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没有“安全量”

 宇宙新边疆 2010-02-25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杨秉辉说,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喝酒少一点不要紧,会有利于健康,尤其是红葡萄酒。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不论何种酒,只要称之为酒,其中必定含有酒精,包括白酒、啤酒、红葡萄酒等。酒精即乙醇。乙醇进入人体之后在肝脏中变为乙醛,乙醛对肝脏有毒性,能损伤

肝细胞,可引起酒精性肝病。所以说“饮酒伤肝”。酒精还伤脑。一次饮酒过多会影响思维,头部会感到不适。另外,急性酒精中毒还会引起胃出血、诱发心律失常,等等。

  过去曾经认为酒精并不致癌,只是“促癌”物质,比如曾感染乙型或丙型肝炎的人,若再饮酒,其肝癌的发生率至少增加2倍。另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也会发生肝癌。所以,酒精不仅是促癌物质,很可能酒精本身即有直接的致癌作用,尤其是对胰腺癌的研究表明,酒精是其重要的致癌因素。

  酒精有害健康。那么,少量饮酒(尤其是红葡萄酒)是不是就有健康功效呢?有人称:红葡萄酒有益心血管,并举例称法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低,皆因该国人喜欢喝红葡萄酒。据说是因为红葡萄酒能调节血脂,但究竟是其中的什么成分能调节血脂,则大多语焉不详。

  还有人称,少量饮酒有益健康,只要不超过某个数字的“安全量”即可。其实肝病学家多不认为饮酒存在“安全量”,因为各人的耐受量是不同的。那么这有益健康的“少量”,少到多少才有益呢?并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没有“量”,必定没有“效”,这是肯定的科学原理。

  近来有研究报告称:每天少量饮酒,虽然并不醉,但是也会增加日后患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的危险性。可见,少量饮酒也不全是好事,饮酒并无“安全量”。

(《大众医学》2010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