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医经络、穴位理解与解说的重新思考

 葫芦岛交友 2010-02-25
对中医经络、穴位理解与解说的重新思考

    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离开了“经络之气”谈中医无疑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为中医有责任亲身体验“经络之气”与穴位对脏腑疾病与我们健康的关系,否则,古人之言,如在云里梦里。有些人概念辨别不清,一直误人子弟。上次我在中国中医药论坛出了一个题目:经渠、太渊、左关、云门四个穴位的取名问题,也就是古人为何如此起名?回答是:

  1、太渊:渊者,深潭也,脉气大会于此,博大而深。故得名。
  2、经渠:经,所行为经,渠,沟渠。气血徐行流注渠道,故名。
  3、云门:云应气,上焦如雾,云遇冷降,遇热升腾,门者,司守门户,故云门。
  4、左关:奇经穴位也,左右两穴,称左右关。位于胃经“关门”穴内侧五分,故名。

  当然,还有这样的解说:

  1、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2、太渊。太,大也,极也。渊,深涧也,言穴之形态也。太渊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征,指肺经水液在此散化为凉性水湿。因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太渊。

  3、云门。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将穴内的微观物质放大到宏观状态并以类象的方式来形容本穴气血的特征。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云门名意指肺经气血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传输经穴之外。本穴物质为中府穴传来的水湿气态物,因其从体内的高温区外出体表的低温区,外出至体表后它仍高于体表的环境温度,因此它会继续向云门穴上行。行至云门穴后,此水湿气态物缩合并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云门。

  这些穴位解说源于那部经典,我认为需要考究,并认为要从实践中来学会认识穴位的本领。古人认识穴位的方法无疑是修炼。不去实践实在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望文生意是会误人的!前怕狼后有虎,中医只能在雾里纸上谈兵。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结合《太极意念静功》《经络自疗三步曲》,我把四个穴位的个人理解在此解说,欢迎大家指正!

  首先这是练功实践中的体会与发现:或许有着古人一样的经历、理解与感受。也就是在疏通经络的前后,当意念之力作用到"经渠"穴位,同侧半身,血液循环明显加剧,有血如渠开之感,并感觉呈明显的上下运动,在古人而言,“经”为上下走向,或许古人由此命名的原因,但实际上这里与挠动脉有关,我们平时讲的经络穴位一般与神经有直接联系,在这里主要与血管。同理,当意念作用到"太渊"穴位,血液循环布满全身,但血液循环的速度快慢之感相对于经渠的感觉要缓和一点,全身好象都沉浸在血液循环的感受中。当作用到"左关",血液循环明显减慢至平静,好象关掉一样,这种平静就是我们平时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有研究者称:”经络中有开关“的一个原因吧!当作用到"云门",感觉有光亮的星云。(以上都是实践中的感觉)。取名或许由此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