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知道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

 易龙oo 2010-02-22
 
怎么知道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胃的酸性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同时胃壁有一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自从1983Marshall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后,才认识到Hp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现在已经清楚它是许多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致病因子。人群Hp感染率因国家及地区而有所不同,低达20%,高至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Hp检出率可达80%90%,而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100%。人类一旦感染Hp后,若不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因此感染率总的来讲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Hp
感染的诊断目前有许多方法,包括有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同位素示踪、分子生物学等。但从标本采集角度看,可以分为侵袭性(有创)和非侵袭性(无创)两大类。侵袭性方法主要指必需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检查的方法。它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药敏试验,病理学的组织切片检查,电镜检查及分子生物学的PCRRAPDRFLP等。其中分离培养+直接涂片镜检或分离培养+病理切片检查被国际上公认为判断其他各种方法准确性及可靠性的依据,即所谓金标准。可是Hp是一种微需O2菌,分离培养较困难,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设备条件,因此在许多医院,甚至在较大的医院,亦未能普遍开展此项工作。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还是病理组织切片和快速尿素酶两种方法。非侵袭性方法是指非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诊断Hp感染的方法,包括血清学、粪便或尿液抗原及抗体试验、同位素示踪等。血清学方法是根据Hp感染者血清中出现相应的抗体而设计的,由于患者抗体一旦产生后,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Hp的血清学反应阳性表明此人必定感染过Hp,或者此人目前还可能在感染中。但是由于胃中Hp经治疗后已被杀灭,血清中抗体(IgG)不可能一下子降下来,还可持续612个月,因此血清抗体测定一般不适宜用作抗Hp疗效的监测。粪便或尿液抗原及抗体试验正受到重视,它具有快速、简便、标本易收集等优点。同位素示踪方法是基于Hp产生的尿素酶能把尿素分解成CO2NH3,用不同的同位素标记在尿素的C原子或N原子上,然后让被试者口服一定量的标记尿素,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或排出的尿,检测其中标记CO2NH3的排出率,即可准确地反映Hp在胃中的存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13CO2呼气试验是监测抗Hp疗效的最佳方法。具有简单、准确、无放射性和极为可靠等优点,可克服活检标本因Hp感染灶在胃壁分布不匀可能造成的假阴性结果,甚至孕妇儿童都能重复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