,也是个问题。
八零后:80后一直是大量的讨论所集中的群体,以至于‘80后’成了流行词汇。但对80后持批评意见的居多。我部分同意:80后考虑和处理问题钻得深度不够,快餐式的方式居多,而且有时过度现实和自我。但作为一个群体的出现,我是有更多的赞赏和认同的。首先80后的缺点是这个大变革而又浮躁的时代的折射。80后是体现者,也是受影响者,这个责任不应由80后全部承担。况且批评者正是现在掌握权利掌握媒体的80前们,观点也难免偏颇。更重要的是,80后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80后继承和发扬了70后打开的思想之门,不喜欢历史的纵向比较,更喜欢喜欢世界的横向的比较。有比较才知差距和不足,而且80后对‘自我’权益的全方位重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变革。试想:当你的朋友,下属甚至上司里主体变成了80后,再说‘中国国情一直是这样的,反正比以前好,要听领导的话,我们鼓励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之类的话还会有用吗?而且80前的人在批评时也要想想:看到众多80后的奥运健儿们臂膀上的小刺青,获奖后的小鬼脸,以及不是千篇一律的‘公关用语’的真诚言语时,你还觉得80后不知进取不可爱吗?所以,我挺80后!年轻永远是一个美丽而强大的资本!愿你们的个性再张扬些吧!
九零后:还是基本都是学生呢,还属于‘未来主人翁’的梦中人呢!而且按照现在的说法,差3岁,就隔一代,现在小孩都精得很,越来越看不懂了!希望90后别太自信太没耐性,要加强学习呀!
但可以相信的是,90后会更大的发挥80后的自我意识觉醒的传统,也会面临比80后更大的就业生存压力。90后的生活奋斗轨迹,也必将印证时代变迁的欣喜和痛楚。当大家将来回过头去审视,会发现90后也无疑是伟大历史的创造者。而且,在我们看不懂90后的时候,想想自己对自己的儿孙下辈的宠爱和宽容,想想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也就释然了!
当90后做主演的时候,80前的做观众!
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